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172章 想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172章 想

作者:宸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12 18:52:1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不过,既然是可以经过锦衣司层层传递上来的东西,来源必然清晰,且还是刘备或李基亲自下过命令的。

‘难道是主公?’

李基脑海里浮现了这个念头之余,则是伸手拆开了绑起来的布包,取出里面的布帛翻开看了起来。

下一刻,随着一手娟秀且熟悉的字体出现在了李基的眼前,李基方才骤然反应过来这是蔡昭姬的回信。

只是与李基那近乎公文汇报的书信不同,蔡昭姬的遣词造句之间流露而出的是淡淡的关心,那娟秀的字体似能直接读出几分少女心思一般。

当李基看到蔡昭姬所写的那一句【然,君之来信与公文无异,字里行间未言是否想念妾身也】,莫名地有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是酸甜感涌上心动,甚至嘴角也不自觉浮起了弧度。

直到片刻之后,李基才骤然有些醒悟过来,眼睛略微睁大了些许,喃喃道。

“我,我这算是被撩了吗?”

李基的手指在布帛上的文字轻轻划过,却似是跨越了距离与时间触碰到了几分蔡昭姬书写此信之时的心意。

书信一封值千金……

骤然间,李基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或许由于这个时代的交流不便,这更是让每一封书信之中都寄托着沉甸甸的情感。

蔡昭姬似乎……亦是如此。

因为下一次回信不知何时,所以写信之时纵使羞涩万分,却也不禁于文字之中流露情意。

李基细细品味着这种陌生又让人愉悦的感觉,甚至在脑海里默默地构想着该怎么给蔡昭姬回信之时。

“子坤!子坤!!”

骤然,刘备的声音自营帐外由远到近地飞快传来,吓得李基猛的一激灵,下意识便是有些慌乱地将手中的布帛往着袖子里塞去。

也就在李基刚刚藏好布帛之时,刘备那满脸欣喜与疲惫的身影直接拉开营帐的帘子冲了进来,道。

“备多日不见子坤,甚是想念子坤也……”

只是,李基此刻却是莫名有着一种上课递情书险些被老师逮住的错愕与慌乱,有些无措地起身朝着刘备回礼。

“主公怎回得如此之快,且不派人通知一下,也好让吾前去迎接。”

“备知子坤这段时间也是辛苦万分,怎能劳烦子坤再特意迎接一番?那‘以工代赈’当真是治国良策也,既可安顿流民,亦能借此治理开发吴地,妙不可言。”

而说起李基的事情,刘备脸上的疲惫就似乎是一扫而空,满脸春风地滔滔不绝说了起来,一副大汉第一基吹的模样。

只是,刘备说得正起劲之时,却是骤然注意到了摆满竹简的桌案上那个突兀的女性化布包,正下意识伸手拿起。

不想,李基就像是应激那般先一步地伸手一夺,直接将那布包拿过来塞入袖子之中。

“子坤,你这是?”

刘备眨了眨眼,确定自己刚才肯定没有看错,那绝对是个女性所用的布包。

且向来淡然沉稳的李基,脸上此刻更是多出了几分羞耻之色。

李基的道德底线灵活,可不代表李基平日里就是个厚脸皮之人,被刘备恰好撞破传递情书什么的,简直是太社死了。

而刘备也渐渐回过味来了,问道。

“子坤,那个……备来得是不是有点不是时候?”

李基轻咳了一声,自然不可能说请主公出去,容臣下先把情书写完再进来,只能是硬着头皮地开口道。

“不,主公,你来得正是时候。”

“嗯?”

“恰好,基有要事与主公相商。”

李基如此说着,脑子几乎是飞速运转着是什么“要事”。

幸好,揣着答案找过程并不算难!

尤其是如今吴郡越是不断求变,就越会在求变过程之中产生多如牛毛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即,李基正色地开口道。

“主公,倘若‘以工代赈’顺利的话,非但基所规划的水利开发计划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并且预估将能随之安置高达六十万的百姓。”

此言一出,对于刘备而言适才那等小事几乎是瞬间抛之脑后,神色振奋地说道。

“如此,可当真是利国利民之大好事,百姓幸哉,吴地幸哉,大汉幸哉。”

而李基点了点头,则是接着说道。

“主公,只是纵使水利开发完成,可使吴郡多出无数可供开垦良田,但百姓们亦难以仅凭双手进行开垦耕种,急需大量耕牛也。”

这让大喜过望的刘备,眉头也是渐渐拧了起来。

出身穷苦的刘备可不是什么“何不食肉糜”之人,且刘备的耕田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对于农事颇为了解,自然清楚耕牛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需要开垦新田的话,耕牛更是重中之重!

