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断头刀 > 第14章 第十四节 作饵

断头刀 第14章 第十四节 作饵

作者:尚雍散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05:35:2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对于冰窖之中的潮湿可能会伤及锋刃一节,麻三儿并不在意。他曾听七爷说过,倭人的玉钢本是继承了先唐的锻钢之术,又结合了本国铁矿的特点,才发展而来的,即便沉入水中数月也不会锈蚀。据说在获得此钢之前,倭国的匠人须先用湿泥搭建起两人多高的土炉,在炉中铺设好层层的木炭和焦煤,并经过了采火、敬神等仪式后,方才将木炭点燃。土炉之上预先留有数个小孔,用以观察不同位置火焰的颜色和状态。待火焰的颜色全部由红转白后,再由三四个人合力将上好的铁矿粉,均匀地铺洒在火焰之上。矿粉中的生铁经过高温的烧灼会渐渐熔为铁水,流淌至土炉的最下一层,并保存起来。而整个儿添矿、煅烧的过程往往要持续三、四个整天,且匠人皆能不眠不休,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认真和谨慎的态度。

待领头的倭人觉着下面的铁量已然够了,便会下令停止添矿与鼓风,待炉中温度降至常人可以承受的程度,便会命令众人将土炉扒倒,将最下层的一整块儿滚热的红铁拖拽出来。在经过反复确认之后,再将其中的一小部分取出,称为原钢。等到原钢彻底冷却,经过了数次敲打与磨洗之后,使它呈现出晶亮纯白的颜色,才被称为玉钢。

玉钢既然来之不易,价格自然不菲,由其打制而成的刀具必是上品无疑。对于这些道理与传说,麻三儿自不必跟小猫子述说明白,只是对他将钢刀藏于冰窖之内不加阻拦罢了。

在这般争吵、喧闹与忙碌之中,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转眼便已临近瘦脸儿做寿的日子了。王举人府中仿佛突然就变得敏感起来了,连麻三儿的心中也越来越焦躁,这段时间里,他已经向成瘸子袒露了自己的计划与安排。起初成瘸子被吓得魂不附体,他本欲极力劝说麻三儿能放弃这可怕的念头,却终因拗不过他的性子,只好应承了下来。

他先是按照麻三儿的吩咐,同王大愣进了山,找到了惯匪熊瞎子。这熊瞎子自打被瘦脸儿出卖,只好带着百十个弟兄逃了出来。一则因为没有了过去的声势,二则又因为官府追剿得紧,他这百十名弟兄,病的病、逃的逃,眼下就剩了不到五十人了。他们就藏身在左近的深山之中,以打家劫舍为业,却不出麻三儿所料,都对瘦脸儿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当熊瞎子听了成瘸子的诉说之后,当即便拍板儿应允了,并与他约定了时间,下山接应。有了这一番安排,麻三儿终于有了些许底气,但难免仍有些惴惴不安。毕竟瘦脸儿已经是朝廷命官,倘或真杀了他,官府又岂能相容呢?自己就算没被当场擒获,又能逃去哪里躲避呢?这一连串的问号虽然都是一样的难解,但他依然坚信邪不压正,血债总要有个血偿的机会。至于能去哪里安身,那就听天由命吧,实在不行也可穿过茫茫林海,逃到罗刹国去做工,就凭着自己个儿的手艺,出去混口饭吃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在初九的早上,博敦白竟然领回了两只熊掌。它们虽是干品,却和人手比起来,仍然显得巨大无比,那森森密布的黑毛,尖利瘆人的指爪,无不透射出慑人的威严。其他厨子见博敦白领到了熊掌,无不放下手边的活计,前来围观,因为在以往,熊掌是只有皇家才能享用的珍品呐。

博敦白一边翻看着手中的熊掌,一边用近乎炫耀的口气大声道:

“象这样的珍品,除了我博家,还有谁敢去烹饪呢?”

众人见他又犯了吹嘘的老毛病,不由得都有些兴味索然了,便纷纷撇着嘴回了自己的炉灶,不再理他了。博敦白并不理会众人的冷落,而是叫麻三儿端来一只木盆,在里边儿注满清水,再将两只熊掌浸没在清水之中。约摸过了一个时辰,他叫麻三儿将事先准备好的生石灰倒入了木盆之中。那生石灰遇到了冷水,瞬间便将水烧的滚沸,于此同时也发出了一阵刺鼻子的怪味儿,令所有人都闻之欲呕。直到怪味儿散尽,水也不再沸腾了,博敦白才让麻三儿用一根铁条将两只已经膨胀起来的熊掌挑了出来,在另一只木盆中反复清洗后,再用竹镊将熊掌上的兽毛拔除干净。那拔除了兽毛的熊掌经过石灰水发,变得晶莹、丰满,摆在案头之上,活像两只刚刚蒸得的馒头,全然没有了初见之时的威严可怖,倒显得有一点儿滑稽了。

