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 第72章 老朱:嗯,懂事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第72章 老朱:嗯,懂事

作者:摆烂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05 05:20:02 来源:顶点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见过少詹事。”

当两个硕果仅存的东宫庶务官来到太子书房,顿时战战兢兢的向他们行礼。

整个东宫官属被眼前这两位一气清出去了。

就剩他们两个。

今日诏他们来,八成是他们这几日的工作没能让面前这两位小爷满意了。

天怜可见。

他们这几日为了筹银,那可真是一刻都没闲着。

就连做梦也在想从哪弄银子,每天起来,那头发真是一把一把的往下掉啊。

要是这都不能让这二位爷满意。

就算被清出东宫,他们也认了。

常升才没那时间闲工夫和他们计较,径直的问道:“给几家不出名的学社筹办文会是谁的主意?”

两人对视了一眼。

最终,那个在三日前勇敢和好友共赴难关的人站了出来。

“少詹事,这是下官的主意。”

“你们叫什么名字?”

“下官钟离(许浊)”

“你们赚的五百两呢?”

“禀少詹事,大部分已经采买了印刷所需的油墨和纸张,现余二百两。”

常升盘算了一道物价:“够用了。”

“从即日起,你们原本的刊印之务暂且放下,太子会与你们再调配些人手,独立一司,重拟官职。”

钟离和许浊抬头看向常升,眼里满是意外之色。

这意思是不撤他们官了,还要对他们委以重任!

甭管新成立的新部门职权有多大,以他们二人为核心重新构建的部门,官职定级怎么也比他们这正九品要高的吧。

说罢,常升就打发他们先去一旁站着。

不多时,内侍就从天界寺将道衍带了过来。

一见面,道衍与常升对过一眼,便对朱标施以佛礼到:“贫僧道衍,参见太子殿下。”

“大师不需多礼。”

“今日有人向孤举荐了大师,称赞大师的才华,故才让人将大师冒昧请来。”

简单寒暄了几句。

朱标就邀请道衍坐下聊了起来。

作为面试者的举荐人和面试的陪审,常升自然是要闭嘴以避嫌的。

好在道衍的道行够深。

即便是经过了常升的“演技”进修班,朱标到底也没能从道衍这试探出什么弱点来,反倒被他不论天文地理,经史术算,兵法为政都独到的见解而深深叹服。

这么个大才。

当初是怎么被他爹刷下来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爹的评语没下错。

这就是个不务正业,却学识渊博的“妖僧”。

看到考察结束,常升也适时的接过话茬。

吩咐内侍给钟离安排了一张条案和纸笔后,常升说道:“人都到齐了,接下来本官为主讲,安排一下各自的分工。”

“钟离,你用白话文做好全程会议记录。”

说着,常升就在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块中选中了钟离和许浊,用二十点摸鱼值,给两人分别开了一个小时的“融会贯通”的buff。

要是不开。

面对道衍和朱标两个聪明人,

常升实在有理由担心他们接下来的学习进度。

“会议时间:洪武十三年三月八日。

“会议地点:东宫书房。”

“参会人员:太子,少詹事常升,试科举主考道衍,大明报社社长兼钟离,报社副社长许浊。”

“会议记录:钟离。”

“会议主题:成立一个专门为朝廷发声的咽喉,同时为正在进行的试科举保驾的机构——大明报社。”

“今日召集诸位的目的,就是为了操办这间报社。”

“在有人发言时,请在坐列位都保持安静,等上一人发言完毕之后,再行举手发言。”

“它的形式,类于朝廷分发各地的邸报,但面相的群体不同,邸报是给官员看的,而报社将要发行的报纸,面对的群体则是老百姓和读书人。”

“本官知道寻常老百姓看不懂邸报。”

“其实也不需要他们懂。”

“只要遍布大江南北,以说书为生的那群下九流能够读懂,这报纸上的内容,便能或早或晚的传到千家万户的耳中。”

“以上部分,可有疑问?”

道衍是个老江湖,阅历又深,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报纸的职能,以及其中蕴含的能量。

结合参会人员中,常升对他的介绍。

这老小子瞬间就明白常升想要让他做什么了。

朱标举起了手。

他倒不是听不懂。

一来是照顾一下在后面奋笔疾书,边记边写,满头细汗的钟离,二来他也确实好奇这有别于朝会后奏书,却极富秩序性和易理解的开会模式。

“设立有司,如案牍司之例,少詹事向孤报备即可,何故专门召开此会?”

“回殿下。”

“设立案牍司,乃从成制中整合优化。”

“精简机构,发挥成效,且不影响朝廷运转。”

“故以殿下职能,当可自决。”

“而大明报社与案牍司不同,是为从无到有。如今虽挂名东宫之下,游离六部之外,然其职能规划涉猎朝廷喉舌,且要为太子殿下如今主持的试科举之制保驾护航,迟早要纳入朝廷节制。”

“遂必须划分职务,职责。”

“一旦出了纰漏,不能牵扯到太子殿下的头上。”

“故臣作为主导,以白话文书写会议记录,清晰传达会议各人发言及精要,合众人计长,向陛下阐述设立有司的必要和职权官属的划分,以作请示,是臣作为臣子的本分。”

“不仅能让陛下更加直观的了解臣下所求,作出批复。”

“也能从各人的发言中,辨明人才。”

说着。

常升还所有所意的瞥了一眼道衍。

见道衍微微颔首,常升才继续到:“同理,这种会议记录的方式,也适用于朝廷向下下达政令政务。”

“会议的方式,能更加直观的阐述政令的用意。”

“白话文的记录,能避免有人恶意解读,曲解政令。”

“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开会讨论和会议记录的方式,更能让朝廷官员直观的发现执行中的问题和需要调整的弊病,集思广益,力图解决。”

“但为防有人假托会议之名施行懒政,如例会的频率,紧急召开的条件,值得到会上议论的政务的标准等等。”

“都需陛下御笔圣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