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136章 不让人放心的王文龙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36章 不让人放心的王文龙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王文龙思索半天,知道自己逃不开,只能说道:“泾阳先生要让我写也可以,不过需依我的要求。”

顾宪成达到目标,笑道:“建阳说来。”

“我所写内容只要符合今日众先生所给大义即可,若是文字没有力气时,先生可以不用,但却不能让我强改。”

东林党为什么强?因为他们中间一些人真相信自己所做是正确之事,只不过乱世必须用狠而已。

比如顾宪成,他虽然有党争的心思,但是一直以为自己行的是正道。

这一代的东林党人在很多方面也有自己的执着追求,比如在作文这种事上,东林众人就看的极重,更是注重自己在文人间的名声。

听到王文龙这话顾宪成稍加思索就一脸当然点头。

“文出于心而流于手,乃由心所发,怎可由外人胡乱指摘?我顾宪成绝不做屈人文意之事,建阳写什么就是什么,我怎会强令变改!”

王文龙心想也只能如此,举杯敬了众位,然后将一杯热酒饮下。

“如此,我回去就写。”

王文龙嘴上虽说不肯,但是如果能有这样条件,他也是乐意的。

反正只是跟大家一起上一篇文章,有一众东林大佬在其后附和,肯定能把他的名望大大抬高。

跟这群东林党互相唱和的文人多了,只要王文龙的名声够响,不要贴的太狠,哪怕日后的历史线还会有阉党崛起魏忠贤也不至于倒追二十年。

至于怕眼下得罪万历,王文龙把文章的攻击性收收也就是。

王文龙到底成名仕了,真正的清流名仕,众星捧月的那种。

他年纪轻轻,成为带领常州读书人上疏的诸生,本地士绅必须要给一个体面的待遇,于是才出府衙王文龙就被大礼接去了本地一个名望人家,备好文房四宝,香炉点心,让他在净室之中细细的写那篇雄文。

而当王文龙成为本地诸生代表的时候,东林党大佬们也在热烈讨论。

比众人来迟一步的东林大佬叶茂才首先发话,他还没怎么弄清情况,好奇问道:“怎么突然选这么个年轻人来代替常州诸生上疏,我们此地不比他处,须得找一个危言危行的人才不失了常州脸面。”

跟着顾宪成、王文龙一起进入府衙的高攀龙解释道:“我这几日同着建阳接触知他这人风骨是极好的,有个名仕的风范,这点还请放心。”

与叶茂才同来的东林大佬钱一本摇头说道:“这不只是风骨的事情,他这篇文章咱们不加监督,莫不要把咱们常州的士绅也给坑了进去。”

顾宪成说道:“当此局势,咱们要帮助李道甫为主,常州诸生不能太出风头,若是我们自己上疏,只怕反倒不妙,能找到这么一个有名望的外地名士帮助写文,正是最佳办法。”

叶茂才闻言思索一会儿,终于也是点点头:“是啊,若是咱们逼迫太甚,只怕反而在朝中落个坏名声。”

叶茂才是从全局方面考虑,东林党人真的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执天下之望,一切都是为了把事情做好,最好就是能起到劝诫万历皇帝的效果。

当然实际行动不可能这么理想化,没人觉得皇帝会因为这一次的大规模上疏就改变行事风格,但是只要皇帝退一步大家就进一步,坚定决心,总有一天能够达到自己目的。

但一旁的安希范还是忍不住抱怨:“这个王建阳才二十多岁,一个毛头小伙子而已,又不受什么名教传授,若是他胡乱写就一篇文章也要咱们常州诸生具名其后,岂不是落了咱们常州生员的面子?”

高攀龙对于王文龙的印象还颇为不错,主动为王文龙辩解说道:“这几天我也听说了王建阳的经历,他在福建推行新作物,所用之办法颇有头脑,想来并不是那等年轻无行止之人。”

安希范摇头说道:“我怕的是他文章之中没有骨气,这不是什么头脑聪明可以补救的,那毕竟只是个年少之人,之前也不见有什么铁骨高言名扬于世。”

闻言高攀龙忍不住笑了:“小范你一向反对以年齿排辈,怎么如今也轻视人家年轻?”

安希范一脸正经的摇头说:“我并非从年龄而论,只是怕他落了我等正道之威名。”

后来的东林八君子之中年纪最小的刘元珍现在还在当官,此时安希范就是在无锡活动的东陵大佬中年纪最小者,比顾宪成整整年轻了十四岁。他的性子也最刚直,讲究骨气。

安希范在治学之上提倡尊经重道,高扬“气学”“复兴正学”“卫道救时”主张,非常推崇程朱理学的正统立场,对于近世所流传的阳明心学之类则加以排斥。这种观点甚至比顾宪成等老一辈东林党人还要古板。

安希范之所以被贬官,也是因为他头铁拼命上疏得罪皇帝。

当年安希范就是东林党最铁杆的打手,一次次上书帮助东林党参与朝堂斗争,虽然有大佬在背后排兵布阵的原因,但是安希范能够头铁上书也是跟他自己执拗的性格分不开的。

高攀龙知道自己再怎么说也不能安下安希范的心干脆提议:“建阳笔快,只怕这时书信都已写好,不如这就去找他询问,即使没写好,听了他写作思路,大家相信也可放心。”

众人都点点头,安希范道:“劳烦先生走一趟。”

当天下午高攀龙就和叶成学一起来到常州大户家中,找到了刚刚写完书信的王文龙,二人直入主题,叶成学问道:“建阳的上疏可曾写就?”

王文龙点头说:“文字还未全部写完,但底稿已在那里了。”

高攀龙连忙询问:“建阳在书中可曾归劝当今圣上?又劝了什么内容?”

王文龙笑着说道:“如今民生多艰,我自然是劝今上要节省钱财,另外还提出诸多减轻百姓负担的法门。”

高攀龙和叶成学相视一笑,他们知道王文龙是徐学聚的幕僚,徐学聚党派色彩虽然不浓,但是基本上也是浙党一派的人物,王文龙下场不太可能为他们东林党出什么死力气,只要王文龙能写出轻徭薄赋,减低税收,符合东林党的主张,如此一来也就可以接受。

正在两人心中觉得事情已定之时,王文龙笑着说道:“我这文章不时就能写就,可是写完之前还是想要再次确定,落笔无悔,这文字写出来我便不改了,到时咱们常州先生若是觉得文字有悖于诸位的想法,大可以弃之不用,但也不得再强令我回头。”

“这个……”高攀龙皱着眉头。

他们在欧阳东凤面前已经许下承诺,这事情常州不少人都知道,若是到时不用王文龙的文字肯定会引得众人嘲笑。

王文龙道:“若是不能答应这点,那我便宁愿不写。”

王文龙一脸无赖模样,让高攀龙哭笑不得。

高攀龙也不过是从中做个说客而已,事情是顾宪成答应的,文章是王文龙写的,和他真没多少关系。

高攀龙只能说道:“话虽是如此说,但还请建阳仔细铺就一篇华文。”

“一切放心。”王文龙笑着说:“有先生此话,明日来取文章便是。”

稍等,第二篇要改一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