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仙侠玄幻 > 我为长生仙 > 第62章 打破迷惘,方见真知

我为长生仙 第62章 打破迷惘,方见真知

作者:阎ZK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3-08-25 14:16:0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62章 打破迷惘,方见真知

【府城辖下水里乡】。

齐无惑看着当时被害少女留下的地址,仍是捏了个障眼法从门出去,只是走出门的时候,转过身,看到城池大门,城池正门之上有着造型极为威武的城楼,大殿最高的地方,左右都趴卧着威严的神兽铜像,是为嘲风,椒图。

嘲风性喜好远望,而椒图则是反感敌人进入自己的巢穴。

城门城楼之上,多有塑像。

但是齐无惑总觉得中州大城门上的嘲风像稍有些怪。

总觉得是活着的似的,刚刚似乎还看了自己一眼。

然后又立刻地把头扭过去了。

现在眼珠子直直看着那边的云气。

‘错觉吗?’

少年道人诧异,而后又察觉到那嘲风盯着自己的时候。

朝着那塑像方向微微一礼。

便看到那嘲风似乎抖了几下,眼珠子明显偏斜,明明石雕,却仿佛有种僵硬的感觉。

“果然是中州大城,和梦中不同。”

齐无惑想着,把这个事情记载心里面。

旋即运转地祇的法门,循着陶太公赠予的玉书记录的方向,即便是借助地脉前行也不用担心迷失了道路,中州府城,是整个中州最为繁华之地,哪怕是在帝国之中,也只是逊色于京城帝都,能居住于城池之中【坊内】的百姓,只是占据少部分,大部分都在外面村落之中。

仍旧有村镇,乡,里这样的划分。

水里乡距离府城不算太远。

是依据府城左近一条河流,近水而生的村落,齐无惑去了的时候,天色尚早,冬日的河流流速都似乎慢了些,整个村落算是富裕,可以见到人们来往,脸上的神色愉悦欣喜,许多人家都已经贴好了对联,已做好了过年节的准备。

少年道人见到一位老者正坐在躺椅上,懒洋洋地晒着冬日难得的暖阳。

于是上前询问,以那少女当时和他说的事情为佐证,只说自己是认得那少女的人,为其所委托来这村子里,那位老先生手中还握着一卷书,抬眸看着他,道:“你说的是郑秀她家啊,她女儿走丢了好久了,竟然还有消息传回来吗?”

“敢问老先生,她家现在何处?”

“她家?这,哎,事情复杂,小道士,你随我来吧,我给你带路。”

老先生摇了摇头,手里的书随手往旁边一放,旋即示意齐无惑跟着他一起往前走。

闲谈之时,齐无惑知道这位老先生曾经读书,考中过秀才,只是一直在仕途上不得意,年老回了家乡,每日里读书赏花,也教导教导孩子们读书,倒也是乐得自在,又提起失踪的孩子,也是慨叹许久,说自己还曾经教导她读过书,写过字,未曾想到忽而就消失了。

老先生走到一家门户前,忽而止步,看着齐无惑,道:“小道士伱和我说。”

“那孩子是不是已经……”

老者欲言又止。

看到少年道人神色,也已猜测到了什么,只是感慨。

拍了拍门,喊道:“小连啊,小连?”喊了几声,没有人应答,便自推开门,示意齐无惑进来,这院子似是寻常的农家,原本一侧土地应该开垦,种着些蔬菜的,但是却已荒芜,院落里灰尘到处都是,又有杂草成团,明明已经要年节了,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准备似的。

那老人拍了拍门,半晌才有人声音传出。

门中摸索着走出来一个人,那少女的母亲,也不过该是四十岁不到而已,而今看去却是面目枯槁,形销骨立,黑发之中大半已经成了白发,剩下的黑发也都尽是枯槁之色,如同秋日之后的枯草一般——

根已经断了,没有了养分,生机就如飘蓬一样地消散掉了。

老人叹了口气。

神色黯然。

“她小时候,我还抱过她的。”

“她出生时,老夫正你这个年岁,读书年少,看着她长大,未曾想变成这样。”

老人悄声对齐无惑开口。

那女子只是道:“啊,是周老哥么?”

“您来找我,是我家丫头找到了吗?还是说您知道她的消息了?!”

女子期待着说着,只是双目无光,看着的方向也不对,齐无惑没有开口询问,只是道:“我有她的消息……”

“啊!”

那女子闻言情绪一下激动起来,往前迈步,却反倒是撞到了旁边的桌子,哗啦一下东西洒落下来,她踉跄地软倒,跪倒在地上,却只是双手伸出拉住齐无惑想要搀扶的手掌,声音哽咽地几乎不成样子了,道:

“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感谢菩萨,感谢佛祖,感谢感谢玉皇大帝,我家女儿,女儿……”

她大哭着。

老人正要说这是个道士,你要感谢他怎么能说是佛祖菩萨呢?

