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181章 风大辩论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181章 风大辩论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1-21 13:17:28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81章 风·大辩论

冬日初雪。

北大营新军兵临城下,巡防营旧军固守城门——奉天戒严。

即便如此,咨议局召集各界代表开会的消息,仍旧在城内传得沸沸扬扬。

人人都在观望。

保皇与革命,两派首脑,头一次面对面,相视而谈。

二十几人,一张桌,动动嘴,便要决定奉天乃至整个关外,是战是和,何去何从。

两边都声称为了天下百姓,可与会者,尽皆非富即贵,竟无一个百姓。

苏家作为奉天钱庄生意的代表,自然也在其中。

会议开了一整天,便是吵了一整天……

直至天光渐暗,众人才在一片惊呼声中草草散会,竟相冲出咨议局大楼。

门口台阶上,新雪落了薄薄一层,只眨眼间的功夫,就被踩成一道道乌黑的雪泥。

路面湿滑,代表们前拥后挤,惊慌失措,支开两条胳膊,倒腾着小碎步,趟水踏冰,尽显狼狈。

偶尔有人摔倒,也顾不得疼,只管仓皇着爬起来,奔向停在街对面的各家马车。

家家马车前头,都挂起灯笼,串儿铃声响,便在雪地上碾出无数蜿蜒扭曲的车辙,像烟花似的,沿着奉天城大街小巷,带着流言蜚语,四散开来。

不用多说,今晚过后,咨议局方才发生的事儿,必定闹得满城皆知。

苏文棋身穿棕色风衣,硬着一张脸,匆匆走出大楼,和其他人一样,钻进自家马车。

老马喷了个鼻响,踏步朝城北走去。

一路无话,到了广源钱庄城北分号,钱伯顺牵马来接。

“少爷,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会开得咋样啊?”

苏文棋不置可否,但从神情来看,却是不容乐观。

“伯顺,去找老陈,让他带着新账本过来见我。”

说完,他便闷不吭声地穿过院子,推开房门,走进客厅。

屋子里和平常一样,炉火烧得正盛,凭借这点暖意,摆在四处的绿植盆栽,勉强还没败落。

苏文棋捡起地上的炉钩子,挑起两块黑炭,拨进炉内,又添了两根柴,随后搬来一个马扎,坐在火堆旁边烤火搓手,静静等待。

直到新炭燃烧起来,敲门声才终于响起。

“进。”苏文棋说。

老伙计陈忠抱着一摞新账,轻手轻脚地走过来,低声说:“少爷,你要的账本。”

苏文棋抬手接过账本,小臂长短,足有两指厚,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多。

“全都拿来了?”

“全都拿来了。”

苏文棋默默点头,看了一会儿眼前的炉火,把心一横,忽地从账本上扯下几页,丢弃在新烧的木炭上。

淡黄色的纸张落在炭火上,先是开了一团黑,随后便“呼”地燃烧起来,化成一缕青烟。

陈忠猛地乱了方寸,忙问:“哎,少爷,你、你这是干啥呀?”

苏文棋继续撕账去烧,淡淡地回道:“祸不及家人,没多少时间了,你赶紧去把老账补一补吧。”

“少爷,是不是刚才开会——”

苏文棋摆了摆手,不愿多谈。

陈忠见状,心下会意,便只好答应一声,扭头出门,回柜上去了。

苏文棋兀**烧账本,火势很旺,但倒映在眸子里,却显得有些黯淡。

噼噼啪啪的声响,屋子里腾起白烟,呛鼻辣眼,记忆随之回溯……

…………

拨开眼前烟尘,咨议局会议室里,横亘着一张黑漆长桌,各界团体代表,连同当局大员,分列左右。

首先浮在眼前的,是一张皱纹横生的老脸。

须发皆白的赵总督,宦海多年,稳如泰山,眼神中自有几分老辣,左手边是手握旧军重兵的张老疙瘩,右手边则是智囊袁金铠。

对面是两个年轻人,眼里有光,但稍显浮躁。

魏天青一身戎装,举止干练;张龙则是西式装扮,戴副小眼镜,上唇蓄着一把大胡子。

会场里的声音,渐渐真切起来。

“砰!”

张龙不过二十七八岁,年轻气盛,拍桌瞪眼,手掌下压着的,是“奉天国民保安会”的名单和宗旨。

“赵总督,你这是什么意思?保安会要是像你这么整,干脆叫‘保皇会’得了!光复东北的事儿,在这宗旨上,你只字未提,那还谈什么?”

党人们交头接耳,低声附和。

赵总督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既然叫‘奉天国民保安会’,自然旨在‘保境安民’,至于什么光复不光复的,不是保安会的初衷。”

“荒唐!”张龙朗声道,“保安会旨在呼应南国革命,你这样做,是倒行逆施!这名单上面,各个要职,全都给了你们自己,连各地分会会长,也由现任官员出任,那这保安会,还有什么意义?”

