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最强六皇子 > 第163章 武帝的抉择

最强六皇子 第163章 武帝的抉择

作者:寒江蓑笠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06:07:5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做臣子的虽然有私心但也是有道理的,武帝接连大病两场,如果不能立下太子,那么三位嫡子和燕王苏晨之间的争斗必能会出现比晋王苏科那样还要激烈的举动。武帝也到了该选择的时候了,如果等到燕王苏晨成功扫荡乌桓,再回兵反攻司马春,连续的胜利将会让他在军中和民间累计大量的声望,留在洛邑的官员也会逐渐倾向于燕王苏晨。所以只要不是准备转投燕王官员的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武帝!

如果苏晨是嫡子自然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如果苏晨的母亲是普通女子或者出身大楚朝廷官员即便不是嫡子通过这一年来的表现也已经遥遥领先其他兄弟。可惜苏晨偏偏非嫡子母族还是前朝皇室!

为什么白莲教总是死灰复燃,为什么司马春登高一呼关东的许多世家都蠢蠢欲动,还不是因为文帝和武帝都算是得位不正!

苏晨虽然能征善战却与世家不和,在朝中也没有根基。这是所有中立官员和武帝的真实想法。武帝还有一个担心,就是苏晨长时间离开洛邑一旦被乌桓人缠住,而这时候司马春有联合突厥人进犯的话,留在洛邑的那群官员六神无主之下会请太上皇出来主持大局。

所以只是简单的沉思武帝就决定要尽快回到洛邑,但到底该不该立太子,该立谁为太子让他犯了难。

武帝靠在龙椅上,目光从堂下官员身上一一扫过。周长发是坚定的嫡子支持者,杜如和房玄虽然态度不明朗,但也属于传统的人,在他们看来可能老大的机会都比老六大。再看看武将班列,李晶倒是对苏晨推崇倍加,但也只是推崇,他很忌讳在这种事情上随意表态,武将和文官有本质区别。文官可以拉帮结派输了罢官,武将若是太过明显的支持某一位皇子,不但满朝文武都会都会对他口诛笔伐,怕是连皇帝自己也不会放心。

武帝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郭奎身上,这老货正心不在焉,可能是南方的女子更温柔,他整日就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

武帝摆摆手看向赵顺,赵顺心领神会尖着嗓子高喊:“退朝!”

周长发等人也习惯了,这样的大事情不可能一次能够定下来的。众文武目送武帝离开之后开始有序地退场。这时候一名小太监匆匆跑出宣德殿追上郭奎:“鲁国公请留步,圣上有请。”

郭奎看看四周,他身后就只剩下周长发、杜如、房玄和李晶了,发现几人还是正常速度走。桂奎闪到一旁问小太监:“圣上就留下俺一人。”

小太监点点头,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才声音大了一些。谁都知道这种敏感时刻武帝拿不定主意,这时候召见的人有很大的机会影响武帝的决定。周长发他们当然很想武帝召见的是自己。但既然不是那就假装没看见。

冬暖阁,当只剩下武帝和桂奎兄弟俩的时候,武帝一脸疲惫地开口问道:“谁做太子比较好?”

郭奎看着武帝毫不犹豫:“六殿下文韬武略是最像圣上您的。打仗的事情就不说了,俺在蓟县带了几个月,如今几个月过去蓟县怕是比洛邑繁华,寿春更没法比的。我大楚有六殿下在莫说那些世家即便是三边胡人都不敢造次。”

“可老六的出身……还有恰恰是老六将世家都得罪了,若是他做了太子岂不是内乱不断。”

郭奎眼睛瞪大:“那您当初为什么要给他赐婚荥阳董家,逼着世家与他闹翻。南迁之时又为何要让他监国还加六州都督?俺可是听说过权力这种戏一旦拥有过久很难舍弃的。”

武帝苦笑心说我跟这个大老粗讨论政治史是不是找错人了。帝王之术在于平衡,平衡啊。老三因为母族乃豫章费氏,便动了夺储之心,自己当初也只是顺手而为想要削弱豫章费氏对朝堂的影响,你看又一个皇子与世家联姻了。只是没想到老六突然就像换了一个人突然崛起。

至于监国,如今的皇子当中,雍州的事情是老二闹出来的,青州的白莲教是老四闹出来的,难道他要将老大放出来,还是说让投靠世家嫌疑最大的老三来?后来老三的所作所为不就证明了他为了一己私利什么都做得出来吗?

而且单纯从军事上讲老六确实最合适的人选,只是老六太优秀了,这么快就轻松化解了司马春的困局以至于朝廷的南迁都快成为了一个笑话。反攻司马春、驱逐乌桓,这两件大功劳莫说苏瑞等人眼馋,怕是连周长发和李晶也不能免俗,身为帝皇武帝自然是要参与其中的。那么接下来靠谁反攻用朝廷现有的兵马还是继续募集新兵这是很有讲究的。

武帝看着桂奎知道他没那么多心眼子于是继续问道:“老二如何?若是让老二做太子你能不能帮朕去北边说服老六?”

郭奎眼睛瞪得更大随即实话实说:“二殿下之才尚不如大殿下。”

这下轮到武帝瞪眼珠子了,郭奎连忙缩了缩脖子:“六殿下好说,他手下之人如何办?若二殿下做了太子必定会将他们赶尽杀绝。要是俺……”

“住嘴!”武帝当然知道他要说什么这家伙可是自己当年弑兄杀弟的急先锋,如今的三省六部主官和中央军将领不就是怂恿自己的主谋吗?

这个问题武帝也曾经考虑过,但他觉得老六出山不过一年,和自己当年情况有所不同,当年发动政变的时候郭奎这些人少的跟了自己四五年,长的如周长发、李晶等人跟随了十几年,南征北战一个个功勋卓着。如果自己不上位他们也是被排挤打压乃至处死的命运。

叹了一口气武帝好像是在对锅盔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老六是最像朕的,可惜他母亲的身份太敏感。这样吧,明日你就启程去一趟河北见了老六怎么说朕不管,但朕可以让老二保证他下半生的荣华富贵,也能保证他麾下文武平安退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