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243章 人形气象台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243章 人形气象台

作者:宸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21:09:35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而在几位医师的交叉检查过后,确认里竹简之内没有涂抹毒药,李基才打开《太平清领书》翻阅了起来。

一开始,李基更多的只是抱着几分好奇的想法去翻阅,不想这《太平清领书》果真称得上一句包罗万象。

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医道、炼丹等等均有所涉猎。

当然,更重要的是里面归纳了太平道的“天人合一”思想之余,还有种种修身养性之术,甚至还完善了冥想养神之法。

至此,李基总算是明白了于吉为何没有在竹简上做手脚了。

因为,重点在于《太平清领书》之中的内容,里面有着包罗万象的知识之余,更是完全将太平道的理念融入其中,为的便是让李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太平道的影响,继而对太平道萌生认同感。

文韬武略如秦皇汉武,尚且避免不了被道人所忽悠而坚信寻仙炼丹之路,可想而知类似的内容对于这个时代之人所具备的蛊惑性是何等之高。

对此,跟在李基左右的郭嘉不禁有些担心起来。

这一刻,郭嘉甚至生出了一丝怀疑,莫非李基已经从那《太平清领书》之中领悟了什么神仙之法,几近仙神了?

只是,郭嘉回想起于吉那被一刀给剁了下来的脑袋,又瞬间打消了这个念头。

原本对于这忽然的天降大雨还有些感到头疼的刘备,看到郭嘉的出现,脸上不由得一喜,赞道。

或许郭嘉足够聪颖,但往往遭受蒙骗者正是聪颖之人。

只是,就在李基即将走到府衙之前,天色骤变,甚至让人来不及做出丝毫的反应。

“《太平清领书》的精华已被吾记住,此书留于世或有隐患,不如焚烧之。之后,我再以于吉之名重写一卷去了其中充满蛊惑性的鬼神之说的《太平清领书》就是了,如此也不算负了于吉的授业之恩,且更利于此书流传后世。”

尽管李基声称自己不会受到《太平清领书》的蛊惑,但是眼下的状态反倒更像是入了迷似的,甚至罕见地主动休沐了两天在家中研究《太平清领书》。

仅仅是两三天没有怎么处理政务,便已经堆积了不少事情,这还是顾雍那边每日都在勤勤勉勉地维持着吴郡运转的情况下。

李基暗自叹息了一声过后,则是开始细细地阅读起《太平清领书》之中所包含的精华所在。

李基微微放心了些许,道。

尤其是李基所具备的“计谋模拟器”,同样也能够对气象进行推演计算,这便让李基在天象方面已经达成了一种演义之中诸葛亮能做得的,李基同样也能做到。

诸葛亮所做不到的天象判断,李基同样能对天象做出准确判断的程度。

或许,最初于吉研究天象变化,料想是为了更好的装神弄鬼,假以呼风唤雨之名广纳信徒。

“奉孝,将雨具带上,稍后有雨。”

因此,《太平清领书》之中便是记载着一种对于李基而言,可谓是苦苦追寻良久而未得的知识,那便是天象变化。

第四日清晨,郭嘉便发现李基早早便在焚烧着那三卷竹简。

“先生,你这是?”郭嘉有些诧异地问道。

然而,于吉恐怕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是,这些学识到了李基的手中会被发挥到什么程度。

一小部分工匠专门负责后续海船的研发改进;绝大部分工匠则是全力打造可以用以马牛运输的海船……

只能说在诈骗这一行,同样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了。

而此刻全神贯注地处理着政务的李基,还当真没有留意刘备的出现。

就连写书的那个都是**凡胎,后续看书的还能得道成仙不成?

然而,郭嘉对于李基如此准备判断天象,依然大为震撼以及疑惑不解,以至于刘备的马车抵达到了跟前,郭嘉方才反应了过来连忙打开雨具迎了上去。

前朝的剑,还斩不了当朝的官。

否则以着吴郡如今所铺开的摊子,一旦整个府衙怠工三五天,整个吴郡上上下下都要乱作一团。

秦皇汉武,聪颖否?依然被忽悠得分不清东南西北!

