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126章 狭路相逢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第126章 狭路相逢

作者:木子李大湿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5-03 11:24:5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下课后,李介宾独自一人去餐厅觅食。

最近大树泡了个护理学院的妞儿,天天不回宿舍。

而龙儿跟浩哥都要减肥不吃晚饭。

老贾神出鬼没的天天当狗仔。

他如今也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去吃饭。

走到杏林餐厅门口,结果被小英堵着了。

“一起吃饭吗?”李介宾看着小英挡路。

她怎么知道这是我每天下课后的必经之地?

“好呀,跟我走,姐给你吃好吃的。”

“那个,我觉得餐厅的饭就挺好的。”

“我奶奶的药喝完了,你不去看看吗?”

好吧,这个理由很充分。

于是李介宾一脸不情愿的跟着小英走,上了她的路虎。

“别一副很委屈的样子,我又不会强迫你。”小英撇撇嘴,拿出你名字的气势呀。

李介宾讪笑,心想我这不是怕一不小心成了你叔嘛。

不一会儿到了小英家,路过花坛,发现里面已经都是金银花了。

李介宾驻足欣赏了一下,果然还是金银花看着顺眼。

随后跟着小英上楼,刚好在楼梯间看到了小英爸爸有说有笑的送一男子出来。

这个人乍一看很难看出年龄。

黑发中掺杂着银发,脸型却是个娃娃脸,红润如玉,而身上自带稳重气质,一双眼睛灵动圆润,同时少年中年老年的特征夹杂在一起,很难判断出年齿。

“小英回来了呀,这是李老的高徒,刚刚进修回来,来看看你奶奶的。”

李介宾顿感不妙,果然,小英爸爸看到他后,顺理成章的说了下去。

“阿宾也来了呀,对哦,你们应该认识才对,这是李老的孙子,李介宾。”

我只是说按辈分该喊他爷!没说是亲孙子呀!

炸裂!这算是李鬼遇上李逵了,等下要是这人说什么,我就狡辩说是认得干孙子——李老应该不会不认吧。

呵呵,真让他亲爷爷知道,打断他的腿。

来人好奇的看了一眼李介宾,温和的点了点头笑了笑没说话。

“别看阿宾年轻,老太太喝了阿宾的药,现在都已经不出汗了......那行,你们俩先上去看看,我先送送孟教授。”

一语出,那人下楼的脚步稍停,回头好奇的看向李介宾。

而李介宾也似乎预感到了什么,看向这位孟教授。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曲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小友,方子是你开的?”

李介宾不自觉点头,听口气是个懂行的。

“药止六味,精且专一,小友深得仲景三昧呀。”

孟教授说完这些,没有问什么谁孙子谁爷爷的话,就对小英爸爸笑了笑,然后下楼走了。

小英听了这没头没尾的话,摸不着头脑,继续带着李介宾上楼看奶奶。

李介宾则是若有所思,跟着小英进了小英奶奶房间。

“阿宾来了呀,过来看我来了呀。”奶奶仍然吧唧着嘴说道。

李介宾温声应答着,然后坐在床旁替奶奶诊脉。

脉象比之前好多了,看来自己开的那三剂药确实不错,摸了一下奶奶的额头,不再出汗了,接下来可以补气了。

那么就用……

小英爸爸这个时候上来了。

“阿宾来了呀,哈哈哈,刚刚不好意思呀,孟教授第一次来看老太太,所以送他一下,厨房已经准备好了饭菜,晚上咱们弟兄吃好喝好,不醉不归哈。”

随后递过来一个方子,“这是刚刚孟教授开的方子,你看看呗。”

李介宾刚想提笔写方,听到后,就放下笔接了过来。

当头第一味,人参,李介宾眉头轻挑。

现在用人参的不多,一般都用党参了,再往下看去:

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桔梗、薏苡仁、砂仁、酒萸肉、麦冬、五味子、白蒺藜......

参苓白术散?生脉散?麦味地黄丸?

最后是落款。

孟超凡。

李介宾玩味的看着这张方子。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松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嗽。此药平和,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

补脾胃,益肺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由四君子汤衍生,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兼具祛湿之功效,湿浊化,脾复运,则脾健矣,是标本兼治之法。

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助人参健脾益气之功;

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与白术相配伍,一燥一渗,运利结合,使健脾祛湿之功更强;

白扁豆甘温补脾而不滋腻,芳香化湿而不燥烈,薏苡仁甘淡性微凉,可渗除脾湿,山药甘平,可补脾气,益脾阴,莲子肉甘可补脾,涩能止泻,四药均可资健脾祛湿之效;

砂仁辛温,芳香醒脾,理气化浊,既防补涩壅滞气机,又助健脾复运之效,乃“醒脾调胃之要药”;

《本草求真》云:“桔梗系开肺气之药,可为诸药舟楫”,桔梗辛散苦泄,一可开宣肺气,二可通调水道,以利渗湿,三可载药上行。

炙甘草则益气和中,调和助药。

这是一解,也是如今教科书上的说辞。

参苓白术散可以简单视为四君子汤的增益buff版本,补气之余,多了渗湿止泻的功效,但是又因为调节水道,宣肺补气,同样是治疗肺气虚弱的良方,他们称之为“培土生金”。

只是,李介宾笑了,这人不小心的用药习惯,还是露了底……唯独删去莲子没用,看样子是个半路出家的。

举个例子,如果是路天正,他就不会删去莲子,能删莲子,说明在他看来,老太太不用清心,也不需莲子止泻。

明代李中梓在《删补颐生微论》品论参苓白术散曾经有云:“脾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母,故东垣曰脾胃虚则百病生,然则调理中州,其首务也。

脾悦甘,故用人参、甘草、薏苡仁;

脾喜燥,故用白术、茯苓;

脾喜香,故用砂仁;

心生脾,故用莲子治心;

土恶水,故用山药治肾;

桔梗入肺,能升能降,所以通天气于地道,而无否塞之忧也。”

脾为脏,胃为腑,凡脏主守,腑主通。温补易滞胃,滋腻则碍脾,故补养脾胃不宜过用辛散、厚腻之品。

参苓白术散性味平和,补而不壅,取多方协调,标本兼顾,相配得当,益于久服。

而刚走出院落的孟超凡似有所感,回头看向那个房间。

刚刚的方子,开的有点唐突了。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这么一个有意思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