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 第62章 马皇后的担忧!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第62章 马皇后的担忧!

作者:二哈囚笼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18 00:57:2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朱元璋赶紧让元奇把《孟子集注》拿来,递给朱楷。

朱楷接过书以后,看着朱元璋:“爹,就这一次,就这一次,如果有第二次,您连家了都没了啊。”

“是。”

见朱楷不再生气,朱元璋脸上重新露出笑容:“咱绝对不允许有第二次,绝不可能!”

“你说的啊,我相信你。”

朱楷摆摆手,“走了啊。”

等朱楷离开后,朱元璋不由得长舒一口气,道:“呼……没生气就好,小兔崽子……这次咱算是碰到他的逆鳞了啊。”

念叨完,朱元璋站起来,把刚刚扔朱楷的奏折捡起来。

走到元奇身边,看着脸上挂着笑意的元奇。

忍不住把奏折拍到他肩膀上一下,抱怨道:“老东西,你刚刚咋不帮着咱劝楷儿呢?都怪伱!咱的《孟子集注》啊。”

这可是从刘基手里抢过来的宝贝,就这么被朱楷抢走了,朱元璋老守财奴了,那套书价值连城,他如何不心疼?

“嘿嘿,咱笑的是,陛下和二皇子殿下真亲呢,是家人,真正的家人呢。”

元奇嘿嘿的笑着,看着朱元璋:

“不过,既然是一家人,二皇子殿下又是重情之人,他又怎么会生陛下的气呢?”

“嗯?”

朱元璋经过元奇这一题型,心里的那根警弦立刻绷紧。

元奇的意思是说——楷儿骗了咱?

转念一想……

“我屮!”

朱元璋既愤怒,又心疼!

自己那套朱熹原版的《孟子集注》,就这么朱楷那个小王八蛋骗走了吗?

元奇说的对啊,朱楷又岂会因为这件事生那么大的气?

啊!不对,朱楷可能会生气,他肯定能理解自己为什么会牺牲一个忠臣,换一个进步的太子,而且,楷儿和老大关系那么好,他应该能理解自己的苦衷,毕竟他也希望老大能成熟。

但绝不是像今天这般生气,想来想去,朱元璋只想到了那套《孟子集注》。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那本《孟子集注》啊!

“这逆子!”

朱元璋的脸顿时气得通红,“他,他拿着从咱这骗走的书,去得到孟端的原谅?这逆子,他……他敢这么做?”

说着,朱元璋更生气了啊:

“他,他还喊咱老朱,骂咱老狐狸……我……我,气死我了啊!”

元奇抿着嘴,继续站着当木头。

“你这老货,怎么不早说!”

朱元璋说完,就要去追朱楷,把自己的书抢回来。

可一想,不行。

自己不能去,万一楷儿真的生气了怎么办?

这个家还要不要了啊?

虽然,朱元璋心里已经有九成把握,朱楷就是在骗自己的书,可还有一成不在把握之中,万一真的生气……

不行……咱不能出面。

“元奇,你、你过去。”

朱元璋喊过来元奇,道:“你带着咱的力士,去找那个逆子,探探他的口风,如果真的是骗咱,你让力士打他二十板子,给咱狠狠地打。”

“遵旨。”

元奇随后离开,带着力士去追朱楷。

……

奉先殿内,朱楷把拿到的《孟子集注》随手扔到一边,然后让来福喝退左右,自己则等着元奇的到来。

很快,元奇出现了,笑眯眯的像弥勒佛似得。

朱楷看到他,抬起手打招呼:“来了啊?”

