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二百四十九章 考察

星火2003 第二百四十九章 考察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0:0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256章 考察 另一边,苏丹。

林涛是华夏驻苏丹大使馆的武官,负责的是军事外交、训练合作方面的事务。

他与苏丹军队来往密切,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也促成了几笔不大的装备贸易。

可以说,在苏丹被制裁的这些时间里,他几乎是唯一一个还会频繁与苏丹官方来往的军方人员。

这也让苏丹官方对他的信任度有了极大的提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他所收到的情报永远是最及时的。

—— 而这一次也不例外。

在达尔富尔地区战火重新燃起之前,苏丹军方就已经注意到了那里异乎寻常的频繁活动,并且立刻将情报传回了首都。

随后,这条情报又以“安全通报”的方式传递给了林涛。

从两周之前起,当地的使馆、中资企业就已经进入了全面收缩的态势,不必要的外出活动被禁止、靠近危险冲突区域的项目被暂停。

使馆的反应是很快的,但问题是,在情报严重不足的前提下,没有人能预料得到,这到底是一次普通的、为了获取更多利益的骚乱,还是真正的大规模“反叛”行动。

这也导致当地在面对冲突时准备有所不足。

所以,当林涛收到来自国内的情况研判和指令、确认冲突有极高的扩大化风险之后,他连一秒钟也不敢耽误,立刻便行动了起来。

他首先联系了当地军方的代表,想要获取到达尔富尔地区最新的情报,但对方的回答却让他大为光火。

这些保守的官员,别说达尔富尔的战况和发展趋势了,他们甚至连当地武装是否有向首都进发的苗头都不愿意透露。

很明显,他们是害怕局势恶化的预期会影响各国在苏丹的投资,也怕战争的硝烟一起,整个国家会因为恐慌而迅速崩溃。

这绝对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

万一达尔富尔的苏丹革命阵线真的打过来了,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你们自己可以坐着军机逃跑,跑到沙特、迪拜、埃及去,那留在这里的普通民众呢?

让他们在炮火和子弹之间自生自灭吗?

想到这里,林涛长长叹了口气。

他也确实是从来到非洲开始,才知道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官方,都是以民众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的。

资本和贵族当权,他们在意的,也只有自己的利益罢了 “撤离安排得怎么样了?”

他开口对站在一旁的武官秘书马玉问道。

“目前已经联系了二十六家中资企业,其中十二家表态会尽快撤离,我们已经开始与各大航司沟通优先安排班机了。”

“另外,其他零散务工、经商人员也已经通知到位,但大部分都不愿意撤离。”

“他们的身价性命都在这里,放不下的。”

“我们已经指派中石油作为固定接收点,他们的园区里有大量安全屋,如果后续冲突真的波及到首都的话,应该可以容纳600人左右。”

“600人?”

林涛下意识地挠了挠头,继续问道: “在苏华人不止六百吧?我记得应该有一千多人来着。”

“撤离之后就没有那么多了,中石油会撤走90%的人员,到时候,这里剩下的华夏人员应该会在500人以下。”

听到这里,林涛终于松了口气。

“500人.物资方面准备得怎么样?”

“已经通知各单位开始准备物资了,中石油、中兴、华为这几家大型企业会协助购买采集。”

“另外,有一家农场,他们表示愿意低价出售物资。”

“是什么?”

“猪。”

“猪?!”

林涛目瞪口呆。

要知道,在这儿养猪,那真是胆子大的没边了 “有多少头?”

他继续问道。

“将近20头。老板准备撤离了,猪带不走,低价处理,我们已经通知给各个需求方了。”

“.算了,这事儿别插手了,让他们自己处理吧。”

林涛无语地说道。

战争的阴云逐渐开始笼罩这片土地,敏锐的商人们也嗅到了空气中的火药味。

乱象丛生,几头猪的事情,也只是小事了。

“明白,我们不参与。”

马玉点头回答道。

随后,他又继续开口: “之前您安排的达尔富尔地区考察行动,目前已经找到合适的人选了。”

“他是某报社派驻南苏丹的记者,目前正好在南达尔富尔地区采访,他说他可以借助当地关系前往北达尔富尔,拿到第一手的消息。”

“记者?”

