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 第207章 我大辽又不是东汉(三合一)

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第207章 我大辽又不是东汉(三合一)

作者:捂中生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28 14:47:40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207章我大辽又不是东汉(三合一)

萧胡靓姑以显眼包裴仕哲为前锋,硬着头皮直驱饮马川。

这一段路附近地形复杂,有很多地方易于伏兵,萧胡靓姑走的很小心。

而被他任命为先锋的裴世哲更加小心。

先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探路的炮灰,裴世哲可没有给萧胡靓姑当炮灰的想法,他选了一个兑换出来的士兵,骑着大马打着自己的旗号带领步卒前进,并且隔一段时间就派人往萧胡靓姑那里保平安,他本人则带着麾下的三千多骑兵往山沟沟里一钻,决定等到战争结束再说。

老子是战争代行者,又不是你的牛马,凭啥为你去死啊!

然而,当他进入山谷之中,却突然意识到有什么不对,随即山谷两侧万箭齐发。

“敌人有些小心啊,都探路探到这里来了。”

朴胡吐出了嘴里的草根,神情亢奋而激动。

上百万人的大战,可让他给给赶上了。这要是待在老家,三万人的大战都少有。

他旁边的王平却很平静。

王平先是拿出地图仔细研究了一下,又考虑了一下战场形势,总觉得这支部队不像是来探路的,反倒是想找地方躲起来的。

“敌军军心不稳,这支部队应该是避战而走的。”

王平谨慎判断道。

“你的意思是?”

朴胡品砸出味来了。

资历浅的孟琰、柳隐、雷同、泠苞、邓贤、刘璝、马忠等人也不吱声,都看向了王平。

对于王平这个主将的指挥能力,他们还是服气的,最主要的是,连勉强算是外戚的朴胡对王平都服气,他们也不敢造次。

“陛下给我们的任务是埋伏山间伺机骚扰敌军,必要时依托山势阻断其退路。”

王平先重复了一下所部的战略目标,然后道:“但我观敌军人心不齐,军心涣散,或许我们可以……”

王平的眼睛眯了起来,因为激动,而有些结巴:“一……一举吃掉敌人的前锋!”

“那可是十几万人马啊!”

朴胡一听,拍着大腿,闻战则喜:“绝对不能放过他们啊!”

朴胡本来是賨人,本来就好战,更擅长山地作战,虽然说王平所部所有的无当飞军和其他人马的总数也不过三万人,但敌人也就是十万出头啊,怕啥子啊!

“这里的地形决定了他们必然要分兵扎营,可能联营十几里,我们可夜间绕道敌后,从后营猛攻,现在还是北风,刚好可以放火!”

一直没有什么像样功劳的柳隐也是摩拳擦掌。

“中军大营和其他营垒也得骚扰,放火,敌军惊惧,必定乱作一团,不过得在上风大火烧起来前撤退。”

泠苞也建议道。

“我可以进攻敌军中营,也可以在敌军之后扎营设伏,阻挡敌军主力派来的援军。”

孟琰也请战道。

王平麾下的这些将领虽然并不是很有名,但也绝对不是废材,很多还是一时之选。

像是柳隐,是蜀汉后期大将,钟会、邓艾灭蜀时,他死守黄金城,钟会不能攻下,最后刘禅投降他才无奈奉命投降。

孟琰是孟获的族人,历史上担任蜀汉精锐部队虎步军监,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跟随出征。

当时,诸葛亮主力在渭南与武功水以西,孟琰率五六千虎步军在武功水东,因武功水涨导致孟琰部与主力联系被切断,司马懿率骑兵数万趁机进攻,孟琰坚守不动,一直坚守到诸葛亮来援,击退司马懿军。

其他人的武将,有的是刘璋时期的蜀中大将,有的是蜀汉后期大将,都不是简单人物。

如果让他们统领骑兵或者平原作战,他们未必有多么亮眼的表现,但指挥擅长山地战的部队在山林间穿梭作战,他们却不惧任何人。

大不了,战败了再跑呗。在大山里伱还能追的上我?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作战计划。

“几位将军,你们看如何?”

最后,王平看向了如同一座山峰一样裹着几层大氅蜷在那里的兀突骨和差不多同样打扮的义子三兄弟。

“俺没有意见,陛下说你小子脑子灵透,让俺多听你的,你说让俺怎么办,俺就怎么办!”

