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 第89章 女人心,海底针。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第89章 女人心,海底针。

作者:二哈囚笼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18 00:57:2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小时候,张濠还带过他们一段时间,不过那时候没什么记忆,后来他们这些被朱元璋留在家里照看的兵马都跟着打仗去了,朱樉只是隐隐有些印象,但却也只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至于脑海中浮现的比较熟悉的感觉,朱樉也说不清楚,只感觉可能是自己记错了。

这个时候,朱樉才开口询问道:“二哥呢?二哥也来了吗?”

“来了。”

张濠说了一句,随后又补充了一句:“太子殿下也来了,要接三位回家。”

“啊?”

朱樉、朱棡、朱棣三人听到张濠说朱标也来了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啊。

好好地……朱标来干什么?

对朱楷,朱樉三人没有那么的畏惧。

虽然朱楷经常欺负他们,但确实是个好哥哥。

朱标就不一样了,从小被朱元璋当成接班人培养的朱标,身上自带一种压迫的气势,不怒自威的表情让三兄弟看到朱标就打心眼里畏惧。

大哥现在来,不会是要代朱元璋行使教子的权力吧?

想到会被朱标打,朱樉朱棡朱棣三兄弟,浑身难受。

朱棣心思倒是活泛,他听到朱标心里也害怕,但越是害怕他越是要想办法把自己的恐惧消除。

朱标来了,朱楷还在。

有二哥在,还担心大哥能打自己?

朱棣对自己‘朱楷小跟班’的身份非常有自信,只要时时刻刻跟在朱楷身边,他就不需要担心会挨揍。

朱棣对张濠赶紧询问道:“我大哥、二哥现在在哪?也在长安吗?”

朱棡听到朱棣的询问,也立刻来了精神。

是啊,如果朱标和朱楷没在长安,他们完全可以在朱标和朱楷来之前,从长安跑出去啊。

张濠笑而不语,看着朱棣和朱棡身后。

“孤自然在长安。”

朱标的声音出现,朱棣和朱棡身体猛然一怔,一旁的朱樉也好不到哪去。

三人机械般的把头扭过去,看到朱标正皱着眉头看着三人,朱楷则笑嘻嘻的站在一旁,看着三位愚蠢的弟弟。

不用朱标自己来表明身份,旁边自然有人帮朱标说明自己的身份:“太子殿下驾到!”

太子?

赵文来以及张千山和一众衙役,听到有人唱明朱标的身份后,身体就像烂泥一般,而站在他们身后的朱楷亲兵,也没有再拉着他或者如何,任凭他们瘫软在地。

太子、二皇子、秦王、晋王、燕王……这五位朱元璋年龄最大的儿子们,齐聚长安。

而自己却要杀了他们……想想这有可能造成的后果吧。

死,都是最轻松的结果。

当街正在围观的百姓,听到太子来了,也是吓了一跳。

长安和应天有千里之遥,他们只知道太子,却从未想过自己能见过太子。

这大概是……见过最大的官了吧?

百姓们纷纷跪下,拜见朱标等人。

看着朱标皱眉头的样子,朱棣顿时就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他眼睛一转,立刻装作很惊喜的样子,朝着朱标……身后的朱楷走去:“二哥!哈哈哈~好久不见!”

朱樉和朱棡也看到了朱楷,他们学着朱楷的样子,朝着朱楷打招呼。

现在,能救他们的只有朱楷了啊。

朱楷哪能不知道这三位弟弟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哈哈哈哈,我愚蠢的弟弟们!好久不见!”

朱楷也很开心的样子,把三个弟弟抱住。

朱标在旁边冷眼旁观,他想疏散人群,然后找个地方,毕竟这里是在大街上,当街呵斥自己的弟弟有些不妥。

先疏散人群,容后再处理事情。

想对张濠吩咐什么,却突然想到张濠是朱楷的兵,除了朱楷的话以外,其他谁的话他们都不听。

“楷弟,让你的人把他们带走!单独关押起来~这里的人不可信,为防止有人灭口,需把他们单独关押。”

朱标首先和朱楷商量,朱楷听到后随即吩咐张濠去做,然后朱标又把他的腰牌拿出来:“三弟,你拿上我的令牌,去调集兵马,这里的守将是张和,让他派兵进入长安城!”

