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277章 易如反掌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277章 易如反掌

作者:宸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08 13:51:5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而即便李基提前让刘虞下令调集战马,但命令从蓟城而出抵达代郡与上谷郡的马场,然后再紧急将战马送达蓟城周边,也耗费了足足大半个月的功夫。

在此期间,蓟城中的三方兵力也初步完成了整合,且挑选出了起码可以保证基本骑马而不会落马的幽州士卒,然后组建成了一支两万之众的骑兵。

随即,雷厉风行的公孙瓒没有丝毫的犹豫,率领着两万之众便朝着离蓟城北上而去。

之所以没有直接往东,而是为了避开在渔阳城方向越聚越多的乌桓骑兵……

在蓟城的城墙上,刘虞与李基等诸多将领目送着那一支集合了当下幽州几乎所有战马力量的骑兵远去。

“子坤先生,公孙伯圭当真可以做到横扫诸乌桓定居点,牢牢牵制约八万左右的乌桓骑兵?”

刘虞的语气之中带着相当的悲观与不信任。

李基在刘虞的面前抬起拿着折扇的手掌,然后随意地翻转过来,再摊开折扇给自己扇了扇风之余,道。

“刘使君尽可放心,胜利于大汉而言……易如反掌。”

原本李基并没有随身携带折扇的习惯,但是在这个既无空调又无风扇的时代,为了缓解酷暑炎热,李基慢慢还当真养成不时以折扇给自己扇风。

而得到了李基自信且肯定的回答,刘虞也仿佛是心中多了一丝底气,觉得那交给公孙瓒手中的两万骑兵应该不至于尽数折损殆尽。

只是,刘虞不知道的是李基所指的,可不仅仅是公孙瓒可以顺利地牵制住过半乌桓骑兵。

当下,蓟城之中的驻军,吴郡步卒约为两万七千,幽州步卒则是则是两万三千,合计恰好还能有五万步卒。

这也正是刘虞愿意将所有骑兵都交给公孙瓒的原因所在,有了足足五万步卒坚守城池,再加上粮草充足,刘虞自信就算是坚守蓟城一年都没有问题。

旋即,李基拱了拱手,请求道。

“刘使君,基亦懂一二分练兵之道,不知可否允许基每日操练城中士卒半个时辰。”

深知麾下的鲜于辅等人能力其实相当平庸的刘虞闻言,心中自是欣喜,道。

“那便劳子坤先生多费心了,且也无须限定半个时辰,子坤先生可任意操练。”

李基闻言,脸上不禁流露出一抹笑容。

刘虞或许有几分优柔寡断以及保守过度的缺点,但不可否认刘虞待下宽厚,且亦不吝信任。

这也是李基与刘虞能够如此愉快合作的基石所在。

而也就在公孙瓒率领着骑兵一路往北绕至塞外,准备绕一圈然后再入渔阳郡根据李基所制定的路线路袭击乌桓定居点的同时。

李基所遣人送回的军报,也是经过了府衙呈至了刘备的面前。

也正是因此,这一封军报在府衙之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以着简雍为首的文吏则是认为外敌当前,理应先合力共抗外敌;

以着张昭为首的文吏,则是认为李基这是自作主张,无视前往瀛洲之责,自作主张将吴郡四万士卒置于险地,当下令追责之。

坐在主座的刘备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看着不知不觉中渐渐壮大了的吴郡府衙中的官吏们相互争吵了起来。

显然,之前李基尚在吴郡之时还好,能够凭借着绝对的威望牢牢地镇压府衙内部一切矛盾。

可随着李基率军远征海外,吴郡府衙内不可避免地开始形成不同派系。

当下,无疑便是以着张昭为首的吴郡本土世家派系以及简雍等北人的外来者派系。

只是在李基、关羽、张飞等人俱不在的情况下,显然北人派系的声音要比吴郡本土世家派系来得要弱上许多。

这还是贾诩暗中屠戮了吴会之地过半的世家,并且源源不断地安置了自北方逃难而来的流民,大幅削弱了本土世家影响力的情况下。

可纵使如此,在仁德书院还不能稳定地产出可用的基层、中层官吏的前提下,为了最大程度地维持吴郡的稳定和发展速度,世家的力量还是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了吴郡的方方面面。

渐渐的,在刘备不动声色的情况下,府衙之中反对李基率军驰援幽州的声音占据了主流。

在张昭的荐举下半月前才加入吴郡府衙中任职的张纮,在引经据典之下驳得简雍毫无还手之力后,语气一转,朝着坐在上首处的刘备躬身拜道。

“主公,李郡丞此举确是有多不妥且缺乏考虑之处,还请主公下令斥责之,让李郡丞万万不能涉足幽州之乱。”

