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一卷 卷末语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第一卷 卷末语

作者:木子李大湿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5-03 11:24:5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某自幼学医,未会走路,先尝中药。

少时爱读书,家中藏书,囫囵吞枣,十之**。

年岁稍长,趁家人不备,给人开药行针,被长辈察觉,大怒,关门取鞭行家法,鞭数十。

家人惶惶不安,唯恐酿成大祸。

所幸药到病除,患者啧啧称奇以为家人所开之药,并无他疑。

年少无知,自以为是,虽屁股红肿疼痛,然口服心不服。

及至青年,尽阅家中所藏之书,自以为医术大成,寻常感冒发热,腹泻呕吐,或妇女痛经,肝气不疏,无不三剂而愈。

年少轻狂,暗笑爷爷年老,父亲暗弱,坐井观天,自以为天下虽大,不过方圆百里。

今日思来,羞愧难当。

入大学后,离群索居,我行我素,自承家学。

同学少有医学出身,三句难谈,不屑与之交流。

中医教材由我观之,如小儿涂鸦,弹指可破。

教师上课照本宣科,不知所云。

学生台下摸鱼,期末突击,求及格即可,整日碌碌无为,沉迷享乐。

当时越发自矜,如今想来,惭愧可笑。

所幸爱读书,本科五年,馆藏一年一层楼。

中医百家十派,西医近代现代。

博览群书,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自黄帝岐伯起,千年岁月,名家何其之多。

中外医学人杰,何其之广。

渐明自承家学祖荫,区区微末所学,纵横一地之间,如江海一粟。

更觉天地之广阔,医道之艰难,仲景尚感慨世无名医,当今天下,谁敢言勇?

学业有成继续读书,然如今钻研学术,蝇营狗苟,师者为老板。

拿课题,买文章,评职称,如过江之鲫。

医不言医,病不言病,人不人鬼不鬼。

忽觉初心渐改,而时代之变化,此天数也,虽一人不喜,然人力焉能胜天?

讲座会上,巫医之辩,亦吾之辩也。

幸而留院,于省三甲医院就食,转眼间芳华已逝。

见三教九流之徒,底层江湖术士之骗局,假托中医之名。

又有摈弃中医传统,牟利之人。

忽视客观事实,夸大其词者。

就是某家,又有何资格夸夸其谈?

少时以祖传中医为荣,上学后又觉坐井观天阔,临床之后发现中医西医无他,唯手熟耳,左右手,子曰,君子不器,如此而已。

年岁渐长,医术日精,而越发迷茫,心中越发空虚。

医院,生死离合之地。

岁月荣枯,生老病死,此乃天地之道也。

纵然天地有灵之属,皆不可逆。

起笔之初,未尝有想写何事,而最终落笔成文,聊以慰藉。

所幸各位读者老爷抬爱,或评或赏,喜不自胜。

剧情发展,自然演化,待到一卷终了,仍觉不可思议,反复琢磨,有所短长。

参考读者老爷评价,集思广益。

学院之事,寄我所思,酬我所愁。

下卷,言临床医术,中医临证之变化。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第一卷 初入学院 完

第二卷 医术精诚 请读者老爷们多多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