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辞职后我成了神 > 第193章 都要好好的

辞职后我成了神 第193章 都要好好的

作者:何处可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06 09:35:0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怎……怎么了?”

见宋词忽然回过头来,侯警官被吓了一跳。

“你刚才说老人身体很好?”宋词反问道。

侯警官点了点头。

“可是她不是说,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所以才把麻圆送到你们局里的吗?这样说岂不是自相矛盾?”

“话不是这么说的,老人家的身体,说不清楚,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能倒下了,当时她是跟我们说自己身体不行,但是在我看起来,她还是挺硬朗的,我见她还背着个东西……”

宋词有些恍然,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这里很久没住人的样子,我们地址是不是搞错了。”

“应该不会,你看那里。”

宋词指了指废弃的院落一角,那里堆了一些瓶瓶罐罐和塑料等物。

“伱说周凤仙老人是以拾荒为生,那里大概就是她平日里堆放废品的地方,我们找人问问吧,看有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于是两人离开这栋破房子,开始在这破旧的村子里开始打听起来。

得力于侯警官的一身衣服,大家对他们这样的陌生人才没有警惕和排斥。

“周凤仙?不认识啊。”

“拾破烂的?你们说的是周阿婆吧?”

“那小傻子,听说被她送人了。”

“周阿婆经常把她一个人锁在院子里,很可怜的。”

“一天到晚,脏兮兮的。”

“小姑娘长的挺可爱的,怎么就傻了呢?”

“周阿婆经常啊在外面拾破烂,饱一顿饥一顿的,很可怜的。”

……

“她不傻。”

听别人这样说,宋词忍不住反驳一句,反驳完又觉得有些好笑,跟这些人计较这些干啥。

“听说她回老家去了,老家还有个侄子,也不知道真假。”

村里人七嘴八舌,宋词他们很快拼凑出想要的信息。

因为村里本身老人居多,所以平日里和周阿婆才能聊上几句,要是年轻人,估计他们也打听不到这么多有用的信息。

“回老家了吗?”

这事有点麻烦了,根据周阿婆资料里显示,她是山城人,距离江州市有一千多公里。

“行了,那今天暂时就这样吧。”

宋词也很是无奈,人在山城,他们也是鞭长莫及,不过宋词决定还是要确认一下才行。

这事本不准备找云万里,现在看来不找不行,侯警官只是民警,调查一些公民信息,这些都没问题。

可是想要查询一些最近的行踪记录,例如银行取款地、手机使用记录等等,就不太方便了。

云万里不同,他是刑事警察,权利更大一些,能查出的东西也更多。

不过想到这里,宋词忽然反应过来,他现在谈的女朋友周雨彤,好像就是负责信息技术这一块的,不会是因为自己经常找云万里帮忙,所以……

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如果真是这样,高低还不得请他吃几顿饭。

“你是觉得麻圆那个小朋友,不是周阿婆捡来的吗?”在回去的路上,侯警官忍不住好奇问道。

宋词点了点头,他正低着头,仔细查看广元村附近的地图。

他之前见小麻圆对救护车的反应很大,而现在又听村里人说,她经常被周阿婆锁在院子里,既然这样,她是从哪里看到过救护车的呢?

是因为村里老人多,经常有救护车去村里,她在院子里听见声音?还是她以前见过?

要是之前,他也不会有这样的怀疑,可是自从他发现,呆呆的小麻圆并不是真正的呆以后,他就有一种感觉,或许,她是在哪里见过救护车,而且对其印象深刻。

当然,也有可能就如同周阿婆所说,她真的是从医院门口捡来的,所以对救护车反应甚大,这样也合情合理。

“有什么证据吗?”侯警官又问道。

“没有,只是一种感觉罢了。”宋词有些无奈地道。

侯警官闻言不但没觉得宋词荒唐,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实际上警察很多时候,还真的就是凭感觉办案,凭借感觉多调查一下,就有新的线索。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特别是从警多年的老警察,直觉格外地准。

“山城有点远,不过我那边倒有几个朋友,是多年前办案认识的,要不我拜托他们帮忙调查一下?”侯警官道。

“先不用,我再想想。”宋词道。

这毕竟只是他的一个猜测,让侯警官帮忙跑一趟已经是极限了,再无凭无据地就浪费警力,那就说不过去了。

“那行,如果你有需要就跟我说,也就一句话的事情。”

侯警官说的似乎很轻松,但这件事调查起来其实一点也不轻松。

一方面时间太久,另外一方面是周阿婆年纪大了,很多时候,所以办案的时候,手段还不能过激,要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很麻烦。

“行,那就谢谢侯警官了。”

