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被短视频轰炸后,老祖宗们惊呆了 > 第170章 李承乾

被短视频轰炸后,老祖宗们惊呆了 第170章 李承乾

作者:月白烟轻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14:25:2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是父皇与母后以及众位大臣都寄予厚望的太子!

李承乾其实一直都是相信自己未来会有所作为的,只是天幕放出来的短短几句话,就让他这个孩子有些不知所措。

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弟弟吗?

【李承乾:“你想立魏王取代我为太子,你让他住进武德殿!”

李世民:“承乾!”

“请陛下称太子!”】

短短几句对话,就向众人说明白了他们父子二人关系之恶劣。

或许也不是恶劣,只是矛盾太大了。

李承乾:所以魏王是哪位?

李承乾看了眼现在在身边的弟弟们,作为皇子,谁都有心思想要争夺皇位。

没有这个心思是不可能的。

可是在李承乾心里,与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是不一样的。

也只有同父同母的兄弟,才不会背刺自己这个兄长。

还不算太大的李承乾,对于自己的弟弟受宠没太大感觉,毕竟,他可是太子,是父皇母后极为宠爱的孩子。

在他之下的弟弟就算再受宠,哪里会越过他去?

莫非是未来父皇的一个妃子极为受宠从未宠爱那个孩子?

李承乾顺着母后的力道低下了头,母后的手掌依旧温暖,看着慈爱的母亲,李承乾怀疑未来那个人是否真的存在。

有母后在,谁能越得过母后呢?

李承乾不知道,就是自己的这么一番猜测,差一点就接近了真相。

是,长孙皇后还在世,没人越得过她去,但要是不在了呢?

至于皇子之间的斗争,长孙皇后是不会参与的,她能做的,就是保证自己的孩子。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公元619年,即武德二年,李承乾出生在太极宫承乾殿。】

【公元620年,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公元624年被封中山王。】

【少时的李承乾,即由陆德明与孔颖达等儒学大师教导学业,因此,史载李承乾“性聪敏”、“特敏慧”并非虚言。】

太子聪慧好学,是众人最乐意看到的,太子好,那就是后继有望,王朝有望。

天幕所说,与现在的李承乾完全对的上。

现在的李承乾,未有天幕出现时,便勤奋好学,无需人督促便能很好的完成课业,甚至在闲暇时候也善思,无一刻放松。

如此勤学的太子,让众人不免高兴。

现在天幕出现了,除了每日固定时间与陛下皇后一同观看外,其余的时候李承乾一如往日。

毕竟,天幕代表着未来现在和过去,要是把握的好看的好,就能抓住先机。

没有人会蠢到放过先机。

【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就册立八岁的李承乾为太子,早闻睿哲,幼观《诗》《礼》,“风姿峻嶷,仁孝纯深”的李承乾深得太宗喜爱。】

【然而成年后的李承乾私下喜好声色,朝廷之上则言必忠孝,善于激辩却不善于权辩和谋略 】

【唐太宗思贤若渴,礼贤下士,而李承乾“私所引接,多是小人”,令太宗不悦。】

听到这里,如自己的父皇母后一般,李承乾紧紧皱起了眉头,他怎么也想不到,此时的他想要如同父皇一般成就一番大业,但却被天幕告知,他以后喜好声色,谋略不足。

这怎么可能?!!

李承乾自问,他现在从未想过那些。

不只是他,就连李世民也想不到自己的太子会变成那个样子。

一切的改变都是有原因的,承乾是个好孩子,绝不可能没有原因。

强压下内心疑惑的的李世民,是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好孩子会变坏。

【此时魏王李泰极得太宗欢心,于是李承乾李泰兄弟二人交恶。】

【谏议大臣褚遂良进谏说:魏王禀料过东宫,议者以为非是。】

【魏征进谏:人之多言,尚或可畏。又王之心亦弗遑舍,愿罢之。成王以宠为俱之美。】

【太宗觉悟,为杜绝皇子对储位起觊觎之心,特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以绝众望。】

【但是,魏王李泰已经起了夺长之念,他以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人作为心腹助手,帮助联合朝臣大臣形成了魏王集团势力。】

万万没想到魏王是自己的嫡亲弟弟!

李承乾甚至震惊到没了方才放松的姿态,整个人紧绷了起来,李泰比自己小一岁,说起来,倒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可是,要是李泰不是自己的嫡亲弟弟,他或许还可以坦然接受,因为这是对自己的考验。

考验他这个太子是否有这个能力夺得胜利。

可为何偏偏是李泰!

看着身旁一脸茫然和自己一样震惊的李泰,再看看母后,李承乾实在是做不到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兄弟相争。

为何偏偏是李泰!

难道他想要效仿父皇对前太子的的做法,把自己这个太子杀了吗?

同样的,李世民也想到了这一点,玄武门之变一直在他心中无法抹除,只是后世人的称赞与喜爱渐渐让他好受了不少。

如今,同父同母的兄弟俩,会和他们一样吗?

这无疑是对李世民的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样的情况,莫不是在大唐成了个不成文的规定?

【太子病蹇,不良于行,李泰不断用计诋毁谗害太子李承乾,李承乾则因足疾怕被废,也是真实的存在。】

【贞观十六年,试图谋杀李泰失败后,联合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图谋不轨。】

【得知魏王李泰的夺嫡之念,为保储君之位,李承乾决定联合侯君集、李安俨、杜荷等人发动兵变。】

【侯君集是李承乾的岳父,是曾与唐太宗打天下的开国元勋。】

【他参与谋反的原因有三:一是灭了高昌国后,将金银财宝据为己有,被李世民下狱关禁闭反省,内心有怨。】

【二是李泰和李承乾能力差距显着,历经过玄武门之变的侯君集不想让李承乾成为下一个李建成。】

【公元642年,李承乾起兵逼宫,结果尚未动手,事泄被擒,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等人尽皆伏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