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314章 太祖杀得,朕为何杀不得?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314章 太祖杀得,朕为何杀不得?

作者:薛定谔的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6 23:15:4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王承恩的秘奏,比乘舟北上的松江府士绅,要早一步到达京城。

由于崇祯担心叔父在江南的安危,又操心江南的局势,因此让王承恩事无巨细,每日一奏报,并且直接送到御前。

收到此次密奏的时候,崇祯正在文华殿与温体仁等阁臣议事,王承恩的秘奏送达。

崇祯聚精会神地看了一起来,脸上的神色时而震怒,时而纠结,最后却是流露出兴奋之色。

温体仁问道:“云真人在江南,又有什么大动作了?”

“再过几日,朝堂上又要热闹了。”

崇祯将奏疏放在御案上,哂然一笑,随即将松江府发生的事情,向阁臣们道来。

“松江知府叶正德,向士绅们催缴历年拖欠的钱粮赋税。”

“士绅们竟然鼓动生员,冲击官署,叶正德以铁腕予以弹压,打板子、枷号,还杀了几个殴打青浦县令致其重伤的生员。”

“松江府的士绅们表面上安分守己,却派了上百个举人、生员前来京城,要向朕告御状呢!”

温体仁等人无不神色大变。

如今大明朝廷,一怕民变,二怕士绅闹事。

前者还是次要,一旦士绅闹事,打不得摸不得,只能采用怀柔政策去安抚。

叶正德不光是处之以刑罚,还杀了人,在众阁臣来看,跟把天捅破了一个大窟窿一样。

次辅李标第一个站出来,大声说道:“叶正德肆意妄为,理应严惩!”

几名阁臣跟着纷纷出声附和。

他们就是士绅中的一员,并且是最顶尖的那一撮。

无论是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还是政治利益,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叶正德的做法。

他们心知肚明,叶正德没这个胆子,幕后指使者正是云逍。

关系到士绅的根本利益,别说是云逍子,就是天王老子都不好使。

阁臣们主张追责叶正德,不过是幌子,真正目标是冲着云逍去。的

崇祯如今的城府比以前深多了,暂时没有表态,只是看了温体仁一眼。

“臣以为,叶正德为赈济灾民,向催收拖欠钱粮,于理于法,都无过错。”

“生员冲击官署,甚至重伤朝廷命官,其行径极其恶劣,与谋逆无异,理应严惩。叶正德身为松江知府,所作所为,亦无过错。”

“多年以来,朝廷对士绅恩宠有加,他们却枉顾国法,藐视朝廷。臣以为,不仅要让士绅知道陛下的‘恩’,还要让他们体会朝廷的‘威’。”

“恩威并济,方能彰显朝廷威严,让国家安定!”

温体仁哪能猜不透崇祯的心思。

只要是关系到云真人,站到他这一边,绝对不会站错队。

至于会不会因此得罪天下的官员、士绅……他们能给温大人首辅这个位子?靠他们,大明非得亡国。

除了薛国观等极少数人沉默不语,其他大臣纷纷驳斥温体仁。

什么‘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什么‘士绅是国家根基,士绅离心,将有亡国之虞’。

一个个都是忧国忧民,正气凛然。

“此事,再议吧!”

崇祯并未下定论,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温体仁却是清楚,陛下此时已经拿定了主意,心中顿时大定。

“王承恩的奏疏中,倒是还提到了一件大好事。”

崇祯接着将高产水稻和提高土地肥力的秘法,跟阁臣们说了。

大臣们全都惊呆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崇祯。

温体仁第一个反应过来,当堂跪下,向崇祯大声道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若是云真人的仙法成真,大明将再无饿死之百姓,国家也再不愁赋税,从此国富民强,中兴在即!”

崇祯笑得没了眼睛,只剩牙齿。

阁臣们纷纷道贺。

刚才那些提议严惩叶正德的阁臣,心里泛起了嘀咕。

看陛下的样子,显然是站在云逍子那边,这可如何是好?

然而转念一想,云逍子与全天下官员、士绅作对,这次即使是陛下,也不得不低头。

此时即使拂了陛下的心思,那又如何?

等议事完毕,大臣们各自离去。

崇祯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神情间,尽是杀意。

“江南士绅,谋害了皇兄,又妄图加害于朕!”

“朕,这次又岂能放过你们?”

“立国之初,太祖加重赋于江南,遭到士绅极力反对。屠刀之下,人头滚滚落地,最终还有谁敢反对?”

如果不是王承恩在奏疏中,特意提到云逍所说的那两句话,以崇祯的性格,无论如何也没有那个决心,对江南士绅下死手。

大明之所以到了如今这行将就木的地步,究其根源,是国家的体系出了问题。

朝堂上,被文官把持。

而在地方,则是完全由士绅把持,皇权不下乡,甚至是不下县。

如今的大明皇帝,其实是孤家寡人,吃喝拉撒,都要仰仗那些文官士绅,这些人才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和获利者。

如今的官员士绅,只能感受到“恩”,却感受不到“威”,只要不造反当皇帝,谁都奈何不得。

“叔父,未免太小看朕了!”

“即使江南士绅没有谋害皇兄,加害于朕,为了江山社稷,也必须根除江南积弊。”

“如今叔父亲自在江南主持,朕若是退缩,岂不愧为天子,以后又有什么面目去见叔父?”

崇祯自然清楚,云逍特意提到铅中毒的事情,就是担心自己反悔,不由得摇头一笑。

叔父教诲了这么长时间,要是还没有任何长进,还有什么资格当这大明的至尊?

太祖杀得,朕为何杀不得?

这一次,就学一学太祖,配合叔父,在江南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换来大明的长治久安。

思索良久,崇祯心中再无疑虑,就等那些江南士绅入京了。

其实在崇祯的心里,江南士绅闹事的事情,远不如另外一件事情重要。

崇祯叫来随堂太监,问道:“有新的消息没有,云昊乘坐的船只,已经到了哪里?”

随堂太监答道:“回禀万岁爷,由于云昊所乘船只沿着海岸而行,因此耗时较多,加之近期风暴频发,因此航速更慢,此时才到山东沿海一带。”

“云昊,朕该如何待你?”

崇祯揉了揉眉头,脑袋却越发有些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