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176章 古不如今的中医舌诊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第176章 古不如今的中医舌诊

作者:木子李大湿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5-06 16:08:1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有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医,导致对中医的误解就是,中医就是古代的东西,一直没发展,一直没变化。

至于多古?说实话,穿着清朝马褂演秦汉剧的人,可能也断不了这个代。

盲目的崇拜中医的,则是觉得中医这个玩意儿,很高大上,逼格很高,又神秘又能吹牛逼。

很多混吃等死的祖传中医,则是如同沧海一粟一样,抱着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东西,然后不知所谓。

李介宾很小的时候就把家中藏书看完了。

当他看完一千本书后,他得出来一个结论。

他其实只需要看其中的一百本就行了,剩下大多都是重复的内容,但是这个结果是他看完一千本书以后得出的结果。

等到李介宾上了大学,让他最惊喜的就是能看的书更多了,就好像把老鼠放到了粮仓里一样。

看的书越多,中医学对于李介宾来说,就再无秘密可言——假如有,就差修仙了。

以下内容非网文爽文内容,有极其严谨的考证,供各位看官瞻仰:

上古不知岁月,巫医分家之后,有上古医家三派。

《曲》、《礼》: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孔疏》引旧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脉诀,又云天子脉诀。

传于后世经典者,《灵枢》为黄帝针灸一派;《本草》为神农本草一派;《难经》为**脉诀一派。

此为先秦之前,中医原始者也。

假如中医学大学生想穿越,就穿这个时候,就能体验一把圣人传道的感觉,打个比方,这个时候根本没什么舌诊。

你把这舌诊方法一背诵默写编纂一下,记得刻上自己的名字,只要不失传,你就能体验一把被后人尊为始祖大圣的快感。

越早越好,因为那时候是中医空白期嘛,稍微漏一点现代中医学的知识,都能被当做医仙儿给供起来。

越往后的话......估计以现在中医的学习水平,够呛了。

话题说回来,何老师之所谓不知道《伤寒论》里面有辨舌内容,不完全是因为他菜。

舌诊在中医学历史上,发展成熟的比较晚。

元代才有第一部舌诊专着《敖氏伤寒金镜录》,十二舌图验证、论说伤寒表里,也就是说在这之前,虽然也有看舌的,但都不成体系,只言片语。

并且,敖氏秘而不宣,准备祖传下去,后来因战乱亡失,被杜清碧发现,在此基础上增添二十四图,合为三十六图,并列方其下,这就是如今市面上流传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原本的十二图版本,未能流传下来,李介宾深以为憾,并不是里面内容会更高深,而是通过对比更能体会出其发展脉络,这是更高的视角。

到了明清时代,随着温病学派的兴起,系统的发展了舌诊,将其纳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中,甚至还有验齿的内容。

而到了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大家曹炳章先生,撰写了一本空前的里程碑式的舌诊着作《辨舌指南》,附彩图122舌,是集古今历代医家论舌之精华的大成之作!

可惜,曹先生生的晚了,知名度不高,不过就算生的早也没用,除非魂穿,穿到汉唐,说不得曹先生能混个舌圣的名头当当。

不过古代想弄彩图估计也不容易,就算弄出来书籍,想传播也是个问题。

有时候李介宾也会白日做梦,假如自己穿了......细思极恐,如果真的穿了,估计就没张仲景什么事儿了,也没后续医家什么事儿了,那么中医学历史会很无趣吧,那种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境界估计就没了。

何老师在上面大概讲了一下舌诊的原理。

中医传统理论的什么舌与经络相连呀,手少阴心经系舌本、足少阴肾经夹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

还有内经里面的一些内容,什么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

现代有生物全息理论,认为每个生物体的每一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对独立的局部称为全息元,包含了整体的全部信息。

这个就很有意思,举个例子,针灸学院的老田去足疗店按摩,按摩师给他说脚底有很多穴位,那些是胃,那些是肝......

老田一口反驳,脚底板上就两个腧穴!严格意义上说就一个涌泉穴,哪来的什么很多穴位?

给一个针灸学院的老教授讲腧穴,属实关公门前耍大刀了。

其实按摩师说的,就是生物全息,但是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里了,很多人搞不清楚以为这个东西是中医。

很多购买刮痧板、针灸针的会送一张图,图上会有手足的各个分区,那个就是生物全息。

再插句题外话,何为中医?

中医的养生十二时,西方研究出来个生物钟。

中医的祝由术,西方研究出来个医学心理学。

现在中医的针灸,西方研究出来筋膜理论。

很多东西,你不拿,不代表别人不会拿,别人拿了之后,会说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当年的巫师就是这样把自己玩死的。

西方的硝酸甘油,中医搞出来一个速效救心丸,结果tmd评论区很多键盘侠说这里面掺了硝酸甘油,要不为什么不敢公开配方,而且还有个键盘侠一副神秘的样子说“你猜复方甘草片为什么叫复方?”

我猜?不知道什么叫复方,可以去百度!

李介宾最讨厌这种键盘侠,明明可以轻松搜到的知识,偏偏装作不知道然后在这里问,还装作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至今,速效救心丸的配方仍属于国家绝密,全世界没人能模仿。

它的发明人,就是如今被公认为“速效救心丸之母”的中国着名中药制剂专家——章臣桂。

章先生还活着,是位今人,她的得意之作,速效救心丸家喻户晓,活人无数。

可惜她的知名度还是不高,没几个人知道的。

当然又会有键盘侠说,抛开速效救心丸里面掺没掺硝酸甘油不说,你这工厂车间里生产出来的,怎么能算中医药呢?

喷子的中心思想是抛开事实不谈,没用的都是你们中医的,有用的怎么可能是中医?

这个话题,就不是学术话题了,而是其他问题了,举个例子,听说韩国人把端午节申遗成功后,国外的正规书籍媒体信息,端午节就是韩国的传统节日了......

所以如果那天碰到个外国友人给你说韩国的端午节、韩国的粽子,别觉得他是恶意的,也没必要跟他争论什么,这不是粽子的问题。

何老师在课堂上继续讲:“胚胎学认为,舌的上皮组织与胃都由内胚层发育而成......”

对了,咱们要讲什么来着?差点被键盘侠气糊涂了,今天咱要讲的舌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