“张龙先生,那依你的意思,应该怎么办?”赵总督明知故问。

张龙就坡下驴:“很简单,各个要职,该由我们党人出任!至少,也应该平分掌权!”

赵总督抬起眼皮,笑了笑,问:“原来如此。那敢问张先生,时至今日,可曾管理过一府、一县、哪怕是一个村子?可有任何为官经验?”

张龙愣住:“这……这倒没有。”

保皇派低声讪笑。

赵总督却忽然严肃起来,语调拔高了不少。

“没有?我猜也是没有!张龙,老夫从政数十年,每到一处,必开新政,兴办实业,时至今日,也不敢说治理有术。以你的资历,凭什么要求身居要职,我凭什么相信你们能把奉天治理好?”

一番话,有理有据,就连党人那边,也不禁汗颜。

张龙被噎得够呛,气势上仍然不服:“你们倒是有经验,也不看看,把这国家治理成了什么样子!丧权辱国的条约,签了多少?”

言罢,党人又群情激奋起来。

赵总督没法否认,却懂得避重就轻,反客为主。

“列强环伺,朝廷用兵不利,条约丧权,也是属实。可老夫倒想问一句,你们要是成功了,这些条约,你们是认,还是不认?”

刚刚起势的党人,瞬间又没了气焰。

没办法,条约,该认还是要认,否则列强必定出兵干预,维护清廷。

张龙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跟左右商量了几句,方才惊醒过来。

“赵总督,你们不要混淆是非!这些条约,归根结底,是清廷弄出来的烂摊子,罪不在我们!眼下要救国,必须推翻皇权,以新思想,建立民——”

“新思想?”

赵总督冷笑一声,从手边拿起一份报纸,在桌面上摊开,用手指敲了敲。

“你们这些逆党,除了朝廷编练的新军以外,都是些什么人?自己看看!三教九流,江湖帮派,南国谋乱,这些地痞流氓,都进了衙门里作威作福,你们指望他们救国?他们懂什么新思想?只会坑蒙拐骗,鱼肉百姓!”

这话又是不争的事实。

南国光复,哥佬、三合、青、白、洪尽皆出力,仗着些许功勋,原本只能在暗地里活动,如今却堂而皇之、招摇过市,甚至许多地方,上自都督、下至微职、以及军队大小官职,无一不是江湖帮派。

立公口、开山堂,称兄道弟,嚣张跋扈。

历朝历代,江湖帮派,何曾有过这么风光的时候,甚至要改堂口,入仕途?

张龙不甘示弱,说:“唤醒百姓,需要时间,一时混乱,那也是在所难免,只要假以时日,必然——”

“天真!”赵总督勃然大怒,“假以时日,谁会给你们时间?你们这些人,有几个跟洋人打过交道?列强亡我之心不死!他们巴不得我们是一盘散沙!你们这些逆贼,跟东洋人在一块儿眉来眼去,实乃引狼拒虎,亏你们想的出来!”

赵总督年近七十,出身官宦世家,“忠君”二字,早已刻在了骨子里,却也无碍于其强国心愿。

每到一处,必定开辟新政。

正因如此,倒清一派才对其抱有幻想。

十几年总督生涯,可不是盖的,寥寥几句话,就把张龙等人说得哑口无言,唬得革命派连忙轻声商议起来。

“赵总督,你刚才所说的,关于江湖帮派的事儿,据我所知,孙先生不会将大权交给他们。”

保皇派一阵哄笑,纷纷质问:“孙大炮能调几省的兵?又有多大权?恐怕是谁也指挥不动吧?”

赵总督却道:“果真如此,那就是卸磨杀驴,你们日后必乱!”

“胡说八道!”

“胡说八道?”保皇派又嘲弄起来,“南国名义上是光复,可实际上呢?各自为政,连军饷都要凑不出来了,还说不乱?”

张龙太过年轻,耍嘴皮子,怎么可能是这帮老油条的对手,当下心里便愈发焦急,干脆不再讲理。

“随你们怎么说,倒清乃是大势所趋,民国必将成立!”

“只破不立,空谈误国!”

赵总督将桌上的旧报纸推到张龙面前,指着上面一张模糊的照片,说:“我问你,这是什么?”

张龙耿起脖子:“铁血十八星旗!”

“既然你知道这面旗,想必肯定也知道这面旗的含义了?”

张龙哑然。

赵总督旋即扫视会场众人:“我问你们,按他们的说法,这关外河山,可在这十八星里面?嗯?不止是我关外,漠北、西北、吐蕃,可在这十八星里面?难不成,你们要将天下四分五裂,去当外国人?既然悬了十八星旗,又来关外作甚?张龙,你自己也是旗人,对此,你又怎么解释?”