朱棡和朱棣两人,听到朱标给朱楷和朱樉都安排了活,唯独没安排他们,有点意兴阑珊。

“呃……”

朱棣观察着朱标的脸色,稍显迟疑的说道:“大哥,我和三哥一起去吧。”

朱棡在旁边也跟着说道:

“对对对,还有我!我们和三哥一起过去。”

说着,两人就想跑。

“给我回来!”

朱标可不会让他们跑了,一声爆喝,直接把朱棡和朱棣吓得不敢动。

他们真不敢动,现在朱标已经在生气。

如果继续惹到朱标,那不是让朱标更生气吗?

还是老老实实当狗吧。

“一个晋王,一个燕王,做事顾头不顾腚!”

朱标先是发了两句火,后来发现自己的火因为这两句话发不出去。

一挥手:“跟我走!”

连骂人都不骂人了,这摆明了是要下狠手!

朱棡和朱棣心中不祥的预感越发强烈,但两人谁都没有反抗的能力。

只能……向朱楷求助。

“二哥……”

朱棣委屈巴巴的看着朱楷,满脸都是哀求的神色。

朱楷却也变得可怜巴巴:“五弟啊,不是二哥不帮你,而是……帮不了啊,当初大哥找到我的时候,和接下来是一样一样的。”

啊?

连朱楷都挨揍了吗?

朱棣这下没办法求情了,毕竟连朱楷都挨揍了,求情还有什么用?

老老实实等着挨收拾吧。

朱标听到朱楷的话,都无语了啊……什么叫和接下来是一模一样的?

我动伱一根手指头了吗?

为了遮掩你身上的伤,我冒着被娘生气的危险,把你带到长安让你养伤。

自己这二弟啊,为了坑弟弟真是不择手段。

可关键是,朱标也没办法戳穿朱楷,因为接下来他的确要打人,连带着朱楷的那一顿也得算在这里面。

朱楷倒是没觉得自己在坑弟弟,当初朱标要拉他到帐篷里的时候,的确和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相同,但谁让朱楷身上有伤呢,心疼朱楷的朱标,又怎么舍得去打朱楷?

朱楷:那就不能怪我了,谁让你们身上没有伤呢?

如果让朱棣和朱棡知道朱楷是这么想的,估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不会相信朱楷了。

……

第二天一早,朱标就起来了。

看得出来,现在的朱标心情很不错。

人逢喜事精神爽,担心了那么长时间,自己的弟弟们终于再次凑齐,朱标提着的一颗心也跟着放下,心情自然是愉悦极了。

至于朱樉、朱棡和朱棣,他们三人今天是不能出门了,老老实实在客栈休息就好。

朱樉的王府还没建好,于是朱楷就把长安城最豪华的酒楼包了下来,供朱楷等兄弟和亲兵营的人一起住。

按照朱标的性格,他肯定不会住这么豪华的酒楼,还是因为朱楷,他喜欢奢靡的生活,朱标也只能随了他的意。

长安城的镇守将军张合,已经带领兵马进驻长安城,全员宵禁,进入战时状态,而长安城的府尹尹禄,在酒楼外面跪了一夜,都没有等待朱标。

应天府刚查处了一批借用税收之名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而且朱元璋把几个主要犯人的人皮在各个州府都传了一遍,让他们仔细阅读相关卷宗,并且下了死命令,如果他们再有剥削百姓的行为,严加处置。

这过去了刚刚一年,在长安又存在强加税收于百姓的事,尹禄就算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他哪能不害怕?

况且在场的是太子,大明威望十足的储君,他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朱标心善,温文敦厚,尹禄想求朱标尽量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千万不能闹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的性格……懂的都懂,平日里还会宽宏大量,可一旦遇到欺压百姓的事,朱元璋绝对会大开杀戒,如果被朱元璋知道,他辛苦得来的位置就保不住了,这辈子也就完了。

可是,尹禄跪了一夜,也没有等到朱标,尹禄相信朱标肯定知道他就在外面,可他就是不出来见,这就非常能说明问题了啊。

朱标,这是不打算放过他啊。

尹禄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是不敢站起来,他觉得自己就算跪死在酒楼前,也比被朱元璋剥皮充草要好。

正在尹禄觉得,朱标不会出现的时候,朱标出现了。

他缓步从酒楼里走出来,直接来到尹禄跟前:“尹大人,你在这跪着干什么?长安城的府尹跪在大街上,成何体统?”

