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断头刀 > 第13章 第三节 真功夫

断头刀 第13章 第三节 真功夫

作者:尚雍散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05:35:2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他们情知这瓶酒必是坟冢中的陪葬之物,倘或被眼明手快的公人撞见,少不得要被拿到堂上三推六问,定个盗掘坟墓的重罪,即便当堂讲出实情,又有谁肯信这鬼神之说呢?必再定个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的罪过,只是罪加一等罢了。而要将这瓶酒打碎埋藏,倒是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却也着实可惜了这好物。老两口思量再三,最后才决定将它藏在里屋壁橱下的夹层里,一来昨夜之事没有外人知道,二来老汉也可借机品尝佳酿,饱饱口福,至于那个钧窑的瓷瓶,若碰到了合适的买主,一准儿也能卖个好价钱。

于是老两口便将此酒藏匿起来,不料这以后,那酒瓶每逢夜深人静之际,便嗡嗡鸣响不绝,倘或将耳朵贴在瓶上,便可以听到瓶中似有敲击之声,仿佛在里面封着个精灵鬼怪似的。这下老两口只剩暗暗叫苦了,别说喝,就是扔或埋也都不敢了,就怕惊动了瓶中的精怪,有朝一日找上门来,岂不又是自寻死路。

于是乎他老两口只得每日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如此又过了百十日,忽然来了个游方道士,他本是入店打尖的,却见尹老汉面目阴晦,便开口相问。尹老汉见他眉目俊朗,言谈举止颇为不俗,便口打“嗨”声,讲了事情的始末缘由。不料那老道听后不置可否,只是请求当夜宿于店中,好能一探究竟。尹老汉已被那瓶酒折磨得无法可想,只得答应下来。当夜三更时分果然那藏酒的木橱下先是传出嗡嗡鸣叫之声,就好似有一只陀螺在高速旋转,继而又传来乒乒乓乓的敲打之声,吓得那老两口都缩在炕上,口中一个劲儿地念佛。

然老道却若无其事,只见他走上前,先是在木橱之上侧耳细听,接着便呼啦一声打开橱门,又将耳朵贴在瓶上细听,良久方微微一笑,关了橱门。老两口见他不急不慌,先自佩服了八分,慌忙下炕,掌上灯,请他坐了,又去沏茶,那点心饽饽。那道士连忙阻止道:

“二老休怕,瓶中并无古怪。此酒乃是至阳之物,而那瓷瓶却是在墓中吸附了阴晦之气的。白天阳气东升,尚且好说,直到了深夜阴气渐浓,那瓶的阴气受了鼓动自然和酒中阳气相抗起来,因而发声。待日后遇到阳气极盛之人,将酒起了,与之同饮,自然就没事了。”

说完他又教了尹老汉如何辨别来人的阳气盛衰,便各自安寝了。

第二天那道士未受一毫酬谢,便启程赶路了,老两口儿自是千恩万谢,直将他送出十里之外方才作别。等一回到店内,尹老汉便依照道长的吩咐,将酒封在一个土坛之内,盛放在东边的窗台上。在每天旭日东升之时即打开窗棂,让它吸收阳上之气,如此一来入夜之时也就悄无声息了。

然而这阳气极盛之人却致为难寻,平日里能来此小店儿中的客人不是贩夫走卒,便是马帮胡匪,还有那挖坟掘墓的草寇,蹿房越脊的飞贼,各个獐头鼠目,满脸晦气,焉有阳盛之人。直到尹老汉在日头东升之时遇见麻三儿与王大愣,方解开这个疙瘩,他见此二人面堂红润,身形挺拔,绝不似一般的鸡鸣狗盗之徒,各个拱肩缩背,就像生怕别人看见其真面目似的,据此便断定麻三儿与王大愣必是那久寻不致的阳盛之人,故而才拿出那瓶酒与二人同享。

麻三儿听后,不觉在心中暗骂:“这个老杀才,也不事先将情由挑明,如此一来,岂不是拿我兄弟二人当棒槌使了。”

可是酒已下肚,多说无益了,然麻三儿是终究对这坟冢中的物件儿有些忌讳的,便借口不胜酒力,推杯不饮了。而王大愣却是天生的人傻胆横,哪管什么鬼神,只情大口喝起,最后竟喝得酩酊大醉,被麻三儿与尹老汉合力抬到屋中的炕上,蒙头大睡了。

这一觉,王大愣直睡了三天三夜,方才醒转,麻三儿急叫尹老汉打来冰凉的井水,给他擦脸、漱口,忙活了好大一阵,王大愣这才彻底醒了酒。他见大家伙儿都直眉楞眼地看他,初时还不明所以,待得听说他已睡了三天三夜,这才咧开大嘴讪笑起来。尹老汉情知自己是拿两个年轻人作了除邪的工具,心中颇不过意,便尽量殷勤招待,麻三儿也知他心地良善,如此而为乃是有着难言之隐,便也渐渐释然了。

