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断头刀 > 第8章 第一节 怪兽

断头刀 第8章 第一节 怪兽

作者:尚雍散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05:35:2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至此书接前文,麻三儿自得了宝贝,当然“人逢喜事精神爽”了,却羡煞了旁人,弄得柴禾只有羡慕的份儿,常常是自怨自哀,觉着没人家的福分,只能是个干活儿的命。然而没过几天,柴禾就不用羡慕了,原来那火丸的燥性极大,烧得麻三儿嘴中起燎泡,两眼火红,就连上茅房大解都有些困难了。起初他不肯服软儿,想着能硬挺过去,可到了后来,嘴中疼的连饭都吃不下,只好请了郎中前来调治了。

郎中把了脉,开出几副清热泻火的汤药,又嘱咐说平日里多喝水,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便走了。麻三儿口服汤药,吃素习武,整过了个把月才渐渐好起来,师傅说这是宝贝的火气太重,待贴身带得久了,便就散了。果然又过了一个多月,麻三儿便复原如初了,然别的倒好说,只是睡觉渐少,到了晚上,只好独自一人看参图打发时光了。

要说他们小哥俩儿学习采挖棒槌也时侯不短了,不但将图谱背得滚瓜烂熟,还时不常随师傅去挨村儿收参。不论是自养参、山参、林下参、青参、老参、太子参,哪怕是参花、参果,也是见什么收什么。经过了这般打磨,他二人虽谈不上精于此道,却也能算是合格的参工了。

可即便如此,师父也始终没提带他们进山之事,二人也曾问过,然师父只是笑而不答,小哥俩也猜不透老人家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东北人管人参叫做棒槌,清朝时在吉林一带专设有皇贡庄,上品的山参要一律进献给皇上和老佛爷,普通药铺只能用自养参和太子参。即便偶有山参出售,个头也小的可怜,然而也不是经常有,且价格昂贵,说是天价儿也不过分。自古以来财白向来是动人心的,于是便有那不怕死的主儿,偷偷将七两以上的野棒槌藏了,或随身携带,或与镖车同行,暗混进北京城,悄悄卖给王爷、贝勒,以此换来大把的银子。消息传开,便也催生出那一路的江洋大盗,专门儿候在荒郊野外,劫取偷运进京的棒槌。他们管偷着进京的参工叫“参痞子”,而参工们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挖来的好参被他们抢了,也恨得咬牙切齿,背地里都叫他们为“参蝎子”。

老参工浸淫此道日久,深知绝大多数的参工都将一辈子辛辛苦苦挖来的好参纳了皇贡,到头来依旧衣食无着,一贫如洗。而他们的子女呢?只能沿着父辈的老路继续奔波,是永无出头之日的。现如今自己老了,收到两个好徒弟,待自己如同是亲生父亲一样,若是再让这小哥俩儿走自己的老路实在有些于心不忍。他见麻三儿胆大心细,命硬心活,又有柴禾作为帮衬,早晚必成大事。所以早就暗打主意,待时候到了,便带二人进山,挖出宝参,偷偷入京,卖个好价钱,就再不用起早贪黑,吃苦受累了。

他深知四季的风云变幻对山参颇有影响,也对参老成精的传说深信不疑,故而并未轻举妄动,而是夜观天象,静待时机。现如今麻三儿误打误撞间得了火丸,真乃天意使然,那人参本是骏补元阳之品,与火丸必有感应,如此看找到宝参当不是什么难事了。目下时已初秋,凉风撒撒,正是进山的好时机,老参工沉吟一夜,方打定了主意,一大早便将小哥俩叫了起来,嘱咐他们准备一应物事,共同进山。

一听说可以进山,二人甭提多高兴了,在他们的心中早就盼望这一天了,这便是“学艺千日、用在一时”,可算能有用武之地了。二人在师傅的指点下,准备好红线、细针、麻绳、铁铲,又到城中买来干粮、木匣、红绒布等一应物什,并带好弓箭与柴刀,将衣物换成贴身的短衣襟小打扮,下身打好绑腿,穿了厚底儿的双层麻鞋,戴了窄边儿凉帽,就算是准备妥当了。

那时关外的采参人都是在夜间赶路进山的,为的便是不惊动山神、土地,能得到他们的庇佑,找个好棒槌。所以天一擦黑,三个人便锁上房门,点好火把,直奔山口。近年来进山挖参的人日益增多,一则是因为兵荒马乱的,种地不易;二则就是想着能进山摸宝,一夜暴富,彻底离开这穷苦的日子。而为了保证上好的棒槌都能掉进皇帝老子的口袋里,各地的贡庄都在山口设了卡子,进山的人必须登记造册,出山之时还要被搜身检看,以防有人将好棒槌偷带出山。

三个人赶到的时候已是二更天了,秋风瑟瑟透骨的凉,卡子前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远看估摸有七十来号人,一个贡庄的管事正坐在桌子后头逐一为他们登记,一旁则站着几名清兵,都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其中原因不难想象,这可是苦差事,那些没来的同僚全都在夜里逛窑子去了,只留下他们在这里挨饿受冻,天底下又有谁想来受这份儿苦呢?他们都有着一百个不情愿,只想着能快点儿应付了事,回去再睡个安生觉。