说白了,就是看不上尹禄。

觉得尹禄这么做,太丢人。

尹禄都要哭了啊。

如果能站着做人,谁又愿意跪着呢?

可是,现在不跪不行啊!

不跪死的更难看!

“启禀殿下,臣尹禄是来向您请罪的。”

尹禄倒是会避重就轻,“臣识人、用人不明,让其某图百姓之利,臣罪该万死!”

说到底,尹禄只承认自己有识人不明之罪,至于其他的,他就不承认了。

哪怕是中饱私囊呢,尹禄都不肯承认。

“大明向来痛恨贪官污吏,所制刑罚颇为严苛,但却绝不是滥杀无辜,如果你只是识人不明,断没到罪该万死的地步。”

朱标是不想听尹禄在这里推卸责任,就他这点道行,放在朝堂之上,连四品大员都算不上。

“你先回去吧,有什么事等调查清楚以后,我会依照大明律例办理,至于你所担心的株连,在我们大明朝……最起码在孤这里,不会出现。”

本来想说在大明朝不会出现呢。

可想到朱元璋的所作所为,这句话朱标到底还是没说出来。

朱元璋搞别的不行,但就说搞株连这套,他是相当可以的,朱标虽然不是很赞同,但却也没有反对,乱世用重典,大明初建,再加上朱元璋本身所经历的环境,让朱标不会去阻止朱元璋搞得株连这套。

长安的事,是朱标发现的,他来解决这件事,就不会依靠朱元璋,或者是让朱元璋插手。

尹禄如果只是失察之最,朱标就会按照失察之罪对他惩罚,可看他现在的样子,似乎不知是失察之罪那么简单,里面肯定还会有其他故事。

尹禄听到朱标的话,信了朱标所说,但是……尹禄不会觉得,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而且他让朱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仅仅是失察之罪那么简单。

他作为长安府尹,赵文来的行为如果没有得到他的默许,强加赋税的事,赵文来能做吗?

不可能!

朱标让尹禄走,但他并没有离开,反而满脸纠结的对朱标说道:“殿下,税收一事,尚有其他缘由,能否容许臣向殿下您阐明缘由?”

不用尹禄太过明了的说,朱标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你是想说,增加百姓的税收,是为了帮助秦王搭建王宫吧?”

“……”

再次被抢了独白,尹禄有苦说不出。

现在看来,朱标并不相信什么所谓的收税是为了给秦王搭建王宫,因为朱元璋已经预见到会发生为修建王宫把压力放在百姓身上的事,所以在之前已经下过命令,从州府的粮税和商税种抽出一部分去修建王宫,每年也会从国库中调拨一笔钱粮,支持王宫的修建。

朱标抢了尹禄的独白,就是在告诉他,你找的这个理由,并不合适,本太子也不相信你说的话。

这下,尹禄没办法了,他找到的两个理由,都被朱标不轻不重的怼了回去,这也让尹禄看到了朱标的态度。

秉公办理,拒绝私情。

尹禄失魂落魄的离开,朱标又重新返回了酒楼。

他的身份已经暴露,接下来无论做什么,都会受到无数人的关注。

走到哪都会被人盯着,倒不如在酒楼里,听手下的汇报呢。

而且,在酒楼里,朱标也不得安宁。

而府丞赵文来经过一开始的惊慌失措后,也逐渐开始冷静下来,他曾经听过李善长讲学,一直以李善长学生自居。

面对现在这种情况,赵文来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他自然是不想死的,自己还有远大理想没有实现,就这么死了他心有不甘。

当然,赵文来比尹禄好的一点就是,他知道自己现在所有生的希望,都要依靠朱标,他说自己生,那就能活,他说自己死,那自己就会死。

如今,他被关押的地方,就和朱标住在一起,这是他最后的求生机会。

所以赵文来在第二天一早,就拼命的哀求见朱标,并且说有大事禀报。

朱标知道这是赵文来的求生本能,但在他看来,只要依照律法行事就好,赵文来罪无可恕,他再求情也改变不了这一结果。

但朱楷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

“大哥,我看赵文来那厮,就是十足的奸佞小人,你要知道,这天下的官员不是你看到的那么的刚正不阿,或者不像你在朝堂上见到的人人都是报国志士,你应该去见见,人在濒临死亡的时候,所爆发出的求生欲,会让你看到人的劣根。”

朱标认同朱楷的话,但却和他自己的观念不同。

自己只要依照大明律例,依照国法,就能治理好国家。

可朱标随即也想起,朱元璋在做事的时候,也会用到不少国法之外的办法。

“好,那就去见见。”

朱标看了眼朱楷,“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我?不去!”

