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开局就是城主,有点野心很合理吧 > 第27章 陈兵

开局就是城主,有点野心很合理吧 第27章 陈兵

作者:乾南辛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8 15:58:4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七月初一,上午的朝议才结束没多久,凌辩刚回到军务司的公署,驿亭府就送来一份殷国的文书。凌辩一看文书的内容,水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又进宫去了。

而赵帛等人则有功夫沏上一壶热茶,细细品尝了好几口,宫里才来人,告知下午奉天殿小朝议。

收到消息的人也不喝茶了,赶紧回府急急忙忙应付两口午饭,就往宫里赶去,在奉天殿旁的偏殿候着。信君也并未让诸位大臣多等,三位廷公到了之后人便齐了,只一盏茶的功夫,王内侍便进来道:“诸位大人,请。”

待众人一一行礼落座之后,信君道:“诸位爱卿,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吧。”说完点头示意凌辩。

凌辩会意,开口道:“君上,各位大人,殷国公送来文书,说鉴于先前开领山匪横行,而两地相邻,为以防万一,保殷国百姓安宁,特调兵六千人驻防在两地边界,严防山匪。”

其实几日前信君便收到密信,殷国都城附近出现兵马调动,人数大约几千。这个人数肯定不会是造反,再联想到最近的局势,殷国这支兵马的去向,信君也有了猜测,而今日送来的文书也证实了他的猜测。

“殷国何人领兵?”信君突然问道。

“殷国三殿下殷固。”凌辩答道。

“殷固?此子不是在军务司督军府任职来着?怎么又跑回去带兵去了?”

“这个...”凌辩却是不知情。

“君上,殷固从军以来表现优异,从未告假。此次家中有事,向臣告假回家,臣就应允了。”任向答道。

“家中有事?因何事告假?”信君一反常态,语气竟有些不悦。

“这个...臣并未过问。”任向回道。

信君有点生气,不过不是因为殷固的身份。其实炎国从未有质子的说法,也没有明文规定诸侯们一定要把某个子孙送到君上的眼皮底下。只是从祖君开始封爵授地起,第一个受封的宁王就主动让自己的一个儿子到平中城的君室书院求学。后来其余诸侯也有样学样,以各种名义把自己的儿子或孙子送到平中城,三百多年来君上们也报之以信任,诸侯之子在君廷入仕参军者比比皆是。有一个实例可以生动说明君廷对这些世人所认为的“质子”的监管是如何之松懈,当年田王起兵之时,田国留在平中城的人竟然是田王的弟弟,得知此事的康君无奈把将他砍头的命令改为流放申国。

当然,像赵帛这种能进入君廷高层的也是少之又少。一是因为他在平中城已好多年,不是开领当代开侯的直系血脉。二是因为赵帛自身也确实有能力。三是因为赵帛的岳父便是从总务平令致仕的,为他积累了不少的政治资源。与赵帛情况相似的还有如今的民务平令吴钧,他是吴国公吴家的人,不过为人低调,与军务平令熊智合称“虚无二令”。

而信君之所以对此生气,是因为他对殷国是有拉拢之心的,不然也不会殷固一参军就封他为士爵,任督军府少府。督军府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同级军官见到督军府的人先矮上三分。而现在殷固回去了,还带起了兵,殷国难道没有带兵之人,非要那殷固带兵?并不是。再看殷国这六千人的动向,殷国倒向何阵营不言而喻。

殿内突然安静,信君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其余人似乎也没有开口的意思。

“开领境内的山匪已被剿灭,殷国这时候大军压境,似乎是别有用心啊。”纪康忍不住开口道,打破奉天殿内的沉默。

“之前开领说兵力捉襟见肘,证明山匪人数不少且遍布各地,开领说剿灭就剿灭,谁知有没有山匪余孽存活?那殷国调兵防范不是很正常嘛。”炼仲回道。

这话还真说的有点道理,纪康也说不出话来。

权蔚又道:“那殷国公也是为了殷国百姓才这么做的,既然发了文书来君廷,想必也发了文书给开领,臣不觉得有不妥之处。”

信君这时也回过神来,问道:“其余人有何看法?”傻子都听出了信君语气中的不善,没人敢答话。

眼见无人搭理自己,信君心中更加郁结。

“寡人乏了。都退下吧。”

“是。”

— — — — — —

乌城军务司改革已半月有余,前些日子廉义给剑军的斥候队派了两个任务,一是派些人到西山走廊的哨所熟悉环境,换些军士回来接受操练。二是探查乌、梁、涵三城之间的山匪的消息,最好摸清这伙山匪的规模、位置、行事方式等,待剑军训练有成,定拿这伙山匪开刀!

算算时间,小六他们应该也快回来了,廉义在心里盘算着。

这段时间他与苏、陈二家一直在商量商行的事情,最终决定由三家共同合作,成立乌城商行。由廉义出资,廉义拿出了五十金作为商行的本金;而苏、陈两家负责经营,其中陈家主要负责乌城内的经营,同时拿出一套铺面作为商行的门面,就是之前何家开赌档的那一间;而苏家主要负责乌城之外的经营和运输。商行的经营所得刨去成本,由廉义拿走一半,苏家拿三成,陈家拿两成。至此三家可以算是结成同盟。

把铺子简单修缮过后商行便开业了。廉义让苏沐作为他的代表,以后替他看着乌城商行,在商行里她说了算。苏家自然是没意见,而陈家也没意见,背靠廉义这棵大树,让陈家在商行这贴钱陈家都乐意。

而苏家把苏家铺子里药材之外的货物都拿到商行这贩卖,陈家也划出不少货物,再加上苏家原先的小商队也会淘回不少外地的货物,一时间这乌城商行也不算冷清,在城里颇有人气。不少百姓听闻这商行是城主大人开的,都特地过来看个新鲜。商行里的伙计有苏家过来的,也有陈家过来的,那两个夷人哈噜噻和阔啰拜也被打发了过来帮工,这下连陈家的伙计也开始学那夷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