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140章 陈王之侄刘正礼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140章 陈王之侄刘正礼

作者:旗鼓相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9 20:54: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六月十五。

吴起带领大军一路肃清了北海国东部的贼寇后,进入东莱郡,来到黄县西南方的曲成县。

曲成县外也有数千贼寇围困于此县。

吴起随后兵分三路,将这伙贼寇围住后,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竖起了降即免死的大旗。

群寇见到吴起麾下如钢铁战士一般的魏武卒后,立刻士气降到了最低点,有上百人困兽犹斗,结果被魏武卒铁血镇压,几乎没有能撑过一回合的敌人。

魏武卒面对无组织无纪律无装备的贼寇,基本就是降维打击。

随后数千人的贼寇无路可走之下,纷纷丢下武器,双手抱头的蹲在地上。

吴起麾下的大军熟能生巧的将投降的贼寇们的武器带走,然后把他们关押起来。

曲成县的县长王飞云见到有大军来此,群寇被包围后,只能跪地投降,仍然疑神疑鬼的说道:“会不会是贼人们的奸计,目的是引我们出城?”

县丞奋然的说道:“飞云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疑惑的?如果贼寇有这样精良装备和士卒,您觉得我们曲成县还能坚守到现在?

对方乃是徐州牧陶谦的大军,我曾经对听闻其麾下有一支特种兵非常厉害,曾经在朱虚县五千大破五万贼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也!”

王飞云伸出衣袖,擦了擦额头并没有的汗水,掩饰自己的尴尬后,立即说道:“快快打开城门,我要亲自出城迎接徐州派来救援我们东莱郡的援军。”

…………

曲成县,县长府。

王飞云将吴起等人迎进城后,吴起吩咐曹豹带领大军在城内驻守,自己则带领十余名亲卫和太史慈一起跟随王飞云来到其府上。

“本官乃是曲成县县长王飞云,将军不知如何称呼?”几人坐下后,王飞云施了一礼的轻声问道。

“在下乃是徐州牧陶谦麾下的吴起,目前担任徐州督一职,都督整个徐州的兵马。”吴起心平气和的介绍道。

“莫不是在徐州实施变法,乃战国奇才西河守吴起的后人?”王飞云身边的县丞惊讶的问道。

“没错,没想到这位先生居然识得吴某,不知如何称呼?”吴起笑问道。

以吴起的眼光一眼就看出来,本县的县丞才学远在这位名为王飞云的县长之上,心里起了招揽之心。

“在下刘繇,表字正礼,是东莱郡本地人。”刘繇客气的说道。

“刘兄的出身可不简单,乃是当今陈王刘宠之侄子,已故兖州刺史刘岱的亲弟弟。刘岱因为讨伐董卓却英勇战死,得到天下人的赞扬和敬佩。”王飞云介绍道。

“以刘兄的才华和出身,应该不会只在此做一个小小的县丞吧?”吴起好奇的问道。

刘繇无奈的苦笑道:“当初我担任下邑县长时,因为兄长刘岱讨伐董卓的关系,我害怕受到牵连,就辞官而去。本来准备远赴江淮地区躲避战乱,但是受到童年好友曲成县县长王飞云的邀请,就回到家乡东莱郡曲成县担任县丞一职。”

“原来如此,不知两位可知曲成县除了这些围城的贼寇外,还有其余的吗?”吴起正色的说道。

“应该没有了,这些贼寇本就是隐藏于东面阳丘山中,和围困黄县的贼寇乃是同一支,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一起围困黄县,反而来到离阳丘山更远的曲成县。”王飞云疑惑不解的说道。

“可能是从北海国涌入的流民太多,让贼寇们觉得仅仅黄县的粮食不足以支撑他们的人数,故而分出一部分人进攻更远的曲成县。”刘繇若有所思的说道。

“也有这种可能,刘兄、王兄我等在曲成县就不多呆了,需要尽快前往黄县救援,避免曲成县贼寇投降的消息传到对方耳中。

只是投降的这几千人,我们到时候会带回徐州,现在需要暂时关押在曲成县,食物需要你们提供。不过不要担心,我已经安排人前往剧县,让人尽快送来粮食。”吴起抱拳说道。

“吴先生远道而来,只为救援我们东莱郡,提供食物乃是我们的本份,定当不负所托。”王飞云郑重的说道。

“不知吴先生会如何处置这些投降的盗匪,是充军还是?”刘繇不禁问道。

“根据我们徐州新定的律法,凡是盗、匪、贼、寇投降的,我们都会将他们带到下邳进行罪行的审判,毕竟不是每一位盗匪都曾经杀人放火,残害无辜。

对所有人进行统一的审问,然后根据其罪行进行不同时间的服役,服役结束后可以成为徐州的百姓,我们会向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保证他们可以在徐州像其他百姓一样正常的生活下去。”吴起解释道。

“没想到徐州的律法竟然能做到如此地步,不愧是吴子的后人。”刘繇称赞道。

“如此说来,对于这些贼寇不但不是一件坏事,反而能让他们洗心革面,改过自新,成为民富兵强的徐州百姓。”王飞云羡慕的说道。

吴起没有耽搁时间,和刘繇二人又闲聊几句后,就带领众人走出县长府,嘱咐曹豹让其整顿大军,准备向东北方的黄县进发。

王飞云和刘繇两人亲自将吴起大军送出城外后,就立刻返回了曲成县。

府内。

王飞云向刘繇问道:“正礼兄,如何看待今日之事?”

刘繇正色的说道:“今天下大乱,汉室倾颓,董贼窃命,四方豪杰之士风起云涌,隐隐然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大汉朝廷就如同当年的周王室一般,空有虚名,实际上已经难以调动各地的诸侯军阀。

青州又是大汉最乱的几个州之一,现在南边的徐州牧陶谦派遣吴先生进入青州,已经收服了北海国。我听闻徐州牧陶谦不但年年将税赋运往朝廷,更是每年都会进献沿海特色的产品,当今圣上非常喜欢。

可以说,陶徐州是当今之世为数不多的大汉忠臣,我们理当投靠于他。”

“正礼之言,正合我意,我只怕郡守不愿意投靠陶徐州。”王飞云担心的说道。

“飞云放心,蔡伯起为官多年,左右逢源之术更甚于您,投靠徐州牧陶谦明显是最好的出路。”刘繇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