林涛有点犹豫。

实际上,他更倾向于让更专业的人去做这件事情,比如活跃在当地的个人防务公司,或者以贩卖情报为生的军火掮客。

这些人的军事素质更强,也更了解当地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这些都不会是自己人。

如果出了事情,不会心疼。

对面的马玉嗯了一声,开口解释道;

“我们尝试联系过当地的线人,但目前的局势,防务公司根本不愿意接单,武器贩子给出的消息又不可信。”

“物色了很久,我们也没找到可信任的人选。”

“现在,这人主动请缨,我觉得可以考虑考虑。”

听到马玉的话,林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随后,他开口问道: “这人的素质怎么样?过往履历呢?”

“各方面都很不错,是个经验丰富的战地记者,精通阿语,曾经经历过两次海湾战争,今年一直在俄国,并且,他刚刚从车臣下来。”

“应该说,在战场经验这方面,他比很多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人还要强。”

“我们初步跟他沟通的任务是,确定当地武装组织所使用武器类型,列出武器清单,确认冲突参与方。”

“如果有可能的话,找出武器流通途径。”

“这些任务对他来说难度不大,危险应该也不算高”

“嗯。”

林涛略一思索,开口道:

“那就让他来办吧。”

“不过,你要提前跟他说明,一旦进入达尔富尔区域,我们将无法给他提供任何帮助,哪怕通过苏丹官方也做不到。”

“他将彻底孤立无援.这一点,要想清楚。”

“明白,我会跟他说的。”

马玉回答道。

说完,他便打算转身离开,而也就在这时,林涛突然叫住了他。

“他叫什么名字?”

马玉愣了愣,回答道: “刘光宇。”

南达尔富尔地区。

在坐上前往北达尔富尔地区的卡车之前,刘光宇最后一次检查自己的装备。

“GPS、电脑、相机、无线电、净水片、匕首、护照.还缺什么吗?”

他一边把凌乱的装备归置整齐,一边冲着身旁的蓝头盔问道。

那个蓝头盔笑着摇了摇头,回答道:

“要我说,伱还缺一辆装甲车,缺一门130毫米主炮。”

“北达尔富尔地区可不是闹着玩的,无论你在两伊还是在车臣,至少人家还认你这张脸,还认华夏护照。”

“可在那里.你可能都来不及掏出护照。”

“就算掏出来了,人家也几乎不可能认识上面的字。”

刘光宇翻了个白眼,继续收拾着自己的背包。

“那又怎么样?有总比没有好吧。”

“再说了,苏丹革命阵线那帮人毕竟是有组织的军阀,跟马里乍得那些暴徒还是不一样的,只要找到联系人,危险性应该不高才对。”

“毕竟,他们也需要媒体宣传-——我只要假装自己是跟他们站在一起的就好了。”

“你怎么装?”

蓝头盔追问道。

“人权、儿童、环境,三板斧呗。”

“老美打什么牌,我就打什么牌。”

“到时候一过去,我就发表一轮暴论,说官方在达尔富尔的统治严重侵犯人权,儿童权益也得不到保障,甚至被迫拿起枪保卫自己的家园,环境也因为常年战火而受到重大破坏.怎么样,有没有BBC内味了?”

蓝头盔叹了口气,回答:

“确实有内味了-——不过你最好别说你是新华社的,咱们国家可不能插手这种浑水。”

“我明白。”

刘光宇郑重地点点头,继续说道:

“我会以个人记者的身份进入的,这跟我过往的经历很符合,他们也不会怀疑。”

蓝头盔摇摇头,语气严肃地警告道: “未必。现在革命阵线的领导者是哈密迪,他的性格一向很多疑。如果你要接触他的话,一定要多长几个心眼。”

“知道,我也不打算涉及到那么高的层级。”