“跟我客气什么。”侯警官笑着道。

然后开车把他带回分局,宋词下了车,也没进去,跟侯警官约好时间,找到自己的车子,想了想,开车在附近找了家书店,买了盒婴幼教育那种看图识字的卡片和一个三阶魔方。

看图识字,一盒大概有七八十张,正方形的卡片上,正面是物品的图案,背面是文字,而上面就有救护车。

路过附近的小超市,宋词买了一些零食,又买了包烟。

“孙师傅,又要麻烦你了。”宋词把烟递过去道。

“不用这样客气。”

孙师傅嘴上说得客气,但手上却一点也不客气,直接伸手接了过去,他对宋词再次的到来,也有些惊讶。

“你是不是看上哪个孩子了?”孙师傅有些好奇地问道。

宋词并不是第一个这样的人,有条件,又想领养孩子的夫妻,通常都会这样。

并非第一次来,随便看上一个孩子就领走,而是再三观察之后,才会选中一个自己满意的孩子领走。

买个瓜还要挑挑拣拣,何况是收养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件很大的事,自然也要精挑细选。

宋词倒是没否认,直接点了点头道:“嗯,小麻圆。”

孙师傅很显然是知道小麻圆的,闻言有些惊讶,“你要收养那个孩子啊?不过那孩子养起来也省心,不哭不闹的。”

孙师傅说得很委婉,没说小麻圆有点呆。

而他之所以惊讶,是因为一般收养孩子的家庭,都会选择那些看起来健康的,聪明伶俐的,长得漂亮的……

而那些笨笨的、有病的残疾的、歪瓜裂枣的,通常……

总之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毕竟收养孩子的家庭,是为了过日子的,而不是多了个包袱,增加家庭负担。

“小麻圆其实很聪明。”

宋词再次忍不住为小麻圆辩解一句。

不知为什么,他跟这小姑娘特别投缘,当然,也有可能在她身上看到了暖暖的影子,对其格外怜惜。

“喜欢就好。”孙师傅感慨一句道。

上面所说的那些都是一般情况,也有一些特殊的,如同宋词这样的,眼缘最重要,第一眼就喜欢上了的,没什么道理可讲,这些孩子一般不是自身条件特别差,同样也会幸运地被收养。

孙师傅在福利院工作了十几年,这样的也不是没有见过。

“那我先进去了。”宋词道,没再和孙师傅多聊。

“你去吧。”孙师傅也转身回到他的保安亭。

此时下午时间,整个福利院中都静悄悄的,室外并没有孩子。

不过等宋词走进室内,立刻就听见孩子们的喧闹声,宋词顺着走廊,来到那日遇见小麻圆的地方,透过窗户往里面看了一眼,果然孩子们都在里面。

他们的面前,摆放一个红色的塑料小篮子,里面盛着许多齿轮积木,讲台上一位老师,正在教他们怎么玩。

小麻圆也在其中,不过并没有专注听老师讲,而是呆呆地看着自己身前的篮筐。

宋词也没打扰,就这样站在窗户前看着她。

然后就见,别的小朋友在兴致勃勃地拼凑起积木,而她把积木一片片给捡了出来,摆放在了身前的桌子上。

而且她摆放的看似也没什么规律,也没按颜色分类,看似杂乱无序,要是一般人见了,会认为她在乱摆,甚至批评她不按老师教的来。

但是因为宋词有特别的留意,所以很快发现她为什么如此摆放。

因为在对面的墙上有一幅壁画,壁画上有长颈鹿、老虎、树丛、小山等等,色彩很艳丽,也很可爱。

而小麻圆,就是按壁画在拼凑,但是因为齿轮积木是圆形的,所以拼凑的七扭八歪,看起来很是怪异,但是所有颜色跨度,却全都对上了。

“宋先生。”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宋词身后响起,惊醒了正在默默观察小麻圆的宋词。

“丁老师。”

宋词回过头来,微笑地招呼了一声,丁老师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他的身后。

丁老师顺着宋词刚才所望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笑着道:“又来看麻圆啊?”

宋词没有否认,直接点了点头。

“宋先生是想要收养麻圆吗?”丁老师有些好奇地问道。

她上次见宋词和侯警官一起过来,而且侯警官看起来对其很是尊重,所以宋词的条件应该不差,想来收养一个孩子,应该是没问题的。

“是有这样的想法。”

宋词没有否认,但实际上宋词并未达到收养条件。

“宋先生今年多少岁了?”果然,丁老师也一眼看出问题所在。

更具《民法典》规定,收养人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其他几条都好说,唯有最后一条,宋词今年未满三十周岁,所以想要收养小麻圆,恐怕还要再等个一两年。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规定,那就是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相差40周岁以上。

很显然,现在宋词属于无配偶状态,同样依旧收养不了小麻圆。

“宋先生不符合收养条件呢,不过如果你真心喜欢麻圆,其实还有一个办法……”丁老师犹豫了一下说道。

她之所以会说这些,一方面是因为宋词长相看上去就高大魁梧,一身正气,毕竟人都是视觉动物,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和侯警官一起过来的,应该不是什么坏人。

