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100章 关于流民安置落户的意见书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100章 关于流民安置落户的意见书

作者:宸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05 15:55:05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看着那迅速地被一车车钱粮所填满的府库以及粮仓,李基莫名地感到一阵安心与满足。

手上有粮,心中不慌。

此前刘备初入吴郡的运转,完全是依赖于糜家的钱粮支援,但是偌大的吴郡不可能一直依靠着糜家维持运转,更何况后续开发吴郡所需要投入的钱粮也必然会是个天文数字。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完完全全将整个糜家掏空,那也是杯水车薪。

眼下,有了这些源源不绝被吴郡匪贼们洗白得干干净净的钱粮。

李基略微估算了一下,纵使接下来三五年的时间里,吴郡的产粮只能勉强维持收支,也完全足以支持吴郡不断安置流民的同时,持续进行大肆开发。

吴郡七成世家积累了数十年,乃至于数百年的财富,比李基想象得来得还要多。

甚至李基动员了麾下的小吏,一时半会也根本统计不过来,只能是先监管着存放于府库之中,日后再慢慢计算入账。

‘谢谢你们,我的世家与匪贼朋友们……’

‘而你们,才是开发吴郡真正的英雄,你们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李基默默地予以赞赏。

死的光荣,那自然是不必多说。

生的伟大,则是那些被俘虏的匪贼将要付出劳动来为自己赎罪,至于是需要赎多久,那自然是由法官来决定。

什么?

这个时代没有法官?

胡说,代行吴郡大大小小政务的李基不就是吴郡**官吗?

正义执行,无须坐牢,直接劳改。

而在关羽等人率兵去运送钱粮回来的同时,李基已经令夏侯博将那些俘虏分成了十组,每组一千五百人,且每组再分成十队,每队一百五十人,然后每队再分为十列,每列十五人。

并且每组俘虏除了由一百五十名郡兵看管劳动之外,李基还制定了内部监管制度。

除了内部制定了组长、队长、列长职位,让俘虏内部自行监督之外,最重要的还有逃跑一人,每列同坐受罚,举报一人证实逃跑,举报者升为列长。

整个看似简单的内部监管制度,但实则完全杜绝了有人逃跑的可能,甚至那一百五十名郡兵完全就是给他们管饭的。

而这些俘虏们也被李基改了个名称叫土木劳动者,顺带还定期派遣士子去给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声明他们如今的劳动是光荣的,是为了过去赎罪的,也是为了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的。

思想教育不一定有用,但是一定会有人相信,也会给予那些组长、队长、列长们严格管(压)理(榨)有一个可以自我安慰的借口。

李基估摸着什么时候让刘备再到土木劳动者之中走上一趟,再稍微给底层土木劳动者一点小小的恩惠,很可能直接会收割一大波底层土木劳动者的感恩戴德,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吴郡的开发效死。

并且,如此一来很可能就会将土木劳动者的矛盾从“俘虏与被俘虏”,“压榨与被压榨”之间转移到“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

整个“土木劳动者”计划被李基给实施下来之后,李基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路边的杆子,都莫名有种自己早晚会被挂上去的既视感。

而当下这些“土木劳动者”最紧急的任务,那便是修建大量民房以便于容乃流民进行初步安置。

除此之外,还有修缮城墙、开垦良田、疏通河道、平整道路……

可以说,整个吴郡需要他们发挥力量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了,待执行任务几乎是将他们给填得满满的。

在刘备仅仅是初步掌控吴郡收纳民心,不适宜大规模发起劳役的情况下,只能是依赖于这些“土木劳动者”了。

一时间,整个吴郡以着吴县为中心似乎都变得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府衙中包括刘备在内每个人几乎都是忙碌得不行。

尽管刘备主要关注的是吴郡世家以及流民的安排,但是方方面面顾忌下来,依然让刘备的每日行程几乎没有多少空闲时间。

一份份关于流民安排的文书,最后也都会归纳到刘备的手中进行最后的审阅。

而就在刘备以为今天的文书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之后,如今更类似于刘备秘书的简雍匆匆地再递上了一份竹简。

刘备下意识地接了过来,摊开一看。

《关于流民安置落户的意见书》

刘备的精神一震,认真地看了起来。

在刘备如今抵达吴郡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由于此前在徐州的安排,导致几乎是有着源源不断的流民涌入到吴郡之中。