兀突骨瓮声瓮气道。

“俺们也一样……阿秋!”

义子三兄弟冻成了三坨狗。

这次战争,董璜本来没有想让这些南蛮系将领和部队参战,但是这些家伙实在是闷得浑身难受,非要请战,董璜一时心软也就带上了他们,然后把他们安排到了这边的战场之上。

本来他们几个觉得草长莺飞,天气还不错,正是舒展筋骨的好机会,结果一场寒风吹来,便一个个穿了好几层衣服,动都不愿意动一动。

“既然如此,我们便如此行动。”

王平开始了战前最后的安排。

在同一天,后世丰镇附近,这是附近相对最为开阔的位置,又依山傍水,算是一处扎营的好地方。

大营中,高顺正跟黄忠、戏志才、甘宁、张任、夏侯渊、夏侯惇等人商量接下来的方向。

因为高顺是这里的守将且呆的时间最长,所以这次他也是前线的主将。

“陛下是想在这里与辽军进行一场决战啊。”

黄忠道。

“但是这里的地形,大军会战恐怕施展不开,我们占据有利位置还好,敌军百万人马,扎营都要绵延几十里吧?这倒是一个机会。唯一的问题是,敌人似乎在上风向,这个季节风沙大,恐怕对我们不利!”

张任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没有这么大的优势,敌军还未必敢来。我们只要占据有利位置遏险守要,敌军就只能硬攻、佯攻。”

夏侯渊倒不是很担心,因为周围所有险要位置,都有董璜军驻守,外面还有董璜军骑兵以及埋伏在山岭间的无当飞军。

“不若主动出击先打一场,反正敌军的能力大家也都见识到了,先把他们的前锋打服,让他们不敢来开阔地界扎营,最终把他们的大军都堵起来。

管他十万也好、百万也好,施展不开也是白搭,再说了打仗又不是看数量!我愿意率领千骑,今夜去劫营探个究竟。”

甘宁请命道。

“也好。”

高顺与黄忠交换了一个眼神,见黄忠没有反对,便点了点头。

高顺和戏志才、甘宁自从在长江边撒了一泡尿后,就关系好得不得了,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且高顺稳重威严,戏志才多谋善断,甘宁刚劲勇猛,三人在性格上也刚好形成互补,是非常默契的铁三角。

于是甘宁领命而去,前去挑选精锐,准备再给辽军一点好看,不让黄忠、张任专美于前。

是日夜,萧胡靓姑连营十里,并派出大量斥候四处侦查,以防偷袭。

作为前锋,萧胡靓姑的工作其实很多的,不仅需要遇山开路遇水搭桥,还需要扫平前方的不安定因素,为后军找好合适的扎营地点……等等等等。

所以这个夜里,萧胡靓姑睡得并不安稳,尤其是派出去周围山里的斥候十有**没能按时返回的情况下,这给他的行动埋上了一层阴影。

“一定要防止敌人偷营!都放机灵点。”

萧胡靓姑一再叮嘱道。

辽军当然也知道被偷营的可怕,各级军官也是一路严令,只是到了最底层士兵这里,执行起来却程度不一。

有的精锐自然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按时换岗,但也有部队有着王朝末期的通病,对士兵的压榨已经到了极限,站岗的也是被压榨的最底层,疲惫不堪的他们在伺候我伍长什长吃饭洗脚卫生后,再去站岗,到了岗上,没多久就睡着了。

王平部是在子时发动的夜袭,夜袭由兀突骨带人首先展开。

身着三层重甲的兀突骨如同一辆人形坦克,加速飞奔后,竟然直接一跃而起跨过了辽军最后一座大营的栏杆,跳入了大营之中。

站岗的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在灵米等的作用下二次发育,已经长到三米三高的兀突骨一刀劈成了两半。

兀突骨有这个体量在,普通的一刀也足以要了五阶士兵的狗命。

迅速清理了周围之后,兀突骨竟然还有余力从内部砍翻栅栏,放大军进来。

董璜军杀入大营之后,就开始一边鼓噪,一边放火。

因为这是辽军先锋营最后面的一个营,本来应该遇袭的几率最低才对,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顿时大乱。

