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我人皇,从三国开始征服西游 > 第158章 大汉亡,双帝争辉

我人皇,从三国开始征服西游 第158章 大汉亡,双帝争辉

作者:白露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06:20:41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接着好消息不断,贾诩回来了,并带回了李傕、郭汜。

两人原本还想挣扎一下,但他们怎会是贾诩的对手,贾诩只不过是小小的使了个离间计,本就有矛盾的李傕郭汜二人便上当了,再次互相攻伐。

张济趁机出兵,将两人擒了下来,带回了洛阳。

看在曾经的交情上,张绣和贾诩一起向唐谦求情。

唐谦正好研究易经,小有收获,看向李傕二人道:“你二人可愿降我?”

“愿降,愿降。”

李傕郭汜掌控朝廷数年,好日子过的久了,再无当初在西凉铁骑中那股悍不畏死的狠劲了。

唐谦点了点头,让李傕、郭汜二人分别驻守广成和孟津二关。

洛阳周围有八座雄关守护,另外六关分别由司隶、张白骑、裴元绍、司马俱、李乐和张绣驻守。

以赵云为司隶校尉,统领八关,负责守卫洛阳。

不知是不是巧合,洛阳周围正好有八座雄关拱卫,正好对应八卦之数。

唐谦试图以他对易经的了解,推演了一番,真就让他依托洛阳周边地势,研究出了一套八卦阵,将阵图交给赵云,让他带着八关的守将操练起来。

此时,消息传来,大汉亡了。

桥蕤带着溃兵回到了豫州,袁术得知在种种算计下,不但没能杀死唐谦,甚至还打了败仗,有些惊奇,不过也仅此而已。

袁术并没有治桥蕤的罪,他对手下还是很宽容的,最重要的是,现在袁术很开心。

大汉天子死了,他要当皇帝了。

在闫象张昭等人的好说歹说之下,以及新加入的杨彪、赵温等人极力劝说,袁术终于没有直接登基。

倒不是这些人还忠于汉室,主要是流程不对。

在杨彪等人的主持下,先是拥立刘协的儿子刘懿为帝,此时的刘懿才刚刚断奶,不过是个摆设。

袁术便打着小皇帝的旗号,学着王莽的套路,先封公,加九锡,再假惺惺的三赐三让。

旬日之间,便走完了流程,登基称帝,立国号大仲,都城设在了九江郡的寿春。

有大汉皇帝的禅让,有杨彪、赵温等大汉重臣的支持,还手握传国玉玺,袁术的大仲,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让他聚集起些许国运。

袁术称帝的消息传来,典韦当即喊上陈寒、白杰、黄龙等人向唐谦道:“袁术做了皇帝,请主公也登基称帝,否则岂不是弱了他袁术一头?”

曹操也跟着进谏道:“吾自幼与袁公路相识,此人骄纵奢靡,实非良主。”

他也是无奈,手下兵马被打光了,想要出头很难,只有抓住现在这个机会,拥立之功也是大功。

程昱和李黎也急匆匆的从冀州赶来,他们同样是得知袁术登基之后,前来劝唐谦称帝的。

唐谦便不再推辞,于洛阳城外,设祭天大典,昭告天上天下,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唐,定都洛阳。

虽然长安如今也已经被贾诩夺了过来,但是关中这几年又是旱灾又是蝗灾,加上李傕等人肆虐,战火波及,百姓都逃走了,连长安也是破败一片。

而且历史上唐朝的长安就有一个大问题,因为太过繁华,人口太多,粮食不够,连皇帝都时常到东都洛阳就食。

相比而言,洛阳就好很多,周围就是大片的良田,处于大平原上,就算是从附近调集粮食也简单的多。

新建的大唐没有沿用秦汉的三公九卿制,而是草创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朝政。

刘虞任中书令,执掌中书省;卢植为尚书令,执掌尚书省;田丰任侍中,执掌门下省。

三省负责协助皇帝制定国策,荀彧、荀攸、陈宫、郭嘉、鲁肃都被安排进了三省之中。

诸葛亮、司马懿、黄叙等年轻一辈,被安排进三省,跟着这些前辈们开始历练。

三省负责制定策略,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负责具体实行。

刘备任吏部侍郎,曹操任刑部侍郎,这两人能力自然没的说,但是功劳还不够,直接做尚不太合适,不过吏部和刑部尚书之位空悬,两人实际上各自执掌一部。

司马朗和赵该负责户部;徐荣和贾诩负责兵部;荀悦和简雍负责礼部;程昱和胡才负责工部。

立道教为国教,张角为国师,其他左慈等人皆为天师。

政务台子迅速搭建完成,大唐的国家机器尚未开始运转,袁术的使臣就来了。

原本蒯良此行最重要的任务是劝降,袁术得汉帝禅让,使得他这个皇帝之位,相对合法了许多,以至于汉室宗亲,与袁术作对许久的刘表都直接投降了。

大汉没了,刘表没有了效忠的目标,自己单干又没有实力,只得硬着头皮承认了袁术。

刘表的投降让袁术有些得意忘形,就派出蒯良前来劝降唐谦,试一试,说不定能成呢。

于是就派出了蒯良,谁知半路上就收到了唐谦登基立国的消息。

蒯良并未就此退回,还是硬着头皮来到了洛阳,他此行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被困在信都的袁谭。

袁绍失败之后,袁谭在沮授等人的协助下,逃回了信都,拒城坚守,被徐荣、黄忠团团围住,失败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袁术不能见死不救。

四世三公的袁家是袁术骄傲的底气,也是他有如今成就的本钱,袁术或许有许多不堪,但有一点,他对家族还是比较看重的。

虽然对袁绍有诸多不满,但如今袁绍已经死了,而且之前兄弟二人也已经谈和了。

更何况,他刚刚称帝,他的亲侄子就失败投降或者被杀,这将是袁术无法接受的污点。

所以蒯良此行还有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和谈的途径救出袁谭。

唐谦没有拒绝和谈,他在短时间内接连拿下冀州、司隶,又收服了吕布、曹操,实力扩张的太快,也留下了不少隐患,暂时无力与袁术开战。

袁术手下谋士张昭等人也正是看出这一点,才会支持蒯良此行。

双方一番讨价还价,达成了共识,可以放走袁谭,但他手下的几万大军不能带走,另外沮授、许攸、荀谌等几个重要谋士也得留下。

没有了这几人,没有了手下大军,袁谭对唐谦来说就无所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