“来了。”

“你不该来。”

“嘿嘿……陛下怕二皇子您真生气,所以喊咱过来瞧瞧,咱也不能不来不是。”

元奇和朱楷很熟的坐在台阶上道:“刚刚,陛下很生气,说二皇子您为了骗他的书,无所不用其极。”

朱楷撇了撇嘴,说道:

“我爹的反应才没那么快呢,肯定是你提醒他的。”

“不过,还是要谢谢你,没有提前拆穿我,要不然我还不知道怎么给人家道歉呢。”

说着,朱楷拿出他早就准备好的谢礼,两条华子塞给了元奇:“谢谢了啊,两条……够你抽一段时间的。”

当时,朱楷从超级远洋货轮上,找出来十来个集装箱的出口香烟,自己没事抽着玩呢,谁知道被元奇喜欢上了,朱楷也没烟瘾,留着没啥用,隔三差五的给元奇送两条,让他好好过过瘾。

“谢谢二皇子。”

元奇笑眯眯的把烟收起来,然后说道:“咱知道,二皇子真拿陛下当家人,今天也真是生气了,但不应该是这种生气的法子,陛下也反应过来,所以让咱来看看你,如果真生气那就算了,如果是装的,就打你二十大板。”

“呃……”

朱楷努力做出生气的样子,“元公公,我很生气,现在还在气头上呢。”

“嘿嘿……二皇子瞒不住咱的,您是真心为太子殿下好,咱岂能看不出来?”

元奇根本不吃这套,随后也很认真的说道:“不过,二皇子不喜欢被欺骗也是真的,也有对孟端大人的愧疚吧?”

在元奇面前,朱楷装不出来,这个人精伺候朱元璋,伺候的挑不出一点毛病,他就是大内最聪明的。

装不出来,只能如实说道:“是,老爹太可恶了,竟然这么演戏给我看,还让我出演,咱演就演了,可得给我出场费不是么?那本书就当时出场费吧。”

“哈哈,二皇子的出场费,真是高啊。”

元奇看着朱楷又递过来的两条烟,摇摇头:“殿下,这板子一定要打的,否则您没去皇后娘娘那抹药,陛下不得怪到咱头上?”

说完,元奇便把力士喊过来,对朱楷劝说道:

“殿下,别挣扎了,才二十大板而已,很快就过去了啊。”

“元奇,你大爷的……”

……

元奇打板子,是很有分寸的,只是破了点皮肉,没伤到筋骨。

第二天,朱楷就跑去找马秀英给自己涂药。

抹药的时候还给马秀英抱怨:“娘,你得好好说说爹,他现在就想着当皇帝了,竟然给他儿子耍心眼,咱这家再被他这么捣鼓下去,还有办法要么?”

“你小子就知足吧,力士下手有分寸,只是伤到了皮毛,休息几天就好了,你大哥才惨呢……直接被你爹打晕过去了,我怎么劝都没用。”

说到这,马秀英忍不住在朱楷身上拍了一巴掌,佯怒道:“后来我才知道,你爹那么生气,是因为你骗了你爹一套书。”

“呃……什么叫骗,那是补偿给我的,再说我很生气好吧?现在还生气呢,他还打大哥……大哥就是被他教坏的,如果他不把政务都压到大哥身上,大哥岂会被那些酸儒、士大夫蒙蔽双眼?”

啰里啰嗦了一大堆,全都是数落朱元璋对朱标教育方式的不满,听得在门口的朱元璋脸黑了一层又一层。

朱楷趴在软榻上,看不见外面站着的朱元璋,马秀英一边给朱楷上药,一边扭过头看向朱元璋,笑着摇摇头,示意他不要出现。

“臭小子,就知道编排你爹。”

马秀英不轻不重的拍了下朱楷,“他是你和标儿的父亲,又岂会害你们?”