辽军后营主将倒也颇有胆识,带着亲兵想要控制住局势,结果兀突骨见猎心喜,挥舞着七八米长的大刀砍了过去。

辽军主将哪里挡得住小山一样的兀突骨,没几下就被砍成两半,局面顿时一发不可收拾。

在小北风呼呼的协助下,火势迅速蔓延,很快便烧向了下一座辽军大营。

辽军受到攻击的可不仅仅是这一座大营,从从后营到主营有七八处受到攻击,好几处被攻破,火烧一片,里面的辽军鬼哭狼嚎,要么不断的冲击前方的营垒,要么向山两边乱窜。

萧胡靓姑亲率的中军大营,是由精锐的皮室军组成。

皮室军的大部分虽然已经腐化到也就是仅仅胜过大宋禁军的水准,但其中也还是有不少精锐的,萧胡靓姑手下的恰恰就是这些精锐。

他们顽强的打退了王平的两次进攻,破坏了王平企图火烧中军的图谋,但也仅此而已了。

白毦精兵护得了刘备撤退,却改变不了夷陵惨败的局势。

萧胡靓姑所部中军也是如此。

后方绵延数里且在不断向中军逼近的火光让萧胡靓姑认识到,自己败了,而且是一场惨败。

“挖好沟壕,一定不要让火蔓延过来!”

萧胡靓姑镇定的指挥道。

只要保住了中军和前军,后军和后勤损失了也就损失了,反正主力也快来了。大不了到时候再向耶律延禧请罪。

萧胡靓姑也是豁出去了。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被他寄予厚望的前军,竟然也溃了。

后方的火光可瞒不过人,看到火光的前军俱是人心惶惶,本来就准备劫营的甘宁看到机会,一面派人通知主力来袭,一面亲自领军劫营。

无心战斗的辽军大乱溃逃,甘宁竟然连踹五座大营。

等到要天亮的时候,辽军只剩下三座营垒还在坚守,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

前方的大火当然瞒不住后方的辽军主力。

辽天祚帝急忙令御营都统萧奉先派出援军查看情况。

萧奉先名字里虽然也有奉先二字,却没有吕奉先那种带着几十个人冲阵的勇猛劲儿。

面对这种情况不明的状况,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在上次对金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司徒思宏。

当时,辽金主力正在对峙,而通过擒杀叛徒耶律章奴立下大功的司徒思宏,则带领近三万人的偏师杀入了金国后方,展开了犁庭扫穴,狠狠爆了金国的菊花,灭了女真三十多个主要丁壮出征的女真中小部落,并设伏全歼了一支千余人的金人正规军,可谓是战功显赫。

然而,立下了如此大功竟然没有分润给萧奉先大人一半,也没有献上礼物,你不去探路谁去探路?

司徒思宏领命之后也不犹豫,当即带领本部扩充到四万的人马前往支援。

跟绝大多数辽国阵营的战争代行者一样,司徒思宏同样对大辽这艘破船没有多少忠诚,但背靠大辽这艘破船也不是没有好处的,烂船还有三斤钉,更不用说疆土广阔的大辽了。

司徒思宏的战略规划很明晰,要么能在宋辽金夏的战争中崛起成为一方霸主,最差也可以走耶律大石走过的路,让耶律大石无路可走。

对于出生点在辽国的战争代行者而言,耶律大石就是他们共同的榜样,西方的大洋马是他们共同的骑乘目标——如果这个时期的西方大洋马能够注意卫生、经常洗澡、没有性病的话。

对于辽国境内的战争代行者而言,实在不行,还可以向北征服北海以北的广大地区嘛!甚至可以尝试沿着白令海峡走陆路去美洲,如果能够去了美洲,以他们的武器装备,估计又是一场碾压局。

没有人不喜欢碾压局。

目标明确的司徒思宏以麾下辽国将领为先锋探路,结果探路先锋在一处山谷遇到了伏击,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

对于这场战败,司徒思宏不甚在意,他只是将自己得到的情报和自己的判断告诉了萧奉先:敌军很可能想要全歼萧胡靓姑所部,所以才在路上设伏阻挡援军,建议速速派遣步兵连夜击败负责阻击的敌军,尽快进行救援。迟则生变!