刘光宇拉上背包的拉链,向蓝头盔伸出了右手。

“这段时间感谢你们的照顾,这是最后一程了。”

“如果进展得顺利,我会跟随革命阵线的谈判团队直接前往首都喀土穆。”

“如果不顺利的话当然,我会尽可能地把新闻和情报送出来的。”

“别乌鸦嘴。”

蓝头盔握住了刘光宇的手,再次叮嘱道: “记住,你只是要去那里确认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必要去追查隐藏的真相。”

“我们只是要为军事观察申请提供证据,不是要彻底解决这里的问题。”

“先保护好自己,至于能不能达成目标,不用考虑那么多。”

“这个国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办法也不是只有这一个,明白吗?”

“明白。”

刘光宇翻身坐上卡车,发动机轰鸣着启动。

他向蓝头盔挥了挥手,转身钻到了帆布下面。

卡车外,熟悉的风景不断远去,刘光宇的脸色,也终于变得凝重起来。

事实上,他根本没有自己在蓝头盔面前表现出来的那么镇定。

此时此刻,哪怕距离北达尔富尔的核心交战区还有上千公里的距离,他的心脏却已经开始剧烈地跳动起来了。

早在出发之前,他就已经看到了不少关于北达尔富尔的报道。

在那些报道里,大部分的让人都用了一个词来形容那片混乱的土地:

人间地狱。

普通人无以为生,抢劫是唯一的出路。

军阀到处掠夺,连未满十二岁的孩子也不放过。

野狗啃食路边的尸体,饥饿的秃鹫守在即将饿死的人面前,兽与人对视之下,透露出的是这世上最深刻的绝望。

众所周知,卡文凯特那张最出名的照片,就是出自这个地区。

很显然,这里的情况,相比起他曾经待过的那些地方,还要恶劣得多。

毕竟,无论是两伊还是车臣,它们的衰败都仅仅是因为战争。

苦难是暂时的,困难也是暂时的,哪怕是交战的双方,都还维持着最基本的、想要重建的愿望。

但是,达尔富尔不一样。

这里已经是一片赤地了。

想要摆脱死亡的命运,唯有抛弃故土,向更富饶的首都进发。

所以,在这种局势之下,道德必然是稀有名词。

如果不是为了获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表现出己方的“正义性”,恐怕革命阵线那帮人,早就已经撕破脸皮了。

想到这里,刘光宇忍不住深深叹了口气。

他意识到,自己这次的行动,绝对不会太顺利。

—— 当然,如果仅仅是去看一看,那还是没问题的。

但在自己心里,光是看,还是不够的。

自己真正想做的,是向国际社会揭开那一层掩盖着罪恶的遮羞布,让所有人都看到,造成了这一系列苦难的人,到底是谁。

是谁向达尔富尔运送武器? 是谁主导了南北苏分裂?

是谁对这个国家施加了数十年的制裁?

是谁明面上反恐,背地里却纵容恐怖主义在这里酝酿?

答案其实很清楚,可当证据没有甩到桌面上之前,却又没有任何人愿意承认。

而自己是一个记者。

既然你们不承认,那我就把证据甩到你们脸上好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刘光宇在卡车上度过了整整六天的时间。

一开始,荒野上一片寂静,只有虫鸣鸟叫、和野兽的嘶吼声偶尔回荡在夜空之中。

渐渐地,空中出现了零零碎碎的爆裂声。

那些声音来自AK-47、来自M-14、来自RPG火箭筒。

卡车艰难地驶过了这片区域,到最后,密集的枪炮声中,又传来了另一种声音。

那是人类的哀嚎声、惨叫声。

在听到这种声音之后,刘光宇立刻意识到,自己的目的地到了。

于是,在卡车停稳之后,他一个翻身便跳了下去。

早就联系好的武装组织接头人已经等待多时,见到刘光宇后,他热情地走上前说道:

“欢迎来到苏丹。”

在他的背后,一侧是堆积如山的崭新武器装备,另一侧,则是低矮破旧的民房和双目无神的平民。

中间的那条马路,就如同地狱和人间的分界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