“娘,这和害没害我们没关系,爹他没有做错,但他做对了吗?这就相当于我想吃西瓜,爹却给了我一个苹果。”

朱楷摇了摇头,道:“如果以后我做父亲,必然不会这么做,如果我让大哥去做事,就会把他放出去,治理湖广之地去,治国的艰难,从治湖广开始。”

马秀英听到朱楷说的话,只觉得朱楷在说胡话:“你这孩子,说什么胡话呢,你大哥是太子,他要管理一个国家,哪能到地方上治理朝政呢?再说,只是一个湖广之地而已,算不得天下,这天下复杂的事啊……太多,太多了,不是一个小小的湖广能装得下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湖广虽小但也有很多地方的经验可以借鉴,娘不能让大哥还没有根基呢,就要起高楼,到时候楼塌了,就是更大的祸事。”

朱楷很不明白古代挑选皇帝的制度——这玩意根本没啥用嘛。

整天呆在皇宫大院不出去,听臣子汇报就能了解天下了?

开什么玩笑!

再看那些当丞相的,都是一步步升起来的,中间不知道斗倒了多少人。

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

住在深宅大院李的朱标,朱标又岂能是这些杀到权力中枢里的丞相的对手?

除非朱标能像朱元璋一样狠心,敢杀及无辜。

马秀英觉得不太可能,但朱元璋听到了,却若有所思。

让朱标去治理湖广,也不是不可以啊。

正巧明年要打仗,所有的精力都要放在战事上,朱标则可以到地方上历练一番。

朱元璋也有种感觉,朱标在自己的羽翼下,活的太滋润。

他需要外出历练,自己亲身体会一番,单独治理一方的能力。

这个主意不错,而且挑选的地方也很好。

湖广!

这个被战火摧残的尚且没有恢复元气的地方,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湖广有匪贼,有士大夫,有地主、有商人,也有平民百姓……这么复杂的地方,本来朱元璋打算派遣一位能臣前往,可现在看来,朱标才是最好的选择。

“标儿他未来是要治理天下的,一个湖广都治理不好,如何治理天下呢?”

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脚步也变得轻快不少。

自家的二小子,又给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

……

百姓每年的税赋,平白无故被加了许多原本不存在的税收。

这件事被太子朱标,在大朝会上直接捅出来。

此事一出,朝堂震惊。

谁不知道,朱元璋最在乎百姓、也最恨贪官污吏,却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给百姓施加重税,朱元璋哪能不恨?

此事已探查到根源,是浙西的布政司郭桓,勾结户部侍郎以及地方豪族,巧立名目增加百姓税收,朱元璋已派出郭兴带着仪鸾司以及亲军都尉府的亲兵,前往地方抓捕相关官员押解到南京候审。

各地主官也在牵连之列。

朱元璋再次举起屠刀,杀戮官员,朝堂上的大臣无不胆战心惊。

至于户部侍郎,已经被吓得瘫软在地上,屎尿不受控制的从身体里流出。

胡惟庸见状并不过瘾,站出来对朱元璋说道:“陛下,应天府尹孟端是地方主官,他不可能不知道,可他却纵容下属,蒙蔽圣上,此等尸位素餐之徒,必须要严惩,臣以为当严惩孟端,以儆效尤!”

不提江浙地方的官员,只针对孟端……

朝臣们哪能不明白,这位二皇子坐下第一走狗,又开始咬人了啊。

他要杀孟端,并非是增加税赋的原因,而是孟端经常向朱元璋状告朱楷,胡惟庸早就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要借此机会铲除孟端,给二皇子报仇。

严惩孟端,以儆效尤。

这八个字,在场的都明白,胡惟庸这是要抄家灭门啊!

朝臣们忍不住闭上眼睛,陛下糊涂啊,怎能让这条走狗当丞相?他就不安好心!

朱标虽然对孟端的行为非常愤怒,但同样也明白,孟端在应天府呆了才半年时间,他能知道有人暗地里给百姓增加税赋这件事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就这样便杀了孟端一家,朱标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

孟端,他该死。

但,他的家人是无辜的!

朱标看着义愤填膺的胡惟庸,开口说道:“胡相,我二弟曾说实事求是,不可牵连他人,你难道不觉得二弟说的有道理吗?”

对付胡惟庸,就得把朱楷抬出来。

眼睛看着胡惟庸,意思已经很明显,你若是不听我二弟的,下了朝我让二弟收拾你!

