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149章 天下大势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149章 天下大势

作者:旗鼓相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9 20:54: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自我与景略相遇后,你就算无遗策,只是废帝能从守卫森严的洛阳皇宫逃到幽州实在有些匪夷所思,不知景略为何如此认为?”原本风轻云淡的魏无忌,勃然变色的说道。

“卫、霍两位将军现在幽州刘伯安帐下为将,已经不在是秘密。他们可以说是从古到今最强的外戚,以他们曾经的过往和对大汉的态度,必然会在刘辩刘协兄弟中选择。

在我们得到的消息中,如今陛下身边已经有昔日的飞将军李广以及光武帝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中,位在前列吴汉和贾复,故而卫、霍两位将军必然选择的少帝刘辩。

我原本一直认为少帝被囚禁在永安宫内,卫、霍两位将军虽然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但是来到这个时代,也只是平民出身,最多勉强算是落魄的寒门子弟,是暂时没有能力解救被幽禁的少帝刘辩。

所以他们只能投靠一位有能力将来能带兵进京勤王,推翻董卓统治的诸侯,而且此人必定是心有汉室江山,否则就是前驱狼后迎虎,当以汉室宗亲为优先选择。

整个汉末的宗亲无论是能力、志向、所处的位置、麾下的实力,当以幽州牧刘伯安为最,他们投靠刘虞也在情理之中。

直到我从郭奉孝那里得到颍川名士荀文若也投靠幽州的刘伯安,才发现事情和我原本想的不一样。”王猛详细的解释道。

“颍川荀文若?就是景略曾经提起过的那位有王佐之才的天下名士?”魏无忌惊讶的问道。

“没错,按照历史的走向,此人应该会在董卓进京后弃官而去,前往冀州投靠袁绍。之后发现袁绍并没有兴复汉室志向,于是离开袁绍南下投奔曹操。”王猛脸色凝重的说道。

“景略曾经说过,原本的历史中,孟德后来虽然没有代汉自立,但是所有的程序已经在他的晚年完成,他死后,他的儿子迅速的代汉自立了。既然孟德没有兴复汉室的想法,荀文若为何还要南下投奔曹孟德?”魏无忌眉头微蹙的说道。

王猛摇头叹息的说道:“人的**会随着权利越来越大而逐渐膨胀,就以这个时代举例。董卓曾经是守护大汉北方的擎天之柱,是并州、凉州百姓心中的北境之光,哪怕后来董卓废帝擅权,在边境仍然有维护董卓的百姓和将士。

原本的历史中,公孙瓒也曾经是抵御鲜卑、乌桓,保境安民的华夏英雄。随着麾下将士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官职越来越高,**也开始无限膨胀。以至于后面开始放纵军队,掠夺豪族与百姓,最终众叛亲离,**而死。

孟德刚开始也是一位心存天下的热血青年,他的不臣之心应该是在解决袁氏父子,平定北方后,逐渐显露。

因为在赤壁之战前,史书上记录了许多荀彧的战略规划以及奇策良谋,但是从孟德统一北方后,史书上已经没有记录荀彧再为曹操谋划一策。

恐怕是那时,荀文若已经意识到孟德将要代汉自立,于是以沉默来反对。

而且荀彧死之时,汉献帝刘协深感痛惜、痛哭流涕,并下令祭祀之日不奏乐,这是汉献帝自继位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恐怕除了汉献帝敬佩这位忠贞的汉室之臣外,更多的还是荀文若一死,孟德代汉的步伐已经无人可以阻挡了。”王猛长叹一声道。

“景略的意思是,荀彧之所以没有南下投奔孟德,是发生了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才让荀彧北上进入幽州投靠刘虞?”魏无忌一点即透,恍然大悟的说道。

“没错,我从郭奉孝那里得知,他们颍川名士们原本非常看好汉少帝刘辩,而且荀文若在京城担任守宫令时,和当时还是皇子的刘辩交情非凡。

刘辩被废的当日,荀文若就弃官而去,不知所踪,甚至连当时荀家之人也以为他陨落在十常侍与外戚的争斗中。

既然连荀文若都去了幽州,我猜测少帝刘辩很可能被卫、霍两位将军不如用了何种手段,从皇宫中救出来。

否则少帝刘辩如果还被幽禁在皇宫之内,荀文若留在京城明显更为合适。因为守宫令属少府,掌管皇帝御用的笔、墨、纸张等物品,可以成为内应。

不过这些都是我的猜测,实际情况如何,还需要我们安排斥候和细作前往京城的皇宫以及幽州打探消息才知道。”王猛智珠在握的说道。

“如果少帝刘辩真的在幽州,那我们接下来可要为孟德选好正确的方向,站好队了!”魏无忌忧心忡忡的说道。

“无忌兄之言正是我心中所想,现在天下群雄并起,加上历代名将的到来,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争之世。

目前为止,天下的势力明面上大致分为保皇派、中立派、反董派、反汉派。保皇派如祸乱京城的董卓、幽州牧刘虞、徐州牧陶谦、并州刺史刘备、陈王刘宠等。

他们会上缴治下郡县的赋税,派遣自己的子嗣进入朝廷为官,接受朝廷的封赏。不过,即使是保皇派,他们也不在沿用大汉的律法,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改革变法。

比如徐州的改革就废掉了许多大汉对待百姓比较严苛的律法,而幽州牧刘虞甚至重农不抑商,大力扶持商贾,降低商人的赋税。

中立派则诸如益州牧刘璋、凉州刺史马腾、荆州刺史刘表、幽州刺史公孙瓒等,虽然他们明面人仍然接受朝廷的封赏,在朝廷的征召下,仍然没有派遣子嗣入朝为官,甚至以各种借口拒绝将郡县的赋税运送到朝廷,其实不臣之心,已经路人皆知。

反董派则是当初酸枣联盟的参与者,如冀州的袁绍、南阳的袁术、南荆州的孙坚以及兖州的孟德。这几方势力已经完全不听从朝廷的命令,只要董卓一天不倒台,这几方势力就会和董卓斗争到底。

不过,袁氏兄弟因为和董卓有灭门之仇,可谓是不共戴天,不可能有和解的一天,不然无法向天下士人交代。而孟德和南方的孙文台则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立场,因为他们只是和董卓政见不合,并非生死大仇。”王猛笑着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