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157章 过百龄童子饶天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57章 过百龄童子饶天下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57章 过百龄童子饶天下

叶向高不单是东临大佬,同样也是此时围棋名家,这时人称一流棋家为国手,而叶向高在江湖上评价“弈品居第二”,虽然不算国手,但也是仅次于国手的厉害水平。

过百龄是无锡望族,生而聪慧,幼时看长辈下棋便自己学会了围棋的进退之法,一出山就是天下一等一的好手。

去年叶向高到无锡监考,闲的无聊想找人下棋,当地的乡绅便推荐了过百龄。

那时过百龄才十一岁出头,就是个乳臭未干的童子,叶向高见到这么一个小小儿童来和自己对弈颇为新奇,结果两人手谈,叶向高居然被过百龄杀的片甲不留,连着大目数输了几盘,由此过百龄的名声便在江南响亮。

在场许多人或许不记得过百龄的名字,但是当提起过百龄就是那个下赢了叶向高的童子之时,许多人瞬间都有印象。

徐学聚对过百龄颇为好奇,将过百龄叫到面前笑着问道:“叶公显贵,你同他对弈为何一点情面不留?”

叶向高在过百龄面前可不是输了一盘,而是连输好几盘,下围棋极费脑力,若叶向高不是下出火气不可能执着的下上这么多盘。

而过百龄全程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叶向高留,每盘都是大胜。

听到徐学聚的问题,过百龄虽才十几岁却十分认真的说道:“下棋虽然只是游戏,但是也不能歪曲道理来讨好人,况且叶公是贤士,怎会因此而归罪于一童子?”

闻言徐学聚不禁哈哈大笑,称赞说道:“虽是童子,却颇有名士风范哩!”

众人也都是点头,王文龙心中也是赞赏,过百龄小小年纪就有这般聪慧,怪不得能成为明末大国手。

就和后世一样,明代的围棋国手往往也需要少年成名,毕竟少年人的计算力和经历都不是年长者可比的,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此时一些年老的国手也往往是被少年人打败,无论当年多么风光,都会成为后人的扬名背景。

但过百龄在明末棋坛的统治力却是顶级的。

前世历史上过百龄称雄棋坛四十多年,一直到晚年依旧是一流水平,一辈子都靠围棋吃饭。

此时酒席已经散去,听说了过百龄的传奇故事之后,众人也都跃跃欲试,李旦便让拿上棋盘。

福州的一个学道官员颇好手谈,挽起袖子就同过百龄对弈。

这时的国手往往四处游历,收入非常不错,还能因此得到各种机会。

比如十几年前的围棋名家扬州人方子振,同样是十三岁开始,一步一步打遍江南无敌手,二十多岁就顶着国手之名进京,直接被大太监冯宝请入宫中陪万历下棋,因此还得了一个锦衣卫的编制。

后来方子振又找关系入太学院深造,太学生不经考试也可以委派到外地做官,日子十分好过。

不过这货品德不太好,四十多岁时棋力下降明显却依旧游于公卿之间,后来新晋的国手林符卿入京做门客,主人是个大官,邀请方子振和林符卿对局。

两人下到中盘就发现局势不对,方子振生怕自己输棋,于是大叫一声:“此真妙手也!”旁边看热闹的官员们纷纷围上前来,方子振就不顾林符卿,拿起棋子和官员们讲解林符卿的棋路之妙。

此君洋洋洒洒开讲,就在棋盘上给众人布置棋子解释林符卿所走的棋路后续演变,却是直接把原本的棋盘打乱

他讲了一下午,直到原本两人下的残局已经不成样子方子振才面有惭色的说道:“棋盘已乱,难以复原,改日再战。”

然后这厮就讨了个官职跑到南方当官去了,再没和林符卿对决,用此歪招保住了不败名声。

方子振在京城下棋二十年,捞到的钱财也足够他一辈子花销了。

王文龙在前世对围棋也稍有研究,这时站在过百龄身旁看两人对局,很快就发现那福州学道官员完全不是过百龄的对手,但是过百龄的水平也也没有王文龙想象之中的强。

这实在不是王文龙自夸,王文龙大学里学的围棋,对于这种充满古趣的游戏一度十分痴迷,加上脑筋不错,几年时间也练到不错水平。他没考过段,但在几个围棋软件上和人下棋,自测基本能到业三的水平。

王文龙也了解过古代围棋文化,知道万历中后期开始的一百多年是中国古围棋水平高速发展的一段时期。

比如过几年过百龄北上挑战林符卿,留下的“林过十局”是后世中国古棋谱中最早的成系列两人多盘对战,可以反映万历时代国手的顶级水平。

但是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这十局棋却不算多么高明。

后世人通过林过十局能够明显发现万历年间古代围棋观念的局限。

最大问题就是此时的棋手还没有任何全局观念。

林符卿和过百龄的对局基本上是十分激烈的战斗棋,从头到尾都在拼杀,完全是各个局部没什么关系的独立战斗,几乎没有全局意识,脱先、转换等情形都很少出现。

这些围棋思维还要等待时间发展才能形成。

导致万历年间的棋谱看起来格局都不太大。

王文龙思索之时眼前的围棋很快就杀至中盘,那福州的学道官员已经左支右绌,结局再无悬念。

又下了几手他干脆投子认负,两边水平相差太大,复盘都没有什么意义,完全不知道是怎么输的。

而在场众人中也有喜爱围棋的,只看一局棋就明白过百龄的水平。

李旦笑道:“过小友果然是江南名手,这样水平便是叶司业也抵挡不住。”

他这一番话既夸了过百龄,同时也是替那学道官解围,变相提醒众人过百龄可是赢过叶向高的,下不赢他也很正常。

那学道官员原本因为输于这么一个小童而脸色有些挂不住,此时闻言点头笑起来,他还连连夸奖:“过小友的棋艺果然高明,佩服佩服。”

看他模样,临走之时肯定要给过百龄包一封大大的程仪。

接下来却是有人笑着说道:“不知哪位方家还去与过百龄走上一局?”

如果有人看过过百龄的高手对局图,知道过百龄的水平有多高,多半会放弃和他对弈的想法,但是刚才与过百龄对局的只是一个中平之人,过百龄的水平也没办法完全施展开,在场颇有人觉得有一试的可能。

徐学聚举手跃跃欲试,王文龙正要劝,这时就见离过百龄更近的徐兴公也被勾动棋瘾,他也是此道好手,笑道:“我来向小友讨教。”

徐学聚便不去争抢,笑着看两人下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