胡惟庸作为朱楷坐下第一走狗,他哪能不知道朱楷和朱标兄弟之间的感情?他也知道,除了马秀英,谁也比不了朱标在朱楷心中的地位。

即便是朱元璋,也不行。

自己,更不行了。

“嗯,二皇子说的很有道理。”

胡惟庸回应了朱标一声,随后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臣请诛孟端!”

汪广洋却在胡惟庸请命之后,站出来保孟端:

“陛下,孟端在应天府上任实际那,不过半年,对应天府内的情况尚且不知,而且他已经发现这一问题,与臣商议过解决巧立名目收取税赋的办法,孟大人本身并无过错,还请陛下明察。”

任何敢保孟端的人,都是胡惟庸的敌人!

“汪相知道这件事?”

胡惟庸盯着汪广洋,“你竟然与孟贼勾连,蒙骗陛下?”

汪广洋不理胡惟庸,朱元璋此时却开口说道:“孟端是亚圣后裔,又劳苦功高,有功于社稷,让他辞去官职,去江西教书吧。”

听到朱元璋不想杀孟端,胡惟庸也非常理智的立刻闭嘴。

孟端被革除官职,到江西教书……以后不过是一个教书先生而已,自然是有的是办法搞死他。

胡惟庸看着朱元璋,又看向朱标,随后一言不发的站回到朝臣之列。

陛下和太子,和二皇子殿下都不是一条心啊。

那些二皇子的敌人,还得我亲自动手!

说完,朱元璋又想到了什么,对元奇说道:“元奇,把咱的那本《孟子集注》送给孟端,让他好好学亚圣,好好教书……如果教不好,咱会把书收回来。”

“……”

元奇听到朱元璋的话,分外无语。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君臣身份,元奇就会问朱元璋一句:“陛下,您还要不要脸?”

那本书,明明是二皇子的,和您有什么关系?

还在朝堂之上说出来,这是在向天下宣告,朱熹的《孟子集注》是您送给孟端的么?

还说,孟端如果教不好书,就把书再要回来……

合着这本书在外面转了一圈,又回到您手中了呗?

元奇忍不住把脸投向一边,不想再看朱元璋。

他可真不要脸呐,连自己儿子都坑。

元奇倒不担心朱楷会生气,他只想知道……

朱楷知道朱元璋又开始耍心眼后,朱元璋能承受得住朱楷的报复么?

果不其然,朱元璋说完以后就后悔了啊,可在群臣面前说出去的话,怎么都不好再收回来。

朱元璋也很郁闷,朱楷是我儿子啊,我只想坑他一次,怎么这么难?

“还得照顾那小兔崽子的情绪……咱这个老子,当的真憋屈。”

心想坑朱楷不成的朱元璋,心里难受极了啊: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那小子,在咱面前耀武扬威?”

……

孟端穿着一身布衣,从应天府走出,身边只跟着一位家中雇佣的车夫。

他的家人已经被送到江西,他交接完公事后,也同样跟着离开。

今天,就是孟端离开应天府的日子,他觉得自己很值得,虽然自己离开了,但借此机会培养出一位圣君,此乃大明之福!

坐在马车上离开应天,孟端依旧为自己走的这步棋感到开心,二皇子啊,太子殿下会像陛下一样雄才伟略,你拿什么和他争?

你现在和太子关系好,你的后代也能和太子后代关系一样好吗?

呵呵……

以前我怕,现在我不怕了,二皇子,你斗不赢太子殿下的!

离开应天,孟端觉得自己完成了使命,但也有一点遗憾:陛下不是说,要把朱熹批注的《孟子集注》给咱吗?

可这都要离开应天了,这本书怎么还没到自己手里?

正在孟端疑惑的时候,前进的马车却逐渐慢了下来最后停下。

车夫在车外对孟端说道:“老爷,前面有人拦路。”

哦?

应该是我的某位老友吧?

