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149章 补阳还五汤?补气还五汤!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第149章 补阳还五汤?补气还五汤!

作者:木子李大湿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5-03 11:24:5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看到120g黄芪,老王就明白这是什么方子了。

方剂中能用那么多黄芪的不多,而刚好用于老爷子当下情况的,就只有一个。

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

在这之前曾经说过王清任这个人,晚清名家,中医解剖学先驱,瘀血大师,很少有医家像王清任这样受争议。

《医林改错》越改越错不假,但是偏偏不减其名,王清任在众多医家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后世医家的评论是相对客观的,王清任在解剖理论上有错误不足的地方,这是历史的局限性。

但是王清任在瘀血理论上的造诣,不说无双无对,但也可称一句独步天下,他凭着一张血府逐瘀汤的方子,一招鲜吃遍天,到现在翻开教科书,中内里面隔几页就是一个血府逐瘀汤,肝心脾肺肾系病都有主治方。

有人统计过,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可以治疗八大类疾病,病种多达56个。

有时候李介宾会想,假如王清任不着书立说,而是把这血府逐瘀汤当做秘方传下来,那在外人眼里,他的子孙后代靠着这个方子可能也是一个祖传中医世家了吧。

古之医家胸襟,德行无碍,今人当敬仰。

如果单纯认为王清任就只会个活血化瘀,那你小看王清任了,活血化瘀谁不会呀?

李介宾方子出完,交给了老王,老王看完之后,又给了那个主治医师,主治医师看到后,知道这是补阳还五汤,但是眉头却皱起来了。

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僵蚕、川芎、红花、桃仁……三副,水煎服,一日两次分服。

方子平平无奇,唯独这黄芪的用量。

主治医师有些犹豫,“老爷子血压现在150/90mmHg……用那么大量黄芪。”

“生黄芪,无妨。”

“怎么才三副?”

“先喝三副,没事儿黄芪加量,再喝三副,如果还是没事儿,黄芪继续加量,再喝三副。”

这就是很多时候思维的差别,在西医眼里,你黄芪不就是升血压的药吗?

这就是典型的西医思维,贴标签。

大黄知道吗?大黄在少量用的时候,会拉稀,但是当大黄用量上去的时候,反而会导致便秘。

似乎很多中药都会有双向调节作用,这个东西还比较新鲜,目前研究的人不多。

至于黄芪,少量的时候(30g)以下的时候,有升压作用,但是当用量加上去的时候,反而会降血压。

(目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假设有专业人士想尝试,可以辨证后缓缓加量,并密切观察。

本人治疗脑梗死恢复患者,黄芪用量最大用至140g,患者除晚夜间睡眠变差外,血压并无明显波动。)

“请康复科会诊了吗?”

“康复科主任已经看过了,说现在已经相对稳定,可以先进行几样康复训练了。”

“嗯嗯,那就好,康复训练要跟上,只要病情稳定,尽早,尽快。”

“好的好的。”

老王跟李介宾出去了,主治医师想了想,还是拿着方子去请示主任了。

这可不比打仗,李云龙打仗不请示上级是为了独吞物资,医院看病请示上级是为了让上级帮忙背锅。

主任是正儿八经的西医出身,看完方子后,就问了一句话:“老爷子舌象怎么样?”

主治想了想,“舌质不算红,舌苔不算黄。”

“脉象呢?”

“脉象无力。”

“那用吧。”主任说了三个字。

主治松了口气,随后把方子敲上了,急煎,先煎两副,并且嘱托下级大夫,喝完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情况。

小天看到这情况,有些生气,居然不信我请的大师,而是信一个小屁孩的。

他拿出手机搜了一下,黄芪。

看到黄芪有升血压的作用,他就想再嚷嚷几句,但是这会儿大家都散了,没人搭理他。

哼,我就在这儿待着,等到血压升上来了!看我怎么收拾他!

李介宾临走的时候跟老王说了一下自己今天逃课的事情,委婉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担忧。

自己这是事出有因,万一有人心胸狭窄,抓住自己小辫子不放,非要给自己穿个小鞋儿咋办?

对此,老王拍着李介宾的肩膀告诉他,假如真有如此心胸狭窄之人,我们肯定不会坐视不理,让他放心。

对此,旁边的中年男子也是连连点头,这都不算个事儿,回头让院办的人给教学办打个招呼,如此品学兼优的学生,理应嘉奖呀!

看到有大佬背书,李介宾这才心满意足的跟着王映骄回学校去了。

“你给我外公开那么大量黄芪,真的没事儿吗?”

“王清任原方黄芪四两,这是生黄芪,清补之品,我看你外公舌象脉象,属气虚血瘀,该用就用。”

“补阳还五汤?”

“是呀,不过说是补阳还五汤,其实就是补气还五汤。”

“这倒也是,用了那么多黄芪。不过为什么叫还五,还十不好吗?”

“这个呀……”

人中风后,一般是半身不遂,这跟人有两个大脑半球有关,左边脑梗瘫右边,右边脑梗瘫左边。

古人发现了这种现象,所以描述为半身不遂、偏瘫。

王清任认为,人体阳气有十分,那么半身不遂,就是有半身无气,半身无气不能推动经络气血运行,造成半身萎废不用,偏瘫,半身不遂。

所以通过这个方子,益气活血,恢复半身元气,那就是还了五分元气,这就是还五。

补阳还五汤,不过这里的阳气,其实还是气虚。

而且还有更有意思的,当代名医岳美中先生认为,这个方子,对于右半身的瘫痪效果更好,左边就差一点。

这里牵扯到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之前说过,脑卒中后,两周内是急性进展期,这个过程中,哪怕一直积极治疗,病情依旧有可能持续恶化。

然后就是半年内,这叫中风恢复期,西医叫脑梗死恢复期或者脑出血恢复期,都是一个意思。

半年之后,是后遗症期。

注意!划重点!

恢复期有后遗症,但与后遗症期不是一个概念。

半年内的恢复期,是中风病人最宝贵的时机,真的过了半年到了后遗症期,纵然黄帝复生,仲景再世,除非能逆生三重,不然再好的药,再好的治疗,再好的康复,也没什么用处了。

所以,最重要的一点,中风后病情稳定下来后,尽早用针药,尽早康复训练,能恢复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就多恢复一些。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家属护理难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