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开局就是城主,有点野心很合理吧 > 第54章 灾起

开局就是城主,有点野心很合理吧 第54章 灾起

作者:乾南辛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8 15:58:4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乌城,城主府。

“梁城沈家?这沈家又是做甚的?”廉义疑惑,这沈家他都没听过,为何会叫人来乌城搞事?

“是梁城的一个大家族,类似我们乌城的何家。被抓的这几个是那沈家的下人,说是沈家家主让他们来乌城伺机捣乱,昨日听闻今日刑部要斩陈贵,昨夜便教唆陈氏族人今日来城主府闹事。”袁胜答道。

“家主的命令?他们来乌城多久了?”直觉告诉廉义,这事不简单,他想到了一个可能。

“说是前两日才来。”

“不可能。你叫两个弟兄,换套衣服,去梁城探一探那沈家的底,要叫两个认得何奎和何家女眷的人去,低调行事。”

“是,那抓到的这几人如何处置?”

“陈氏的人和商行的人过两日便放了吧。陈氏的人罚二十杖,让他们长长记性。先让商行的人穿上沈家人的衣服再放,那几个沈家人砍了,不用留情。”

— — — — — —

八月二十五,经过几日的筹备,赵宸继位,从赵进的手上接过权柄,成为开领第二十二代开侯。赵宸在继位大典上当即宣布今年开领的田税由十税三降为十税二,同时免去了四十岁以上者明年的徭役。

这继位的日子,是赵进与几位朝中重臣定的,赵宸本想拖到年末,被赵进驳了回去。继位大典结束后,赵宸顺势与几位朝中重臣在殿内议事,赵进也列席旁听。赵宸让父亲大人再辅佐自己一段时日,赵进答应了。

“诸位叔父,日后赵宸要仰仗各位了,望诸位叔父不吝赐教,赵宸一定从善如流,感激不尽!”赵宸说完,对着众人拱手拜道。

众臣皆惊,纷纷拱手还礼。

左相王惠道:“赵大人言重了。主公把位子传给了您,以后您就是我们的主公,我们会一如既往,绝无异心。”

“是啊赵大人,绝无异心!”众臣附和。

“赵宸感激不尽!”赵宸又行了一礼后,这才开始议事。

“从之前殷国的举动来看,殷国与东领是一丘之貉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如此一来,等于我们开领的头顶是竖着两大强敌,各位可有良策?”赵宸问道。论及正事,他的气势也随之而变。

“大人,依下官之见,要不就挑拨离间,要不就暗中掣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暗中掣肘似乎更容易一些。”王惠道。

“嗯?具体如何施行?王相快快说来。”

“这...下官只是提议,具体施行有待商量。”

纪盛接着道:“若是能引起民乱或是贼匪肆虐,定能消耗两地的实力。”

“炼恩和殷备都不是庸人,两地百姓安居乐业,想要引起民乱谈何容易;而且两地兵锋正盛,哪里会有贼匪啊。”赵宸叹道,纪盛闻言沉默,苦苦思索计策。

“前两日君廷送来的昭告文书,令军务司和东、北二领出兵往君土东北地区救灾,那地毗邻东领和殷国,迁移出来的灾民,必定会有去往东领的,甚至会有自发逃出来的灾民,逃往东领和殷国,若是要引起民乱,这部分灾民或许可以利用。”开领总务司司长余显道。

众人皆觉余显言之有理,暗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余司言之有理,可有具体之策?”赵宸问道。

“如今洪灾尚未发生,下官之策也只是假想,此事还得从长计议,若是真要如此行事,我们现在就可以布局,尽快派人过去落子。”

有了思路,计策便好商量。众人大概商议了一个多时辰的功夫,根据君土东北地区可能发生的洪灾和后续事件,针对殷国和东领两地的一个较为细致的计划便成型了。赵进全程旁听,但一言不发。众人都很有默契,只要他不说话,就当他不存在。

当日下午,一支临时组成的十来人小队,离开了开州城。

— — — — — —

其实,早在前两日,洪灾便发生了。

洪灾发生前两日,君土东北部艳阳高照,当地百姓都以为水位即将下降,河水会顺流而下,这样下个月底的秋收还能有所收成。结果天晴不过两日,又暴雨倾盆,仅半日功夫便洪水泛滥,怀山襄陵。先后五六个镇子,十来个村庄被波及,被淹没的良田不计其数。之前因雨水成灾已经迁移过一次的百姓,只得再次迁移,被迫向周边地区逃命。

炎国的东部是人口稠密地区,君土的东部更是如此,此次受灾百姓超过十万。而此时东领的三千军士才刚刚进入君土,北领的三千军士甚至还在北领。只有军务司来援的军士赶上了趟,本来他们的目的地是东北部的中心东阳城,结果还没到东阳城洪灾便发生了,于是乎他们直接就地疏散百姓,背起老弱妇孺,拼命带着百姓向安全地带转移。

东阳城地势较高,且离洪灾中心较远,目前洪水还没淹过城内,但城里也是人心惶惶,一日之间似乎逃离了几万人,城主尹维对此也是无计可施,所幸跑的人多一点,城里的存粮还能再坚持些时日。

而到了八月二十五这天,已经有不少灾民逃到了平东城。平东府司书炼浚在城内寻了不少地方,搭上营帐安置灾民,保守估计当日平东城便接收了超过三千名灾民。当夜,城内几个大户便向炼浚抗议,不能让这些灾民玷污了平东城的土地,应该在城外弄块地方收留他们,现在不是大发慈悲的时候,希望炼司书好自为之。炼浚顶不住压力,只能答应今日入城的灾民他会妥善处置,明日起城里不再接收灾民,这才把几个大户打发走。

翌日清晨,炼浚下令,严控所有人入城,六大城门只开南城门一个城门,且随时做好关上的准备。同时在北城门外搭好营帐,若有灾民前来,便只能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官府会从城墙上扔米粥下去,我也算仁至义尽了,炼浚心道。

君土的东北不但东邻殷国和东领,还北接福领和北领。这次的洪灾,正朝着谁都预料不到的情况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