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灯花笑 > 第122章 陆三姑娘

灯花笑 第122章 陆三姑娘

作者:千山茶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3-05 02:52:3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夜色如墨,西街杳无人迹。

仁心医馆匾下灯笼格外明亮,把门前那棵枝叶伶仃的李子树也照出几分红光。

小院人声鼎沸。

今日除夕,杜长卿自杜老爷子过世后,家中已无亲戚往来,想着陆曈和银筝两个姑娘在外地孤零零的过年也太凄惨了些,遂自告奋勇将年夜饭移至医馆中来吃。又想着苗良方如今也是孤身一人,没什么亲眷好友,于是招呼阿城将苗良方也叫上。

往日夜里静悄悄的医馆后院,今夜难得热闹起来。

银筝从厨房里端出最后一盘清蒸鲈鱼,朝着众人围坐的木桌走来:“让一让,仔细烫着——”

小院本就不大,要将里头的桌子放进来,人一多,便显得逼仄了些,但或许是因为逼仄,连冬夜的寒冷也驱散了。

杜长卿瞪着银筝端着的那盘鱼菜。

没有半点花样装饰,两条鲈鱼就这么大剌剌躺在盘中,尾巴半翘不翘,四只大眼珠直勾勾盯着天上,死不瞑目的模样一看就让人胃口全无。

“银筝姑娘,”杜长卿指着两条死鱼,“如此厨艺,你对得起死去的这两条鱼吗?”

银筝把盛鱼的盘子“哐当”一下搁在桌上,对着他皮笑肉不笑道:“东家虐杀人家的时候怎么不说对不对得住?”

杜长卿语塞。

两条鲈鱼是胡员外回送的年礼,送来时活蹦乱跳,一看就滋味肥美。然而杀鱼时却犯了难,杜长卿有心想在两位年轻姑娘们面前表现一番,遂推开陆曈,自告奋勇道:“血淋淋的事你一个姑娘家做什么,看东家的!”

谁知一个时辰过去了,杜长卿还在后厨撵那两条鱼。

鱼毫发无损,他自伤八千。

后来还是陆曈接过他未干的活,手起刀落,杀鱼剖尸,才使得今晚这菜能上桌。

阿城笑眯眯道:“没关系,咱们还有戴小哥送的腌肉,宋嫂子给的糟鸭、葛裁缝送的蹄子……”

仁心医馆五人,陆曈和银筝虽会做饭,但也仅限于将饭做熟,吃不死人的地步。

杜长卿自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小到大也就会一个炒蛋。

苗良方更不必说了,有钱去吃面,没钱就喝粥,那间破屋连锅都只有一个,厨艺自然平平。

唯有阿城还会倒腾两个菜,然而这么多人,阿城一个小孩儿,也不能指望他一人能做出一大桌子年夜饭来。

偏偏除夕夜,盛京几乎所有酒楼饭馆都不开张,杜长卿便厚着脸皮,化缘似的一户一户敲响街邻的门,看能不能用银子换几个菜。

好在这一年来仁心医馆在西街渐渐声名好转,银筝和四邻们关系也打点得不错,大多都愿意不收银子送他。

葛裁缝送碗蹄子,宋嫂子给盘糟鸭,孙寡妇施舍半锅火腿虾丸杂脍,戴三郎送刀腌好的猪后腿肉——以感谢仁心医馆使他如今赛过潘安。

这般缝缝补补,阿城和银筝又胡乱炒了几把青菜,蒸上一条鱼,放上早在一月前就买好的屠苏酒,竟也凑出一桌像模像样的年夜饭来。

菜肴热气腾腾,杜长卿站起身,把屠苏酒依次给众人面前酒碗里满上,酒是新打的,刚倒出来就闻得着馥郁香气。

杜长卿举着一碗酒,望着院中那棵开满红梅的花树,很有些感慨。

“这棵树前几年都快枯死了,陆大夫不愧是妙手回春的女神医,还能让枯树逢春,再开一次花,真是了不起。”

众人顺着他目光望去,院中那棵梅花树原本嶙峋枯瘦,如今满枝头点缀深红,映在木窗上,花枝摇曳的模样看着就热闹。

苗良方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杜掌柜也算苦尽甘来。”

