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138章 “军”与“政”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138章 “军”与“政”

作者:宸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05 15:55:05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38章 “军”与“政”

这一刻,郭图自认已然完全看破了李基的诡计。

这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局!

很可能是将蔡邕、司马徽、郑玄等诸多大儒以及天下士子都算计在内的一个局。

“仁德书院”看似完全是为了天下士子而设,实则内里完全都是刘备所需的利益。

无数的士子,将会被“仁德书院”以及无数大儒名士所构成的师资力量,继而成了刘备与李基麾下任劳任怨的牛马小吏。

一旦吴郡完全开发成功,那些充当牛马小吏的士子没有任何功劳,名誉与荣耀将尽归刘备与李基所有。

好厉害的诡计,这完全是将天下士子玩弄于股掌之间,甚至李子坤此前在巨鹿城内刻意所邀之名,也正是为了此刻准备。

李子坤没有那一刻所邀之名,也便不会被蔡邕收为女婿,亦不会吸引来众多士子在此刻齐聚。

郭图当即就高声喊道。

“诸位中计矣,那刘玄德就是个奸……”

只是不等郭图说完,就猛然地被许攸一把从后面抱住,且一手牢牢地捂住郭图的嘴巴,死死地锁着郭图动弹不得,惊得郭图的瞳孔巨震。

“许子远,你想要作甚?!”

郭图不断挣扎着,被捂紧的嘴巴有些含糊地喝着。

许攸则是带着几分紧张地在郭图的耳边,狠声地开口道。“郭公则,汝欲寻死,可不要连累于吾。”

骤然,猛然反应过来的郭图看着周围诸多士子们看向刘备的狂热表现,心中亦是一阵后怕。

作为颍川名士,郭图在颍川完全称得上是既受利益方,顶着这么一个头衔无论去到何处都会受到一番礼遇。

因此,“仁德书院”对于郭图而言完全没有任何吸引力。

然而,这并不代表“仁德书院”对于普通士子的吸引力不大,连带着刘备在诸多士子心中的形象与地位也猛然拔高到了一个普通郡守不该有的高度。

在这种周遭充斥着狂热下,郭图公然开口侮辱刘备,纵使有一部分性格刚烈的士子当场拔剑将郭图给剁了,那也不见得是什么怪事。

感受着郭图的反抗渐渐弱了下来,许攸这才略舒了一口气缓缓松开了郭图。

倘若不是许攸离郭图太近,且郭图乃是与许攸一并来的吴郡,许攸担忧郭图会连累到自己,许攸才不会理会郭图。

“仁德书院”会给刘备带来多少好处,许攸同样能看得出来,但许攸心中所感觉到的却是一阵挫败之感。

李子坤之妙计,当真层出不穷乎?

“仁德书院”一立,无疑将会是三方共赢的结果。

于诸多立志教化的大儒名士而言,多了一个最好的教化渠道;于无数求学而不得门的学子而言,亦多了一个求学渠道;于开发吴郡而言,更是刹那间解决了大量中基层官吏缺乏的矛盾。

纵使李子坤碍于考核,只限定那些士子临时担任三五个月小吏,亦能转瞬之间解决了大量开发吴郡所紧缺的人才缺口。

若是再算上一部分可能就此一直呆在刘备麾下的士子,以及今后许多在书院结业后会拜于刘备麾下的学子……

这几乎是完美解决了吴郡的中基层官吏不足的问题,甚至吴郡所拥有的人才储备甚至远超中原州郡。

管中窥豹……

传闻之中李子坤不仅推演有术,亦有着治国之才,看来确实不假。

‘或许,我主对李子坤的看重尚且远远不够!’

‘此人进可为平乱战乱之谋士,退亦可治理天下之能臣,定可为我主一大助力。若是能拉拢李子坤,且让其投于我主麾下……’

原本单纯是欲至吴郡向李基讨教,一血此前在巨鹿城内被李基击败而吐血之恨的许攸,心中随之萌生了更多的想法。

站于高台之上的李基自然没有察觉到隐没于人群之中的许攸、郭图的想法,而是颇为欣喜地看着眼下热烈的氛围。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工程师可言,识字率更是低得可怕。

因此纵使李基绘制好了挖掘修建的河道图纸,甚至具体标明深度、宽度等等,若没有足够的士子从旁依据着图纸指点也是根本做不到按图索骥。

所以……

‘都是劳动力啊。’

李基看着那些士子的眼神,就宛如是看着一头头静待开发的小白羊。

进了吴郡,还想跑?