孟端很开心,现在他是过街老鼠一般,没有人敢来送行,而在离开时有人不怕被人诬告,也要来送自己,必然是孟某平生知己啊。

一个个人名从脑海中浮过,可在走出马车后,却看到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

朱楷!

那个在他脸上淬了两口唾沫,嚣张跋扈的二皇子!

朱楷,还有一个满脸不情愿,看着孟端的眼睛里充满挑战之意。

不过,孟端的眼睛并没有在他身上,而是看向朱楷。

他怎么来了?

要来杀自己么?

孟端很是诧异朱楷会来,但再面对朱楷时,他却能表现得非常平静。

自己已经完成使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所以并不畏惧朱楷。

如果朱楷真的要动手杀孟端,这老头估计会更加开心。

正在孟端思考的时候,朱楷背着手,已经走到了孟端车前,轻蔑的看着他:“老头,你是不是觉得我现在杀了你,会让我和我大哥之间,产生嫌隙,以后我再顽劣时,大哥不会像以前一样护着我?”

孟端走下马车,躬身拜见朱楷后,抬起头微笑的看着朱楷:“二皇子聪慧,实乃陛下、皇后娘娘的福气,若我家孩子有您一半聪明,我这辈子也就了无牵挂了。”

“呵呵。”

朱楷呵呵冷笑。

这老东西又给他玩文字游戏。

老朱、马秀英的福气,就不能是大明的福气是吧?

“老头,少给我玩文字游戏,我应当如何,不用你说,也不用其他人说,我就是我自己。”

朱楷看着孟端,随后把背着的手拿出来:“喏,孟老头,我在你脸上吐了两口唾沫,这本书我送给你,这件事咱俩扯平。”

书?

孟端没想到,朱楷竟然会送自己东西,但他不得不承认,朱楷送东西送的对他胃口。

不喜金银财宝,不喜女色美酒,只喜欢看书。

但,这是朱楷送给他的东西,孟端不想要,可是……当他的目光投到书名上的时候,目光就像被黏在书上似得,再拔不出来。

“这……朱大家原本的《孟子集注》……草民记得,陛下不是赏赐给我了吗?为何会在二皇子您的手里?”

孟端疑惑的说着,但很快明白过来,脸上露出愤怒之色:“你、你竟然中途截了陛下给我的书?竟然还说用此书把你的事和我扯平?”

“……”

朱楷的脸立刻黑了下来,“这老狐狸!”

不用问,朱元璋这是对自己演他的报复!

孟端听到朱楷骂朱元璋‘老狐狸’后,更生气了:“无法无天,简直无法无天!二皇子,你这么做,早晚会失去陛下宠溺的,草民奉劝二皇子,为了自身性命,切莫乖张!”

“孟老头,你怎么说话呢?”

跟在朱楷身后的罗贯中,本来心里就对孟端带着怨怼,现在他又指责自己的金主爸爸,哪里还能忍得住?

就算你是亚圣后裔又能怎样?

这也不是你呵斥我金主爸爸的理由:“我也奉劝你,不要依仗自己亚圣后裔的身份,就对二皇子殿下指手画脚!这本书,在二皇子殿下回来的那天晚上,就在他手中了!好心拿着书给你,你却好心当成驴肝肺?”

你是何人,也敢来训斥亚圣后裔?

孟端瞥了一眼罗贯中……不认识。

随后,孟端再看向朱楷:“草民也请二皇子,亲贤臣,远小人,否则你大祸临头已!”

“你特么骂我是小人?”

罗贯中当即就要撸起袖子干孟端!

“老罗,你闭嘴。”

朱楷不让罗贯中继续说话,只是看向孟端:“这书,你要还是不要?”

“要!”

孟端直接把书拿在手里,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向朱楷道谢:

“草民,感谢二皇子前来送书。”

“呵~”

朱楷然后就不和他客气了,说道:“老头,书的事咱说完了,咱们再聊聊你利用我的事,这事怎么说?”