当然,诸葛亮那等“借东风”必然是为了唬周瑜,顺便脱离东吴大营,免得在赤壁之战大胜之后,只需三五东吴士卒便能挟持自己的逃命之策。

而一个明确的标准,无疑是有助于提高海船的持续性发展。

郭嘉看着天清气朗的天空,顿生疑惑。

“那便好,此书内确有不少菁华所在,但亦有大量蛊惑人心的内容,奉孝若是看了,那反倒是件麻烦事。”

可以说,佛教走的是下层路线,那道教走的则是高端的上层路线。

就在郭嘉犹豫是否要将此事禀报给刘备,让刘备亲自来了解一番情况之时。

待那三卷竹简在火盆之中完全化为灰烬,李基方才往外走去,准备到府衙之中点卯。

相对而言,《太平清领书》之中所掺杂的太平道思想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是高端的,但是对于李基而言无疑是落后了近两千年的版本。

只是,夜观星象而提前推演出未来的气象规律,在《太平清领书》之中却是总结得相当的详细具体。

“于吉,可惜,你以生命所做的最后一策,终将还是落空了。”

就算是李基评价自己,那也是:‘人形气象台,不外如是也’。

与如今大汉相对颇成体系且等级分明的江河战船,海船实际上还是相当笼统的,并没有具体的详细划分。

“是,先生。”

尽管上空依然是晴天,但却是降下了一阵急促的雨水,惊得街道上的行人纷纷躲到两侧房檐避雨。

位于富春山的互市已经初步建立了起来;

充当劳力的三万余山越青壮也正式开始开垦良田;

造船工场那边已经初步完成了建造海船体系,李基刻意提高了一部分表现且能力杰出的船匠,给予了极高的待遇,形成内部激励之余,也将整个造船工场分为两部分。

旋即,在刘备被郭嘉撑着的雨具送入府衙之内的侧厅之时,发现李基已经在处理政务了。

“未有。”

尽管如今是九月,天气多变,时常就有倾盆大雨,但是郭嘉如何都看不出不久后就会降雨。

李基摇了摇头,拒绝道。“那倒不用,此书你看不得,主公也看不得,但是我却是看之无妨。”

“有雨?”

“还是子坤贴心。”

不得不说,吴县比之两个月前,明显又繁华了不少,便是连商贾都明显变多了。

郭嘉摇了摇头,答道。

对此,李基略微思索了一阵,心中便有了主意。

不过,李基刚刚走到门外之时,目光扫了一眼天空,转而却是对郭嘉开口道。

而在李基抵达府衙点卯之后,略微思索一下,道。

尽管于吉在其中引用或冠以了大量鬼神之名,但其中所涉及的规律在李基眼中却是相当的明了。

如今已是九月初,无论如何都要在年底之前将吴郡所急需的大量耕牛自幽州运回吴郡,否则将会严重影响良田开垦进度以及来年的粮食收成。

这让李基一下子就看得入迷了起来,一连三日都在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其中的知识,并且不断地尝试运用其中的规律来推演未来的气象变化。

而在贾诩初步控制住郭异,掌握了会稽郡后,甘宁亦来报申请开始远航进行海图绘制和寻找前往幽州的安全航道,并且甘宁还不忘请李基为他那一艘新下水的海船起名。

李基平静地说着,一点点地看着眼前的三卷竹简在火盆之中彻底化为灰烬,心中倒是生出几分感叹。

郭嘉闻言,为之一惊,问道。“先生,那是否需要我现在便将此书销毁之?”

因此,李基干脆便以大汉州郡之名作为海上战船的等级划分,将甘宁如今所驾驭的这种等级海船定为郡级海船,命名为“会稽号”。

以这个时代的大儒名士相比,餐风饮露的道人无疑对于星象观测,气象变化更有心得。

这反倒是显得街道之上唯一带着雨具的李基与郭嘉格外突出,依然不急不缓地往着府衙走去。

依然沉浸在李基那似乎准确得分毫不差的天象变化的震撼之中的郭嘉,下意识地应了一句。

不过听着李基那相当笃定的语气,郭嘉还是将雨具带上,然后便两人结伴步行往着府衙的方向走去。

“奉孝,你且带着雨具在门口处等待一阵,这一场雨来得甚急,主公、子仲、元叹等人坐马车来府衙未必会随身带着雨具。”

这让刘备的脚步都下意识地刻意放缓了些许,深怕影响到李基。

在李基粗粗翻阅了一遍后,抬头看向郭嘉,问道。“此书内容,奉孝可曾打开看过?”

至于另一艘蒋钦带回了造船工场之中的海船,则是被李基命名为“吴郡号”。

且由于目前吴郡在海上几乎是没有真正的敌人,所以短期内造船工场主要精力都是打造用以贸易的海船,而不会特意打造战船。

因此,等以后刘备集团需要打造战船之时,恐怕也不止实际掌控吴郡、会稽郡了,倒也无须担忧命名的问题。(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