众人沉默一瞬。

当初陆曈刚来仁心医馆时,医馆潦倒破旧,门口牌匾都挂得歪歪斜斜,一副明日就要关门大吉的丧气模样。

不过短短一年,从入不敷出到小有名气,西街街坊有个头疼脑热全上仁心医馆,确实算得上苦尽甘来。

杜长卿向着陆曈举起酒碗,郑重其事道:“陆大夫,东家敬你一碗,感谢你挽救了我爹的遗愿,要不是你力挽狂澜,这医馆迟早败在我手里,我爹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宁。”

“多谢啊!”他把酒碗与陆曈手中酒碗一碰,自己一口气灌了下去。

阿城见状,忙也站起身,两只手捧起面前小碗。

他还是个孩子,不能饮酒,银筝特意给他买了果子露。

小伙计捧着果子露,对着陆曈笑嘻嘻道:“陆大夫,阿城也敬您一杯。你和银筝姑娘来了后,东家眼瞅着一日比一日高兴。”

“自打老爷过世后,小的好久没见过少爷这么开心了。”

杜长卿踢他一脚:“少爷哪天不开心?”

阿城揉着屁股:“现在更开心嘛!”

陆曈拿起面前酒碗,才抿了一口,银筝的酒碗已经凑到了她面前。

“姑娘,”银筝附在她耳边悄声开口:“奴家也谢谢你,谢谢姑娘救命之恩,也谢谢姑娘让奴家跟着,在这里有个栖身之所。”

她感激陆曈,若没有陆曈,她早就成为苏南乱坟岗的一抔黄土。她没想到如今会有这样安定的生活,守着一间小医馆,每日听着街邻闲话家常,一日日也就这样过去了。

“你俩嘀嘀咕咕说什么呢?”杜长卿皱眉,“有什么话是我这个东家不能听的?”

银筝鄙夷:“女子间悄悄话,掌柜的一个大男人听什么?”

杜长卿“嘁”了一声,“谁稀罕?”又见苗良方坐在一边不动如山,遂道:“你怎么不去敬酒?”

“我敬什么?”苗良方一展袖子,十分傲气,“如今我教小陆,也算小陆半个师父。只有学生给先生敬酒的,哪有先生主动敬学生?”

他今日穿了件崭新元色圆领袄衫,那是杜长卿出银子在隔壁葛裁缝铺子里给他做的。也修剪胡子,梳好乱发,扎成一个圆髻。别的不说,配着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这副半老大夫的模样看着倒比陆曈这样美貌的姑娘看着更加令病者信服。

“少来碰瓷。”杜长卿嗤之以鼻,“我们陆大夫,医术比得过翰林医官院医官,做个成药轰动盛京城,一看就师承高人。人家有正经师父,要你一个过气老医官来教?”

苗良方一噎,对杜长卿怒目而视。

虽然很气,但这话无可反驳。

和陆曈相处这些日子,苗良方看得出来,陆曈手里是有些真功夫的。她那些辨验的天赋,随手开出的方子,针刺之术的精纯,每一样拿到太医局中都值得让太医局那帮老东西惊艳——虽然路子是野了些。

她应当有一位功力深厚的师父,医术远在如今宫里那帮医官之上。除了告诉众人那位师父已经过世,陆曈从头到尾都没有泄露这位师父一星半点的线索,或许是为了保护师父——高人总有几分脾气。

苗良方感慨:“小陆,你那位师父真不错,把你教得这样好。”

如此多方子,如此多药理,陆曈年纪轻轻其医道远在许多老医者之上,只能说明她的师父对她倾囊相授。扪心自问,苗良方自己都做不到一点不藏私,可见对方品性之高,对自己徒弟一片珍爱之心。

陆曈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低头,抿了一口碗中屠苏酒,道:“是。”

“她对我很好。”

声音很轻,像一丝微凉的风,又在下一刻被杜长卿高亢的声音打碎。

“让我们来敬这位好师父,感谢她对我们陆大夫悉心教导,为我们西街教出一位女神医——”

“感谢好师父!”阿城起哄拍手。

“感谢好师父——”

起哄拍手的声音简直要盖过西街人家院子里的炮竹声。

阿城跳下凳,弯腰从桌下拖出一只大铜盘,盘子里放了几颗红橘和柿子,边上偎着些柏枝。他把柏枝折断,再掰开柿子和橘子,喊了一声:“百事吉!”