“嗯?”

孟端刚想说,这事不是说完了吗?

但话还没开口,就立刻被他堵回到嗓子眼里。

不对,刚刚说的是,这本书和那两口唾沫的事说完了,而自己和朱元璋演朱标和朱楷的事,还没有说完。

这……

孟端虽然很喜欢这套《孟子集注》,但他也不是一个喜欢欠人情的人,想了想就把书回递给朱楷。

喏,没扯平!

“这是什么意思?”

朱楷直接把书打回去,丢在孟端车上:“一本书,就想就此揭过?本皇子岂是那么好糊弄的?”

“……”

孟端看着朱楷,似乎已经明白,朱楷此次前来,不是来给他送书的,而是来找茬的。

找茬?

我堂堂亚圣后裔,还怕你不成?

冷笑看着朱楷:“不知,二皇子想要如何?老夫已身无长物,若是你觉得我这条性命能换来你的原谅,那你取走便是。”

“好。”

朱楷脸上露出笑容,指着孟端说道:“现在,你这条命就是我的了,孟老头,我让你跟我回应天,担任我的掌书记,天天跟着我,以后为我写传!”

掌书记,文武体系中都有。

文官体系中,掌朝觐、慰问、聘荐、祭祀、祈祝之文及号令、升黜之事,在军中的记室掌书记负责军队战情军需的记录、文书、信件等事务。

掌书记是官职,非亲信之人不可担任。

最让孟端感到疑惑的,是朱楷说的‘写传’两个字。

他堂堂亚圣后裔,竟然沦落到给‘大明第一祸害’写传的地步。

可想想,不行啊,写传的史官,必须要如实去写,而自己和朱楷不对付,可以说是形同水火……朱楷又岂会让他的对手写传?

“我写传?呵呵……恐怕二皇子就要遗臭万年。”

孟端摇了摇头道:“二皇子,这件事我做不了,您还是杀了我吧!而且,陛下派我到江西教书,您如果让我返回应天府,这便是违抗圣意,会被御史弹劾的。”

“哈哈哈,孟老头,你不是说我是大明第一祸害,无法无天的吗?现在为何不信?”

朱楷大笑起来,很满意的拍了拍孟端的肩膀:“孟老头,你这个掌书记不错,还没上任就开始为你的主上考虑事情了,你跟我回去。”

“……”

我什么时候为你考虑了啊?

孟端黑着脸,不明所以:“不可,我要去江西。”

“去个屁!你现在命是我的,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敢反抗我,我让你知道什么叫祸害!”

朱楷阴测测的看着孟端,“老头,你不回应天,你就别想再见你的家人!”

罗贯中在旁边补充道:“老头,你的妻儿老小,可都在主上手中,你若是不服从主上的命令,小心你的家人也跟着遭殃!”

“你、你……”

孟端想誓死不从,看向车夫:“你,随我去江西,我就不相信,大明还能让二皇子你胡作非为!”

“是吗?”

朱楷看向车夫,对他说道:“我是二皇子朱楷,你听说过我的名字吧?想必你也知道我的故事,蓝玉那厮反对我,他身边的十个亲兵都被我杀了,如果不是蓝玉跪地求饶,他也会死……呵呵,你认为你比得过蓝玉吗?”

“……”

车夫:二皇子,我就是个拉车的,你威胁我干啥?

可是,朱楷的恶名,车夫是知道的,他担心自己也被朱楷手撕,只能看向孟端:“老爷,您看……”

“去江西!”

孟端气的浑身打颤,“他还能杀了你不成!”

“能啊老爷。”

车夫都要哭了,您是亚圣后裔,二皇子不敢把你怎么样,但我就是一臭拉车的,他还能在乎我不成?

