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被短视频轰炸后,老祖宗们惊呆了 > 第182章 朱载堉

被短视频轰炸后,老祖宗们惊呆了 第182章 朱载堉

作者:月白烟轻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7 12:55:3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影响世界吗?

老祖宗们听说影响到后世人的,这还是第一次听说过同样是作为老祖宗,居然有人能影响到整个世界?

这真是不可思议。

同时,这也给老祖宗们另外一个青史留名的方法,他们打仗不行,还可以研究这些东西啊!

研究的好了,不就可以和朱载堉一般青史留名了嘛?

只是说归说,有多少人根本没有这个天赋也没有这个研究条件?

光是这两点,就能淘汰不少人了。

……

作为自己的九世孙,朱元璋十分满意,甚至头一次对朱棣投来了赞赏的目光。

虽然有些不敢相信,但朱载堉确实是朱棣这个臭小子的后人。

也是他的后人。

而在场的无论是朱元璋、马皇后、朱标还是其他人,都对他们老朱家有这么个人才而感到自豪…

朱棣这小子可以啊!

【他所创制的乐器被人称赞为:这样伟大的发明只有聪明的中国人才能做到。】

老祖宗们:对,就该这么宣传我们…

【嘉靖十五年,朱载堉出生于今河南省沁阳市的郑恭王府,其父朱厚烷能书檀文、精通音律,朱载堉受其影响,自幼便表现出在音乐、数学等方面的天赋。】

本想听一听朱载堉是如何研究的老祖宗们:这先天条件就不够啊!

那些个达官贵人,有几人有这个闲情雅致研究这些东西?

是嫌弃没事儿做?

【当时的嘉靖帝整日里沉迷于修仙问道、撸猫摆烂,为人刚直的朱厚烷直言劝谏,可却被触到痛处的嘉靖帝寻机以谋反罪抓了起来,将他削去爵位囚禁在凤阳老家。】

嘉靖:……

黑历史就不要揭开了哈!

本来和颜悦色的朱元璋:…都是朱棣的错!

这什么人,都是皇帝了,居然还如此做?是嫌弃他们大明不够弱吗?

在朱元璋犀利的眼神中,朱棣缩了缩脖子,不是,他也控制不住啊,都是爹的九世孙了,和他也隔了好几代啊!

责任不在他。

【而至亲至孝的朱载堉眼见父亲蒙冤,一气之下离开王府,在附近山上修了一间简陋的土屋,一住就是近20年,直到父亲沉冤得雪,朱载堉才结束了席藁独处的生活。】

【万历十九年朱厚烷病逝,本应继承爵位的朱载堉先后七次上书奏请辞爵让国,获准后,他便带家人离开自幼长大的怀庆府,隐居在太行山下潜心治学。】

老祖宗们:到手的富贵生活不要,活该他影响了世界。

就朱载堉这份不贪图享乐的人,才能静得下心来研究这些东西啊!

老祖宗们叹了口气…

【而朱载堉之所以能被后人如此铭记,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所创建的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的十二平均律。】

提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朱载堉终于在百忙之中抬起了头看向了天幕…

他现在研究出来的,和以后的他研究出来的,有何区别?

这才是朱载堉在意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他使用自制的横跨81档的双排大算盘进行开平方、开立方的计算,将根号2开12次方,得出小数点后9位的精准数字并以此为据。将其成功运用于求解十二平均律。比欧洲人提前了数十年,彻底解决了在音乐领域困扰了人们1000多年的数学难题。】

【要知道,世界上十有**的音乐定音都是在十二平均律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有学者曾说:“十二平均律不只是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更是世界科学史的一大发明。”】

老祖宗们:嚯,真厉害!

1000多年的难题就被他搞好了!

【17世纪时,朱载堉研究出的这一数据,被传教士经由丝绸之路带到了西方,被广泛应用到了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包括钢琴,所以朱载堉也被誉为是“钢琴理论的鼻祖”】

【可惜的是,在国外广受追捧的创造,在当时却被束之高阁,甚至如今,他也只是躺在少数学者的书本中,鲜少有人问津。】

老祖宗们:所以,为什么不用!

难道这就是他们渐渐落后于外族蛮夷的开始?

老祖宗们头脑风暴,或许落后并不是突然的而是缓慢且不断的。

虽然钢琴什么的老祖宗们不感兴趣,但他们也不敢想朱载堉研究出来的东西不能用在其他方面。

要知道,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除此之外,朱载堉还利用珠算的方式开平方,研究出了数列等式,是世界最早解答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的人,解决了不同进位制的小数换算。其中某些算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他还首创“舞学”,绘制了大量舞谱和舞图,他的“天下太平”字舞谱”也为今时的团体操开创了先河。】

【他提出了一系列管口校正的计算方式和公式,在那个时候,精确的测算出了水银的密度。】

【在天文历法方面,朱载堉认为当时的历法计算每年的长度不是十分准确,经过他的仔细观测和计算,他求出了计算回归年长度值得的公式。】

【而这一数据,在20世纪,专家们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验证时发现,朱载堉在1554年计算的数值,与如今相比只差了17秒钟,而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精确计算出北京地理位置的人。】

“差了17秒?”朱载堉停了动作,还是不对吗?

是哪里发生了错误。

要知道,明朝与后世不过几百年的时间差距,按道理,是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那只能是他算错了!

朱载堉陷入了沉思,思考着自己是哪一步计算发生了错误导致了这么一个差距…

他不在意什么名声,他只在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现在,这差距的17秒,正好勾起了朱载堉的兴趣。

他不想有这么一个差距,也不应该有。

【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出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真正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