李基心中已经在开始琢磨一系列后续依据着“仁德书院”留住人才的手段。

旨在做到:人是完完整整进来的,想走的话,唯有带着尸首回到故土入土为安。

甚至,只要“仁德书院”的热度在整个大汉足够高,吸引来大量的世家豪族乃至于商贾,那么依托着“仁德书院”弄起一片“学区房”也不是不行的。

人才活着就该发光发热,死了也该留有房贷给子孙继续奋斗才对。

而在蔡邕更为详细地诉说了关于“政”的道路具体的种种细则,明面上主打一个公平,且还需要感激以仁德为本的刘备为诸多士子提供了一个造福百姓的平台之后,接着说道。

“以上便是进入书院内门学习的‘政’之道路,另外还有一条名为‘军’的道路,则是由吴郡郡丞李基亲自向诸位介绍。”

随即,在蔡邕的相邀之下,李基迈步从刘备的身旁走了出来。

一身简约的白色士子服,颌下亦已有着几缕细须,五官俊朗非凡,气质儒雅温和,一阵微风吹拂而过,轻轻卷动着士子服与细须,更是将李基衬托得仪态非凡。

“后学晚进陇西李子坤,见过诸位。”

李基道了一句,然后施施然地朝着面前的众人行礼。

当即,许多听闻李三千之名而来,但却是初见李基的士子们只觉得眼睛一亮。

那是与名声相符的仪态,亦是令人心折的气度……

一时间,不少士子纷纷也自觉地朝着李基回礼。

而李基脸上微微一笑,道。

“适才蔡公所言的乃是‘政’之考核,除此之外欲进内门还有一种方式,那便是通过‘军’之考核,也就是通过由基经受神人指点所得的沙盘推演。”

“诸位,请看……”

随即,李基朝着立于书院门楼侧面且被一块巨大黑布所盖住的事物一指。

下一刻,那黑布被早早立于下方的夏侯兰抬手一扯,直接给拉了下来。

顿时,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乃是一面约两丈高,主体由石料堆砌,但所刻的却是一类似于地形的沙盘竖着面对着众人,且上面已经插满了代表着红蓝双方兵力的棋子。

这极其罕见的巨型沙盘,让不少人下意识地惊呼出声。

而李基则是接着介绍道。

“于梦中神人曰此战争为‘四渡红水’,吾亦以此命名之。”

“至于此前市井流言关于什么依据在沙盘之上的表现可断世人于兵家之上的水准,那不过是笑谈罢了,诸位还请勿在意。”

“欲进‘仁德书院’内门者,只需于‘四渡红水’的沙盘推演之中,执蓝方成功逃脱千人至沙盘边缘即可。”

“而由于基近期都将会一心钻研‘四渡红水’寻求真正的破解之法,故以欲与基探讨沙盘推演之道,亦当以‘四渡红水’为题,需于‘四渡红水’中执蓝方率领超五千人突破包围网至沙盘边缘,或反杀超过一万五千人的红方敌军。”

“倘若有哪位奇才可执蓝方率领超过万人突破包围网至沙盘边缘,或反杀超过三万人的红方敌军,基当亲迎之向其求教用兵之道。”

“至于‘四渡红水’的具体细则,吾亦已令匠人刻于沙盘之下,诸位可自行阅览之,以求早日有大才破解其梦中神人所留之难题,基再三拜谢之。”

李基说罢,再度朝着众人行礼,以示谦逊。

只是,那看似谦逊的表现之下,不少人却很清楚李基看似在解释市井流言,实则完全就是在进一步验证。

执蓝方率领千人逃至沙盘边缘,方有入内门求学的资格;

而再进一步逃脱五千人或反杀一万五千敌军,方有资格跟李基见面探讨用兵之道;

再往上,逃脱万人或反杀超过三万人,方可为李子坤的座上宾。

那么假如以上这些都做不到的呢?

李基没有明言,但却胜似明言,那便是当真如市井流言所说的那般尽皆是庸才罢了。

如此一来,甚至完全与市井流言所说的对应上了五个层次:平庸之才、州郡之才、英杰之才、绝顶之才以及数千年难一出之神人。

而一位距离沙盘最近的士子,看清了刻于沙盘之下的一部分细则后,忍不住惊呼出声道。

“这个沙盘推演所追求的完全胜利,居然是蓝方以三万余轻步兵,反杀统率四十余万有着大量重步兵、骑兵、弓弩手的红方主帅,又或者是蓝方率领超过三万士卒突破包围逃至沙盘边缘,这怎么可能做到?”

一时间,不少士子纷纷表示质疑。

“这怎么可能做得到?”

“莫非只是单纯一个噱头?”

“敢问子坤先生,你又能做到什么程度?”

……

面对着一声声质疑,李基则是谦逊地答道。

“所率领能逃脱的兵力比万人略多一点,故以方才将此沙盘公之于众,欲寻大才破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