“孟老头,你好好想想,一个车夫因为你的固执而死,你这辈子还能活的安生吗?我是大明第一祸害呦,我爹我娘宠溺我,所以……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朱楷把他的山地自行车推过来,对罗贯中说道:“老罗,咱们走。”

“是,主上。”

罗贯中推上山地自行车,屁颠屁颠的跑向朱楷,路过孟端身前的时候,还很鄙夷的看向他:

“你这老头,能当得史官?”

你都一把年纪了,估计死的也会很快吧?

孟端气的浑身打哆嗦,车夫小心翼翼的拿着绳子,看向孟端:“老爷,我们如何……”

“回应天!”

‘回应天’这三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扭过头的时候,孟端看到车夫手里的绳子,立刻问询:“你拿绳子干什么?”

车夫讪讪的把绳子放在背后,不好意思的对孟端解释道:“赶、赶车!”

赶车?

看了看绳子,又看了看马鞭,孟端想到了什么,怒视车夫:

“你竟然这么没骨气!竟然要绑我?”

“呃,老爷……”

车夫都要哭了,“我也有妻儿老小要养活啊老爷,二皇子他、他是祸害,连陛下的书都敢抢,还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出来的呢?求老爷看在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原谅我吧老爷。”

“你这厮……”

孟端气呼呼的回到马车上,车夫见他这么配合,也就把绳子收了起来,调转马头回到应天。

坐在马车里的孟端,已经逐渐的冷静下来。

他不再对朱楷愤怒,而是想着朱楷对自己态度……

自己和朱楷不对付,他竟然要聘自己当他的掌书记,做他的史官……

想到这儿,孟端突然笑了起来,喃喃自语道:“二皇子、二皇子是至纯之人呐。”

谁又会让自己的敌人,担任自己的史官呢?

古往今来,也只有朱楷敢这么做了吧?

再看看手里的《孟子集注》,孟端有些郁闷。

这本书本来是朱楷给自己道歉的,现在连人带书,又都还给朱楷。

这……自己好像亏大了啊。

……

孟端又回来了,被朱楷劫持到家中,不许他前往江西,御史台的言官突然意识到自己抓住了朱楷的把柄,开始弹劾朱楷,说他目无尊上,违逆圣命。

胡惟庸此时却站出来,为朱楷的行为辩解:“孟大家乃亚圣后裔,文韬无人出其左右,而且陛下派孟大家是去教书育人的,把二皇子培养成人杰,岂不比培养千千万万个学子更加出色?要我来看,二皇子才是最尊陛下旨意的。”

听到胡惟庸张嘴‘孟大家’、闭嘴‘亚圣后裔’,简直把孟端夸到天上去了,再联想到之前胡惟庸要杀孟端的嘴脸……真是小人呐。

不论是非,一味的谄媚二皇子,大家似乎都能看到,未来的胡惟庸下场肯定会非常惨。

朱标也没想到朱楷竟然会把孟端又请回来,觉得有些尴尬。

自己刚和孟端翻了脸,现在又要经常见面,想想都觉得再见到孟端时,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不过,朱标很快就释然了啊。

二弟往孟端脸上吐了唾沫还得在一块呆着呢,自己又有什么好尴尬的?

九月,朱楷的生月,朱标的生月。

洪武三年,九月。

朱楷十七岁。

如果按照往年惯例,朱元璋是不是给朱楷和朱标过生日的。

家里的爹娘都在,小毛孩子过什么生日?

但今年一进九月,朱元璋在吃早饭的时候,就对马秀英说:“今年,咱准备给老大还有楷儿,过次生日。”

听到朱元璋的话,马秀英的手不由得顿了一下,看着朱元璋的目光中,带着询问。

好端端的,过什么生日?

朱元璋,应该有别的打算吧?

马秀英猜出来朱元璋另有打算,但她不知道是什么事,便对朱元璋询问:“突然给老大和楷儿过生日,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安排?”