陆曈怔住。

面前的铜盘在小院烛灯映照下,折射出朦胧的光彩。

坐在桌前的女子盯着脚下那只堆满了柿橘的大盘,眼底有一点恍惚。

很多年前,在她还是个小姑娘时,每年除夕之夜,母亲也会这般摆上一只大盘,让家中几个孩子依次将柏枝折断。

“柏柿橘”,寓意“百事吉”。

她那时年幼,总吵着要第一个掰柿子,又因为力气小,常常掰不好,掰得一手汁水,将新裙子弄脏。

她瘪嘴要哭,被母亲严厉阻止:“今日除夕,哭了晦气!”

陆柔便探过身来,悄悄把碗里那只包了钱币的饺子拨到她碗中。

陆曈还没来得及绽开个笑,饺子就被陆谦眼疾手快地从她碗中夹走,少年对她扮了个鬼脸:“多谢啦!”

“哇——”的一声。

憋了半日的眼泪,最终还是流了出来。

陆曈对于除夕的记忆总是很热闹,直到离开常武县之后。

芸娘除了要试药和按时喂她解药,大部分时候都不在山里。陆曈在落梅峰呆了七年,这七年里,每一年的除夕都是陆曈一个人过的。

刚到落梅峰的头几年,陆曈心中总是暗暗期待着今年不是一个人。有时候,她宁愿芸娘留在山里让她试药,也不想在除夕夜一个人孤零零的留在山里。

试药的痛苦总要好过一个人守岁的寂寞。

在那种热闹的时候,人的孤独总被无限放大。

但最后她只能把捡拾到的枯枝和几个不太成熟的野果摆在一起,放在铁盆里,一个人用力掰开,小声对自己说——

百事吉。

“百事吉——”院子里笑声嘈杂。

陆曈眼底有莫名情绪闪过。

很多年了,第一次,她不再是自己对自己说“百事吉”。

银筝举着酒碗凑过来,她是真高兴,喝了不少,面颊绯红,双眼亮晶晶地瞅着陆曈。

“姑娘,”她问:“是不是很吵?”

陆曈摇头。

银筝松了口气:“那就好,我还想着您喜静,这么多人吵吵闹闹,您会不高兴。”

陆曈垂下眼睫,声音很轻:“不会。”

她在落梅峰呆了太多年了,自己对自己说过太多次新年好,以至于都快忘了,她其实很喜欢热闹。

她原来很怕寂寞。

杜长卿还在那头嚷嚷:“让我们提前祝陆大夫春试场上一鸣惊人,艳压群芳!”

苗良方给他泼凉水:“那么多太医局子弟,还艳压呢?大言不惭。”

“怎么不能?俗话说情场失意考场得意,我们陆大夫情路多舛,那劳什子未婚夫和董少爷一个赛一个不靠谱,说不准考场就得意了呢!”

“什么?陆大夫还有未婚夫?几时的事?”

“嗨,那又不重要,男人哪比的上前程要紧。”

“这倒也是。”

阿城盯着小院的上空,喃喃开口:“今夜子时,德春台要放烟花,咱们院子里能看见。”

“好啊,”杜长卿醉眼朦胧,指天调笑,“贵人花钱,平人享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今夜熬岁必须守到子时!”