意识到情况紧急的萧奉先采纳了司徒思宏的建议,连夜请命辽天祚帝后,派出五万步卒对负责阻击的大虞军展开攻击。

不是他不想派更多的人,而是大军的调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说带了六七十万人,就能够施展出六七十万人的,更何况现在还是黑天。

能够选出五万敢在黑夜中进攻山间敌人的部队,已经很了不得了。

这些人能够在黑夜山地中行军作战而不崩溃,绝对是辽国精锐中的精锐。

至于更多的人,萧奉先就不敢动员了。

事实上,真要几十万人都动起来,恐怕自己就要营啸了。

负责阻敌的董璜军柳隐、孟琰两部,面对数倍于己的军队,并不害怕,镇静的依托地形互为犄角,展开了顽强的阻击,并利用夜色掩护和擅长山地战的优势,不断从各个意想不到的位置,对抹黑进攻的辽军发动奇袭,硬生生的挡住了十倍于己的辽军,斩首数千。

利用二部争取来的时间,王平所部主力与高顺所部对萧胡靓姑的中军大营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先是一波一波的火箭、弩箭,而后又驱使由辽国降卒等组建的部队悍不畏死的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萧胡靓姑大营的栅栏,硬生生被大虞仆从军的尸体堆平,大虞军踩着尸体不断从四面八方进入萧胡靓姑大营,养精蓄锐良久的兀突骨,再次犹如人形坦克一般冲阵,带领精锐硬生生将萧胡靓姑前方军阵打散。

然而,萧胡靓姑竟然亲自站在中军大旗下击鼓鼓舞士气。

这些辽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的皮室军精兵,在萧胡靓姑的激励下,竟然纷纷被激发出来当年先祖逼得赵二驴车漂移的豪情,军阵散而复聚,硬生生用人命挡住了兀突骨。

“真乃精锐!”

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观战的高顺目视左右裨将高廉、魏越,他准备动用陷阵营了。

正常情况下,军阵被冲毁,敌人就该四散而逃了,能够再重新把军阵重新聚起来的,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高顺猜测,这可能与萧胡靓姑的技能能力有关。

“高将军莫急,看老夫的。”

黄忠制止了高顺亲自下场的冲动:“敌将不现身便罢,既然已经现身,那就休怪老夫不客气了!”

黄忠弯弓搭箭,一箭射向了萧胡靓姑的太阳穴,萧胡靓姑躲闪不及,中箭而亡。

黄忠随即再次弯弓搭箭,射穿了中军大鼓。

第三箭,竟然射断了绑住中军大旗的绳子,辽军中军大旗应声而落。

“大虞万胜!”

黄忠的神射,让大虞军上下士气再次爆棚,而在萧胡靓姑身死、中军大旗飘落的那一刻,辽军却仿佛被抽掉了骨头一般,除了少数还在死战的,大部分纷纷跪地求饶。

至此,耶律延禧的十五万前锋大军,全部被击溃。

除了最开始被夏侯渊、张任迫不得已的用埋伏之计击败了的人马之外,剩下的人马中,有两三万人死于火攻,两三万人逃散到山林之中,两三万人战死,余下的则纷纷投降成了俘虏。

等到天亮,终于失去耐心的辽天祚帝下令更多的部队轮番攻击柳隐、孟琰所部的时候,二部人马却早已经不知去向。

怒不可遏的辽天祚帝一面命令搜山,一面命令联系前军萧胡靓姑所部,探明究竟。

然而,等待他的却只有从几个溃兵嘴里得知的萧胡靓姑所部全军覆没的消息。

“朕的十五万大军一晚上就没了?”

耶律延禧的第一反应是想要逃跑,第二反应是愤怒,第三反应才是消息究竟有没有假。

“先把这些逃兵通通砍了!”

耶律延禧先是下达了一个残酷的命令,随即问萧奉先:“奉先有何良策?”

“陛下,当慎重前进,以防敌军故技重施……不如,大军分兵三路,主力驻扎鸳鸯泊,一路征讨西南招讨司,收服番部,等待西夏援军,然后集结兵力从西南进攻虞军;一路进攻归化州,进而夺取居庸关,这一路刚好能够与进攻榆关的军队遥相呼应,但凡有一路破关,幽州就会失而复得,虞国也会丧失根基之地,必败无疑!”

