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大秦:我龙袍加身,父皇你假死? > 第82章 阁下可是法家传人?

大秦:我龙袍加身,父皇你假死? 第82章 阁下可是法家传人?

作者:只爱我的幺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4:2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在这大秦的天下之中,又有谁能与朕比肩,拥有同样深远的目光?

此时此刻,那儒雅的士人训诫下属之后,再次恭敬地向嬴政施了一礼,温文尔雅地道来。

“在下才疏学浅,名唤董仲舒,现任大秦中丞相一职,主要负责国家制度改革。”

董仲舒言罢,面带微笑地凝视着嬴政,显得极为谦逊有礼。

然而,嬴政听闻此言,却是一头雾水。

董仲舒?

大秦的中丞相?

董仲舒并未急于回应,而是向内室掌柜唤道:“子房,取两张座椅来,再备两杯清水。”

“诚然,法家在助力大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的确功不可没。”

今日,我非与他辩驳一番不可!

“那好,我且问你,儒家如何在治理大秦上能超越法家?”

始皇冷哼一声,不置可否:“勉强算作半个吧。”

“大秦新旧律法之间最大的变革在于量刑原则。”

他质问道:“董仲舒,你说你主持新制度改革,那你应当是儒家门生吧?”

“难道在下出任丞相,还需经过您的首肯不成?”

始皇思维敏锐,中午刚刚从司马也那里了解到几个关于罪责的名词,此刻便恰如其分地运用起来,试图证明即使大秦新律也是基于法家理念所创。

满朝文武就接受了?

“况且,新律我也并非全然不知晓。”

嬴政略感惊讶,鲁班这个名字,这是第二次出现在他耳边,司马家那个年轻人所言看来并非虚谈。

朕当年任命丞相,都要经过百官反复商议,综合考量各方因素,才能确定人选。

“试想一下,……”

你倒好,一个从未在大秦朝堂上出现过的董仲舒,直接掌管起制度改革,大秦岂不是要陷入混乱?

瞬息之间,嬴政内心深处将冯去疾、李斯、蒙毅、王贲以及新添的董仲舒列入了黑名单,视他们为叛徒或祸乱大秦的推手,这些人难逃严惩!

尽管对大秦的新制度和新丞相已不抱期望,但既然今日碰上了,嬴政决定还是要过问一下。

当他在得知这项变法的当日,便怒火中烧。

面对嬴政的质询,儒生泰然处之,依然面带微笑。

“如今我大秦已步入和平岁月,亟需稳步发展。”

嬴政微微点头,心知这些儒家虽然表面推崇礼法,对待百姓礼貌有加,实则骨子里依然高傲自负,瞧不起他人。

不多时,小掌柜搬来了两张带有靠背的舒适座椅,嬴政落座之后,惬意地倚靠在椅背上,心中暗赞这椅子的手工精巧。

“你们修订的新律中,诸如扰乱社会秩序、破坏他人财物等行为都被定为犯罪并施以惩罚,这些不也正是法家理念的体现吗?”

他语气平和。

“中丞相?我大秦何时多出了个新的丞相?”

“然而,严刑峻法只适用于乱世纷争之时。”

果然,董仲舒坦然回应:“正是如此,在下虽才识平庸,却一心钻研儒家之道。”

“别扯这些无关紧要的,你倒是说说儒家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胜过我法家?”

董仲舒坦然对法家予以肯定,嬴政听后微微颌首。

“嗯,还算你有些眼光。”

董仲舒略显惊讶:“这天下文武百官的任命,皆由十三公子定夺。”

“百姓们若是辛劳一天却收入微薄,若在归途不慎捡到一枚铜板而未上报官府,竟可能因此遭受断指之苦。”

“但既然如此,为何我大秦要摒弃法家,转而推崇儒家呢?”

董仲舒听罢,微微抬眉,再度审视了始皇一番,才徐徐开口。

“这样一来,他们岂不是会宁愿宅家保平安,也不愿再冒险出门谋生?”

“阁下是法家传人?”

他意识到,如今自己“驾崩”,朝中百官的任命之事已无法插手。

“又或者,农田里劳累整日后,有老农在回家路上遇见两人大打出手。”

这个董仲舒究竟是何来历?

是否有经过三公九卿等高级职位的历练?

大秦交到这样一个陌生人手中,能行吗?

沉吟片刻后,始皇开口道:“即便我大秦多了个丞相,无需我的认可……”

董仲舒微笑着介绍:“老先生,此椅乃是鲁班大师亲自制作,不知坐感如何?”

“老先生洞察力非凡,寥寥数语便触及核心问题。”

“量刑?”嬴政疑惑。

然而,面对嬴政有力的质疑,董仲舒并未显露出丝毫紧张,他捋着胡须,笑容满面地回应。

毕竟,身为大秦的开创者——始皇帝。

嬴政颇为不服:“何以见得不适合主治一国?”

“法家确有其独到之处,大秦正是依靠法家思想的力量,统一六国,成就了这旷古烁今的帝国伟业,我对法家同样抱有极高的敬意。”

“故而,将法家思想作为主治国家的唯一制度理念便显得不再适宜。”

始皇正要点头反驳,却被大黑的一阵咳嗽声惊醒过来。

始皇直言心中的困惑。

“又怎说法家不适合大秦?”

“为何我对此事竟毫不知情?”

始皇帝直截了当地提出了疑问。

“既然您已经知晓我大秦新律的内容,那么解释起来就更为方便了。”

不过,此刻不是谈论匠人的时候,嬴政迫不及待地追问。

他的思想包容万象,支持法家治国理念,自可视作法家一脉。

董仲舒含笑颌首:“正是如此。”

“难道对于女奸男盗、以下犯上、斗殴伤人的罪行就不管不顾了吗?”

对于新制度改革,嬴政记忆犹新,尤其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心中暗忖:你这小十三,还未登基称帝,就有权任命丞相这样的重臣?

看着眼前这位自称董仲舒、且以改革者自居的儒雅人士,再结合其言行举止,嬴政便推测他是儒家弟子。

“但是也不能无缘无故冒出个丞相来吧?”

“正是,十三公子曾言,大秦旧律量刑过于苛刻,动辄腰斩、五马分尸,这样的重刑无疑极大地打击了百姓的积极性。”

“今日与这位法家朋友论道,乃一大雅之事,岂能怠慢客人?”

“因年事已高,心有余悸不敢上前劝架,然而依据大秦旧律,遇不平之事袖手旁观者与作恶者同罪,稍有不慎,甚至可能脑袋搬家。”

“如此严厉的惩罚之下,谁还敢外出耕种,路遇歹徒抢劫时,是管还是不管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