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137章 何人令文若兄死心塌地的追随?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137章 何人令文若兄死心塌地的追随?

作者:旗鼓相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9 20:54: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六月初七。

张杨率领的一万余军队在行军到霍大山时,遭遇到凉州军的伏击,张杨战死,副将杨丑率领剩下的三千余人投降,自此河东郡大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伏击战白波军因为得到白起的承诺后,作战的积极态度甚至超过了凉州军。

得到张杨的首级后,冯异与徐荣南下会合白起的军队一起返回安邑。

河东郡,安邑县。

安邑,这座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要追溯到夏朝,公元前两千一百年,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

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安邑属晋国。

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文侯魏斯建都于此。

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时将都城从安邑迁往大梁,这座悠久的历史名城繁华才渐渐落幕。

秦始皇统一华夏后,置河东郡,安邑乃是其治所所在。

这日,河东太守王邑得知白起等人班师回来的消息后,立刻带领城中官吏出城十里迎接。

“王太守你也太客气了,竟然出城十里前来迎接我们!”白起见到王邑带领河东郡的全体官吏前来迎接,郑重的说道。

“哈哈,诸位皆是我大汉的英雄,迎接英雄的回归莫说这十里路,哪怕是百里路,文都(王邑)也在所不辞。庆功宴我已经安排上了,只是我们河东郡资源并不丰富,也请诸位不要嫌弃。”王邑面带微笑的说道。

“王太守如此豪情,我们回到京都后,亦会向朝廷和董公为文都以及河东的各位同僚美言几句。”冯异犹有深意的说道。

“如此就多谢诸位将军了,快快进城,所有将士皆有酒肉。”王邑见到冯异如此说话,大喜的说道。

跟随在王邑身边的河东郡官吏见此,也纷纷大喜的为众人带路。

徐荣在白起身边低声笑道:“这次王文都可下了血本,为我们这五万人提供酒肉,乃是不小的费用啊。”

冯异听见后,眉头一扬,轻笑道:“王文都在河东郡担任太守多年,颇受当地的百姓官吏的爱戴,这些钱未必是他自己出,很可能是当地的豪族出资,毕竟我们将贼寇消除干净。

否则任凭这三方哪一方势力攻入安邑,这些豪族怕是都会家破人亡。”

“原来如此,徐某受教了。”徐荣向冯异抱拳说道。

正在此时,王方在李蒙的陪同下来到白起身前,拜倒在地的说道:“启禀武功侯,末将在伏击张杨叛军之时,曾经口出怨言,徐将军和冯将军皆是见证,还请武功侯责罚。”

冯异随后将当时的情况向白起细说了一遍。

白起听闻后,下马将王方扶起后,心平气和的说道:“不知者无罪,兵者,诡道也。我当时只将计划告知徐将军和冯将军乃是确保计策不被泄露,王将军有此怨言也在情理之中,说明王将军也是争强好胜,愿意为大汉抛头颅洒热血的汉子。”

王方见到白起如此给他面子,双目微红,惭愧的说道:“今后我这条命就是武功侯的,末将愿意为武功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哈哈,王将军言重了,我们都是大汉的将军,只当携手抗敌,保家卫国。”白起轻描淡写的说道。

河东太守王邑见到这一幕,立刻轻抚下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

六月初十,朝廷派来的使者到达河东郡安邑县,随后将朝廷的封赏下达。

“白起统帅凉州军三万大破贼寇十万,降三万余人,封白起为征东将军,增加封邑三千户。

封徐荣为平北将军,增加封邑一千五百户。

冯异保持原职位卫尉不变,增加封邑二千五百户。

封段煨为广武将军,宣威侯,封地为武威郡宣威县,替代牛辅坐镇河东郡,守护洛阳以北的地区。

牛辅作战不利,致使河东郡陷入危局,免去中郎将的职位。”

其余人等各有封赏,自不必提。

冯异因为已经是九卿之一的卫尉,故而并没有加封官职,而是多增加其封邑。

原本是四品杂号将军的徐荣也因为此次大功,进阶为三品的平北将军。

白起在低声嘱咐段煨一些防守河东郡的事情后,就同使者一起带领投降的近三万大军返回洛阳复命。

…………

颍川郡,颍阴县。

荀彧荀攸叔侄二人为叔父守灵三日后,就邀请前来祭拜的赵俨和杜袭二人来到家中闲聊。

“文若兄,公达兄,有礼了。”两人受邀来到荀彧家中后,立刻见礼的说道。

“一年多不见,伯然、子绪皆风采依旧,倒是我与公达两人夙兴夜寐,日理万机啊。”荀彧长叹一声的说道。

“听闻文若兄与公达兄在幽州牧刘虞手下任职,恕我直言,刘幽州虽然宽厚仁慈,礼节下士,乃治世之贤主,却并非乱世之雄主。河北之地,总归会是袁本初和公孙瓒之中的胜者所得。”杜袭如此说道。

“我在没有前往幽州之时,和子绪的意见一样。当年我们颍川好友相聚之时,曾经谈论天下英雄。有认为袁本初必成大事的,有认为曹孟德终成一代雄主的,有认为江东猛虎孙文台必成大器的,也有在吴起变法后看好陶谦的。

但是,我却被一个人说服了,因为他的存在,我前去幽州。

在他的暗中策划下,幽州如今百姓的富裕虽然还赶不上徐州,但是在整个大汉,也算是仅次于徐州,我相信假以时日,繁华程度超过徐州不在话下。

在他的挖掘之下,许多有才能的寒门之士得到重用,仅仅一年多时间,已经拿下上谷郡和右北平郡。兵锋之盛,当时泉州对峙之时,连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都要退避三尺。”荀彧正色的说道。

“我当时也奇怪为什么叔父愿意远赴遥远的幽州投靠刘虞,甚至还写信邀请我也一同前去,直到我见到那人后,才恍然大悟。”荀攸笑道。

“我当时还写信给郭奉孝、陈长文、戏志才、钟元常等人,但都被他们作书一一回绝,奉孝甚至不客气的在书中明说,刘幽州早晚必被公孙瓒所破。”荀彧无奈的说道。

“文若兄、公达兄,你们所说的到底是何人?能令你们如此死心塌地的跟随,就别卖关子了!”赵俨狐疑的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