萧奉先指东扯西的说了一大通,不过核心意思却只有一个:别去了,咱先撤一步吧。

萧奉先可并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的地位相当于金国之父,之前在金国还没有起兵势力十分弱小的时候,有人劝耶律延禧杀了完颜阿骨打,结果被萧奉先劝住了。

在原来的历史上,经过萧奉先的劝说和毒计,耶律延禧多次在该战斗的时候,选择了逃跑,又杀了后妃萧瑟瑟和他的儿子晋王,逼反了大将耶律余睹,大失军心。

总之,金国能够顺利崛起并灭掉辽国,萧奉先出力甚巨。

萧奉先这个人容貌奇美、能说会道、政务能力突出、善于把握人心,和妹妹萧元妃一起,将耶律延禧侍奉的极为舒服。

然而,与奉迎谄媚的本领相比,萧奉先的军事能力实在一般,胆子也不算大。

虞军先是轻取由耶律淳等人镇守的南京,又有轻取由萧乙薛等人镇守西京,还在一夜之间灭了萧胡靓姑的十几万大军,这样的战斗力,是真的吓怕了萧奉先。

但萧奉先是一个聪明的胆小鬼,他不会直接说什么大军撤退的话,而是迂回的说我们先到后面一点的位置整军备战,然后看其他几路大军的情况,再进行选择。

要是其他几路败了,那么我们再撤也情有可原,都怪友军不给力嘛,在友军如此不给力的情况下,陛下还收复了鸳鸯泊附近几百公里的土地,也是一场大胜啊。

“陛下,不可啊!”

萧奉先话音刚落,耶律余睹就再也忍不住了。

“陛下,我军本来就劳师远征士气低迷,如今前方虽然有小败,但是主力未损,且正是因为前方小败,使得我军已经成为哀兵,陛下当将前线将士惨状告知全军,亲自激励全军,为前军报仇!如此,众志成城,不愁无法击败贼军啊!”

耶律余睹苦劝道。

耶律余睹其实不知道自己的计策能不能奏效,但他却知道,大军一旦撤退,本来就不高的士气就彻底都没来。

且近七十万大军的撤退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一旦被敌方趁势掩杀,很容易变成大败退。

耶律余睹劝完,大帐中的文武立刻分成了两波,有的支持萧奉先,有的支持耶律余睹,你一言我一语,吵得都快要动起手了。

辽天祚帝听得一阵头大。

其实,军事的事他也不是很懂,但有一点他却十分清楚:董璜军的战斗力似乎并不比金军低,万一被董璜军缠上,那可就危险啦!

想到这里,这位辽国末期的第一跑男,当下决定——跑!

有一点,辽天祚帝倒是跟董璜很像,那就是安全第一。

辽天祚帝的决定,让耶律余睹等主战派愤愤不平。

“你这个畏战祸国的混蛋,早晚必定杀汝!”

耶律余睹在经过萧奉先身边时,恨声道。

耶律余睹的话,让萧奉先眯起了眼睛:陛下宠溺你老婆的姐姐你就很了不起啊?难道陛下就不宠爱我的妹妹了吗?

萧奉先决定先下手为强,弄死耶律余睹再说。

说起来,耶律余睹即是宗室也是耶律延禧的连襟与妹夫,耶律余睹妻子亲姐姐为耶律延禧所生的晋王和萧奉先的妹妹所生的秦王可是竞争关系呢!目前看,晋王的支持率更高,既然如此,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等到群臣离开之后,萧奉先又偷偷面见了耶律延禧,进谗道:“臣听闻传言,有人说耶律余睹勾结驸马萧昱阴谋扶立晋王耶律敖卢斡……”

“晋王才几岁啊?”

耶律延禧大笑,显然没把这当回儿事。

历来大辽的贵族叛乱,拥立都是拥立耶律淳这样有威望的宗室,或者说耶律张家奴、耶律术这样有兵有将的宗室,谁会拥立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啊。

笑话!

毛头小子能干什么啊?女人都干不了!

“也对……”

萧奉先讪讪而笑,颇为尴尬的挠挠头,道:“陛下圣明,谁会拥立还没成年的孩子啊,我大辽又不是东汉……”

“嗯?”

耶律延禧的脸突然就阴沉下去了。

耶律延禧再不学无术,东汉尤其是东汉末年的一些事情还是知道的。萧奉先的话让他第一时间联想到了董卓。

董卓这样的权臣,不就是喜欢拥立未成年的皇帝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