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 第101章 这位姐姐,是你的娘子吗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第101章 这位姐姐,是你的娘子吗

作者:大侠吃香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16 14:36:4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春日已过,时值三月。

在这草长莺飞的时节中,日出已是极早,还未至卯初,破晓就已经划开长夜,映出了天边的一抹鱼肚白。

一月前的那一则不良人入梁的消息,早已淹没在市井之内。此时此刻在这民户数十万、富丽繁华的汴梁都城当中,已新有一阵风卷起,至今犹自未曾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街旁酒肆,早已有说书人醒木拍堂,道起了这清晨的第一道喧嚣。

“今日,老朽再来说说,近日这一盛传于江湖之中的——”

“胭脂评。”

堂下的酒客不多,但不过是仅限于那些有钱开席的食客。

一些个脚夫挑夫趁着市集还未开,漕道也未开闸,此时一群群围坐在临街的栏边,裹着或薄或破的春衣,摆出了各自舒适的姿势,已开始叫嚷着评定谁才是真正的胭脂评魁首。

他们当中还交杂着不少天南地北的破事,各个捧一碗最次的早茶,却也热闹的紧。

有花钱的酒客不满的皱了皱眉,却又因不想因此分神听岔了说书人的讲评,遂只得忍耐下来。

“胭脂评,乃洛阳安乐阁起榜,列尽天下绝色,以供世人评说。”说书人押了一口茶,中气十足的继续出声:“传闻,该榜的撰榜人便是那已入朝为官的不良人萧砚,其麾下之前唐不良人,足迹曾遍布中原塞外,览尽无数美人儿,故才有了这一供各位看官评鉴的名榜呐。”

“而今,这胭脂评上,仅有一榜尾由世人所知,便就是被那撰榜人誉为‘声甲天下之声’,以‘一枝红艳露凝香,可怜春风不度’作评的关中歌姬,花魁鱼幼姝。”

“月前,此女因一曲‘水调歌头’,俘获赏钱十数万贯,一夜惊西都。纵使是当今均王殿下,亦对其叹为仙人。不过,据老朽所知,这作词之人,似乎也是那不良人萧砚,不由让人揣测,其中或有几分内幕?”

“……”

酒肆纷纷嚷嚷,前来的客、后至的人,兴致却是已被拔到极高。

眼见旭日升,有甚者干脆舍了头一批的货,赖着不舍得离去。

二楼。

熹微的晨光从窗纸间透了进来。

萧砚持了一杯温茶,任凭阳光映在他的脸上,显出了一张和煦的面容来。

他一袭青衫,犀带束腰,头戴一乌纱幞头,身上也没什么装饰,但坐在那里偏偏就有一股潇洒风流、落落大方的味道。倒也是这酒肆中不常有小娘子来,若不然,少不得会有一番街前捉婿的笑谈来。

姬如雪就坐在他对侧,耳尖微微束着,却是一字不落的听全了楼下的说书。但她这会已没有了旁的什么酸意,反而倒有些许莫名的情绪。

若细说起来,应当是甜吧……

那首已名动汴梁的“水调歌头”,可不就是对面这人写给她的?

她侧着脸,不想让自己的心绪显露出来,但从侧面看去,便可看到她的睫毛很长,脸庞虽还是清冷,但少女的目中却是温柔如水。

桌边,尚还有两道身影。

鱼幼姝佩了面纱,低声道:“如这般的说书先生,整个汴梁中,已收买安排了百余人。只要是酒肆、食店,处处皆有,便是勾栏青楼,也未曾落下。”

段成天叼着一根牙签,补充道:“依你的吩咐,没动用朱友贞的路子,以慢慢撇清你与他的关系。”

“效果如何?”

“理应是不错的。”段成天习惯性的挠着后脑勺,道:“假母特意请的画师,小鱼的画像一传出去,曲巷里就已有粗制的仿造品流了出来,口传的很厉害。毕竟是新奇玩意儿,人人都图一个新鲜。”

“既如此,安乐阁的开业事宜即可开始准备了。”

萧砚笑道:“我已让假母在大相国寺左近盘了一座宅院,那里地段极好,南面临着汴河,向北便是宫城,到处都是满当当的人,不怕没有生意。幼娘,过不了许久,又需你露露脸了。”

“妾身唯听校尉使唤。”鱼幼姝的脸掩在面纱后,却依能看见一抹笑意。

“今后莫要再唤校尉,”萧砚摆了摆手,道:“我现今官身为正七品的左千牛卫长史,以后该要熟悉以官名相称。”

一旁,姬如雪暗暗轻哼。

她终究有些因那声“幼娘”而吃味,不过现已习惯了许多。

萧砚身边的莺莺燕燕层出不穷,好似他有一些旁人没有的魅力,偏能招引到这些女子下意识凑到他身边去。

她虽有些不想承认,但事实上,她也是如此……

“我有什么安排?”段成天插话道:“来这汴梁半个月了,真是闲的无事做,不如容我在这里开个豆腐摊子?”

