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187章 他们当得起更好的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187章 他们当得起更好的

作者:宸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20 21:16:0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李基自然不知道甘宁的叔父居然还是自己的真爱粉,锦衣司的业务也远远还没有发展到益州,对于江值的信息知之甚少。

在李基安排妥当了那三十万担粮草的运输问题,离开丹徒县返程吴县之时,倒是从刘洋所汇报的信息之中得知了甘宁与江值时时讨论海图绘制之事,继而得知了江值居然是个罕见的懂得绘制海图之人。

这对于李基而言,无疑是个意外之喜。

毕竟,海图绘制在这个时代可谓是冷门到极点的杂学,想要找到一个懂得绘制海图之人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李基原本的打算是返回吴县派人询问蔡昭姬可有相关藏书,再想办法从桃园众之中临时培养几个懂得如何粗略绘制海图的少年,然后派那几个少年随甘宁一同出海的。

然而,问题不在于制冰是否麻烦,而是运输效率的局限,让就算可以大规模制冰对于渔获进行保鲜也没有意义。

李基碍于形象与面子,强忍着腹中翻江倒海的不适,脸色平静地站在马车旁瞭望远方。

而在“以工代赈”之中,单纯的五谷粮食是不足以补充青壮劳力每日的消耗的,甚至就连军中士卒想要每日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同样对于肉食有着相当的要求。

李基思索了一下,开口道。“这里往西二里地,吾记得便是吾规划的一条需要挖掘的河道何在,且去看看。”

“不用了,莫要弄出太大动静,免得打扰了正常的挖掘进度,远远看上几眼便是了。”

李基从不质疑人力所能创造的奇迹,就如同滇缅公路的奇迹便是二十万包含老弱妇孺的民工在横断山脉中挖出的。

或许,冰鲜都知道是一个极好的选择,甚至制冰的话对于李基而言也不算是什么难事。

尽管李基的体质比以前强得多了,但是坐在舒适性极差的马车之中颠簸了半天,又长时间深陷于思考之中,似乎……晕车了。

李基一直站着看,直至看到一群老弱妇孺做好了饭食给他们送来,那群青壮劳力们方才进行歇息与用饭。

大量的流民南迁,让吴郡迅速积累了大量的工匠。

二里地,对于李基而言也同样需要不了多少脚程。

“停!”

顿时,整个朝着吴县折返的车队随之停了下来。

“此处是毗陵县往西约十里外吧?”李基相当肯定地道了一句。

李基平静地摆了摆手,然后打量了一下四周。

渔业码头,自然是为了与造船工场那种机密场所分开,总不能天天捕捞了回来在造船工场下货吧?

因此,再度打造出一个专用的渔业码头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赵云则是走到了马车旁,问道。

大汉缺盐且贵!

赵云见状,朝着在周边警戒的亲卫骑兵喊了一句。“二三子,牵马过来。”

此刻已是近六月时分,太阳已然相当毒辣。

“无碍,一些时局上的小问题罢了。”

后续的造船工场则是依据着试验性海船的经验迅速改造出一批渔业海船,并且将整个吴郡的零散渔民集中进行规模化捕捞。

灯塔、渔业码头、道路铺设这些自是无须多言,这些都是必须要打造出来的。

很快,随着李基越过一处小坡,映入眼帘的则是远处一处约莫有着数千人正在不断挖掘河道的场景。

“距离吴县还有多远?”李基开口问道。

可以说,往往只要给与这些工匠们一个方向,他们就能给出相应的满意成果。

只是,腌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盐……

因此,鱼肉无疑成了最佳的选择。

一一四.四一.七八.一八四

等李基回过神来之时,蓦然发现自己的眼眶不知为何却是泛起了泪。

灯塔、渔业码头、腌制场所、道路铺设……

李基道了一句,然后掀起马车的帘子钻了出来。

在连地动仪这种黑科技都能制造出来时代,你可以鄙夷工匠们不会炼钢,但是他们却能在越王勾践剑上用铬晶格蚀刻镀铬技术。

而腌制过的鱼肉,在运输上的难度可就大为下降。

“先歇息一阵再赶路吧。”

至于腌制场所,则是一个基于时代的无奈选择。

赵云见状,连忙扶着腰间佩剑跟了上去在左右护卫,且令一队留在原地保护马车,另一队则是远远跟在后方保护。

至于真正的盐场建造问题,李基则是第一时间想到后续由贾诩去负责比较妥当。

只是赵云注意到李基那铁青的脸色,关心道。“子坤先生,真的没事吗?是否需要叫随军医师?”