博敦白见熊掌已经发好,便让麻三儿将屋中的一块生铁盖板搬了过来,并将锅具抬起,将盖板盖在了柴灶上面。那盖板正中有一块可以掀起的小小活门儿,如若将它掀起来那灶下滚烫的热气便只有这一处可以向外释放了。两个人翻遍了后厨几乎所有的坛坛罐罐,终于找到了一个能与这活门恰好密合的瓦罐。博敦白将两只发好的熊掌放入瓦罐之中,仅仅在里面倒入了少量清水,又将早已配好的酱料均匀的倒在瓦罐之内,最后才用面糊将瓦罐封了顶。瓦罐被放置在活门之上,倘或灶下是明火加热,罐中的水瞬间便会熇干,故而博敦白将灶中的明火扑灭,仅留下微微的余烬,缓缓烘烤。如此一来既不会将熊掌靠焦,也能使之炖煮入味了。

余下的便是漫长的等待了。博敦白几乎什么也不需要做,只是在院中的竹椅上喝茶、哼戏,麻三儿倒是被留了下来,他需要通宵看守着柴灶,以免微微的余烬彻底熄灭。经过了一个通宵的煨煮,直到了初十的清晨,博敦白才让麻三儿将瓦罐取下来,此时罐口的面糊已经微微泛黄,透出了一股焦香的味道,像极了烤饼,居然可以吃了。博敦白又取来一只事先做好的棉絮口袋,将整个瓦罐放入了口袋之内,并用细绳将袋口扎紧,此时若将耳朵紧贴着布袋,便能听见在瓦罐之中,浓稠的汤汁仍在轻微的翻涌,不难想见那罐中的熊掌已经成了怎样的美味佳肴啊!

两人将瓦罐包好,博敦白这才让麻三儿回房休息,夜里随他过府帮厨即可。这个安排却正中了麻三儿的下怀,他只是在房中小睡了一个时辰,便偷偷从后窗翻出去,找到小猫子,取回了那把剔骨尖刀。别看这把钢刀已经在潮湿的冰窖之中保存了数日之久,一旦让其重见天日,却依然可以寒光闪烁,冷气袭人。麻三儿将它重新擦拭了几遍,再用干爽的棉布裹好,贴着小腿藏了,这才又回到房中继续休息。此时在他的心目之中已经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反复推演了几十遍,直至头疼到仿佛就要炸开,方才定下了神,昏昏沉沉的睡去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行人盛装华服,跟随着王举人,扛抬着各色礼品走在了大街之上。盛夏清爽的夜晚使市井间尤显繁华,各色卖小吃的,卖首饰、故衣的,卖糖果、成药的比比皆是,而其中最吵闹的却是那些花枝招展的风尘女子,各个坦胸露乳,奇装异服,手中挥舞着手绢和团扇,娇滴滴的叫嚷着,不断的拉着客。

王举人头戴圆帽,顶上是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身穿蓝缎子裤褂,外罩红缎子夹衫,脚蹬着湛新的千层底薄靴,骑在马上仍不失读书人的端庄气势。他虽然中了举却从未做官,而是娶了省城大员的二女儿,一步便成了所有官员都必须恭敬的员外老爷了。他今夜备下这一份厚礼,前去给营官老爷贺寿,倒也不是要巴结这位大人,而是现下地面儿上不太平,到处都有胡子作乱,听说关内还出了什么义和拳,将个好好的大清江山闹得是乌烟瘴气,而这位营官大人毕竟坐镇一方,倘能交好他,蛮可以安居此地,坐享富贵了。

麻三儿则紧随着博敦白走在队伍的第一排,他手中提着一个布袋,里面的瓦罐依然有些发烫,这迫使他不得不加了小心,以防止大腿被瓦罐烫伤。他身前的博敦白当然没有骑马的资格,却仍显得趾高气扬,此时他正信心满满的幻想着,营官大人品尝了他的熊掌,必要大大的封赏一番,也许今夜就能将之召入了府内,做了贴身随从,不必再与那些锅灶为伍了。

一行人迤逦前行,转过了街角,便可以听见喧闹的奏乐声了。待他们来到了府门前,见一贯低调的营官府已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般穿着华丽的吹鼓手正列立在门首两侧,一边舞弄着手头的乐器,一边奏出了动听的乐曲。一众顶盔贯甲的兵丁,更气昂昂地扶定了手中的军械,使得这热闹的场景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