朱楷毫不犹豫的拒绝,“我估摸着,赵文来在向你表忠心的时候,会说我不少坏话,既然如此我还去干嘛?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不去!

朱楷看事情看的非常清楚,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去,什么时候不该去。

朱标听到后,也没有再继续劝。

既然朱楷不愿意去,那就不去吧。

然后,朱标去见了赵文来。

赵文来见到朱彪后,直接五体投地的跪在地上:“罪臣赵文来见过太子殿下,恭祝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标有了朱楷给打的预防针,对再次见到赵文来自然多加一分警惕:“你找我来,有何事?”

“罪臣要见太子殿下,是为求情!求殿下饶恕小人。”赵文来看着朱标,“臣自知罪无可恕,但臣自认为还是读过一些书,懂得人情世故,太子殿下是大明储君,未来天子,臣愿为殿下之忠犬,竭尽全力为殿下服务!”

看到朱标没有言语,赵文来继续道:“太子殿下,认为自己储君之位稳否?”

“果然是二弟说的一模一样!”

接下来赵文来要说什么,朱标似乎都已经猜到,但他也不动声色的说道:“你要见孤,是你有事求我,现在我不想听到你问我问题。”

“遵殿下命!”

赵文来似乎早就料到,朱标不会和自己说太多,索性直接开门见山,把他的诉求说出来:“臣认为,如今殿下您的太子之位,并不安稳,最大的变数莫过于您的弟弟,正受陛下宠溺的二皇子。”

“臣听闻,此次北征,二皇子率领精锐三千,在北境出满风头,武将是什么情况,想必你是了解的,他们看到二皇子如此尚武,岂不会更偏心二皇子?”

赵文来在解释之后,又加了一句:“当然,臣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在二皇子去北境之后,殿下您与二皇子兄弟情深,天下皆知,若二皇子现如今依旧是应天城里的纨绔,臣倒也不会如此与您说,但现在……殿下危矣!”

“殿下,您想想,二皇子此战留下的威名就不说了,他的两位岳丈,一位是魏国公徐达,一位是宋国公冯胜,两人都是军中宿将,威望非常高,您能把他们拉到您的阵营中来吗?”

朱标没有说话,赵文来以为自己的话让朱标心动,于是赶紧继续说道:“若殿下您用我,我必然唯殿下您马首是瞻,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报效殿下恩德——长安城的税收由臣一手负责,臣有一个非常明细的账册,谁拿到多少钱,我都有记录,届时臣可以交予殿下。”

说完,赵文来俯身便拜。

朱标看着五体投地的赵文来,心中叹了一口气。

看来,自家二弟说的没错,赵文来就是用这种方式为自己求得一线生机。

阴谋论,彻头彻尾的阴谋论。

朱标甚至都觉得,把赵文来剥皮充草都是便宜了他。

这群读书人啊,就没有好东西,整天就会弄一些子虚乌有的阴谋论,如果朱标不是成熟的早,他或许也会被这种阴谋论所蛊惑。

“楷弟如果想当太子,想成为大明的储君,不必等到现在。”

朱标看着赵文来,随后轻轻的说道:

“如果楷弟想当太子,我让给他就是。”

“……”

赵文来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

想当太子直接就让给他,太子就这么不值钱的吗?

大哥,那不仅仅是太子之位,还是大明的储君啊!

当皇帝,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梦想,可到了朱标这儿,怎么对太子之位这么没兴趣?

朱标却也知道,朱楷对皇位也没什么兴趣。

“赵文来,你心思卑劣,孤为大明储君,如果为了勾连朋党,就要把你这种心思卑劣之徒带在身边,那才是我的不幸!”