张纮的发言仅仅是一个开头,紧跟在张纮之后。

府衙之中近半的官吏纷纷躬身下拜,纷纷向着刘备进言,俱是要求刘备重罚李基,乃至于出言提议召李基返回吴郡,换其他人替代李基的位置继续率军前往瀛洲。

这让站在刘备身侧的夏侯博见状,脸上不禁流露出几分难看之色。

即便根据锦衣司汇报,自李基离开吴郡后,吴郡本土世家私下的小动作就没有间断过,但夏侯博也完全没有想到府衙之内居然有过半的文吏都被吴郡世家所拉拢。

而刘备微微点了点头,转而看向还一直没有怎么发言的张昭,问道。

“子布,子坤离去之前曾交待内事若有不决之处可问询于你,你对于此事又怎么看?”

张昭闻言,脸色略有些变化。

张昭没想到李基会如此看重自己,甚至给刘备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这让张昭感觉自己趁着李基离开之前争权,多少有些愧疚。

不过这一丝愧疚仅仅是维持一瞬,张昭便迅速地恢复了平静,答道。

“主公,依昭所见,李郡丞或仅是年少气盛,有几分少年热血过于冲动了,主公也不宜重罚李郡丞,且派人传去命令让李郡丞勿要因为一己私念而置吴郡士卒的生命而不顾就是了。”

简雍听着这一番暗里藏刀的话语,整个人被气得都有些急眼了起来,喝道。

“张子布,汝这是何意?莫非觉得子坤先生助幽州抗乌桓乃是收了什么好处不成?”

“昭不敢妄自猜测人心。”张昭拱手道。

眼看着简雍还要再说什么,刘备微微抬起手阻止了简雍,然后目光一扫下方众人,开口道。

“子布所言,不无道理,子坤未经允许便先行用兵确有几分不妥。”

此言一出,吴郡世家派系的官吏们脸上不自觉地露出几分笑容,简雍等人的脸色反而难看到了极点。

对于吴郡世家一派系看来,在刘备麾下李基就宛如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只要刘备对李基的信任不改,以着李基的地位与能力,那么所有人都永远不会有什么出头之日。

更为可怕的是,在吴郡世家暗自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李基治政对世家并没有任何的倾向,反而随着仁德书院的建立,让吴郡世家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即,再这么发展下去,刘备即便完全抛弃吴郡世家也能牢牢地控制整个吴郡。

且随着州牧之策的推广,不少世家已然看到了刘备升任扬州州牧的可能性,这让始终没有真正完全投靠刘备的吴郡世家们再也按捺不住。

在李基远征海外的这个时间节点,诸多吴郡世家为了不被滚滚向前的时代浪潮所抛弃,纷纷主动投到刘备麾下且开始抱团。

相反,简雍等代表着外来者的文吏,眉头不自觉地一拧,想要出言为李基发声且又不知如何是好。

下一刻,刘备的大袖一挥,不等其余人讨论起来,就直接开口宣布道。

“对子坤的惩罚便定为罚俸三月,令其闭门思过一月,只是如今子坤领兵在外,相应惩罚便等子坤返回吴郡了再实行。”

霎时间,整个大厅都陷入了顷刻的死寂。

罚俸三月?

即便是如今李基离开了吴郡,刘备每隔三五天都依然会以各种借口让人将各种赏赐送去李基的府邸,区区三个月俸禄恐怕连刘备的一次赏赐都比不上。

至于闭门思过一月,还是等李基返回吴郡后再实行,那跟提前宣布了李基今后的假期有什么区别?

一时间,外来派系与吴郡世家派系的文吏之间的表情,几乎是肉眼可见地来了个两极反转。

张纮与张昭对视了一眼后,只能是硬着头皮地提醒道。

“主公,莫非你赞同李郡丞率兵参与到乌桓之乱?如此一旦大量吴郡青壮客死他乡,恐会引发民间不满。”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子坤既是如此决断,定有他的几分道理,纵有过错,那也是事后再说,此刻岂能临阵换将,又或者是轻易干扰战事前方?”

顿了顿,刘备目光分别在张昭与糜竺身上扫过,道。

“此事便如此决定了。此外,子布、子仲,汝等这几日再从粮仓之中调五万担粮草,以刚刚下水的船只送往幽州,以免幽州战事波及囤粮之处,影响了大军的粮草供给。”

“是。”

张昭与糜竺闻言,只能是应承了下来。

旋即,刘备方才径直起身,拿着李基那一卷送回的军报,脚步有些匆匆地离开正厅。(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