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392章 陆军ADTS

星火2003 第392章 陆军ADTS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28 20:30:1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392章 陆军ADTS 成都,办公室里,陈念一个人默默地看着自己电脑屏幕上有关节目的反馈。

对大多数人来说,“华夏人的一天”这档节目的发布是对“卖煤老人”视频的一种正面回应,但陈念知道,这两者其实并不能说有太大关联。

不管威尔逊的视频出不出现,这档节目也会在某个恰当的时机被放出。

因为它实际上更像是一种信号,一种星火的主要目标开始扩展的信号。

如果说,在星火诞生之初,它的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军工业,快速实现装备更新和迭代,为华夏创造一个基本安全的生存环境的话,那么现在,科技发展开始进入了下一阶段,也就是军工和民用同等发展的阶段。

事实上,在陈念的记忆里,他所生活过的“两世”,这一阶段的次序是错位的。

在上一世,华夏选择的是优先保障民生,保障人民能吃的起饭,而高新技术和军工领域,则是在2010年之后才进入爆发性增长期。

但这一世,由于有陈念的存在,两个方向的时间线调了一个个。

军工先行启动,高新技术在海外攻城略地,国内民生其实是出于一个“跟跑”阶段。

它的发展同样不可小觑,但相对来说,确实没能达到上一世的速度。

要知道,上一世在民生领域的发展有多夸张? 陈念非常清楚地记得,2000年,他刚刚上高一,那时候家里的条件不算太差,毕竟父母都是教师,双职工家庭一个月能有个一千多块钱的收入。

所以几乎每天,家里都有新鲜的肉类食品。

但相比之下,自己在农村的堂哥家的生活,就要艰难得多了。

猪肉其实算是奢侈的食物,虽然不至于到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地步,但基本也维持着三四天一顿的程度。

并且每一次买肉,都是需要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的。

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啊,比如考试成绩好啊,比如老人嘴馋了啊之类的。

非要找一个案例来类比的话,那个时候吃一斤猪肉,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家庭去外面的餐馆犒劳自己一顿的程度。

除此之外,农村对劳作工具、农用机械的珍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那个时代民生的艰难。

几亩地需要灌溉,大部分人即使家里有水泵,也不会选择去使用,而是硬生生一桶一桶地挑上去。

他们担心的是机械损坏后无法维修,也要衡量柴油消耗跟体力消耗到底哪个更划算。

5块钱一可乐瓶的柴油,就是一个壮劳力劳作半天的价钱。

—— 而就是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整个华夏发生的改变甚至用“翻天覆地”都不足以形容。

2000年5块钱一斤的猪肉,在上一世的2023年,居然也仅仅是7块钱。

更夸张的是油脂供应,2000年均价万元每吨的一级花生油,到2023年,居然曾经达到过14000元的低点。

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以购买力来计算,油脂供应价格实际上是暴跌的。

至于农机价格方面,陈念在上一世亲眼看到过一个案例,算上各种支农补贴和下乡补贴之后,一台标价一千八的小型旋转割草机的到手的实际价格,是160块钱 很夸张,但随时都可以验证。

而这,就是当初选择“先吃饱饭”的成果。

当然,交通的爆炸性发展,基建的突飞猛进就更不用提了,都已经说烂了。

但回归到这一世,客观的来讲,增速是确实比不上前一世的。

这主要是因为被星火吞掉的资源实在是太庞大了,虽然科研不需要太高的成本,但后续的装备应用,以及守江山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都是不可避免的。

与此同时,局势不说一片大好,但也是历史性的宽松。

陈念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经济腾飞甚至都不能用“时间问题”。

驱动力的弹簧已经压满了,只要一松手,它就会以惊人的速度蹦起来。

想到这里,陈念长长舒了一口气。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等待大规模的启动了。

在这个时间点,民发办与星火的关系已经彻底公开化,所以很多事情没必要再藏着掖着。

就在两天之前,一场大规模的研讨已经拉开帷幕,民发办将会根据这几年时间的工作经验,想星火核心组提交一份未来5年的技术发展规划,与星火现阶段规划进行匹配去重之后,作为“填满杯子的砂砾”交到陈念的手里。

而到了那个时候,就是陈念真正开始大展拳脚的时刻了。

关掉了电脑之后,陈念一个电话叫来了王建成。

这时候的王建成已经知道了陈念的身份-——当然,不是星火小组核心的身份,而是所谓“星火小组关键科学家和领域精英”的身份。

所以,对于陈念的权限,他没有任何怀疑,反而惊喜于自己居然又能以完全合理且紧密的方式跟陈念合作。

毕竟对他来说,陈念可是他科研路上最重要的一个领路人啊。

他不知道别的东西,他只知道,跟着自己的这个学长,就绝对不会走错路 几分钟之后,陈念办公室的门被敲响,来的正是王建成,而他的手里还捧着一台正在运行的电脑。

“学长,我来了!”

王建成的声音永远是透着活力满满的愉快,陈念扫了一眼他的电脑,开口问道: “你还在跑调试?大概什么时候能结束啊?”

王建成也不见外,他走到陈念身边把电脑放下,随后开口回答道:

“目前所有的代码都已经输入完成了,但就跟你之前说的一样,你自己写的这些代码存在很多适配性的问题。”

“我已经改完了40%,但军方那边的借口数据提供得比较慢,要对接调试可能还需要不少时间。”

“乐观估计的话,可能至少要一周以上。”

“而且,现在我们有一个重大问题需要解决。”

“又有问题?”