“对。”

朱元璋没有隐瞒马秀英,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现在是九月份,我准备让老大去湖广历练一年,楷儿不是搞出来了玉米和土豆、地瓜这些高产的粮食吗?标儿提议,让我拿着那些那些高产的种子,吸引百姓迁移过去,既然这个主意是标儿提出来的,那就让标儿去做。”

让标儿去湖广?

马秀英听到朱元璋的话,忍不住想要反对,朱元璋似乎早就猜测到,马秀英会反对,赶紧说道:“咱跟老大不是一样的人,他跟在咱身边,就得按照咱的意思去做事,这怎么可能呢?经过郭桓案,老大已经有所成长,那咱自然要给他成长的环境。”

“而且,咱盘算了盘算时间,他过完生日去湖广,过年的时候回来呆一个月,过完年再回去,呆到明年及冠,时间刚好一年。”

“正好明年北征,朝臣们的目光都放在北疆,老大他在湖广,刚好可以安心经营一年。”

听完朱元璋的计划,马秀英再想反对,此时也没有了反对的理由。

朱元璋又继续道:“他是太子,未来是要接替咱位子的,咱提倡君与百姓共治天下,标儿身边又岂能都是士大夫?他需要去了解,去亲身体验,这才能成为大明的合格皇帝。”

“孩子长大了,终归是要出去的。”

马秀英虽然心有不舍,但听完朱元璋的话,她就算再反对也没有了反对的理由:“既然过了生日,他就要出去,这个生日,咱得好好给他办。”

“嗯。”

朱元璋赚了点钱,所以说话也很硬气:“不过,外面的朝臣就不用了,咱关上门,把咱的儿子、嫔妃都喊上,好好的吃顿饭。”

“行。”

马秀英自然没有反对,只是对朱元璋说道:

“既然楷儿和老大开了这个头,以后其他孩子过生日,你也得记着。”

朱元璋倒是只想到了朱楷和朱标,但听了马秀英的话以后,他觉得有些道理。

手心手背都是肉。

虽然和他们关系不像和朱楷、朱标这般,但毕竟是皇子不是?

想了想,朱元璋对马秀英说道:“你看这样怎么样:他们十七岁的时候,我给他们过个生日,然后送他们去各地历练一年,如果历练的好,咱把给他们的王位权力大一些,如果能力不行,咱就给他们安排个地方养着他们,这样就不用担心那么多了啊。”

马秀英听到朱元璋的提议,也开口赞成。

……

朱楷要过生日了,他很开心。

朱标没那么开心,因为朱元璋已经找过他,说在过完生日后,要让他外出,去湖广历练一年。

虽然在心里面很想去,但是他也想到了离别。

这天,朱标处理完政事,到奉先殿去找朱楷。

九月的天,秋老虎还在,热的朱标内衬都贴在衣服上,朱标现在去找朱楷,也是准备到奉先殿里,享受享受冰镇过后的舒爽。

走到奉先殿外,朱标看到罗贯中站在门外,手里捏着一沓书稿,正满脸委屈的站在太阳底下。

朱标好奇,走过去询问罗贯中:“贯中,你这是怎么了啊?”

贯中是他的字,本名叫本。

罗本,字贯中。

罗贯中看到朱标,先是拜见,然后把书稿拿给朱标看:“二皇子、二皇子他、他竟然让我写那种书……这,读书人怎能做这种事情啊?”

那种书?

朱标略加思索,便明白了‘那种书’是什么意思。

你要说这个,那我可不怕热了啊。

接过罗贯中递过来的书稿,朱标看了几页后,立刻把书稿握在手中。

天气愈来愈热,心和小腹也跟着热起来。

“二弟真是太……恣意妄为了啊。”

朱标捏着书稿没打算放手,对罗贯中说道:“你先写,写完了拿给我,我去呵斥二弟!”

啊,这……

罗贯中岂能听不出朱标的意思?

没想到,您竟然是这样的太子!

不过,转念一想,罗贯中觉得朱标有这种想法很对!

只是看了寥寥几句,便能心驰神往,那说明自己的文笔很吸引人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