对于李基这种拥有过目不忘能力的人而言,这种此前考察吴郡水网而经过的道路是不可能会忘记的,几乎瞬间就判断出自己所处的问题。

而如今下了马车走了走,李基感觉自己原本有些晕车的状态迅速恢复了不少,目光也不时地打量着周围。

且在这个没有什么重型机械的时代,所能依靠的唯有人力。

“感恩、勤劳又朴实,他们当得起更好的生活,他们该安居乐业,而不是颠沛流离……”

李基尽管知道海水之中有的是盐,但是私下制盐可是形同造反,是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之事。

“子坤先生,可是有什么状况?”

造船工场的首艘试验性海船,李基早已经准备划给甘宁所用,让甘宁率先出海航行绘制出吴郡沿海的海图。

还是那句话:九族的羁绊,不容小觑!

且在天子刘宏尚未驾崩的阶段,由海水晒盐而成的海盐无疑是不能流入市场的,李基只准备用于内部腌制鱼肉所用。

只要渔业足够发达,从大海之中捕捞的鱼足够养活无数人。

只是在只有沿岸零星渔民捕捞的大汉之中发展出成规模的渔业,那么李基就不得不建立出成套的相应配置。

李基站在树荫下,也是觉得颇为闷热,下方那数千正在挖掘河道的青壮劳力们,大多更是光着膀子在干活。

只是,李基看着看着那数千青壮劳力们明明并没有什么监工鞭挞着他们,但他们却几乎是没有怎么停歇,勤勤勉勉地依照着同样也是在工场上来回奔波的士子所要求的方向与深度进行挖掘。

赵云闻言,心中为之震动。

如今,有了江值的存在,这倒算是省了李基的不少事。

“约莫还需半天路程。”赵云答道。

李基摆了摆手,率先朝着西面走去。

吴郡本就运力不足,效率也低,李基又怎么可能采取那种想当然的方式。

如果是采用冰鲜的方式,在基本是通过人力进行运送的三百斤货物之中得有一百五十斤是冰块。

因此,腌制防腐也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粮可饱腹,但想要真的养出力气,肉食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大汉的养殖业并不发达,如今的吴郡也暂时还没有可以大规模养殖鸡鸭猪羊的条件。

与如今整个大汉对于大海都基本是陌生的不同,李基明白如果大海之中真的存在着什么秘宝,那么大海本身无疑就是一个可以不断被开发的秘宝。

等坐在马车之中朝着吴县返回的李基一桩桩地将维系“以工代赈”之余,想要一件件去迅速推进的事宜捋顺,回过神来之时只觉得一阵头晕脑胀,忍不住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喊了一句。

如今的吴郡之中的流民多的是没有去向安排的妇女,腌制工作完全可以交由妇女进行。

纵使距离极远,但李基偶尔却是能听到那群在用饭的青壮劳力们,不时响起的爽朗笑声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李基则是以食指轻轻抹去了眼角的泪迹,语气充斥着感慨地道了一句。

“他们没有负了我们,我们更不该负了他们。”

而眼下最为麻烦的,反倒是其余与渔业配套的东西了。

没有灯塔,渔船返航将是个大问题。

注意到李基状况的赵云,轻声道了一句。

略微沉吟了一阵,李基将灯塔、渔业码头、腌制场所、道路铺设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推进计划在竹简之中书写完毕,然后则是再另行下写密令,准备让二三工匠沿着李基所知道的思路迅速研究出晒盐之法。

至于规模化捕捞所需的各种工具,这对于如今的吴郡而言反倒是小问题。

不是李基不想动,而是李基不敢动,生怕一动则牵全身。

“子坤先生?”

绘制吴郡周边的海图,意义便是迅速摸索出可以迅速进行捕捞的区域,为后续的大规模渔船制定航线,以免出现触礁、迷失等问题。

并且就算是这样,运输途中冰块恐怕也用不了多久就会融化,鱼肉也将会随之迅速**。

尽管李基所言的并非是什么豪言壮志,但那朴实的话语之中所流露的却是真真确确的仁心,且让同样也不过是穷苦平民出身的赵云心中大为感触。

“云,亦愿为主公与子坤先生所创造的安居乐业盛世而效死力!”

赵云沉声地道了一句,甚至蓦然感觉心中凝聚出了某种信念,比之过去一味的忠诚更为强大的信念。(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