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104章 《声律启蒙》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04章 《声律启蒙》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王文龙凑到王平保耳边小声说道:“我打算写一篇鼓吹郑贵妃上位废立太子的文章,只要引得官场振动,往下一查魏天爵肯定遭不住。”

立储之事是这时大明上下最为敏感的议题,王文龙打算把妖书拿出来。

王平保听的目瞪口呆:“这要是被发现可就真是祸事了……”

王文龙道:“不如此咱们谁也跑不了,平保哥,伯父常说你刻字手艺比他还好,能不能仿写那反书上的刻字?”

王平保深吸了两口气,终于点头:“你说那反书有五折,少说也得上千字,我琢磨一下仿出他刻字不难,不过后续操作文龙你可不要出问题,我一家人可都在这事上了!”

王文龙笑道:“伱只要出这一份力,我们肯定能过这关。”

“行,这事便包在我身上,回头你就把那反书给我,我先把类字拆出来……”

为了不让人发现端倪,王平保打算回去先将反书的刻字拆成偏旁部首,模仿其书风,至于原书,拆字之后他就立刻烧掉。

王平保不禁苦笑:“爹爹说我在南京同人合伙做刻版生意不保险,定要我回来跟着你做事,哪想到回了福建做的事情更加刺激……”

王文龙也是叹一口气,好在拉拢到同伙,心情稍稍松快。

王文龙回到场中时沈璟还在场中穿梭听人讨论自己的理论

王文龙不禁感叹这位老先生体力还真不错。

徐学聚正被沈璟拉住,沈璟有几分醉意的询问:“你倒我说的如何?”

徐学聚和汤显祖于沈璟都是好朋友,同时沈璟又是今日的贵宾,徐学聚显然不好站队,他正撞见王文龙回来,连忙询问他:“建阳喜欢吴江派还是临川派?”

王文龙一听就皱眉。

这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关键是因为此时临川派和吴江派吵的正凶。

两派矛盾的起源是几年前汤显祖写出《牡丹亭》,这是临川派的代表作品,美到极致,但是也把临川派的毛病发挥到极点——根本没法唱。

沈璟看后不以为然,然后直接动手改人家的戏,按照自己的标准将原本《牡丹亭》乖律的词句和不便演唱的部分删减修改,写出一本《同梦记》交给徒弟吕天成的家班演唱。

得意作品被别人直接拿去修改,连名字都换了,原作者汤显祖自然大为不满,于是他也在信中表示:《牡丹亭记》要依我原本,其吕家改的切不可从。虽是增减一二字以便俗唱,却与我原作的意趣大不同了。

其实不止沈璟,这时全天下的戏班都在改《牡丹亭》的剧本,王文龙之前在福建也改过,因为这出戏实在太火,但不改又真没法唱。

可沈璟是曲坛盟主,他自己下场改戏就好像在天下人面前大声说“汤显祖的戏没法唱”,汤显祖脸都丢光了,自然自然不得不反击。

这之后临江派和吴川派就开始大论战。

两边争论不休,其实在王文龙看来都有道理。

汤显祖的临川派讲究“尚真”与“重情”,虽然写出的剧本不能唱,但是却前所未有的着力描写人间的真挚情感,作品有点相当于后世的言情小说,贵在情真意切。

而沈璟的吴江派讲究“声律论”和“本色”,声律是为了所创作剧本可以上台演唱,而“本色”就是语言通俗自然,百姓怎么说话就怎么写,完全不去追求辞藻雕饰,作品就像是后世的乡土文学,贵在真实俚俗。

以超脱时代的眼光来看,两派的追求本来就不相同,各有所长,都是开创了戏曲发展的新路,其实没有什么争的必要。

至于对后世的影响,汤显祖一派对文学的影响更大,而沈璟一派的创作思路主要影响在民间戏曲的发展上。

王文龙笑道:“我看的剧本不多,倒是对宁庵先生的音韵学造诣佩服不已,我在海外学习时家看了不少宁庵先生的书籍自己也有所感悟,我当时还以此编了一套律学启蒙的书。”

“嗯。”沈璟并不相信王文龙没看过他的剧本,只道王文龙是不想参与两派竞争。

不过王文龙说起音韵学沈璟却起了兴趣:“是什么书?建阳可为大伙说说。”

他突然发觉这小子颇为滑头,如果说出的东西不好,他就要生气了。

王文龙笑道“我当时想把平水韵的平声三十韵都写成对子,既能练习平仄格律,又让开蒙学童熟悉平水韵的用法。编出来是这样的: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均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沈璟不是喜欢声律吗?王文龙直接拿出《声律启蒙》。

清代的音韵学水平可是不低,而《声律启蒙》更是清代最优秀的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流传几百年,到后世还能成为幼儿园里头教小孩识字的开蒙书,自然是音韵书中的顶尖作品。

王文龙一念出来果然让在场诸位听的眼睛发亮。

沈璟闭目思索回味,良久之后怒气全消,反而点头道:“这书写的工整。”

清朝人在音律学上的研究水平很高,《声律启蒙》简直可称为节奏工整的典范,就没有一句对子是不押韵或者是失仄的。

音韵学家陈第也是点头道:“朗朗上口,若为儿童启蒙之书再合适不过。”

徐兴公则是品味之后称赞:“建阳此作更难得在于文采斐然。建阳可有考虑将这文稿写成新书?”

王文龙笑道:“若是有书商想要刊印我倒可以把稿子写出来。”

众人瞬间捧场:“这太好了。”

“介时一定要淘换一本。”

今天来参加酒会的都是名士,哪怕自己写诗不行鉴赏水平也是到家的,听了几句就知道《声律启蒙》的水平。

沈璟作品讲究音律,文采却不好,汤显祖作品讲究文采,却不合乎平仄音律,王文龙念出来的《声律启蒙》却是将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

别看只是一本启蒙读物,但是其中引用大量对子都是极好的绝对,文学性和思想性都非常高,一读之下有隽永的余味。

见王文龙念了几段《声律启蒙》就把尴尬的气氛给缓解,徐学聚也是颇为高兴。

他看向沈璟自得笑道:“建阳文采如何?”

沈璟醉眼看着王文龙,半天后突然问:“建阳如今可曾婚配?我家中有一侄女,容貌端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