萧砚笑眯了眼,道:“老段,伱别急。你、和你家那小徒弟,我有大用。”

“小北这个年纪,也有安排?”

段成天显得有些吃惊。

“静等便是。”萧砚安抚了下,而后沉吟道:“过不了许久,我该要去河北了,届时这里的运转,就交予你。”

这已是提早就计划好了的事,段成天没有异议,只是唯有些担心,骆小北那小子不过七八岁,出江湖的时间是不是过早了些?

想到此处,他便稍有些发愁起来。

看来,是时候加强骆小北的训练了。

萧砚并不知他在想什么,此时便淡笑着询问道:“你们还有没有什么疑惑的?”

“有。”

鱼幼姝轻声道:“安乐阁即将开业,长史所言的炒菜,却还未具体做出来。是不是该要提前做准备?不然,届时声名不显,长史何以推出那‘外卖’服务?”

“放心,我已准备好了。”萧砚摩挲着手掌,笑道:“后面,会有人替我宣传。”

——————

萧砚所居的地方,是位于南熏门边的一座小院,还是租的。

这世道,处处皆是战火,旁的地方或许是千里无鸡鸣之景,但在这承平了十数年的汴梁,百姓却已聚集了有几十万之众。

汴梁又非洛阳、长安那般大的都城,街巷狭窄了许多,纵使是达官显贵,现在也难再寻地方安置出一片大的宅邸来。

不过,萧砚若是真想正儿八经的住进那种豪门府邸,不说自己买,单只是走朱友贞以及朱汉宾的门路,甚至可以在城外寻一处阡陌连云的庄园给他。

但,他现在是一个孤臣。

一个前唐不良人,侥幸从玄冥教的绞杀中存活下来,虽是经朱友贞引入梁廷,但他一定要刻意与朱友贞划分界限。

他只有在朝中没有奥援,没有后台,只凭一份献策之功入朝为官,才不会受朱温猜忌,而被逐渐重用。

相较于那些战功累累、于朝野中已有不少威望的旧臣而言。他这种未立寸功,却又有显得有几分本事的孤臣,反而才得朱温赏识、信任。

……

入了院门,便见一信鸽不知何时已停留在院中的石桌上,正歪着脑袋打量着二人。

姬如雪上前,取下了信鸽足上的信筒。

“两位圣姬已经如你的愿,去各地铺建商道了。”她将信纸揉碎,道:“数百匹良马,也已送至曹州,由你手下那位唤作‘付暗’的人接收。”

“此事我已知晓。”萧砚步入庭院,用手梳理着信鸽头顶的绒毛,提醒道:“你记得传信给妙成天,她还需要代我管理一阵子安乐阁。鱼幼姝毕竟经验不足,还不足以上道。”

“很急么?”

姬如雪如此询问道,却已迈步回屋取出了笔墨。

“早做准备,不是坏事。”

萧砚坐在桌旁,看着少女埋头在信纸上细细写下字迹,便不由轻笑。

“辛苦了,还得留你在我这儿当个信使。”

姬如雪轻轻拂起耳尖的碎发,抿着唇却不作声。

但她又在起身前白了他一眼,捧着信鸽兀自去喂食。

萧砚便不禁淡笑。

三月的天,春意盎然。

院中植有槐树,树梢间虽并无花朵,这会却似有花香弥漫。

不过静谧的时刻没有未持多久,一阵叩门声忽地响起。

姬如雪蹲在鸟笼边,回过了头,便要起身。

萧砚向她压了压手,过去拉开了院门。

门外,一极显精炼的半大孩童脚踩布鞋,衣袖高挽,一脸严肃的侯着。

他一见来人,脑中便响起了师傅的话。

“天暗星高过七尺、相貌堂堂,年不过二十的模样,有些显瘦,你一眼便能认出。记着,莫唤校尉,要称他为长史……”

念及此处,他便极其正色的抱拳行礼。

“长史。”

“你是骆小北?”

骆小北惊喜抬头,不敢相信萧砚竟知道他的名字。

但只是一瞬,他又故作严肃的板着脸,如大人般一丝不苟道:“正是小北,长史要的铁锅,师傅已铸好了!”

萧砚不禁莞尔,请他入内。

“你且等一会,我收拾些东西,随你去取锅。”

骆小北早已央求着段成天讲过不良人的故事,于他眼中,他的师傅已是极为严肃厉害,而眼前这天暗星,连师傅都要听他安排,更是了不得的人物。

萧砚邀他入宅,他已是激动万分,偏偏还要愈加严肃,跟在后面,做出高手的模样。

“雪儿,你前两日帮我洗的那身官袍,放在哪里的?”