如此又过了两天,麻三儿思量着要继续赶路,便向这老两口辞行。尹老汉原没个一儿半女,这几日间同麻三儿相处得如同亲生父子一般,此时真有些难分难舍。他知道麻三儿去意已定,便从墙上取下猎叉,赠予二人,并叮嘱说:他的店面虽小,却足可安身立命,倘或有难,可来相投。麻三儿接了猎叉,当面谢了二老,便同王大愣踏上官道,继续向北而行了。

此时的天已是更加冷了,好在他二人启程之日是晴明的,阳光明媚,这使得二人的心情颇为舒畅。王大愣本就是个实心实脑的人,虽然其父突遭不测,家园尽毁,却好在有麻三儿这个好兄弟相伴,再也不必担忧孤单与愁苦,想来也是上天的恩赐了。

一路之上,他时常扭头看向麻三儿,眼里都是温柔的笑。此时的麻三儿也是心情大好,他心中所想的都是能见到成瘸子,央告他给义兄找个差事,足可使他安身立命,如此一来也不枉他二人结拜一场。

不觉间,他们四目相对,麻三儿见王大愣一脸憨厚的笑意,不觉又起了小孩子的心性,想着要捉弄他一番,于是脚下加劲儿,快步走了起来。这些天,他始终没把功夫放下,心中总是念着:虚心实腹,内外通达,勿思勿忘,阴阳一气,虚实相济,无意是真意的口诀,有时侯脑中混沌一片,理也理不出个头绪;而有时候却又觉着,这几句话首尾照应,字字珠玑,简直妙不可言。尤其在今天,他自觉脚下仿佛有了一层气将他托举,走起路来,如同腾云驾雾一般,也不知这样的感觉是对是错,却苦于无人询问,只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了。

他有心显耀武功,便稍稍将意念聚于足底,周身松活自在,头颈仿佛与天相牵,身后便犹如有人推着一般,转眼间将王大愣甩在了后面。王大愣练的是外家功夫,空有一身蛮力,却光凭步行怎么也跟不上,只好撒开两脚急追,边跑边喊:

“兄弟哎,你,你别跑啊,等,等我一等啊!”

麻三儿逗弄着王大愣追了一段儿,又歇一段儿,不知不觉间已然走出了十多里路。两人都有些乏了,便停下脚步,坐于道旁的荒草坡上,吃干粮打尖充饥。干粮是尹老汉昨夜给二人烙的,里面加了焦糖,外面则沾了芝麻,咬在口中香甜焦脆,即便没有清水也非常可口。

王大愣满心疑问,他一边口嚼干粮,一边含混的问道:

“兄,兄弟,你刚才是咋跑的?咋不见你有多累呢?我就这么跑才刚刚赶上,这是什么戏法儿啊?”

麻三儿咽了口中的食物,咂了咂嘴道:

“哥,你不知道,人的气力是有数的,能不累吗?但如果能将周身的劲儿使匀喽,那便不一样了。”

王大愣听了,如坠云里雾中,急忙开口追问道:

“我满身都是劲儿,也没听说什么匀乎不匀乎的。你能不能说明白点,别兜圈子。”

麻三儿听了,便苦笑道:“即便说了,你也未必能听得懂,人要没劲儿时练劲儿,有了劲儿却不能使劲儿。”

他见王大愣目瞪口呆,连嘴中的食物也忘了嚼,忙解释道:

“俺师傅常说,咱习武之人,要内外兼修,识得根节与梢节,在松中求紧,在柔里求刚,不可擅使蛮力。否则伤了筋骨,到老之时就走也走不动,跳也跳不得了。”

他见王大愣并未出言反驳,便继续说道:

“有些人练了一招半式的花拳绣腿,或学了点儿内功心法,便不愿意再去练基本功了。结果手无缚鸡之力,或周身磕一下都受不了,却也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了。”

王大愣这时方开口道:

“不对,不对。俺是知道的,只要学了好把式,怎么着也能当个侠客,哪有你那一说。”

麻三儿听了,只好苦笑道:

“我在王府那会儿,曾跟着白七爷。他老人家说功夫可不是这么练的。把式再好也要外练筋骨皮,每天不但要举石锁,还要挑石担,耍关王大刀,那都是在练劲儿。到了晚上没人的时候还要靠大树,踢打柏木桩,师兄弟间每天都要捉对厮打,且都是没有招式的散手,有些筋骨挫伤也是家常便饭,要不师傅家干嘛非要跟徒弟签定生死文书呢?师傅还说久练不如久抄,久抄不如久打。抄就是打对子,而打就是没有准备的真打,再好的功夫也要在打上练,这样遇敌的时候才不会慌乱。而现如今很多喊着练功夫的人吃不了这份儿苦,只能靠花架子挣钱,将咱老祖宗的好东西都给糟践了。”

他顿了顿又说道:

“其实师傅也说了,会内功心法是好事儿,能知道怎么用劲儿,不会练伤了自己,也能长进得快些。但这心法是很微妙的,要终生揣摩,没有止境,这就是老把式为什么功夫更高的原因,也是内家与外家间的区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