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要一步一步,成为最高 > 第187章 奸细

三国:我要一步一步,成为最高 第187章 奸细

作者:耐坚的青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8 19:18:08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不过,众学子里又不是每个都是曹植这样的天才,可以七步成诗。

仓促间写出的诗句,只能是一般。

蔡邕微微皱眉,但也没说啥。

有先生点评,“你的《春景》诗句浅显易懂,意境全无,只能算作普通。”

“下次作诗时,要多思量,切莫着急。”

“谢先生指点!”孙永也不气馁,能在众人面前第一个表现,他已经赢了。

接着,有学子站出来。

“学生钱思,有诗请诸位大家品评!”

刷一下,众人把视线聚焦到钱思身上。

只见他打开一柄折扇,烧包的轻摇几下,开始摇头晃脑的念诗。

“诗名:春游!”

“春添茶韵时过寺,奇峰一见惊魂魄。”

“吾今贺尔亦自多,愿做天池双鸳鸯。”

先生把此诗写下,展示给高台上的李轩、以及诸位先生观看。

“尚可!”

最终有位先生言简意赅的总结。

钱思见李轩无动于衷,蔡邕面色平静,略微失望。

他以为自己的诗才足以打动蔡邕等大家,却不想只得到“尚可”的评价。

倒是一些附庸风雅的士子,觉得这诗已经很好了,反正他们是没这墨水,也写不出来。

“学生李华,自东莱学院而来,有《春愁》一首,请诸位指点一二。”

李华言罢,现场的诸多士子议论起来,“东莱学院......是主公在东莱建立的学院,没想到他们也会写诗?”

“咱们邺城学院的可不能让人家比过!”

“没错,希望诸位同舟共济,让主公看到我们的文采!”

“......”

众人议论时,李华缓缓念道。

“春花含苞沾白露,薄雾愁云戴红妆。”

“飞鸟殷勤知我意,辗转反侧述忧肠。”

“好!”

“好诗!”

“......”

东莱学子纷纷为李华叫好,仿佛这诗是他们写的。

蔡邕看到曾经的学生,抚须含笑,“不错,望你继续加油,不要辜负郑祭酒的厚望!”

“蔡祭酒谬赞,学生愧不敢当!”李华抱拳回应,“学生尚有诸多不足,仍需向各位大儒学习!”

“不骄不躁,继续保持。”

“谢先生!”

邺城学子忍不了,一服饰华贵的学子昂首挺胸向前。

“学生黄明,有诗名:春思,请诸位先生指教!”

“春来花开时,思念满心枝。”

“天涯何处觅,知音难逢期。”

“......”

李轩看了会,不自觉打瞌睡。

他可不是什么文学大家,没有兴趣一直听这些酸诗。

这时,王彪的副手李虎过来,对着典韦耳语。

李虎是原来李家的五百私军的队长,是如今锦衣卫指挥使。

锦衣卫骨干皆是由五百私军组成,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大汉最强情报部门兼暗杀机构,关系网遍布大汉十三州,无孔不入!

甚至很多攻城战,都是靠锦衣卫在城内活动,打开城门,才能轻易的让军队入城。

李轩能快速获得天下消息、情报,监控内部,监视天下,锦衣卫功不可没!

典韦听完李虎的消息后目露凶光,然后带着杀气扫视一圈,这才来到李轩身边小声汇报。

“主公,士子里混有其他诸侯的奸细。”

李轩眉头皱起,目光一凛,然后快速松开,“可确定了奸细名单?打探清楚他们过来有何目的?”

典韦递来一张纸,“这是锦衣卫掌握的名单,请主公过目。”

“据说他们过来几天里,经常在城里的几个作坊徘徊,估计是想打探各个作坊,获取作坊的生产技术。”

李轩笑笑,“不错。”

锦衣卫能这么快得到名单,又知晓敌人来意,说明这些年来的发展没让他失望。

他得知有诸侯奸细混入,顾不得观看。

起身对蔡邕等大儒一礼,“蔡祭酒,诸位先生,本将有急事要去处理,就不打扰各位大家的雅兴。”

“无妨,李将军要事紧要。”

“去吧。”蔡邕也知道李轩事忙,毕竟要管理五州民生,大小事都要他处理。

“子玉,离去前可有佳作留下?”

李轩起身后一顿,瞅着那一双双瞻仰的眼睛,他笑道:“今日出发时,见夫人面容似仙,清丽脱俗,有感而发。”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嘶!

一众大儒纷纷投来视线,直勾勾盯着李轩的诗句,像看美女一样,目不转睛。

“此诗乃传世之作,千古名篇!”

“将军和夫人伉俪情深,方才有此佳作!”

“这诗......绝了!”

而李轩文抄后心想:李白大哥,实在是你的诗太好,忍不住要抄。

说不定我们几百年后还是一家,那么多穿越者薅你的诗,不差我一个。

他思虑间,刚要大步流星走开,旁边对对子区域传来一声大呼。

“主公数字绝对,被名士颍川陈群对上!”

那边的先生如同传令兵一样,整个文会皆高呼传开。

哦?

乍闻颍川陈群,李轩躇足不前。

陈群出自颍川名门望族陈家,自幼奇异,拥有治世之才!

其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当世皆负盛名。

颍川陈家和荀家,皆是闻名天下的世家大族!

陈群还是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

这种人才,让李轩不得不停下脚步。

而先前震惊于李轩诗句的蔡邕等大儒,纷纷被这声高呼惊醒。

“今日得见李将军诗才,没想到还有名士不曾显露,有幸能见到如此盛会!”

“刚听完李将军“清平调”,又得一绝对,赶紧把人请过来!”

“记得把长文(注:陈群的字)的下联一并拿来。”

“诺!”

没多久,众人看见一长相清秀,眼神闪烁着光芒,显露出来人的聪明睿智,一身儒衫,翩翩而来。

在众人的焦点下,不卑不亢。

“颍川陈群陈长文,拜见李将军、蔡祭酒、诸位先生!”

“长文多礼了。”李轩微笑着看向陈群,“快让大家一睹你的文采。”

现场协助的学子很快立起对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