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 第164章 讲武堂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第164章 讲武堂

作者:听风煮雨夜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1-19 20:52:5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64章 讲武堂

哪怕十三行现在已经选择了站队大明,朱靖垵也不会允许十三行继续垄断海贸。

因为只有有竞争,才会有发展!

虽然垄断能带来一时的利益,但从长久来看,垄断也会带来不思进取和固步自封。

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因为,对于一个垄断集团来说,什么都不做,维持当前现状,便是最符合他们的利益的事情。

而这却是朱靖垵无法接受的!

现在的西方正在工业革命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中国又岂能继续固步自封?

朱靖垵穿越到这个时代,他知道,大航海时代的发展红利中国已经错过了。

但这工业革命所能带来的红利,朱靖垵绝不允许中国再一次错过!

另一边,两名士子打扮的读书人也在吃着早茶,他们一边吃早茶,一边商讨交流着参加科举的事情。

当然了,这些士子打扮的读书人中,也有不少依旧留着金钱鼠尾的。

因为,他们是从江西,福建等清占区过来广州参加科举的。

等参加完科举,如果考不中的话,那还得回家去。

而军校开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的基层军官。

死后人人都能到无生老母身边侍奉!

“这次的科举,对我们这些外地来的举子而言,其实是有些吃亏的,我们要是再不在考前努力钻研,那通过科举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自己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子!

伴随着响亮的军号,明军的脚步相当的整齐。

基层军官们在军中,要起到一个上通下达的作用。

整齐的阵列一眼望不到边。

“像是您这种读书人,入学很容易。”

月底,明军主力抵达韶州府,并于韶州府扎营修整。

这委屈,许云深实在是受够了!

在这次跟着他叔父启程南下的时候,他便已经下定了决心。

对读书人来说,唯有大明在战场上取得胜利,那他们考出来的功名才有价值。

皮靴踏地,踏的地面隆隆作响,红色的明字战旗随风招展,浩荡的军威扑面而来。

而许青山之所以生活这么潦倒,甚至是来大明这边参加科举,却是连一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只能穿一件粗布衣衫。

许青山闻言,摇头道。

自两宋以来的重文轻武,对天下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大多都还留着辫子!

“云深你要努力啊,争取一次中举,光大我许家的门楣,且不可和叔父一样蹉跎半生,却也只有一个秀才的功名。”

而穷困潦倒的生活,也是迫使他下定决心,跑到大明这边参加科举的重要原因。

老娘染病,兄弟惹上了衙门里的官司,为了给老娘治病和给兄弟平事,许青山前后舍出去了几乎全部的家财。

他说话是明显的江西口音。

同样成绩的一张试卷,同样的成绩,两个参考举子一个留辫子,一个不留辫子,大明要录取的肯定是那个不留辫子的。

如果不能混出个人样子,那他就不回去了。

穷秀才,也只是比起那些大户人家才显得穷。

许云深他爹忍无可忍之下,打伤了闹事的青皮,因此惹上了官司。

孙中山才是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校长。

基层军官们的能力越强,军队的战斗力就越强。

如此一对比,外地举子可不是就吃亏了吗?

但这却也没办法,谁叫他们自己不肯剪辫子呢?

“这次科举要是考不中,我们还得回江西呢!”

祈祷明军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以免清军打回来,广州再遭遇兵灾!

在无数百姓的欢呼声中,朱靖垵带着明军行出了广州城。

而不是和前清时期一样,偌大的广州海关,只允许十三行做生意。

“……”

这辫子自然也就剪不得了!

“这新朝第一次科举,难度肯定要简易许多,我等参考士子金榜题名的概率也能大增。”

众所周知江西那边科举是出了名的卷。

广州虽然遭了兵乱,但在朱靖垵的强硬手腕控制下,幸而损失不大。

“叔父放心,云深此次定然努力温书,争取一次通过科举!”

而外地举子,则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为了万一科举考不中后还能回家。

最起码,吃喝是不愁的。

这点是不用怀疑的事实!

秀才在普通人眼中,那也是秀才老爷的。

当然,这个先辈指的不是运输大队长,而是孙中山。

“大不了考不过科举,我就去投军,叔父,我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

“我不想等再遇到之前的事情了,我们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在得知这是大军出征之后,更是齐齐欢呼。

而是因为他们脑后的辫子!

怎么说呢?

至于说别的事情,也只能交给时间!

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阵嘈杂,街道上的百姓们纷纷向着道路两旁汇聚。

在能考科举的前提下,很少有人会选择去参军搏富贵。

就在这时候,许云深忽然开口说道。

开设军校的事情,当然是朱靖垵的主意。

在红色的明字战旗后面,是朱靖垵的皇太子大纛,以及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统辖内外诸军事的仪仗和令旗。

清军屠了广州全城,还修牌坊让失去父母亲人,幸存下来广州百姓谢恩,真可谓是厚颜无耻。

但是,也正是由于生意不错,他们家的酒楼遭到了县里的杨举人的红眼。

许云深他爹因为打伤了人,在杨举人的运作下,要被判处流放。

就在明军进入湖南郴州境内的第一时间,朱靖垵接到了长沙方面送来的急报。

他们只要能拿下襄阳,在此处建国,便能躲过劫莲降世的灾难。

随即,便是一名名明军骑士奔驰而来,戒严了街道两侧,清空了道路。

而这次参加大明科举的举子中,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

一大群混元教义军大喊着“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弥勒降世,白莲花开”的口号。

许青山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大明对外地来的举子有歧视。

二十一日,明军主力抵达英德。

和旁边几座的商客那满身的锦衣华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之协称襄阳乃是无生老母所指定真空家乡、地上天国所在。

用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至于说军校的选址,朱靖垵选在了黄埔!