朱标看着赵文来,直接断了他的念想:“你为了中饱私囊,贪图牟利,为了一己之私竟然置天下百姓于不顾,孤用你,那和你有什么两样?”

说着,朱标便不打算继续和他说下去,站起来便要离开。

赵文来一听,自己的提议竟然对朱标没有任何作用,顿时心中大急。

如果朱标都不救自己,那谁还能救自己?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您救我!我是有作用的!”

赵文来为了活命,什么话都敢说:“我向您揭发,韩国公李善长勾结朋党,图谋造反,还有唐胜宗、陆仲亨……他们淮西人勾结在一起,他们要造反啊殿下!”

“……”

听到赵文来的话,朱标正向外走的脚步猛然一顿。

赵文来还以为自己再次说服了朱标,刚想继续,却听到朱标说道:“既然如此,那更留你不得!”

听到朱标的话,赵文来所有的话都被憋回到肚子里,他万万没想到,朱标竟然对造反这种事也无动于衷。

在朱标离开,彻底关闭房门后,赵文来瘫软在地上。

他知道,自己再没有活命的机会了。

不过,我要死,其他人也别想好过!

而朱标呢?

他之所以会对赵文来动杀心,原因很简单。

赵文来就是个十足的小人,他为了活命,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都敢咬。

这样的人就是疯子,朱标不喜欢和这种人打交道。

所以赵文来必须死!

朱标离开关押赵文来的房间后,就又回到了朱楷的房间。

……

第二天,赵文来畏罪自杀,死在了酒楼的房间内。

朱标对他是没有任何同情心的,朱楷也是,两人就当从来没见过赵文来这个人一样,也不知道他是谁。

只有躺在床上休息的朱樉和朱棡、朱棣三人,听到赵文来死了的消息后,有些意犹未尽。

这样的人渣,就这么死了着实可惜了他啊。

不过,长安增加税收的事,并没有这么轻易的结束,该调查的还是要调查,有朱标坐镇,张和辅佐,再加上对赵文来、尹禄等一众长安官员府邸的搜查,查出了一大批钱财。

朱标把钱收到府库中,购买了大批粮食、肉类,全部分给百姓,让百姓过个好年,百姓们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终于能过个好年了啊。

……

朱标找到了朱樉、朱棡和朱棣,并且在长安城查处了一大批涉罪官员,并没有瞒得住朱元璋。

在朱标和朱楷启程前往长安的时候,朱元璋也派遣了一支锦衣卫前往长安,并非是为了监视,而是为了调查。

朱元璋是一个权力**非常大的人,他最不希望发生的就是事情脱离他的掌控。

朱元璋相信朱标、相信朱楷吗?

相信!

但朱元璋更愿意相信自己。

他只相信自己调查出来的结果。

长安城内,依旧有官员在向百姓摊税,朱元璋为此很生气,自己已经下狠手!下死手了!可这帮贪官污吏为什么却禁绝不了?

难道,钱比命更重要?

在朱元璋看来,这都是屁话,命都没了还要钱干什么?

但这件事是朱标碰上的,朱元璋就需要让朱标来解决这件事,他也想看看,自己的大儿子能把事情处理成什么样。

现在,更让他揪心的。

是朱樉、朱棡和朱棣三个傻儿子。

自己单独出门在外,还当自己在应天府一样,可以前呼后拥吗?

也不知道带走一些兵士在身边。

想到自己的三个傻儿子,独自出门在外还不知道收敛,朱元璋就很气。

你行侠仗义没错,但你在行侠仗义的时候不知道自保,这就是问题了啊。

哼!

只是一个小小的府丞,就敢要咱儿子的性命!

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个叫赵文来的长安府丞——就这么让他轻易的死了,可真是不应该。

最起码也要把他千刀万剐才解恨!

“或许,里面有其他缘由也说不定。”

朱元璋在愤怒之余,也在思考着朱标,他了解的朱标,是一位遵守国法,并且非常较真的人,他不会做僭越法律之外的事,更不会允许别人践踏大明的律法。

可现在……为何这么快的让赵文来死?