少年道人半跪下来,双手温和搀扶着那双满是皱纹的手掌,嗓音温和,回答道:

“嗯,菩萨会保佑她的……也会保佑你。”那女子似是遭遇巨大的冲击,大哭一顿,便昏沉睡去了,齐无惑推开门,就连扑鼻的气息都有一种即将缓缓腐烂般的感觉,他将那少女母亲搀扶回放在床铺上。

而后为其把脉。

那老先生站在旁边。

齐无惑许久后抬手,道:“本来就有顽疾在身……又悲痛伤身,元神大耗;又甚少饮食,身体的元气受到了很大的损耗……元气大伤,需要安心宁神地静养,否则的话,恐怕活不了多久了。”

“只是她的眼睛。”

齐无惑看向老人。

老者道:“……她本来身子就不好,后来为了拉扯大女儿硬生生熬着,你知道的,村子里面很多人得了病舍不得去看医生,难受就硬熬着,挺着,然后得病了;女儿好不容易拉扯大,还托我们帮着找个好婆家,可后来女儿为了给她看病都推了,说自己去了那边的话,离家太远。”

“婆家也不愿意她过去,她们还大吵了几架。”

“后来,后来姑娘不见了。”

“她娘拖着身子去找,找啊找,找了几个月没有找到,身子不行了,走不动路,只好哭,哭着哭着,眼睛就瞎了。”

“但是还不敢死。”

“怕女儿有一天回来找不到自己。”

“就硬挺着,我们给她送些吃的,是会来吃的。”

“人嘛,就是这样的,再苦,不想死,总是要熬着的。”

老人说着话。

齐无惑安静许久,他伸出手,并指而出,只是瞬间就在床铺上女子身上穴道点过,刹那之间,就连老者都感知到了她的气息变得平稳下来,而那少年似乎面色稍微有了些许苍白,老者诧异,道:“这是……”

齐无惑道:“所谓的针灸,根基不过是为了扶正气以驱邪。”

“既如此,那以我之气为针,刺激其本身元气,自是更直接简单的法门。”

“我会在这里帮她恢复元气,疗养身体后再离开。”

老者看着少年行针,还是忍不住道:“你和她有关系吗?”

道人回答:“并无关系。”

“那你为什么要做到如此程度?”

齐无惑回答:“承诺。”

“以及,害了她女儿的,是个道士,终究也算是道门弟子。”

“该如此的……”

老人更是不解了,询问道:

“是道门弟子,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少年道人没有回答,最后也只是温和微笑:

“我修为低微。”

“只是若能帮忙,便是帮忙而已,倒也没有什么关系。”

他袖口中有一卷白纸,上面写着无数人的经历,曾经感慨,原来一个人的生死,只是一行文字,一点墨痕,而今来此方是知道,那一点文字,一点磨痕,分量如此之大。

少年道人帮着收拾这个纷乱屋子,那老爷子也帮忙。

最后干净许多,焕然一新。

老人慨叹道:“难得过年了,我也带点红纸对联过来,再得写个灶王爷的帖子。”

他去取了红纸,齐无惑提笔写文字。

少年写了一副对联,老人忍不住鼓掌赞叹,道:“好文字,好文字啊!”

“比老头子我写得好,来来来,这灶王爷的帖子也你来写。”

齐无惑提笔。

黄粱一梦经历的事情本身和情绪正逐渐忘却,但是曾经掌握的东西,却是真实存续了下来,而修行者对于身躯的掌控,让他能发挥出曾经无惑夫子的书法,于是落笔写下一篇祭祷祝福的文字帖子,希望灶王爷第二年能够保佑这苦命人。

老人欣赏少年的文字,忽而摇头笑道:“写错了写错了。”

“嗯?”

齐无惑低头看去,却没有看到哪一个字写错了。

老人伸出手指指了指,笑道:“你看看,这都景云五年了,你怎么还写景云四年?”

“景云五年?可是……”

少年道人怔住,他明明记得自己走的时候是要过景云四年的年节才对。

当时和栗璞玉的叔父聊起来还说三年前的《登基德音》。

老者见到他不信,不由笑道:“年轻人啊,不要以为我老了就记不清楚了。”

“四年前颁布了的《登基德音》,老头子我可是得了好处能归乡的,我怎么会记不清呢?”

四年前?《登基德音》

齐无惑怔住,刹那间无数的可能性在脑海中转过,自己明明没有离开那么久。

抛去了在那岛屿上的经历,坐船的时间也就一日一夜而已,怎么可能有一年呢?

他忽而思绪微顿。

想到了今天那邋遢算命先生的嗤笑和那似笑非笑的表情。

‘昨日?’

‘若是昨日的话,什么都没有发生哦小道士。’

少年道人心中浮现出一个荒谬念头。

“我在那河上,足足打坐了一年?!”

就在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

仿佛有如知见障被打破。

体内元气,忽然开始发生变化。

数次回旋,而后——

暴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