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断头刀 > 第1章 第四节

断头刀 第1章 第四节

作者:尚雍散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05:35:2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然而,别看一片人声犹如沸腾的水,却没有对麻三儿产生一丝一毫的影响,此时他的目光跟一片心思都被眼前的刀拽走了。小的时候他没有读书识字的条件,更没有练把式的家资,只有祖上传下来的一本刀谱可以偷偷翻阅。刀谱已经在关家存放很多代了,穿页的绳头已经腐烂,纸面也开始发黄、变硬,每当翻看之时必须小心翼翼,否则稍一用力便能将其揉烂、搓碎。

刀谱被老爷子藏在了供桌后面,小孩子天性好奇,看见爹娘藏了东西,便非要将其翻弄出来,探看明白不可。只要爹不在,麻三儿便会偷偷将书摸出来翻看,倒不是为了偷学点儿东西,只是单纯的觉着书里的画儿诡异、新鲜,自己从未见过。那个年头,农村人没几个识字的,偶然进到城里也只能在街边翻翻旧物摊上的旧书,看看书中的插画儿,过过干瘾罢了。麻三儿也跟着爹进过几次城里,看过练把式的撂场卖艺,也在街边的书摊儿上见过成了名的兵器谱。经过这一番比较,他逐渐发现,自家的刀谱其实与众不同。画上的人物,看不出是哪个朝代的打扮儿,运刀也不似其他刀谱上那般缠头裹脑,三路回护,而是矮身缩胯,身子低伏,将刀平着用,专攻下三路。

小孩子天性好动,他偷偷的学着比划,不经意间竟然学会了几个路数,在和其他孩子打架的时候竟然占尽了上风,还几乎闹出了人命。虽然老爷子狠狠打了他一顿,不许他再偷练刀谱上的功夫,然而那一个个奇绝诡异的招式却已然印在他的心里了。今天他就要起刀了,若是能依着刀谱练成功夫,在江湖上闯出些威望,去战场上立些军功,想来便不是什么难事了。倘或真能积功晋升,登堂入室,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那可就再无遗憾了。

心中想着美事,他渐渐的有些如痴如醉了,在这微醺般的感受之中,麻三儿却隐隐察觉到了一丝不安。但并不是身处于喧嚣之中必然产生的慌乱,而是一阵莫名其妙的安静,它来的如此突然,让人觉着自己一定是悠忽间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麻三儿定住了心神,他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可一瞧之下就更加疑惑了。

满场的老少爷们全都闭上了嘴,正伸长着脖子,瞪着两眼,往供桌上瞧。麻三儿感到又好气又好笑,心想这供桌上头不就是两个馒头和一只烧鸡吗,难不成真有这么大的诱惑了?况且起刀的仪式还没结束,怎么就惦记上吃食了?他一边儿这样想着,一边顺着大家伙儿的目光仔细看,这一回他终于看明白了,可也一下子傻了,敢情不知在什么时候,供桌上竟然多了一只黄皮子。

东北人管黄鼠狼就叫黄皮子,老时年间,普通乡民最信狐黄二仙不过,人们都说这两位大仙能迷人眼,动人心,倘或是修行的年头儿够了甚至能口吐人言,与人呼兄论弟。麻三儿自小就长在乡间,两耳都灌满了关于黄大仙的故事,但所有的故事里只有一个老艄公讲过的故事最让他信服,至今难忘。

据老艄公讲,有那么一回,他呢又像往常一样在河边儿摆渡,那天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前来渡河的人特别少,他整整等了一个上午,才等到一位客人,费了半天劲,仅仅挣了五个铜板。于是他就想着将船收了,看看能不能上山去打点儿柴火。正在这个时候打路边儿突然出来个小老头,他的身高只有四尺左右,尖尖的鼻头儿,窄窄的脸儿,穿一身黑袍子,戴一顶土黄色的小布帽子。他站到了河边儿,就冲着老艄公一个劲儿地招手,老艄公见有人想要渡河便把船撑了过去。那小老头上了船,便用尖细的嗓子说:

“把我渡过河去,赏你一钱银子,不过要等我上了岸才给啊。”

老艄公听说能有一钱银子,登时乐开了花,他也没多想,就把船撑过了河。船刚一靠岸,小老头就直接跳了下去,可还没等老艄公开口要钱,小老头儿就化作了一股黄烟儿,不见了。起先,老艄公还以为是眼花了,可等他揉了眼睛细看,周围确实是没有了小老头儿的踪影。他只好自认倒霉,一边往回撑船,一边还埋怨自己不该见钱眼开,这回准是遭了报应了。可当他刚把船拢到岸边儿,突然又来了个小媳妇,她的身高也不满四尺,脸上描眉画眼儿,甚是俊俏。她一见老艄公把船撑过来了,也向他招手,老艄公见她是个女子,也没犹豫,就叫她上了船。小媳妇同样用尖细的嗓音说:

“您老把我渡过河去,我给您一钱银子,刚才那是我公公,他的钱我一块儿给。”

老艄公听说能挣二钱银子,便把刚才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立刻摇着撸将小媳妇也渡过了河。小媳妇上了岸,还是没等老艄公开口就一股子黄烟儿,不见了。这一回可真把老艄公吓得不轻,他知道这是碰上邪**儿了,连忙将船划过对岸,准备拴缆收船。可就在他低着头去拴缆绳的时候,背后一个同样尖细的嗓音说:

