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69章 医道魁首,医林状元!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第69章 医道魁首,医林状元!

作者:木子李大湿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5-03 11:24:5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李介宾的法子还是起效了,路天正注意力重新放到了实处,开始思考中医的寒热问题。

毕竟是全国名中医的高徒,常年跟着李老抄方,经方时方验方都很熟练。

一天下来,基本上一些头痛发热咳嗽什么的小问题都交给了路天正,而李介宾在旁偶尔指导一下。

虽然小路用方繁杂,似乎没什么固定风格,但是李介宾自小熟读百家,各派学说犹如掌上观文,只是一上午,大致把他的路数看了个七七八八。

有意思,这小子居然是补土派的,难怪跟姓李的那么有缘分。

不过李介宾虽然眼光毒辣,毕竟没开上帝视角,小路的底细探出来了,但是背景人物这一点却猜错了。

小路虽然跟着李老,但是他的路数却是传承自他已故的爷爷,重脾胃调五脏六腑。

而李老的学术思想也是受路天正爷爷影响,重视脾胃,顺口溜叫“病不病,先打扫一下院子再看病。”

路天正毕竟出身名门,平时接触的也都是教授主任什么的,这就难免失了戒心,三下五除二的就被李介宾掏空了家底,榨干了价值。

有点意思,李介宾回味着刚刚路天正给他讲述的家传十八字诀: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

这可比什么养生大师生吃泥鳅有用的多了。

听老实孩子路天正说他爷爷1920年生人,2023年1月仙逝......如果他没吹牛的话,这路爷爷不愧是补土派的,先不论看病的功夫,这养生的功夫那真是望尘莫及,整个一人形祥瑞呀!

路爷爷你教了个好孙子呀,放心,您的学术思想绝对不会被埋没,我李介宾绝对会替您发扬光大的!

正在想着,外面进来个美女,哟,还是熟人,这不是昨天送他苹果的那个小兰嘛。

只见这小美女言笑晏晏的进来,亲切的给李爷爷打招呼,一对眼睛笑的跟弯月亮一样。

确定了,这变脸的功夫跟她爹一样。

“阿宾呀,兰姑昨天送你的苹果板板用着好用吗?要不要我教教你?”

什么意思?套近乎?哎哎,别给我来这一套,到手的东西是不可能还回去的。

“那个,用着感觉很一般,对了兰姑,昨天那药喝着感觉咋样?”

说到这药,小兰笑的更开心了,对着李介宾跟路天正秀自己的下巴。

“快看看,是不是好多了?”

路天正昨天不在,所以不知情,此时看向李介宾,什么情况?

姑姑,你有点心急了,这才喝了两袋吧,药效再好也要有个......呃?不可能吧!

李介宾端详了几眼:“你今天又用遮瑕了?”

“哼,今天什么都没用!不信你看!”

小兰从包包里面拿出一张湿巾擦了擦,确实没化妆,吧?

李爷爷在一旁看着,双眼目露精光,宾宾昨天那个方子,才喝了有一副吧?效果这么好的吗?完全看不见痘痘了!

那是你没戴老花镜!

李介宾内心吐槽道,不过确实比昨天好太多了,很多小痘痘一夜之间都消失了,就剩下几个之前冒黄头的还在,不过也小了很多,颜色也没昨天深了。

路天正摸不着头脑,我是错过了什么吗?

李介宾想先把这傻丫头打发了:“那个,姑呀,你药还有几袋呀?”

小兰抚摸着自己的下巴说道:“喝了三袋了,还有三袋。”

李介宾连忙说道:“宜将剩勇追穷寇呀!赶紧回去把药喝完,小心复发!”

小兰听完也是赶紧起身,边走边说:“我这不是给你看看效果,好让你开心嘛,谢谢我的好侄子了,回头想要什么好玩的记得给姑姑说。”

小兰走了之后,路天正傻傻的问道:“她脸上之前长痘痘了吗?”

李介宾则是在找昨天的方子,想给小路开开眼。

说实话,他对自己的方子有信心,只不过效果这么好,还是超出了自己预料。要不是自己亲手开的,还以为是有人找的托,在这儿演呢。

结果翻了一会儿都没找到。

眼睛一转,大概猜到是谁拿走了。

果然,李爷爷走过来把那张方子放到了桌子上。

老头子,贼性不改,想学就问嘛,我是你亲孙子还会瞒你不成?

路天正好奇问道:“这个方子效果那么好的吗?”

李介宾一听乐了,“小路,如果让你开,你会怎么开?”

路天正想也不想就回答:“看舌脉了,实证清热解毒,虚证滋阴泄火......”

中规中矩,还是临证太少,李介宾心里暗下评判,随后拿起方子递给他。

“思路嘛,差不多,但是你看这个。”

路天正接过小兰的方子。

柴胡、荆芥、连翘、防风、白芷、薄荷、桔梗、枳壳、甘草、黄芩、黄连、黄柏、当归、生地、栀子、川芎、赤芍。

路天正看过后,玩味片刻,有些迟疑的说道:“这是?黄连解毒汤合四物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李介宾露出赞许的目光。

一旁的李爷爷眼神一凝,路家这小子......

李介宾连连点头夸到:“不错,不错,居然能看到这第一层,小路你果然不愧是全国名中医的高徒。”

直接说你比我强得了,路天正又看了看方子,所以呢?这总共有几层?

李介宾拿起这张方子抖了抖,看向爷爷:“怎么样,看出来什么了吗?”

李爷爷吹胡子瞪眼的,“小子上了几天学,在这里考我呢?”

“这不就是明代医林状元《万病回春》里的温清饮吗?”

不错不错,这就看到第二层了。

而路天正则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是医林状元的方子呀,难怪治个痘痘会用上四物汤,同时对李家爷爷很是敬佩。

《万病回春》是明代着名医家龚廷贤“祖轩、岐,宗仓、越,法刘、张、朱、李及历代各家,茹其英华,参以己见,详审精密,集成此书。”

古人多低调呀,敢起这样嚣张的书名,还不是什么游方郎中写的,那只能说明这本书是真牛逼。

一书在手,天下我有。

与张仲景、叶天士这些开派祖师相比,龚廷贤声名似乎不显于现世,但在明万历年间,曾任太医院吏目,治愈鲁王张妃,被赞为“天下医之魁首”,并赠以“医林状元”扁额。

堪称盖压一世杏林!

搁到现在就是说要找一位医生,全中国第一医生......谁能配得上这个称谓?

如果这本书你不熟悉,那么中医入门必备的《药性歌括四百味》总该听过,也是龚廷贤所编纂,足以流芳百世。

没办法,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名家太多了,众星荟萃,神仙打架,很多人穷极一生能把伤寒温病两大医学高峰学会就已经很难得了......

路天正看着眼前这对爷孙,不由自主摆低了姿态,倾耳细听。

这二人虽然藏身市井,声名不显,然,医术不下乃师,我当心存敬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