这顿年夜饭没能吃到子时。

杜长卿喝醉了。

少东家摆出一幅千杯不醉的架势,一坛屠苏酒还没喝完,人就溜到了桌子底下。

单是这样也就罢了,他酒品也不好,醉了就满院上房揭瓦,吐得地上到处都是秽物。

苗良方实在看不过眼,对陆曈道:“他一个年轻男子,醉了宿在你院中像什么回事,被旁人知道了嚼口舌不好。”

言罢,招呼阿城,一起架着烂醉的杜长卿先回家去了。

他三人走后,小院里霎时间冷清了许多。银筝摇摇晃晃站起身:“我来收拾屋子.”被陆曈拦住。

银筝今日也喝了不少,大约是心里高兴。自打她跟了陆曈以来,一直也是提心吊胆,然而除夕总能让人抛下一切,浸在这暂时的喜悦中。

陆曈扶银筝进了屋,替她除去鞋袜,又为她擦洗面颊,最后给她盖上被子,退出屋子,轻轻关上房门。

夜色冷清,远处偶尔有一两声炮竹响起。小院一片宴席散后的杯盘狼藉,映着曲终人散的狼狈。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明年除夕,她应当不会与他们一起过了。

陆曈蹲下身,把地上倾倒的酒坛杯盏捡起,连带着那些残羹剩菜倒进泔水桶,把木桌仔细擦净,搬回原位。

她又回到厨房,收拾灶台,清洗今日碗盏。

她洗得很慢,仿佛这样就能让这个新年过得再慢一些。最后,她又提来清水,就着烛灯,把小院的青石板泼洒一遍。

青石板被洗过了,干净得发亮,映着天上的月亮,像浮动的水。

月光温柔注视着她,小院恢复了伊始的整洁,所有盛宴痕迹被统统抹去。

那些欢笑、嘈杂的笑语,走调的歌声、直白的近乎粗俗的祝酒辞,连同那些人的影子消失不见。

只有梅树花枝摇曳。

陆曈抱着那只大铜盘,把大铜盘放在院边檐下的石台上。

铜盘里,折断的柏枝簇拥着掰开的红橘熟柿,格外喜庆热闹。

她没把这只铜盘里的东西倒进废弃的泔水桶,或许是因为可惜,或许是因为舍不得。

冬夜清寒,月光也凉,她在石台前停下,伸出手,从铜盘里取出那只被掰开的蜜橘,剥掉橘皮,把一瓣蜜橘放进嘴里。

橘瓣很冰,像甜的雪,从喉间滑进去,因为熟透了,甜得发苦。

她站在院子里,默默吃完了一整个蜜橘。

夜里渐渐起风,风刮过人脸,脸颊也被冻得生疼。陆曈吃完橘子,对着那只热热闹闹的铜盘轻声说:“百事吉。”

百事吉。

她想起杜长卿站在桌上赌咒发誓要学会杀鱼,苗良方在桌下拿拐棍杵他的脸,阿城央银筝给他打个兔子形状的彩绦,对银筝手忙脚乱比划兔子的式样……

小院清寂,陆曈微微笑了起来。

她不知道未来会不会万事顺吉,那听起来太过奢侈,但今夜,至少在今夜,她从这句祝词中获得了短暂的慰藉……

还有温情。

陆曈回到寝屋前,屋门上还挂着阿城编的大红穗结,可以驱邪纳吉的吉祥穗。

她推门走了进去。

走时没吹灯,书桌上点的那盏油灯还亮着,陆曈关上门,朝里走了两步,唇角笑意还未收起,陡然间汗毛直立,猛地看向窗前。

昏暗烛火下,不知何时站了个人。

那人倚着桌角,正低头看着手里一张薄薄纸页,听见动静,他抬头,露出一张熟悉的脸。

裴云暎。

陆曈面色一寒。

裴云暎盯着陆曈的眼睛。

年轻人精致的眉眼在朦胧灯火下显得异常柔和,拿刀的手骨节分明,修长漂亮,松松捏着那张单薄纸页。

分明在笑,眸色却凉得像雪。

“这是你的复仇名册吗?”他弹弹手中纸卷,不经意道:“怎么上面还有我的名字?”

陆曈瞳孔一缩。

那张薄薄的纸卷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有些被人划去了,有些像是新添不久,在烛火下如画上去的漆黑蠕虫,又像刺进人皮的咒,透着阴冷与森然。

陆曈浑身紧绷,冷冷看着面前人。

年轻人笑了一下,盯着陆曈,逆着光影一步步朝她走来。

“谈谈吧。”

“陆三姑娘,陆敏。”他淡淡地说。

六筒:没想到吧!你也在我的**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