此话一出,举座哗然。

其中,尤以关外本地倒清一派,最是无法接受。

这一派中,也不少人和张龙一样,本就是旗人,原想着声援南国,却不料自己竟被排除在外,于情于理,实难接受。

新军协统魏天青,一直闷不吭声,到了此时,也终于坐不住了。

“赵总督,你不要挑拨离间,十八星旗,只是一时举措,现在已经改了,四族融汉,归为一体,你这是妖言惑众!”

“哦,原来现在已经改了呀!”

赵总督突然怒拍桌子,高声喝道:“可见你们这帮逆贼,根本就是一帮乌合之众,朝令夕改,过河拆桥,哪有什么理念?你们要是成功,国家必乱,百姓必苦!”

“我们这是时时革新!”魏天青说,“赵总督,你也算是能臣,操办新政,也有功劳。你应该比谁都清楚,要是再让清廷掌权,国家必亡!”

“放肆!魏天青,你也食朝廷俸禄,公派留洋,今不思报效皇恩,反倒跟这些乱臣贼子厮混一处,你也配这一身戎装?”

“魏某只忠于天下,不忠于一人!赵总督,我奉劝你一句,不要再倒行逆施,一昧愚忠!”魏天青义正言辞。

“荒唐!”赵总督反唇相讥,“忠,就是忠,何来愚忠之说?忠心必愚!你本是个军人,服从即是天职,还敢在这里狡辩是非,妄论忠心?”

张龙按捺不住,又说:“赵总督,你要是这样说,就没得谈了!奉天百姓,要是遭遇战火,你就是罪魁祸首!”

然而,赵总督眼里,却根本没他这个年轻人。

“魏天青,关外不比关内,日俄两强,俱是狼子野心。在座的各位,难不成都忘了庚子年的事儿了?奉天若起战事,那两国必定趁虚而入,这千古骂名,你们谁能担待?”

不论立场如何,赵总督身居要职,对时局判断,必定高出众人一等。此话一出,倒清一派,便又举棋不定,迟疑起来。

说且说不过,没想到赵总督还有后招。

只见他一边说,一边从袖口里扯出一张电文。

“魏天青,既然你志向远大,关外偏隅一地,也留不住你。幸好,朝廷已经决定,撤销你第二混成协协统之职。”

原来,这赵总督与钦差大臣方大头私交甚好,为稳住关外大局,早已应允撤销了魏天青的军务。

北大营新军,自然也不是铁板一块,魏天青跟张龙两个,密谋起事,三番五次被手下告密。

新军各营,净是方、赵二人的心腹,本来就难于调遣,如今魏天青被掳去兵权,更无威信可言。

张龙年轻,一腔热血,却头脑简单。

辩论,辩不过老赵;弄权,更弄不过老赵。

咨议局一场会议下来,保皇派不仅岿然不动,甚至不少倒清派都被当场说服,可谓大败亏输。

眼瞅着形势不利,魏天青与张龙恼羞成怒,霍然起身,看那架势,似乎又拿出舍得一身剐的气势。

可就在此时,坐在赵总督左手边的张老疙瘩,也跟着站起身来。

紧接着,会场的安保人员,顿时应声掏枪,把会场团团围住。

一时间,举座皆惊。

只见那张老疙瘩双手叉腰,卡住腰带,端的是满身匪气。

“都别乱动!嘿嘿,我老张,只是个俗人,你们刚才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我也听不懂。我这人呐,脑袋里就一根筋,只知道领兵打仗,保护大帅安全!在座的,都是朋友,可我手上这家伙,却是天生的王八蛋,六亲不认!”

说完,张老疙瘩便掏出配枪,一把按在桌面上。

“啪!”

……铁炉内,一根老柴烧断。

回忆戛然而止。

苏文棋烧掉最后一页账,屋子里的浓烟,总算散去了不少。

他的容貌,也跟着渐渐清晰起来。

少倾,炉火塌下去半分,漆黑的木炭烧成了苍白的灰烬。

苏文棋叹了一口气,情不自禁。

如今,他有点儿惶惑了。

多年以来,他暗中资助辽东盟会,为了倒清,给张龙等人掏钱无数,不计得失。

本以为,他们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至少也该有所应变,而不至于被赵总督三言两语便噎得喘不过气来。

可今日一见,净是天真烂漫。

没有铁血,没有果决。

苏文棋心明眼亮,心里的失望溢于言表。

他没法自欺欺人,他从张龙等人身上看到的,不止是幼稚和无能,还有软弱和局限,而这些将会使许多鲜血,付诸东流。

救国之道,不在其中。

苏文棋眼下要做的,就是尽快与家族切割,争取不去连累家人。

能否做到,他心里也没底。

正在哀哀苦想的时候,房门声再次敲响,钱伯顺看出少爷心乱,战战兢兢地走上前,轻声说:“少爷,司督阁那边,有消息了。”

————

月票:359/500

打赏:61600/80000

加更:1

欠更: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