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197章 初成规模的集市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197章 初成规模的集市

作者:宸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26 07:15:4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自发形成的秩序,很容易就会被不遵守秩序之人所破坏。

只是在没有刘备或李基的手令情况下,就算是糜竺也调动不了一兵一卒,更别说是糜家了。

而此前糜竺每日都需要计算海量钱粮的调度问题,自然是无暇亦无有心思去跟李基讨论这种有备无患的细节问题。

旋即,李基轻敲了三下马车,马车便是随之停了下来。

不远不近地跟在马车后方的一个人则是快步地走到了马车的旁边,耐心地等待着。

不过这一处蓝图之中的“无墙之城”,李基倒是没有打算设立“宵禁”。

所以倘若是当真出了什么意外,李基振臂一呼,可能便是从者如云,自然也就没有带太多护卫的必要。

李基笑了笑,不忘提醒着刘武一句,让刘武顿时便感觉心中一暖。

“休得多言,快坐下便是了,且茶馆之中客人仅有你一人站着,岂不也是引人瞩目?”

而诸多士子显然也是拒绝不了在渐渐降下的夜色中,与三五同窗好友喝着小酒,吃着夜宵,高谈阔论的感觉。

那锦衣司成员则是小心地将手令收入怀中,然后快步离去返回吴县之内。

显然,除了在府衙之内,这个时代的喝茶方式主流依然是煮茶,且也是被诸多士人多推崇的雅事,否则在仁德书院周边的茶馆也不会如酒肆一般多了。

李基轻呵了一声,刘武这才不敢违逆地小心坐在了李基身侧的位置。

不过,那需要等着“无墙之城”彻底形成一个规模再说了。

相对比城内已经快要进入宵禁时间,这里自然没有宵禁可言,更显得自由畅快,因此才吸引了大量士子宁愿呆在这边也不会选择返回城中的驿馆歇息。

李基摇了摇头,暂且将那个远远还没有完善的收割计划放下,然后直接在马车之中换下了自己的官袍,更换上一身普通的青色士子服,手中再拿起一把折扇便下了马车。

李基随意地摆弄着茶具,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之余,注意力则大多都放在身后夏侯兰一行人高谈阔论的内容之中。

不过,坐在侧面的刘武自然也知道李基在关注着身后那一桌的动静,暗自观察之余,小声地朝着背对夏侯兰等人的李基实时汇报着。

并且,据李基所知,自己的名声在仁德书院周边可谓是响亮之极。

夏侯兰!

且坐在茶馆之中高谈阔论的夏侯兰,面前还坐着足足七八个士子。

治政拖泥带水,从来都不是李基的风格。

“明正兄,这段时间吾有所感悟,明日有意再次一试‘四渡红水’,还请明正兄手下留情,且给我留一下进入‘仁德书院’的机会。”

毕竟赵云本就身兼多职,李基总不能时时出行都要带上赵云,当真将赵云当成一个纯粹的保镖使用。

即便暗处还隐藏着一些锦衣司,但李基还是微微颔首表示允许。

在简单地转了一圈后,李基总体还是相当之满意的,起码这段时间李基即便没有心思关注“无墙之城”,但糜家确确实实是按照着李基所规划的蓝图一步步初步建立了集市。

“没错没错,第三次指令之时,明正兄几乎是提前预判了对方的用兵行动,完全封锁了对方的行军路线,可谓是妙到极点。”

尽管这些谒舍的环境相对简陋,但却大有一种供不应求之感,多间谒舍都已经挂牌无房。

这个时代的士子之中不乏寒门,但是寒门也绝不是一味的穷逼,足以堪称是这个时代的中产家庭了,否则也支撑不起士子求学的高昂支出。

且李基坐在马车绕着这一片初步建立的集市外围转了一圈,发现集市周边也已经建立了不少谒舍作为士子们歇息之处。

至于世家豪族出身的士子,那便是更加富裕了!