刘备沉声地开口说着。“备会尽力联系各方商贾,不惜钱粮,全力求购,务求不会误了百姓们的耕种大事。”

然而,刘备同样清楚身处吴地,便是想要买几匹可用战马的价格都贵得吓人,更别说是价值更高的耕牛。

想要在一年时间内从商贾手中求购到满足六十万百姓需要的耕牛,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只是刘备纵使知晓此事极难,但亦不是会放弃之人,便是多购得一头耕牛,那也能使不少百姓受益,得以饱腹。

“主公,依基拙见,此事主公或可写信求助于幽燕之地的故友。”

李基温声地提醒道。

“中原战乱灾害不断,耕牛也是越发紧缺不假,但是幽并在黄巾之乱波及不大,且两州北接草原,各种马牛流通频繁,以一年时间缓缓图之,料想不难。”

刘备点了点头,作为土生土长的幽州人,自然清楚李基说得没错。

类似于张世平之类的马贩子,在幽州并不罕见。

又或者说,几乎所有马贩子都是往着幽州并州钻,干着倒卖战马赚取差价的生意。

且或许在别的地方马牛之类是希罕物,整个扬州都凑不出一支成建制的三千骑兵队。

但是在幽州,公孙瓒可以因为单纯由于喜欢白马,就豪横得凑了三千纯色白马来组建“白马义从”担任禁卫亲军,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子坤,幽州买卖马牛确实不算困难,但是如何运至吴郡可是个大难题啊。”

刘备有些叹气地说着,显然也是清楚运送的困难。

“主公莫非忘了造船工场乎?”

李基笑着开口道了一句,然后在桌案上翻找出了一份竹简递给刘备,道。

“主公,请看。”

刘备翻开竹简看了起来,发现上面的赫然是关于造船工场的消息。

在吴郡始终不遗余力的支持下,造船工场可谓是以着不可思议的速度飞快地建立了起来。

尤其是李基这段时间一直源源不断地从流民之中挑选工匠往着造船工场进行安置,这更是让造船工场的各项进度有了飞一般的提升。

在“相互协作”这一方面,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可太擅长了。

人手充足的情况下,往往会爆发出各种不可思议的奇迹。

尤其是那些自中原难逃而下的工匠,对于刘备更是可谓感恩戴德,几乎就能拼了命似的,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回报刘备的活命之恩。

因此,非但造船工场已经建立了起来,甚至已经开始尝试着根据刘备收集到的船只图纸开始打造第一艘海船。

“如若顺利,只消三五个月便能建成第一艘作为试验的海船。”

“而后待那些工匠积累到一定经验后,就能让他们对海船进行一定的改造,将其改成适合运载马牛或各种货物的海船,用于往返幽州之地进行贸易。”

刘备闻言,只觉得心中振奋之余。

刘备亦不禁感慨李基于治国之道可堪是一步十算,那原本只图前往海外寻找稻种、金山银矿的海船,反而是解决了一个当下的大难题。

只是,唯有李基清楚海船的出现,将会是何等的重要。

只要完全掌握了海上的优势,那么今后看似占领江南之地的刘备是偏安一隅,实则却是将大汉漫长的海岸线完全都控制在手,随时都能调兵于中原或北地的任何一处地方登陆。

“倘若那海船当真能如子坤所言那般运送耕牛,那备这便联系尚在幽燕之地的好友,恳请相助之。”

刘备有些欣喜地开口说着。

“那便麻烦主公了。”李基拱手道。

刘备也不含糊,当即就起身告辞离开,急匆匆地去准备书信联系去了。

而待刘备离开之后,李基方才略微舒了一口气从袖子中将布包和布帛取出来。

随即,李基又先拿出那记事小竹简,在竹简之中的“耕牛”画上一个圈,方才重新拿起那布帛再度细细地浏览了一番。

又莫名觉得似有蜜水自喉而入,润于心中。

只是,待李基思索起如何给蔡昭姬回信之时,这倒是让李基给犯了难。

琢磨了好一会,愣是只写下了一个字——“想”!

与蔡昭姬这等才女相比,李基的文学素养显然是不够看的,在写情书这方面更是**裸的小白。

可是,除了写“想”之外,还能写什么?(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