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19章 小李,读我的研究生吧!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第19章 小李,读我的研究生吧!

作者:木子李大湿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5-03 11:24:5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大多数人认为中医没有解剖学,都是在讲形而上学的东西,像什么阴阳五行呀,都是虚的——这是个错误的认识。”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领先世界的解剖学知识: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唐老师听到这里,脸色和缓下来,小子,有眼光,我们的《内经》就是这么牛逼!这小子是个宝贝呀!应该让他去给那些西医讲讲课去。

“虽然时间太久远,度量衡一直有变化,但是《黄帝内经》中的食道与消化道比例是1:35;而现代解剖学测的是1:37!这个比例最能说明问题!”

哇塞!同学们被这个数据震惊到了!要知道那可是两千年前的古代呀!这还有着千年以来人体的变化,但是这个精确度也吓人的可怕了。

老祖宗,牛逼!《内经》牛逼呀!

不过马上同学们就有了另外一个疑问:

可是为什么中医没发展出来像西医一样的医学模式,转而走向另一条路了呢?

假如我们中国早发展起来,那我们西医不是比国外都牛逼了嘛!

似乎是为了回答他们的疑惑,李介宾继续讲道:“中医是朴素唯物主义,在原始社会,奴隶主之间的战争、狩猎及生产过程中,通过宰杀猎物、牲畜…以及被俘的奴隶,逐渐积累了当时最先进解剖学知识…但很可惜早一步是天才,早十步就是疯子,早到我们的祖先已经将解剖学知识摸透了,但是却受限于当时匮乏的物质条件。”

看着眼前有些不解的同学,李介宾笑道:“神医华佗用麻沸散麻醉做手术的故事你们听过吗?”

同学们纷纷点头。

“但那大概是杜撰的。”

老唐脸黑了,岂有此理!这小子还是那么不安分,哗众取宠,古之神医就被这么说没了?

同学们惊讶的看着李介宾,因为《三国演义》流传的原因,其实对于中医学界以外的人来说,神医华佗的知名度甚至比医圣仲景更高。

“我们现在用的针,别看普普通通,但是至少要到宋朝才能有治练水平生产。唐朝还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那么问题来了,比唐朝更早几百年的东汉三国时期,即便有麻沸散这样的神药,又如何获取精致的手术器械呢?”

下面的学生缓缓思索,好像,确实有点道理。

“历史学界,华佗这个人也是很受争议的,就说句实在的,华佗没有典籍流传下来,这也是在中医学界,张仲景是医圣,而华佗见于古文之中,却更多只是个象征的原因。”

有同学在下面小声说:“难道不是被烧了吗?”

马上就有人回答:“那是小说,三国是罗贯中写的,罗贯中是明代人…”

李介宾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解释,千古以来,失传的医术典籍太多了,或许有,或许无,华佗至少还留下了传说,可能有些医家连名字都没留下,就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

“两千年前的医生们大概是绝望的吧,被病痛折磨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了前面的路,但是却没有工具,于是在苦苦挣扎的时候,有人硬生生用双手挖出来了一条路。”

年轻人容易感性,同学们都震惊的听着这些话语,想象着千年前的先人们面临的苦难,此时已经有女同学为之模糊了视线。

唐老师眼眶有点红了,他是内经教授,研究了一辈子内经,他的生命早已经与内经息息相关,每当午夜梦回,他都会想到假如自己生在那个残酷的时代,能为后人留下只言片语,纵死不悔。

李介宾淡然的说:“没有路,那么就走出来一条路,世上本无路,走的多了,也就是路了。”

“于是乎,就有了阴阳五行,气血津液,没有现代社会这些高科技探查的仪器,所以只能靠望闻问切去观察外在的疾病征象,然后推测人体内部内脏的状况,于是便有了藏象。”

“难以想象,以他们的智慧,如果真的有现在的条件,有现在会创造出何等奇迹,只是如果,从来没有如果。”

李介宾在黑板上写下“肝”“心”“脾”“肺”“肾”。

又写下“木”“火”“土”“金”“水”。

将其一一连线后,转身给下面的同学说道:“中医与西医最大的区别,以及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因为这是在活人身上观察实验而来的,就必然不能排除掉各个内脏之间的联系。”

“西医会发现自己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治好了一个病,又添了新病,那是因为他们分科太严重,只研究自己的内脏,可是人是一个整体存在的,内脏又怎么可能独立就能做功呢?”

前门后门口不知不觉聚集了一群人,不管是不是学中医的,听到这里都感觉浑身一震,思路瞬间豁然开朗。

“心主血脉,主神志;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朝百脉而主治节;

脾主运化,主统血;

肝主疏泄,主藏血;

肾主生殖,主生长发育,主纳气,主宰水液代谢。”

李介宾一一描述着,然后引导着同学在课本上画着,知识点可以背诵,但是思路逻辑是骨架也是任督二脉,这才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将《内经六节藏象论》里面的形体官窍统一结合了后世医家的补充,总结阐述了出来。”

“心在液为汗,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他们是长期观察实验后总结了这些规律,然后应用于临床实践。”

同学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之前枯燥乏味又一窍不通的知识点突然就好像活起来一样,一个个争先恐后往脑子里钻。

老唐惊讶的看着这一幕,看着这授课方式,心里叹息道,不管这小子尊不尊圣人,这上课的水平……比他强一点点。

周围几个教室的老师上着上着,发现自己的学生怎么越来越少?

有学生小声说道,都在A302教室旁听去了。

几个老师脑海里同时浮现一个想法:

什么情况?有专家在讲座吗?我怎么不知道?

A302又不是阶梯大教室,能讲什么课?

探出头看了一下,靠,A302教室外面集满了学生在看,还有人在拿手机录像。

这么夸张的嘛!

随后看到了经典教研室的唐教授也在门口站着,远远打了声招呼就回来继续讲课了。

今天真奇怪,教书那么久没见过这么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中基教材中的内容,是尽可能将封建迷信、糟粕剔除掉后,赋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新意。”

毫不在意唐老头有些危险的表情,李介宾此时也完全进入到了一个神奇的状态中去,他过去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向别人讲述他从初始到熟悉,对中医的思考。

“藏象学说所用的取象比类的方法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但是千年以降,古人用大量的实践实验将其推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李介宾最后在讲台上挥舞着手臂,很像一部热血动漫里的人物形象:“让我们去探索发掘吧!中医学是我们先人留给我们的无尽宝藏!正在等待着我们去开启!”

掌声如潮中,李介宾完成了自己第一次授课,而这场别开生面的中基课,也随着围观人群传播了出去,造成了不少有趣的事情,这是后话了。

下课后,唐老师叫李介宾跟自己去教师休息室。

路上李介宾暗暗叫苦,糟糕了!刚刚得意忘形了。

身为祖传中医,学校得罪老教授,对方气量狭小,肯定是要穿小鞋。

他刚刚故意设局诱我讲课,然后事后再抓我辫子说我扰乱课堂秩序,进一步以处分威逼于我,加以狠狠羞辱,苦矣。

而唐老头到了教师办公室,悄悄把们反锁,然后热情的给李介宾倒了杯水。

就在李介宾在犹豫要不要先求饶的时候,唐老头开口了。

“那个,小李呀,考虑不考虑读研究生呀?”

“唐老师我错了π_π,您大人不计小人过,我真的…呃?什么?”

“小李呀,读我的研究生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