陈念下意识地开口道。

他记得,最开始自己启动湛卢项目的时候,还觉得接口问题已经是重大问题了来着 “是啊.我们缺乏实战数据作为训练素材。”

听到这里,陈念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兵推数据不可用吗?”

事实上,陈念在最开始计划湛卢项目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使用兵推模拟数据作为人工标注的数据集,给湛卢AI提供初始的学习样本。

这是获取数据最简单的方式,毕竟兵推本来就停留在计算机层面上,数据是现成的,也是可以反复生成的。

不然的话,难道为了一次战役的过程,我们还得真的去打下一个岛、打下一个小国来做示范? 这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够伱打的? 再说,如果战争手段能膨胀到浪费在这种事情上,湛卢也真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反正对别人来说的灭顶之灾,对我们来说也只是一场游戏而已。

而在听到陈念的话之后,王建成缓缓摇了摇头。

思索片刻,他开口回答道:

“不能说兵推数据不可用,应该说,我们现阶段所用的兵推模拟软件的数据不可用。”

“学长,你也知道,湛卢的项目目标是要立足实战、达到面向实战指挥的效果的。”

“而实战跟兵推相比,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我们的士兵会累,装备会故障,因为不可控力导致的意外情况随时会发生。”

“在很多时候,这种没有数据化的因素才是真正决定了一场战斗的胜负。”

“当然,我们可以说,现阶段我们所要的只是一个‘基础版’的湛卢,他只要能具备指挥功能就好,不需要对它提出太高的要求。”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了,这玩意儿不是一个民用化的AI系统,它是军用的,是用来打仗的!”

“而在一场战争中,我们是不能容许出现任何意外的。”

“胜败都很常见,但如果是因为湛卢导致的失败,那不是太可笑了吗?”

“明明士兵已经到达极限了,却还按照预定的所谓最优策略下达命令;明明装备已经损坏了,却还要让它去承担重要的作战任务。”

“这都是不合理的,而这种不合理只要存在,就代表着湛卢的完全不可用。”

“坦白的说,这是一个不能接受瑕疵的任务”

陈念缓缓点了点头,他意识到,李想在参与项目之后确实进行了很多思考,而他的这一番话,也确实点出了自己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湛卢是不允许出错的。

只要它有出错的可能,就不可能被咬使用它的军方所接受。

看来这个项目的难度,比想象中的还要高啊。

系统为什么不能给一个训练好的AI呢? 比如那种兑换了拿出来就是一个U盘,插到电脑上就能直接用的那种. 不过想想也是,那种超出时代十几年的东西,就算真的插电脑就能用,也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

战场环境不一样嘛。

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数据集的问题。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还得先把兵推系统给改了?”

“是的。”

王建成一脸认真的回答。

陈念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心里暗想道: 这工作量是越来越大了,早就该想到陆军的要求不会那么简单的。

兵推系统要更新?好啊,那各型号装备数据要输入进去吧。

但你要输入数据,肯定是不能输纸面数据,你得实地去测啊。

要测出数据来,信息化数字化体系你得跟上吧。

信息化体系要更是,装备电子系统要升级吧? 装备电子系统要升级,云环境你要搭建吧?

云环境要搭建,人才队伍你得有吧? 好家伙,他们要的根本就不是湛卢,他们要的是ADTS!

上一世,这玩意儿哪怕美国都是在2021年才开始搞,目的就是为了搭建陆军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框架,去适应新战场环境下的多域联合作战。

现在才什么时候? 2010年都还没过呢!

这种超前的战略眼光、以及新颖的要钱方式,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就好像有人找你说,我不要别的,就要你手里的那根绳。

但问题是,这绳后面牵着牛,牛后面拉着车,车上还装着你的家产和老婆 简直是过分。

但项目起都起来了,也没有不去做的道理。

好在AI训练是一个长期工作,倒也并不像王建成所说的那样,真的是一个“紧迫且重要”的问题。

想到这里,陈念开口说道: “后期训练的问题就先不要管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先把算法实现,把成熟可用的产品交付出去。”

“至于训练的问题,后续会有军方的技术人员去跟进的。”

“你不用想太多,要相信他们的技术能力。”

“国防科大可不是闹着玩的,毕竟,他们才是”

陈念的话戛然而止,他本来是想说,他们才是湛卢真正的开发者,但显然,这个信息王建成没有必要知道。

“好吧,我明白的。”

王建成的神情稍稍有些失望,其实他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想尽快见到自己设计的东西被实际使用。

但现实又不是游戏,不可能在科技术上点亮一个光点,整个世界就立刻发生改变的。

略过了这个话题,陈念跟王建成一起再次排查了湛卢整体框架和算法的问题,做了一些新的调整、确认优化到位之后,王建成便告辞离开。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多,陈念收拾好东西正准备离开办公室,放在桌上的手机却突然响了起来。

打来电话的是潘庆伟,也是火绒工作组的小核心之一。

“潘工,怎么了?”

陈念开口问道。

“陈工,有点问题。”

“利弗莫尔实验室刚刚发布了一篇通报,是有关等离子体控制的。”

“更具体一点,是关于撕裂场和磁波纹场形成原理的实验数据结果。”

“按照通报的内容,他们做出来的结果,跟我们的理论预测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现在各方都已经炸了,我们的论文才刚刚发布,但好像,就已经被证明结论不可信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