朱元璋怎么都觉得,朱标这么做有点不对劲。

……

朱元璋知道了朱楷、朱标等五位皇子在长安城,远在凤阳的李善长也知道了的。

作为朱元璋在战争时期的后勤以及行政的最高长官,他对朱元璋的疑心病了解的非常透,这件事肯定不会随着赵文来的死而结束,如果朱元璋插手,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而且,李善长记人的名字,记得也非常清楚。

赵文来在他的学堂上过课,仅仅有几节课而已,但是李善长却非常清晰的记住了赵文来的名字。

这个人,私心太重,难堪大用。

也就是说,当上长安的知府经到极限。

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他死或者不死,对李善长的影响都不大,死就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朱标处理赵文来的方式,让李善长觉得有点不对劲。

处理的太快了,一点道理都没有。

难道不是朱标,而是朱楷?

李善长有些担心,如果处理事情的人是朱楷,那没事了,那小子不管怎么处理,最后的结果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万一是朱标,那就不同了啊。

以李善长对朱标的了解,他应该是知道了什么,却不想让事情传播开来,更不想让朱元璋知道……这才选择牺牲赵文来一个。

到底是什么事呢?

李善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却很清楚……这件事是大事,大到朱标都觉得棘手。

……

腊八,长安城。

进了腊八就是年,也正是在这一天,朱标在长安城最宽阔的一条街的街口,摆下一座台子。

要公审尹禄等一众强加赋税的官员。

什么是公审?

就是让百姓们都来看,然后当着所有百姓的面,宣布尹禄等一众官员的罪行。

尹禄在朱标居住的酒楼外跪了一晚上,也没有逃脱自己被杀的命运。

他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想要朱标网开一面,可随着朱标找到赵文来留下的账本,尹禄竟然是那头最大的老虎。

现在好了,尹禄欺瞒太子,罪加一等。

剥皮充草也不为过。

从长安府衙到公审的街道,尹禄连笼子都没有,两个兵卒用绳子牵着他,亦步亦趋的向前走。

兵卒也不想距离尹禄太近,因为周围的百姓恨透了贪官污吏,烂菜叶子、臭鸡蛋、石头块直接朝着尹禄身上砸,一边砸还一边骂,仿佛这样都不能让他们解气似得。

朱标站在台上,他拿着自己亲自写的关于尹禄等人的罪状,站在高台上进行宣读。

最主要的……是要把尹禄等人的罪状全部呈现在百姓面前。

百姓们是很容易满足的,他们知道自己在面对强权的时候,自己是多么的悲哀,可一旦有地位更高的人站在他们这一边,得到百姓信任后,百姓们就会把心中的怒发泄出来。

百姓们心中是有怒的,他们的怒就像水一样古井无波,可爆发起来,也能湮灭一切。

不得不说,朱标的出现,给了百姓们愤发的底气和勇气,听着朱标一条条的陈列一众高高在上官员的罪状,百姓们难掩脸上激动的表情,不停地拍手称快。

这正是他们想要看到的,他们也是有靠山的人!

朱标在宣读完这些官员的罪状后,直接当场向百姓宣布:“从今日起,除了加盖皇帝大印的税收,其他税收一律免除,若是有人还敢打税收的主意,他们大可进京告御状,朱标自然会给他们一个交代。

百姓们听到后,无一不欢欣鼓舞,这是他们想要看到、想要听到的结果。

青天呐!

百姓们终于等到了属于他们的青天!

朱标看着百姓们欢欣鼓舞的样子,心中不由得长叹。

楷弟说的对,百姓们要的其实不多,他们不怕辛苦,不怕劳动,也不会抗拒缴税,他们只想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被别人所掠夺。

多么简单的诉求啊!

当然,朱标心中也是觉得很可悲的。

百姓们知道的太少,懂的也太少,朱标在询问朱楷,大明应该怎么强大,怎么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时候。

朱楷的回答非常简单:“让百姓们读书!”

读书启蒙、开智!

让百姓都有书读,这绝对是离经叛道之言。

朱标倒是希望看到这一场景。

但他也清楚,读书在一些人看来,是士大夫的权力。

而那‘一些人’,就是士大夫。

他们把持着书籍、把持着受教育的渠道,让百姓们没有读书的机会,这就是这群读书人做的事情。

可是,朱元璋提倡的事君与百姓共治天下,而非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朱楷的这话,倒是给君与百姓共治天下提供了一条非常明确的道路。

可是,有那么容易实现吗?