见到这长长的队伍,麻三儿他们可有些着急了,因为在临行之时,师傅已向他们交了底,二人不能在花名册上登记,一定要混进山去。只要是进了山,便直接往西北的老林子走,那儿准能找到好棒锤。而眼下呢?那管事的登记起来有板有眼,想要就这样混进去还真不容易。麻三儿的鬼点子最多,他心中一急,便有了主意,他还记得那施公案里的段子,于是向柴禾做了个鬼脸儿,那小子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立刻就心领神会了。

只见他忽然抬起手,“啪”地一声,给麻三儿来了一记响亮的耳光,麻三儿立刻捂着脸叫起屈来,接着一个返身,便将柴禾扑倒在地了。柴禾躺在地上,瞅准机会,向着身前那位的屁股上狠命就是一脚,那人向前一个踉跄,胡子正好碰在火把上,立刻烧成了一团火球。他急忙用一只手拼命拍打,而另一只手中的火把便没了准头,一顿的狂挥乱舞之下,不是燎了这位的辫子,就是烫了那位的眉毛,一瞬间队伍乱作一团了。山口前本就是黑灯瞎火的,队伍一乱便难以约束,几名清兵见状,急忙窜入人群中拉架,可他们越是忙活,队伍就越是混乱,就连管事儿的桌子也被挤倒,吓得那名书记躲得老远,生怕在混乱之中挨了打。于是借着这乱蝇一般的局势,麻三儿与柴禾早已弓着腰,匍匐在草丛之内,混进山口了。

刚过山口,两个人就撒开脚步,飞跑起来,就好像后面真有人追着他们似的,丝毫都不敢回头看。就这样他们一直跑到天光微明,才收住了脚,忍着饥渴,回头仔细观看、倾听,直到确信除了草虫的鸣叫外再无人声,才放下心来。此时他们尚未进入大山的深处,四周依旧草地融融、野花点点,这要是被有心人看了,真会觉出有那么一点儿诗意呢。心头的怕意已经消了,两个人就随处找了块青石坐下,掏出昨晚儿备好的牛肉与面饼,就着水鳖里的清水吃喝歇息。借着空档,麻三儿仔细辨了下方向,确信没有走错,这才长舒了一口气。两个人吃喝饱了,累劲儿与困劲儿却接踵而至了,他们再也支撑不住,就都躺在青石上打起瞌睡了。

待他们再次睁眼,已是阳光刺目,日上三竿了。两个人急忙一骨碌身儿爬起来,收拾起散乱各处的东西,正要赶路,忽见远处恰有几只野兔在傻傻吃草,也不知避人。麻三儿一看便来了兴致,急忙弯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就射中了其中一只,其余的兔子这才知道害怕,都一哄而散了。柴禾跑上前捡起野兔,又用柴刀劈了个树杈挑着,于是二人带着牙祭,有说有笑的,向着大山深处走去。然而他们才走了半个时辰,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山势变得越来越陡峭了,蓬生的野草代替了柔嫩的小花,周围立石如箭,卧石似虎,林子也越来越密了,就连想辨认一下方向也困难起来。只要有山风吹过,周围便犹如鬼魅哭嚎一般,听得人毛发直竖,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两个人都有些害怕了,但又不愿在对方面前露怯,只能相互吹着牛皮,一步一步往前挨。

白天山岭间有着充足的阳光,倒也罢了,而夜幕的降临就使得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了。首先便是骇人的黑暗,怪树与怪石都像被鬼魅附了体,一个个张牙舞爪的,仿佛要随时扑过来似的,更不用说那野兽觅食的啸叫声,直听得人两股战战,举步维艰。两个人已经走了一整天,虽然有那只野兔垫底,然这会儿又累又怕,已经有些挪不动步子了。麻三儿见前面有棵大树,树冠足有数十尺见方,倘或在夜晚能到那上面儿去过夜,这心里头可就踏实多了。他要过柴刀,挥手砍断藤萝,手攀着枝桠慢慢爬到冠顶。但见繁星满天,如河如链,任何词藻都难以形容其盛大壮美;他又感到了一丝暖意,倒不是因为山间不冷,而是在一瞬间,自己仿佛又回到星空下了。他垂下随身携带的麻绳,将柴禾拉了上来,两个人在树冠的枝丫间找了个较为平坦的位置,又用柴刀砍了很多树枝做为铺垫,就急急忙忙的躺下了。此时周遭万籁俱寂,夜空中繁星眨眼,秋夜虽凉却不甚冷,两个人早已累坏了,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彼此间以呼噜声应和着,进入了梦乡。

约莫能有一个时辰,又或者是两个吧,麻三儿竟被树下的一阵窸窣声惊醒了。他腰间带着火丸,精力自非寻常人可比,即便在睡梦中耳音也是极灵的,只要有个风吹草动,便能醒来。他身在树冠之上,而那一阵噪音却是由树下发出的,故而他并不惊慌,反而有些兴奋。他拨开身旁的枝桠,探头向下面窥探。头顶的月色虽有些朦胧,却可巧能将一小片月光从树缝间投射下去,照在草地上赫然显露出一个庞然大物。它的身型甚高,足足一丈有余,通体黑毛,唯有双眼晶亮,暗夜之中望过去犹如两盏明灯,让人望而生畏。它并非是一动不动的,而是时不时转头,东瞧西看,时而又扭腰,前俯后仰,好像非常享受这一片宁静,又好像在找寻什么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