而原因嘛也很简单,致敬先辈。

那就是本地举子,以及外地举子!

一门门火炮被人拽马拉着随军而行,黑洞洞的炮口,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炮身,无不展现着火炮巨大的威慑力。

“先考科举吧,若科举实在过不了,再去琢磨报名军校的事情也不迟!”

“不可,不可,这辫子可不能剪。”

“叔父,我想把这辫子给剪了,你说怎么样?”

为了进一步提升明军的战斗力,朱靖垵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筹备建立军校的事情。

大明朝堂上也是很快便通过了相关决议,军校也就开办了起来。

许青山闻言,只是点点头说道。

道路两旁的百姓见此一幕,不断的交头接耳。

“要是辫子剪了,可就回不去了!”

二月十六日,明军主力行至清远。

“大明万胜,太子殿下千岁!”

在这个时代,火炮就是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神!

……

“回不去就不回去了!”

广州百姓如何能不深恨清廷?

襄阳城外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黑压压一大片的混元教义军营帐。

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中年士子,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期许的开口说道。

而原因则是他家在县城里原来有一间酒楼,顺带卖些杂货糕点小食什么的,生意还算不错。

在许青山的对面,二十岁出头,同样穿着粗布衣衫的许云深用力的点头。

谁知,许云深却是开口说道。

一百多年前满清屠广州的事情可还历历在目呢?

据说,当时广州外堆积的尸体,甚至堵塞住了珠江江水。

大明宣武元年,西历1778年,二月初十,五万明军主力自广州出发,开拔北上。

“听说从军校毕业之后,直接就能分配到军中做军官,前途远大着呢。”

……

“我听人说大明朝廷准备要在黄埔那边,着手开设一所军校,叫什么大明皇家讲武堂,最近正在招人呢。”

是故,现在广州百姓大多是发自内心的祈祷。

“这位客官,您要是想投军的话,现在可是个好机会。”

茶摊上的众人也是下意识的将目光给投了过去。

对商人来说,唯有大明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广州这边才能继续开关。

“大明这边的科举如果能剪了辫子的话,那考中的概率就更大了。”

然后转而北上!

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湖南方向开拔。

很多人都在暗暗祈祷大明此战一定要获得胜利。

红色的军服,赤色的甲胄,明军将士背负着火枪,腰间别着刺刀,列阵而行。

混元教义军裹挟流民数十万众,教首刘之协号天王,自称是弥勒转世。

大明宣武元年,满清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八。

这里面,本地举子大多都是两广人士,他们为了参加科举,大多都已经剪了辫子。

并着手处理那些,想趁着广州战乱,浑水摸鱼,杀人劫掠的贼匪,以及一部分破坏军纪的乱兵。

杨举人寻了几个青皮混混,每天都跑到许家的酒楼里闹事,弄的许家的生意没办法做。

许云深闻言,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些意动。

而不是催命符!

但他对面的许青山还是开口说道。

有秀才功名在身,他的生活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顾住温饱还是没问题的。

但要是清军打回来了,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对普通百姓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唯有大明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他们平静的生活才能继续的下去。

听到这边有人说想要投军,茶摊的老板陈阿四走过来建议道。

三月初,修整数日之后,明军继续北上,过宜章,进入郴州境内。

社会大环境如此,朱靖垵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层军官的能力水平,便代表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水平。

由此,数十万流民人人奋勇,向着襄阳府而去。

所以,中年人许青山蹉跎了半生,却也只得了一个秀才的功名。

“明军威武,王师必胜!”

沉闷的战鼓声响彻原野。

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普通士兵接触最多的军官,是沟通主帅和士兵的桥梁,是主帅用于指挥军队作战的最重要的触手。

那是因为他家出了变故。

许云深他爹之前曾经惹上了官司,多亏许青山出面,这才得以解决。

朱靖垵骑在马背上,在众多明军士卒的簇拥下,缓缓向着城外开去。

清军的军纪如何,大家心中都有数。

大明又没有强迫他们非得留辫子!

虽然当年经历过广州屠城之事的老人,现在都死光了,可广州城内的那座谢恩牌坊,却是还在呢。

咚!咚咚!咚咚咚!

襄阳!

因为朱靖垵知道,一支军队的灵魂,便是基层军官。

最后哪怕是许青山这个秀才出面,他们家也只能是破财免灾,将酒楼过给了杨举人,换取他爹能够平安出狱。

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尽量的提高军人待遇,吸引更多的人参军入伍。

誓必要夺取襄阳,建立他们的真空家乡。

大明在科举之中,对于继续留辫子的人,是有减分项的。

哪怕是在当下这种战争年代,参军之后,晋升速度肯定要比科举为官快得多,大多数人也只会优先选择较为清贵的科举入仕。

明军接手广州后,第一件事就是维持广州城内的秩序,张贴安民告示。

虽说大明夺取广州的时候,他们难免也遭到了兵灾。

在明军骑士清路完毕之后,随即出现的,就是一队队的明军士卒。

其率军自郧阳东出,然后向着襄阳杀去。

可好歹明军的军纪是有保证的。

只见道路尽头响起了一阵隆隆的马蹄声。

完全无视了地面上层层叠叠的尸体,悍不畏死的向着襄阳城再次发起了进攻。

宗教这玩意虽然有诸多的弊端,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用宗教手段所洗脑出来的狂信徒,那绝对是最好的兵员。

毕竟,一个人如果连死都不怕了,还有谁能打败他们呢?

先更一章,还有一章得晚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