而等集市的规划继续扩大一点,“仁德书院”也真正有生源开始入学后,李基就能考虑小小地在这个时代炒一下“学区房”,以着这个方式通过士子们收割一下世家豪族们埋在地下都快要发霉的钱财。

“小心烫。”

只可惜,限于工匠那边的造纸术还没有改良成功,所以这把通过多层纸张糊起来的折扇几乎便是黄色的且折痕也不够明显。

而随着越来越接近仁德书院,明明已近黄昏,但是这片倒是出乎意料的热闹。

刘武的武力不低,放在战场上也比一般的二流武将要强上些许,在吴县附近倒也足够担任护卫工作了。

“假以时日,明正兄必成不逊色于子坤先生的兵法大家……”

深知孙策是怎么死的李基,自然不会疏忽大意。

一九二.三.一二七.一五

吴郡每日的钱粮开支几乎比一个州还要来得夸张,造船工场以及以工代赈几乎就跟两头吞金兽那样,不断地吞着吴郡的钱粮。

“不敢与先生同座。”刘武有些受宠若惊地开口道。

“明正兄,今日你又连败七人,无有一人突破至沙盘边缘,可见明正兄的水平当真是一日千里啊。”

即便这边的价格相对高昂不少,但显然不在这些富哥的考虑范围之内。

只不过李基还没有走上几步路,便是在旁边的一家茶馆之中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而看着李基似乎是想要亲自去酒肆,刘武迅速地跟了上来,道。

“先生,请允我随行保护。”

锦衣司的汇报之中提及,但凡是呆在仁德书院周边超过一个月的士子几乎都会逐渐分化为三类。

而看着刘武很自觉地站在李基与门口之间的位置,隐隐阻隔着门外有可能出现的刺杀,李基忍不住笑道。

光是这些士子们每日的消费,都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李基见状,不动声色地从酒馆的侧门进入,然后在茶馆之中夏侯兰身后寻了个座位。

“这是吾的一点小小心意,还请明正兄收下,没有别的意思,纯粹就是我太想进步了,还望明正兄成全,今后我……”

听着说到这里明显压低了不少的声音,即便李基距离夏侯兰实则没有超过一丈,但还是听不清后面具体是在说些什么。

不过,李基的神色依然平静如常,将在小火炉上煮沸的茶水先是往刘武面前的茶盏倒上,这让刘武受宠若惊地连忙小心托着茶盏。

李基道了一句。

旋即,李基拍了拍自己身旁的座位示意刘武坐下。

等那个领了手令离去的锦衣司成员迅速融入人群之中消失不见后,刘武双目时刻警惕地打量着周边之余,再度稳稳地赶着马车沿这条修建不久的官道往仁德书院而去。

集市之中大量的酒肆茶馆绕着仁德书院的外围建立而起,颇有几分李基印象之中大学城美食街的感觉,三五成群的士子们则是分别聚在酒肆茶馆之中高谈阔论。

片刻后,一份调动两百郡兵用以日常维持仁德书院周边秩序的手令被李基从书写加印完毕,然后通过帘子递给马车外等待着的锦衣司。

而也就在刘武坐下后,忙碌地招呼着各个客人的伙计也捧来了火炉、茶具、茶叶、香料等等。

设立“宵禁”的原因很多,对于城内而言无疑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李基是断然不会取销“宵禁”的。

而不少附近百姓临时客串的小商小贩显然也是嗅到了商机,在各家酒肆茶馆附近贩卖着自家所做的特色小吃,好一副喧闹的场景。

不过眼下吴郡的气温已经逐渐热了起来,平日里出行偶尔扇一扇风还是足够的。

甚至,李基看着眼前初显热闹繁华的集市,目光闪烁,心中不自觉地酝酿出一个更为疯狂的收割计划。

“坐吧,仁德书院附近的锦衣司可是相当不少,当真出现什么形迹可疑之人,也早就被监视着了。”

即便李基早就从锦衣司的汇报之中简略有所了解,但是亲眼看着这种热闹的氛围,李基莫名地有种亲近的感觉。

“即刻交给门下督贼曹赵云。”

对于李基而言,调动两百郡兵至仁德书院周边维持治安不过是小事罢了,也便无须等明日返回府衙当值再特意安排,直接手令一份即可。

要么便是颇为狂热地推崇李基的;要么便是对李基多有鄙夷不屑的;又或者是似乎在两者之间左右横跳的串子。

这个时代最为流行的还是羽扇,原轨迹中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周瑜,实则都是羽扇纶巾的打扮。

因此,这一处集市目前反倒是成了吴郡难得的一个财政开源所在。

只是李基用不惯羽扇,也就顺手将这个时代已经存在的折扇的前身——“腰扇”进行了些许改良,做成了一把折扇。

“先生,是三个金饼……没有收下……”

李基不动声色地微微颔首,倒是有些意外夏侯兰的沉稳。

毕竟李基让夏侯兰是主持“四渡红水”是为了历练夏侯兰之余,最重要的也是一时间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手。(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