刘备也是来者不拒地收纳流民,距今为止已然收纳了上万流民。

而这,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流民涌入吴郡的速度还在不断上升着,可以预料的是这个数量只会不断攀升。

只是由于此前刘备也仅仅是初至吴郡,对于那上万流民也只是进行了临时安置保证基本温饱,但是后续具体如何安排,刘备心中暂时还没有定论。

如今难得看到有一份与安置流民有关的意见书,刘备自然是一字一句地认真翻看了起来,以期有所帮助。

然而,刘备越是看下去,脸色就越是难看。

等看完最后一句,平时极少动怒的刘备将手中的竹简狠狠地往着桌案一拍,怒声道。

“宪和,胡闹,焉能如此对待百姓?那诸多流民乃是信任于刘玄德之名,方才千里迢迢地投奔至吴郡之地,如此压榨于他们,岂是仁德之举?”

旋即,刘备将手中的竹简直接掷到简雍的面前,沉声道。

“宪和,这一份竹简备就权当是没有看见,乃是伱一时糊涂所书,将它带回去。”

已经被骤然动怒的刘备吓得跪在地上的简雍,看着眼前的竹简,额头不自觉地渗出了冷汗,连忙解释道。

“主公,这竹简不是我所书的。”

刘备一怔,问道。“不是你写的?这不是你刚刚单独递上来的吗?”

简雍听着刘备缓和了不少的语气,方才小心地擦拭了一下额头的冷汗,心中忍不住感慨所谓“居移气,养移体”,诚不欺我也。

主公平日态度温和之时尙好,一旦发怒,其气势远非曾经可比,比之简雍曾经见过的刘焉有过之而无不及。

简雍解释道。

“这是昨夜我拜访子坤学习茶艺之时,子坤让我今日单独交予主公的,为了避免泄密,我也不曾看过其中的内容。”

子坤?

刘备闻言,当即起身走到了简雍的面前,将简雍给扶了起来安抚了一句后,又将那刚刚掷于地的竹简捡了起来,重新翻开耐心地看了起来,嘟囔道。

“既是子坤之言,必有深意,莫非是有什么备未曾理解明了之处?又或是备哪里看错了?”

简雍看着眼前的刘备与刚刚动怒之时,差距何止万里,不禁暗自感慨刘备对于李基的宽容与信任程度之余,忍不住暗骂了一句李基坑了自己,害得自己白白挨了刘备一顿呵斥。

除此之外,简雍不禁颇为好奇李基到底书写了什么内容,以至于刘备一开始都如此失态动怒。

而刘备又再度翻来覆去地细细斟酌了手中的竹简数次,眉头却是越拧越紧,似乎疑惑更甚。

“主公,子坤所写内容为何?”简雍见状,问道。

刘备问道。“宪和还没有看过?”

“没有。”

简雍摇了摇头,答道。

刘备闻言,便将手中竹简递给了简雍之余,不忘叮嘱一句,道。

“那宪和便看看吧,但是此中内容不可泄露出去,否则或会对子坤名声有损。”

“是。”

简雍接过竹简,迅速地浏览了起来,脸上的惊色也是越来越明显。

等看完竹简之上的内容之后,简雍的表情也是大变,震惊不已地开口道。“此当真是子坤之言?”

“备也是不敢相信,莫非是子坤被他人蒙骗,亦不知竹简具体内容?”刘备猜测地说道。

简雍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这一份竹简是昨晚简雍亲眼看着李基在桌案上书写,然后交到了自己的手中的。

只是,竹简之中的内容依然让简雍有些不敢相信。

对于竹简中的内容简单总结下来,那就是对于安置流民所消耗的花费,几乎尽数要转嫁到流民的身上。

食物、衣物、房屋、田地等等,都将是以有偿的方式借予流民,流民是需要一点点地偿还的。

‘这……这跟将流民尽数收为官府的佃户,并且将流民余生所得尽数纳为己有有什么区别?’

简雍心中不自觉地浮现了这么一句,只是在刘备面前不敢说出来罢了。

而刘备思索了良久,开口说道。

“不妥,肯定有问题,要么是子坤被奸人所蒙骗,要么则是竹简上的内容有什么地方我等理解得不对。”

简雍:“……”

主公,你太偏心了!

作为刘备儿时的玩伴,简雍对于刘备这种信任都不禁有些吃味起来。

“宪和,走!”

刘备将那份竹简收了起来放入袖中,然后开口道。“我们去找一下子坤,当面一问便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