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 第二百章 太庙献俘和打算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二百章 太庙献俘和打算

作者:倔强的烤羊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1 19:08:2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诸位臣工,父王固然有功于大明、有功于社稷,但此事、此功不能独属于父王,一同北征的将士以及在背后提供支持的兵部,都应得到奖赏!”

“同时,前有凉国公征伐东瀛之功,后有父王北征大捷,此等开疆拓土的大胜,自当有庆功大典相贺才行。”

“礼部,此事就交给你们了,切莫让旁人看了笑话才是!”

朱高煜三言两语的就把这差事一股脑的甩到礼部头上了。

而礼部尚书还真就没其他地方可以甩锅了,毕竟一切与庆典有关的事情都是他的工作范畴。

但凡他要说把这事儿推出去,呵呵,那以后这类事情他就别想着再插手了。

毕竟,权柄这东西,你放弃的时候倒是简单,可想着拿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殿内的一种朝臣一听要大操大办,下意识就要开口阻止。

可话才到嘴边,众人忽然就想起刚刚朱高煜所说的那一千万两商税以及库房里前段时间刚刚送进去的三亿两银子了。

算了,眼下大明不缺钱,那就让那帮子厮杀汉们威风一回吧。

心不甘情不愿的文官们,总算在礼部的指导下弄出了一个规模极其宏大的凯旋礼。

礼部这几天也是忙疯了,朱高煜手里有钱那是真敢花啊。

但凡礼部做出来需要花钱的地方,他二话不说就批。

礼部那帮人到最后甚至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花钱了。

他们的状态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好在最终的结果是好的,礼部拿出了仅比御驾亲征凯旋而归低半格的规制,文武百官出迎三十里,百姓一路夹道欢呼。

当日朱高煜身着大红色皇太孙专用衮龙袍,腰间挎着玉带脚踩一双粉底官靴,带着文武百官来到了城外。

太子妃徐妙云同样带着几个儿子跟在朱高煜身后一起迎接朱棣。

出城相迎可是有流程的,容不得朱高煜父子俩在这里说什么闲话。

朱高煜首先得代表朝廷想德胜归来的朱棣致谢,而后朱棣要代表北征大军向朱高煜简要汇报他们的丰功伟绩。

之后才是众人最看重的流程,献俘。

献俘可不是在城外,而是要去太庙!

此举旨在告诉老朱家的祖宗以及上天,大明的将士们是何等的英武,大明的军功是何等的昌盛。

北征大军自然不能全部入城,经历过城外三十里相迎之后,他们就要返回营地了。

到时候后续的奖励、赏赐都会送到他们手上,反正这会儿大明不缺钱,朱高煜又是个出了名的大方人,自然不会让这些将士们失望。

前往太庙的路上,朱高煜、朱棣父子二人并辔而行走在了队伍的最前方。

看着道路两旁翘首以盼、兴高采烈的百姓们,朱高煜嘴角一翘冲着一旁的朱棣感叹道。

“父王,这次北征,没白去啊!百姓等这场大胜等了好久了!”

朱棣听着百姓们山呼千岁,高喊着大明威武的口号,却没有半点欣喜,反而一脸沉重的点了点头。

作为镇守北境多年的藩王,没人比他更清楚北境的军民到底被北元的蛮子们折腾得多惨了。

对于朱棣来说,此战固然得胜回朝让人欣喜,但仔细一琢磨,却发现此事其实本就是他应当做的!

阿鲁台此时光溜溜不着片缕的被一根绳子捆住了双手,就那么拖在了马后,跌跌撞撞的朝着太庙而去。

百姓们此时已经知道这是谁了。

当下无数的烂菜叶子、臭鸡蛋以及各种口音的怒骂、诅咒铺天盖地的朝着阿鲁台而去。

不仅阿鲁台遭殃了,连牵着他的大明骑兵都遭受了无妄之灾,身上落了个一片狼藉。

好在太庙已然在望,再坚持坚持就到了。

到了太庙门口,朱高煜翻身下马跟在了朱棣身后。

今天他主要就是起到一个陪同的作用,真正主持仪式的,乃是礼部尚书。

而最重要的,则是阿鲁台这个“祭品”!

此刻的他,被稍微收拾了一下,便被人如牲畜一样牵着一路跪行到太庙正门口。

当下,在手握刀柄虎视眈眈的军士监督下,老老实实地对着太庙行三跪九扣的大礼。

一众观礼的群臣看到这一幕激动得满脸通红,一些年纪大经历过元末乱世的老臣甚至当场老泪纵横!

这是中原王朝自盛唐以来,第一次真正在异族面前将腰肝子彻底挺直,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对侵略的外族的复仇。

此情此景,如何让这帮子在元末时吃了大亏的老臣们不激动?

而此时的朱高煜,则拉着激动不已的朱棣走到一旁商量起了他早已谋划多时的一件事。

“父王,我这边有个想法!”

“那便是阿鲁台不能杀,反而要养着。”

“哪怕咱们再想杀他,再看不起他,也不能杀!”

“因为杀了无非就是泄愤而已,我记得你给兵部的行文里不是说还抓了个万夫长嘛,拿那个过来凑个数就行。”

“至于阿鲁台,我想留着他!”

朱棣并没有第一时间打断朱高煜的发言或者直接发火,而是等朱高煜说完以后才沉声道。

“你是想城门立信?让其他蛮子知道跟我大明作对也不一定死?”

朱高煜点点头,承认了这个观点。

“没错,我正是这么想的!”

“瓦剌也好、吐蕃也罢,这些人其实对于我来说,他们的头人无所谓,可地下的牧民我想要啊!”

“头人们知道大明抓了他们也不会杀,那他们拼命的时候就少了一分背水而战的勇气。”、

“而底层的牧民知道我们连最可能的头人都能放过,那他们其实有时候也没必要跟我们争个你死我活,对不?”

见朱棣默默的听着没说话,朱高煜心里明白,这其实就代表这位父王正认真的听着自己的解释,并且默认前面的说法了。

“父王,以后咱们的日子还长着呢。”

“那么大的疆域,难不成都靠从内陆移民不成?”

“所以,这些牧民的归心,对大明而言,真的很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