朱标看着台下开心的百姓,不由得捏紧了拳头。

让百姓从此站立起来,可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做成的事情,这需要三代、五代、千秋万代的君主共同努力才能换来的结果。

对于这么一个结果,朱标很期待,但却又清楚,自己在世的时间,恐怕不允许他看到人人如龙的大世了啊。

不过,一定要做!

朱标打定主意,他无比的确定,自己只有这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后世子孙,得到一个更加强大的大明王朝!

……

长安府尹尹禄被杀,大小官员皆按律处罚,该杀杀,该罢官罢官,该坐牢坐牢。

一时间,长安城官员极度匮乏。

不过,也还好。

长安城毗邻北境,属于军事重镇,于是朱标就让张和以军镇的方式代为管理,待朝堂把官员分来,再移交政务。

张和如今对朱标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既然有了吩咐,张和自然不敢不从。

在处理完长安的事情后,朱标一行人也要启程回家。

朱楷身上的伤好了七七八八,身上的血痂也有脱落的迹象,朱标这才放心不少,最起码这个年……朱楷不用被太过责怪。

朱楷也没什么事,过年呢吗……儿子们都在,而且都长大了,马秀英只会唏嘘孩子长大了,却不会对朱楷说太多的不是。

当然了,这只是朱楷想的,至于回到皇宫里究竟如何,那朱楷也不知道。

女人心,海底针。

倒是苦了旁边的朱樉和朱棡、朱棣三小只。

他们出应天,本来就是偷偷跑出去的,当时跑出去的时候心里也想过回去会挨揍,但却没想那么多,毕竟时间还长。

可是,时间不等人呐,一天天过去。

突然发现时间已经不多,必须要回家了啊。

好痛苦!

朱樉、朱棡和朱棣,三人都变得忐忑起来,一路上也不怎么说话,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长吁短叹。

朱楷看着三个傻弟弟的样子,脸上露出坏笑:“怎么,临近回家了才知道害怕吗?早干什么去了?”

“唉!”

朱棣叹了口气,“二哥,我现在宁愿再被大哥打一顿,留在长安养伤,也不想回皇宫。”

他不知道怎么去面对朱元璋。

一旁的朱樉和朱棡同样如此。

朱楷对他们的心路历程倒是了解,出来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觉得时间还长。

不怕朱标,这是因为朱标的鞭子已经落在他们身上,而朱元璋那边还是未知数呢,再加上他们本身就对朱元璋带着恐惧,想的事自然会非常的恐惧。

之前在皇宫里调皮捣蛋就已经被收拾的那么狠了,现在偷偷跑出去三个月,那得被打成什么样子?

三个愚蠢的弟弟越想越是害怕,看的朱楷心中狂笑不止,然后安慰自己的弟弟:“放心吧,马上就要过年了,爹不会收拾你们太狠的。”

老朱也是个要面子的人,他现在能拿得出手的皇子,只有老大到老六这么六个小子,其他的都还小呢,过年时要去各个大臣、武将勋贵家中转转,朱元璋怎么也得把儿子们带上。

朱标和朱楷就不说了,这三位愚蠢的弟弟也都长大了,要学着独当一面。

朱元璋就算想揍他们,但也得顾及自己的面子不是吗?

就算要打他们,那也得等过了年以后再说。

可是,三小只没想到过年后,他们听到朱楷的话以后,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是啊,马上就要过年了,爹总不至于打我们吧?

如果这话是朱标说的,朱樉三人还有些不敢相信,但这话是朱楷说的,三人就相信不少。

毕竟,朱楷和朱元璋斗争经验丰富,他最了解朱元璋。

“二哥,你这么说……爹真不会使劲收拾我们啊?”

朱棣看着朱楷,想得到朱楷的保证他才安心。

朱楷没说话,而是看向朱标,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朱标也拖下水。

“……”

对此,朱标是非常无语的。

他很不理解,朱楷为什么在坑弟弟的道路上这么上瘾。

这有什么好玩的吗?

朱标无奈,面对着三小只投来的目光,朱标说道:“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五个是最大的,而且你们又是大明的塞王,朝中的一些大臣,你们还是要见见的。”

说完,朱标就不说了。

剩下的就靠他们自己去脑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