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102章 不当人子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102章 不当人子

作者:宸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05 15:55:05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或许,作为上层的刘备本意是好的,安置大量自中原地区而来的流民,不仅仅能够增加吴郡人口,流民之中的人才会为吴郡带来大量的技术。

技艺高超的匠人、经验丰富的老农以及一些没落的寒门士子等等,这些都会推动着相对落后的江东之地产生全方面的进步。

人口融合,文化碰撞,技术改革……

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江东之地有着数不尽的好处。

只是倘若一味地给予,这反倒会成为江东的动乱之源。

没有人会愿意看到外来者轻易得到本土人都难以得到的东西,继而产生敌视冲突……

且外来者所轻易得到的东西,也不会珍惜,反而渐渐或会产生一种理所当然,继而非但不会推动吴郡的进步,反而会导致成为尾大不掉的牛皮癣。

或许刘备看不到这么远,但对于李基而言,即使不通过“计谋模拟器”推演,这等状况已然见过了太多太多了。

看着陷入深思默然的刘备,李基并没有出声打扰,而是一边品尝着瓜果点心,一边放空着自己的大脑。

倘若仅仅只是治理一郡之地,以着李基如今的能力而言并不算难,难的是需要为吴郡后续的开发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并且为了避免有所疏漏,李基在处理重大政务之事都会不时动用“计谋模拟器”推演,这让李基亦感觉到颇为疲惫。

‘等吴郡走上正轨之后,大量琐碎政务还是需要想办法下放,得找个老实人分担……’

李基嚼着瓜果,享受着甘甜的汁水在口腔之中爆开之余,暗暗地琢磨着。

一时加班个一头半个月,李基还能接受,一直都这样,李基绝对受不了。

李基可不想成为事必躬亲的诸葛孔明,最后活生生地累死自己,反而还导致其余文臣没有足够地磨炼自己,等诸葛孔明死后连个扛把子都找不出来。

‘没错,到时候我就跟主公说是为了磨炼同僚,绝对不是单纯的偷懒……’

‘只是,冤大头……咳……老实人往哪里找?’

一想到这个问题,李基就觉得一阵头疼。

贾诩那个老滑头可绝对不是什么老实人,指望他能够勤勤勉勉地处理大量繁琐政务,李基还不如想想怎么找外援更靠谱。

而在这个184年的时间,孙策都仅仅只有9岁,周瑜与孙策同年也是9岁,武侯诸葛亮只有3岁……

李基所熟知的不少贤臣名士,别说是握紧毛笔,很可能连奶瓶都还抓不稳。

“子坤远虑,不无道理。”

刘备悠悠地长叹了一声,然后说道。“幸有子坤提醒,否则备定会酿成大祸,后悔莫及也。”

“为主公查漏补缺,本就是基的本职。”李基答道。

“子坤,只是对于流民如此严苛,恐怕亦会使流民有所不满吧?”刘备问道。

李基摇了摇头,道。

“不,主公,流民本就是一无所有,所以只要能得一时温饱,对于流民而言都会心生感激。因此安置流民之初制定严苛要求,流民们非但不会不满,反而会让本土百姓心生平衡。”

刘备点了点头,已然是大体明白了李基对于流民严苛的用意所在。

并且刘备设身处地考虑一番,对于流民而言本就是失去了一切才不得不为了活命离乡背井。

很多时候,流民为了谋得一时温饱,卖儿卖女,甚至是易子而食都不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是背上官府的借贷?

活着,才是流民们追求的第一需求。

只是,刘备的神色依然多有不忍地说道。

“只是流民余后半生耕耘所得,都将不得不用以偿还借贷,又与行尸走肉何异?备又谈何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努力?”

李基笑着说道。

“主公,所谓借贷,一则是为了平衡本土百姓与外来流民之间的冲突;二则亦是为了安置流民之时恩威并施,使之不敢认为所得一切皆是理所当然,以至于懈怠懒惰;三则嘛……”

“须知真正的债主乃是主公一人罢了,主公若有仁心,他日找些合理由头便可免去一部分。”

“如此一来,安置的流民心中更有盼头,且对于主公想必也会更加感恩戴德。”

刘备闻言,神色可谓之大喜过望,方才发现李基这看似严苛的安置流民之法的用意之深。

如此安排下来,非但可以将本土百姓与外来流民的冲突消弭,亦会使安置的流民不敢懈怠懒散,更重要的是刘备掌握着流民们的借贷,也能随时通过那些借贷施以恩德。

隐隐之间,刘备甚至看到了在这么一种体系之中,存在着一条由上而下,刘备可以掌控着所有百姓的线。

刘备激动地开口说道。

“子坤当真是治国之才,备今生之大幸,唯有得子坤辅之。”

“主公过誉了,此间亦有主公之贤明,否则计策再妙,也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李基开口答道。

毕竟,倘若李基的主公从刘备换做袁术,这一计策再妙,袁术看着都只会觉得烦闷,大体只会说上一句:

李子坤,看好咯,鱼肉百姓什么的,哪里需要这么麻烦,看我加税加税再加税就完事了!

