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402章 鞭辟入里,党争根源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402章 鞭辟入里,党争根源

作者:薛定谔的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6 23:15:4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李贞丽赶忙说道:“所有开销都算我们的,赚的银子,也一两都不收。”

柳如是道:“那成,就按这个章程来办。”

李贞丽顿时大喜,拉着柳如是,好一阵感恩戴德。

临走时,李贞丽提出让李香君留下来陪二人一段时间。

柳如是婉拒。

这哪里是要陪我们,分明是馋我家道士的身子!

虽说青牛精不怕田多,可也不能是块田就耕,要是心花了,自家的田给荒废了怎么办?

送走两个女人。

董小宛紧张地问道:“他,他没说什么其他的吧?”

柳如是当然知道她在担心什么,笑着说道:“他让咱们两个,晚上过去侍寝。”

“啊!”

董小宛顿时一个哆嗦,花容失色。

柳如是又是一阵‘咯咯’直笑。

……

时间一晃,到了三天后。

今天是云逍接见夏允彝等人的日子。

如何解决江南生员过多的问题,是关系国本的大事。

再加上好奇云逍所谓的‘科学’,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薛国观、范景文、张国维等人早早来到园林。

“江南生员数量众多,终日无所事事,为祸乡里。解决了这一难题,江南积弊可去大半!”

提到江南的生员,张国维颇为感慨。

云逍摇了摇头,说道:“生员,何止只是为害地方?江南的生员,还关系到大明的存亡啊!”

几人都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范景文不解地问道:“生员的问题虽大,却只是江南一地的事情。云真人此言,是否过了?”

云逍笃定地说道:“贫道所言,不仅不为过,反倒是说轻了。”

几人见他说的郑重,神情都变得凝重起来。

薛国观拱手道:“还请云真人明示。”

云逍朝身后侍立的秘书说道:“将今天的谈话,以及等会儿与夏允彝等人交谈的过程,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

一身道袍的柳大秘应承下来,前去书房取来笔墨纸砚。

接着云逍对王承恩说道:“稍后你加以整理,陈奏陛下。”

王承恩忙道:“是!”

薛国观等人还是第一次见云逍如此郑重其事地对待一件事。

几人不得不高度重视,同时也越发的好奇。

“学而优则仕!”

“自从有科举以来,生员只有‘科举、仕途’这一条路可走。”

“通往仕途的道路只有一条,人却越来越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终只能局促拥挤于一路。”

“绝大多数人,在科举上蹉跎一生,甚至为害地方,成为三大害之一。”

说到这里,云逍一声叹息。

大明庞大的生员队伍,原本应该是一种极可贵的人才资源。

无数士子的睿智才识,结果被磨灭在毫无意义的八股举业上,对自己,对国家,毫无任何益处。

不仅如此,人才过剩,还成了蚕食国家根基的蛀虫,着实可叹。

云逍接着说道:“江南生员之害,还只是表象而已。还有更为严重的问题,隐藏在暗处!”

薛国观皱着眉头说道:“这点下官倒是不曾思虑过,还请云真人指教。”

张国维和范景文摇摇头。

何止是薛国观,朝中从来没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

云逍问道:“一场乡试入举,能有多少?”

薛国观答道:“无出百名以上。”

云逍又问:“会试呢?”

“会试一场济济三榜,也大致在二三百左右。”

“区区两三百人,对大明五十万生员,无异杯水车薪,难解久渴。这就势必造成科举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

薛国观想到自己踏上仕途经历的惨烈厮杀,不由得一阵心悸。

云逍又道:“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竞争愈演愈烈,发展到如今,科场的竞争已经不纯粹是个人间的命运之战,更是扩大到集团间的厮杀肉搏。”

薛国观等人恍然大悟,随即神色大变,脱口道:“党祸!”

这些人都是经历过从万历到天启,直到前两年的残酷党争,自然是记忆犹新。

只是他们怎么也不曾想到,党争的根源,竟然会是在这里。

“不错!”

“江南士大夫结社之风极盛,他们所谓的‘以文会友’,都与科场角逐紧相攀援。”

“结社,又演变成为结党,进而引发科道攻讦,内阁纷争,将整个庙堂搞得乌烟瘴气。”

“这,就是大明亡国之根源啊!”

云逍一番分析,然后扼腕长叹。

谁都知道大明亡于党争。

可不知道的是,亡国的真正根源,却是科举和选官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因此造成士大夫之间的内讧,消耗了大明的国力,导致大明这座大厦轰然倒塌。

薛国观、张国维等人冷汗淋漓,王承恩也是脸色苍白。

柳如是骇然看着云逍。

小道士不仅能洞悉天下事,竟然还能够鞭辟入里,直指本质。

大明如今的朝政纷繁复杂,各种沉疴杂乱相生,即使是皇帝、辅臣,也很从中难理清头绪。

此时竟然被他一语道破天机。

不愧是我家小道士啊!

半晌。

“多谢云真人点拨,下官如醍醐灌顶!”

薛国观站起身来,拱手称谢。

张国维、范景文也都是又敬又服。

范景文叹道:“云真人若是为官,必定是千古名臣!”

云逍摇头一笑,哪里会把这话当真。

自己有几斤几两,还不知道?

自己不过是多出了几百年的知识,又站在历史的高度,这才能看得这么清楚。

后世网文看得多的帅逼读者,随便拉出一个来都能做到。

真的要是当官,分分钟就被人给玩死!

薛国观问道:“敢问云真人,何解?”

云逍说道:“等夏允彝等人来了,我再细说。”

薛国观等人只得耐着性子等下去。

不多久,杜大寒来报,方以智、李信,以及夏允彝、陈子龙等十余人来拜。

“来了这么多人?”

云逍颇为意外,“也好,正好给他们好好地上一课!”

来的都是江南士子当中的精英,大明政坛未来二十年,他们就是主角。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忽悠……不,推广科学,就从这些年轻人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