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998章 张网以待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998章 张网以待

作者:薛定谔的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6 23:15:4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明狗竟然如此张狂!”

“还是咱们太软弱了,竟然被明狗欺负到头上来了!”

“皇上,我愿意领兵出征,解辽阳之围,杀了卢象升!”

……

文武大臣以及王公贵族们全都炸毛了,纷纷向皇太极请缨。

也不怪他们如此愤怒。

皇太极与明国议和,绝大多数人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这件事,实在是太令人憋屈了。

跟明国议和,并且还签下如此丧权辱国的和约。

自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以来,什么时候发生过这种事情?

这些螨清的开国元勋们不知道,两百多年后,他们的子孙后代签下的卖国条约,不知几凡,把整个国家都快卖光了。

好吧,现在形势逼人。

大清国现在面临的处境,皇太极出于大局考虑,被迫同明国议和,这倒是可以理解,也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

现在倒好,这边刚达成和议,卢象升就出兵攻打辽阳。

所有人都觉得被羞辱了。

一边笑呵呵地谈着,一边又拿着刀子捅人,这是几个意思?

况且辽阳对于大清国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要是辽阳失守,大清国也就距离灭亡不远了。

“事情还没有弄清楚,吵什么吵?”

皇太极一声怒喝,大殿这才安静了下来。

“明军一共出动多少兵马围困辽阳?”皇太极冷静下来,开始盘问信使。

信使答道:“大约有六万兵马,火炮二十多门。”

皇太极松了一口气。

由于辽阳极为重要,自从明军占据鞍山驿堡之后,清国不得不加强了辽阳的防御。

单是城中的八旗兵就有两万之多,再加上汉军、民夫,数量超过四万。

并且城中有代善、德格类坐镇。

西班牙工匠铸造的十五门火炮,也全都运到了辽阳。

明军以六万兵马攻打辽阳,显然是不够看。

要是搁在往年,三千八旗骑兵就可以击溃这么多数量的东江镇明军。

……好吧,时代不同了。

东江镇明军的士气、装备,以及整体战斗力,早就非同日而语。

不过辽阳清军即使无法击退明军,守住城池总不成问题吧?

怕就怕明军的火炮。

皇太极追问道:“确定明军只带了二十多门火炮?”

信使答道:“我离开辽阳时,明军的火炮的确不多。”

皇太极稍稍松了一口气。

明军单是在鞍山驿堡,就布置了上百门火炮。

这次仅带了二十多门,要么是卢象升出兵仓猝,要么是虚张声势,并没真的打算攻打辽阳。

皇太极又向阿济格问道:“你刚从明国回来,沿途可曾见到明军有调动迹象?”

阿济格躬身答道:“奴才经过山海关、宁远、锦州,以及大凌河、三岔河,沿途并没看到明军有任何调动的迹象,反倒是十分松懈。”

皇太极心头大定。

现在可以推断,这次明军攻打辽阳,是卢象升个人的主意,或者是被武将们裹挟做出的决定。

目的就是杨嗣昌推测的那样,破坏这次和议。

皇太极忍不住在心里大骂卢象升。

你们明国武将要跟文官争权夺利,到朝堂上去争,去斗啊!

关我大清国什么事?

这下子可算是给朕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现在逼迫朕不得不出兵救辽阳。

万一卢象升手下的那些武将,脑袋一热,拼死攻打辽阳呢?

万一东江镇的军事行动,迫使孙承宗的关宁军,也卷入进来呢?

明军的火炮,不论是数量,还是威力,都要远胜于大清国。

孙承宗要是再增兵过来,辽阳可就相当危险了。

明军如果占据辽阳,难道明国朝廷还能下令卢象升放弃不成?

到时候国都沈阳也就彻底完了。

沈阳不保,大清国距离亡国也不远了。

因此这一仗非打不可。

可战事一旦开启,势必会演变成明、清两国的大战。

这正是自己极力想要避免的局面啊!

该死的卢象升,这一手实在是太狡诈,太狠毒了!

另外皇太极心里还有隐忧。

云逍子诡计多端,这次该不会又有什么阴谋吧?

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哪里埋着坑。

“陛下,战吧!”

“明狗都打到门口了,主子还在犹豫什么?”

“皇上莫非是怕了?大清国怎么会有这样懦弱的皇帝?”

……

“住口!”

皇太极又是一声怒吼,将殿内的杂音强压了下去。

没办法,大清国虽然模仿中原王朝,毕竟是还没完全进化好……渔猎民族出身。

每次朝议就跟部落开会一样,非得用吼,王公大臣们才能听得懂。

皇太极沉声说道:“传令,明日清晨,朕御驾亲征辽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不出兵,不仅辽阳不保险,自己的威望将会丧失殆尽。

因此这一战非打不可,并且还得自己亲自率兵。

还要速战速决,赶在孙承宗增兵之前,击败卢象升。

要命的事,还不能大打,把明军赶回鞍山驿堡也就是了,可千万不能激怒了明国皇帝……怎么感觉这么屈辱呢?

第二天清晨,皇太极东拼西凑了三万兵马,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沈阳。

去年的时候,抓捕了大量的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兵员得以补充。

可从去年到现在,一再从沈阳分兵。

莽古尔泰率领正蓝旗去了北方,防备蒙古人偷袭。

多尔衮带走了正白旗精锐,去了朝鲜,为了保护粮道,又陆续增兵。

为了保住鸦鹘关以及满浦、牛毛寨,昨天又调走了一万五千兵马,现在也不可能将他们调回来。

此时皇太极率领的三万大军,已经是压箱底的了,整个沈阳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大清国也是没办法。

人口基数太小,就这么点家当,每次对明国进行大规模的战争,都不得不砸锅卖铁,倾巢出动。

皇太极怎么也没有料到,山海关、宁远、锦州等地的明军,已经暗中渡海抵达辽南,与东江镇兵马合在一处。

他更不会料到,本应该还在京师皇宫中养病的崇祯,也带领新军、边军,抵达距离鸦鹘关不远的清河。

此时大明集结在辽沈一线的兵力,已经高达十三万。

辽阳,已经成了诱杀皇太极的诱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