“老人家,您看您能不能帮我渡过河去,上了岸我给您一两银子。”

听了这个话,老艄公吓了一跳,他撑船一辈子还没挣下一两银子呐,于是又见钱眼开,又把刚才的事儿忘了个一干二净,便解开缆绳,让年轻人上了船。这个年轻人和他刚才见过的两人一样高矮,就是穿了身灰布长袍,像个读书人。老艄公一心想着能得一两银子,便又将船划到了对岸。此时天已经黑了,他回过身刚想叫船上的人起身,忽然见到一只个头儿挺大的黄皮子正蹲在船舱之中,两只眼睛晶亮的放着光。老艄公见是黄皮子又来骗人,气得连怕都忘了,直接挥起手中的木桨就要砸下去。可那只黄皮子是何等的迅捷,刚见他将船桨扬起,便“嗖”地一声儿从他的胯下钻了过去,三蹿两蹦间就消失在黑夜之中了。

老艄公见跑了黄皮子,只得自叹晦气,便想着放好了桨抽一袋子烟,解解闷儿。他刚要俯身到船舱里去摸烟叶子,却忽然看到黄皮子蹲过的地方有东西在闪闪发亮。他急忙揉了揉眼睛,再去低头细看,却见在船板缝里竟有几个金克子。他急忙跪下来,将金克子小心的一一捏起,跑到城里去换银子。金铺的掌柜验了金子的成色,直接给老艄公兑换了一两五钱银子。老艄公手里捧着银子,乐得眼泪生花,直到这时候他才知道,今天渡河的三个人乃是黄皮子一家,临走也不忘报答渡河之恩,特意留下了渡河钱。打那以后,老艄公就在船上安了个黄大仙儿的灵位,晨起三叩首,早晚一炷香,而且逢人便说这黄大仙儿是真的灵验。

老东北人听这类故事听的多了,便没人敢去冲撞大仙爷,众人见眼前的这位黄大仙,身量长,毛管儿亮,嘴边还有一圈浓密的黑毛,都快要成精了。别说没人敢把它怎么样,就是大气儿也没人敢出。而这位站在供桌上的大仙儿爷,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未显丝毫的慌张,它微躬着身站在馒头与烤鸡中间,却并不往食物上瞅,而是瞪着两只贼亮的眸子盯着众人看。一众男男女女倒让大仙爷盯得有些不自在了,人群里面儿渐渐的就有了骚动,许是这声音让大仙爷有些得意,它便扬起了脸儿,呲出了牙,在嘴角边挤出了一个微笑。

黄皮子若是冲人笑,可是天下的头等大事,只有快点儿躲开才能够消灾解祸,遇难成祥。这类规矩在东北乡下就是五六岁的小孩儿也知道,于是一瞬间人群便炸了营,全都没命的四下乱窜开来。麻三儿也给吓傻了,那些关于黄大仙儿的传说几乎是一瞬间就涌进了他的脑海里,乱哄哄的吵得他头痛欲裂。然而更让他害怕的是,这里就是他的家,桌子上就是祖宗留下来的宝刀,所以无论黄大仙降下什么样的灾祸,他也不能逃,只好伸直了手去硬接着了。

成瘸子腿脚不便,被人群左拥右挤,直到众人都逃尽了,他才挪出半步,却恰好可以看到那面悬挂的铜镜。那可是实打实的古物啊,平日里模糊不清,可这会儿却是明亮耀眼,既映出了供桌上的刀和吃食,也映出了一个模模糊糊的人形,在那里搔首弄姿,咧嘴微笑。

成瘸子虽是个骗吃骗喝的痴汉,可是对民间崇拜的大仙爷却不敢不敬,他心知今天是碰上真格的了,虽然猜不透这是福还是祸,可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好在大仙爷并没有什么恶意,它见惊散了众人,便不慌不忙的打了个哈欠,又尽力抻了抻腰身,这才闲适的舔起爪子来。麻三儿与成瘸子的目光随着大仙爷的一弓一伸来回颤动着,他们就实在想不明白,这是在什么地方出了岔子,居然把这位爷给请出来了。

大仙爷舔过了爪子,象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转过了身,居然凑到了那把刀的跟前。此时刀面上仍旧闪烁着摄人的寒光,照理说一般的畜牲绝对不敢拿正眼瞧它,而这位爷台却有天大的胆子,居然将鼻尖儿贴住了刀面,却丝毫也不惊惧。只见它上上下下的将刀看了个遍,又对着刀面儿上映出的影子点了点头,这才转过身,用后腿猛力一蹬,将刀蹬得直飞起来,望着供桌下面摔落下去。

在一旁观望的两个人,心也一起随着刀飞起来,又落下去,直到地面的灰尘被砸得四散飞扬,才又重新回到肚子里。两个人的心都凉了半截儿,因为大仙爷儿的举动分明就是不让起刀啊,甚至连以后上贡都免了。可这是因为什么呢?没了刀自然就不能去衙门口儿应事儿,那今后的生活又如何着落呢?大仙爷却没有给两个人更多的暗示,它只是弓着身子跑到桌边,探头向下边儿看了看,似乎对自己的举动颇为满意,而后便轻轻松松地跳下桌子,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