如若是换做缺粮的曹操,说不准在曹操眼中就没有流民,那不是一个个行走的军粮吗?

速速入吾粮仓,资吾大事!

说到底,此刻安置流民的一切花费都是吴郡官府兜底,也是吴郡七成世家的底蕴在兜底,所欠的借贷完全就是刘备管理流民的一把刀。

警醒着那诸多初入吴郡的流民,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刘备完全可以凭借着借贷合理合法地全部收回。

“主公,唯一的问题则是此法不宜由主公提出……”李基提醒了一句,道。

即使此法有着种种好处,但是明面上却是对流民相当严苛的,若是刘备主动提出的话,必然会有损刘备的仁德之名。

“亦不可由子坤提出。”刘备补充地道了一句,刻意也想要维护李基的名声。

“只是,如此一来主公麾下有足够身份提出这一政策之人……”

李基陷入了思索之中,然后与刘备对视了一眼。

武将无须考虑,必然是需要由文臣提出。

刘备如今麾下真正的文臣唯有三人:李基、贾诩、简雍。

排除掉李基,那么就只能在贾诩和简雍之间选择。

“不如就让宪和提出吧。”刘备琢磨了半晌,开口道。

毕竟相对于贾诩,刘备显然对简雍更为熟悉与了解,这一次略微委屈简雍,今后再想办法补偿就是了。

李基摇了摇头,道。“不,主公,我提议还是由贾文和提出较为妥当。”

“不妥,文和亦是温润君子,且对子坤有大恩,如何能使之委屈?”刘备皱着眉拒绝道。

李基缓缓地解释道。

“常言道:举贤不避亲,此实乃对吴郡百姓益处良多之策,一时的委屈算不得什么,再者众人皆知宪和乃是一实诚人,平日又兼缺乏急智,纵使自称提出此策,亦会让世人怀疑。”

“相反,文和素来多谋,且与其余武将亦不甚熟识,提出这等严苛毒辣之策亦会让人觉得颇为合理。”

刘备依然还有些犹豫。

“主公今后对文和多加补偿一二就是了。”李基劝道。

“也罢,那便由子坤告知文和了,若是文和不愿,亦不能强求之。”刘备说道。

李基笑眯眯地说着。“主公放心,文和必然愿意。”

而后,第二天,刘备为此特意召集麾下文臣武将进行会议,商讨了安置流民之法。

贾诩当即提出了那等严苛毒辣的安置政策,顿时就惹来了关羽、赵云、简雍的异议。

只是,在刘备与李基都已经意向一致的情况下,贾诩轻易就看似强势地说服了众人,在会议上通过了此策。

会议结束后,贾诩匆匆就先一步走了出去,紧跟其后的李基险些抓都抓不住。

“文和,稍等,稍等……”

李基一路小跑地追了上去,这才勉强拦住了贾诩,道。

“文和,我可是难得才寻了这么个机会,让你合理正当地提出毒计,也好让今后你纵使再施毒计,主公亦会多加体谅于你,伱不请客道谢也就罢了,为何急去?”

“好你个李子坤,得了便宜还卖乖?”

贾诩没好气地道了一句。“我刚刚若是走慢半步,非得被关羽、赵云等人拦住,届时如何能走脱得了?”

“再者,今后若是我于大街之上被流民敲了闷棍,你负责否?”

李基笑着说道。“负责,负责,我负责为你养老就是了。”

“不当人子。”

贾诩拂袖道了一句,就想再度开溜。

吴县一时半会是不能待了。

贾诩清楚李基绝对会大肆宣扬是贾文和提出的此策,继而在维护刘备名声的前提下,可以迅速开始真正推动流民的安置落户。

对于名声,贾诩自然是不甚在乎。

但是贾诩担心自己再留在吴县,说不准走到大街上都得被哪里冒出来的流民套着麻袋就打,甚至演变成什么匹夫一怒,血溅五步都不是不可能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