“什么办法?”宋词有些好奇地问道。

“既然宋先生年龄不大,那么你的父母年纪应该也不大……”

不需要丁老师说完,宋词就明白丁老师的意思了,以父母的名义来收养小麻圆,就没问题了。

不过说到这里,宋词的父母恐怕不是最佳人选,岳父岳母才是收养小麻圆的最佳人选,一个退休的警察,一个大学教授,自己女儿又去世,想要收养一个孩子,这完全合情合理。

而且他们也完全就是最优质的收养人,福利院巴不得孩子被这样的家庭收养。

不过宋词不能这样自私,有一个暖暖就够麻烦的了,如果再让他们收养小麻圆,他们还怎么安度晚年?还有自己的生活吗?

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小麻圆找到自己亲生父母。

可是——

获得麻圆亲生父母信息(20)

看着眼前这一条信息,宋词陷入犹豫之中,20点愿力值,也太多了点,他的愿力值好不容易快要攒到三百,可不能随意浪费。

而且他多费一番力气,也未必不能帮助小麻圆找到父母,暂时还是不要浪费这个愿力值了。

除此之外,小麻圆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清楚,要是被父母所抛弃,那这愿力值岂不是白花了?

当然,这个问题同样也可以询问罐子,但是同样又要消耗愿力值。

“宋先生……”

丁老师见宋词发愣,出言提醒了一声。

“不好意思,刚刚想些事情,丁老师,能麻烦你把小麻圆给带出来吗?我给她买了点东西。”宋词提了提手上的袋子示意道。

丁老师看着他手上一大袋东西,也不由的露出一个笑容,看来这个宋先生是真心喜欢麻圆,来一趟就买一袋东西。

“行,没问题。”丁老师闻言,转身就要走进教室。

“丁老师,等一下。”

宋词叫住了她,然后把手上最大的袋子递过去道:“这是给其他孩子的。”

丁老师倒是没客气,直接伸手接了过去。

“又让你破费了。”

说完她拎着东西进入了教室,很快就拉着小麻圆出来,小麻圆脖子上还套着早上宋词送给她的口哨。

“麻圆。”宋词微笑着向小麻圆挥了挥手。

然后——

过了大概四五秒钟,麻圆好似才反应过来,呆呆看向他,嘴巴里还发出一声“喔”。

虽然面无表情,但那一声“喔”,好似在说,又见面了呢。

宋词蹲下身,然后打开手上的袋子,首先把魔方拿出来,递过去道:“这个送给你。”

小麻圆同样呆愣了几秒,这才伸手去接。

然后就直愣愣地盯着魔方,一动不动。

“这个是这样玩的。”

宋词伸手把魔方从她手上拿回来,然后伸手转了几圈,把它们全都打乱,再又把它们给调整回来。

“每一个面,颜色都要一样。”

宋词旋转着魔方,给小麻圆看了一遍,示意每个面的颜色都要一样,这才重新把魔方递给了小麻圆。

“你试试。”宋词示意她道。

可是小麻圆似乎没听见一样,抓在手里,依旧盯着一动也不动。

丁老师在旁边看着,刚想出声,却被宋词打断道:“丁老师,你别急,我们先等一等。”

果然,就这时候,小麻圆拿着魔方,扭动了几下,打乱了宋词刚才弄好的面,递给了宋词。

“真的是太棒了。”宋词赞叹一声道。

丁老师在旁边有些无语,心想宋先生这是多喜欢麻圆啊,这也能夸赞。

实际上宋词可并不是随口乱夸,只是丁老师没注意到罢了。

小麻圆打乱的各个面,与宋词刚才随手打乱的面,一模一样。

小麻圆在那短短的时间里,已经记住了宋词所弄乱的规则,这比弄对还要困难。

宋词没再让她弄回去,而是又从袋子里拿出看图识字的卡片,并且特地从其中抽出救护车那一张。

指着图片跟她道:“救护车。”

小麻圆呆愣了一会,然后忽道:“唉~哟~唉~哟……”

“哈哈……”

宋词大笑,摸了摸她的头道:“真是聪明。”

宋词把救护车那张卡片递给了小麻圆,剩下的一大盒,递给了旁边的丁老师道:“丁老师,麻烦你教教麻圆,教几遍就行。”

“行啊,没问题。”

丁老师闻言也没多想,直接伸手接了过去,却没留意到宋词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走了,你要乖乖……”

宋词站起身,摸了摸小麻圆的头,忽然想到,小麻圆已经够乖的了,恐怕没有比她更乖的孩子。

“丁老师,那我先回去了。”

宋词和丁老师打了声招呼,又向小麻圆摇了摇手,就转身出了这栋楼,没等他走几步,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几声口哨声。

“嘘嘘……”

宋词脸上露出一个笑容,转身再次摇了摇手。

PS:求月票,另外还有一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