“我去给你拿。”

姬如雪从鸟笼边起身,马尾随着动作轻轻摇晃,苗条却又不显柔弱的身段于阳光下尽显青春气息。

不过她面庞清冷,迈步入了房中,甚而好似都没瞥见骆小北在院子里。

后者已然呆愣住了。

他再维持不住那副严肃的神色,结结巴巴的出声:“长、长史,这位姐姐是、是你的娘子吗……”

桌边,萧砚被茶水呛住,干咳了几声。

适才从房中出来的姬如雪脚步一僵,而后镇静的走了出来,大大方方的将包好的浅绿色官袍递给了萧砚。

“莫把你那膏油溅到上面了,不好洗。”

…………

宫城,寝殿。

朱温喘着粗气,疲倦的从榻上下来。

有宫娥极为习惯的上前,替他擦汗。

“滚开。”

朱温脸上的横肉一晃,瞪着虎目道:“朕还不累!”

后方,传来了一道慵懒的声音,“陛下,还要来玩吗?”

“且等等,朕还有国事未处理。”朱温却是板着脸开始穿衣,唤着外面的宦官:“杨师厚可已侯着?”

“禀陛下,杨太保半个时辰前,就已入宫了。”

朱温满意点头,肚子却霎时有些鼓鸣起来,“罢了,先让杨师厚随朕一同用午膳吧。”

外边的宦官便应声而去。

后边的榻上人影晃动,一个狐媚的妇人直起身来,“陛下要带奴家一同用膳吗?”

“朕与杨师厚有军机商议,汝一介妇人,跟着作甚!”

朱温冷着脸,就要离去。

后面那妇人不满的皱眉,却是掩藏的极好。

不过即在此时,外间又有一个宦官恭声禀报:“陛下,左千牛卫长史萧砚,请求入宫觐见。”

朱温沉着脸,拉开殿门,却见这宦官是一随时在身旁侍候的一名小黄门,不过其似乎是这两年才伴在身侧的,他还不怎么记得名字,只记得似乎姓丁?

但他懒得多想,随口叱骂道:“他一介小小长史,真以为有了什么献计之功,就能随时见朕吗?河北的破事急什么,让他滚回去侯着!”

丁昭溥闻言干笑,低声道:“萧长史此次不为河北之事,其自称要为陛下献一珍馐……”

“珍馐?什么珍馐朕没吃过?”

“萧长史说,其唤为‘炒菜’。”

朱温闻言冷笑,“朕在军营之中,又不是没有吃过这等粗鄙之物,有甚好吃的?”

“萧长史说其愿以前程作保,陛下一定会喜爱这一菜肴。”

朱温虎目微眯,终于有些感兴趣。

“准他入宫。”

后方,那狐媚妇人也披着薄衫凑过来,撒着娇道:“贞娘也想尝尝这个什么珍馐的味道……”

事已至此,朱温已淡了商议军事的念头,遂应允道:“召杨师厚一并入宫,一同尝尝这什么炒菜的味道。”

丁昭溥闻言松了口气,躬身而下。

……

片刻后,朱温在偏殿中见到了萧砚,以及被一宦官捧着的铁锅。

前者稍有些新奇的神色,却多还是不屑。

铁锅之物,在军中实则算是常见,因此物耐造,于行军中容易保存,常被用做烹饪。

一旁,身形高大的杨师厚身着紫色官袍,只是一言不发。

张贞娘极显魅惑的坐在朱温身侧,她实则对这什么铁锅、炒菜并不感兴趣,她虽被冥帝献给朱温,但亦是冥帝在宫中最强的耳目,此次眼见朱温要与杨师厚议事,寻个机会也要跟来。

她本还有些慵懒,此时看见身着浅绿色官袍、头戴幞头的萧砚躬身而入,双眸就是微微一亮。

眼前这青年,面目英挺,脸廓分明,端的上是一等一的俊俏郎君。单是与他不经意的对上一眼,就不由得心肝儿一颤。

“陛下,这小郎子,也会做菜?”张贞娘不敢多看,便咯咯发笑。

“待他去膳房。”朱温沉着脸。

饶是如此,待萧砚退去,宫娥门已一盘盘的递来各种蒸、煮、烤而制的菜肴,以供殿内三人品尝。

不多时,丁昭溥弯腰入殿,轻声道:“殿下,炒菜做好了。”

朱温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

须臾,两碟闪着油光的菜肴被端了进来。

殿内三人,下意识嗅了嗅鼻子。

朱温脸色微变。

有宫娥上前,替他试菜,亦是极显震惊。

“快取来,供陛下尝尝。”张贞娘娇笑着唤道。

朱温瞥了眼侯在门口,一脸恭敬的萧砚,执起筷子,夹菜入口,络腮胡动了动,却是细细的咀嚼了两下。

下一刻,一道重重拍桌的声音响起。

“重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