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182章 冶山群谈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82章 冶山群谈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82章 冶山群谈

王文龙到来之后,大家便叫上酒饭开始高谈阔论。

这样的场面显然是为了增进这群客卿之间的友谊,毕竟都是在同一个圈子混的,大家多走动走动也有利于彼此生计。

三旬酒过,大家高弹阔饮,赵纯卿甚至脱了衣服走了两路铁锤,众人鼓掌大笑。

这时赵纯卿放下兵器疑问道:“建阳先生今日不开心吗?”

王文龙笑着摇摇头:“不是,只不过有些不胜酒力。”

在坐五人:一个放浪形骸的大胡子,一个咋咋呼呼的肌肉大壮,还有黄道周这一个谈玄论易的小孩,一群人喝酒聊天高兴了还又吟诗又唱歌的,场面十分抽象,已经引得其他客人侧目——王文龙不是不胜酒力,而是觉得羞耻,他都有点后悔来参加宴会了。

这时黄道周却主动帮他解释道:“王大哥有心事,他正愁着如何找人去联络到鄞州的胡氏呢。”

葛一龙皱眉问:“可是许元忱家的胡氏?”然后他就大摇其头,“此辈愚昧,好好的去折割自己身体,实实不该宣传。”

葛一龙是吴中大诗家,好古、嗜吟咏、喜交游,是此时有名的“秦淮诗社”的创办者。

秦淮诗社资金不足时,葛一龙每每倾囊投憎,甚至把钱捐给诗社之后自己还要去借贷,因为他的豪爽性格以及留着一捧大胡子的独特造型,时人称之为“葛髯”。

听到葛一龙这样的洒脱评价,王文龙倒是对他的印象大大改观。

要知道即使是黄道周不赞同胡氏的行为也不敢这样直接批判,而葛一龙却是有话直说,此人确实有几分名士之气。

王文龙点头说道:“我也觉得此风不对,但想要改变还需提高女子地位。”

一旁的赵纯卿却是一个武夫,这次是陪伴葛曾两人南下游玩顺便路中保护的。

他思想朴实,擦了擦汗就皱眉说道:“我却不觉如此,殉夫毁容之事虽然不好,但地方上拦了也就是了,提高女子地位这话说的也太过,我虽不读书,但也知道做事不能乱了纲常。”

曾鲸刚才和王文龙一样也没说话,他在众人之中年纪最大,从小学了一手画画的本事然后就北上三吴四处给人作画为生,早就养成了不乱开口的习惯,反正谈话和他没关系,没必要和人争吵惹麻烦。

见王文龙和赵纯卿两人观念冲突,黄道周又出来转移话题:“赵大哥有所不知,你常说喜欢看《旬报》上的《连城诀》,若是见到作者一定要表达欣赏之意,那书的作者便在眼前如何你还去呛他?”

闻言赵纯卿颇为吃惊,看向王文龙问道:“莫非《连城诀》的作者藏剑楼主人便是建阳公?”

王文龙对于赵纯卿刚才的话也不以为意,知道这是此时人的普遍思维而已,此时见到赵纯卿惊讶的表情却忍不住笑了,点点头说道:“我换了个名字写武侠小说罢了。”

“哎呀呀,赵纯卿有眼不识泰山,在此赔礼了。”赵纯卿十分激动,闻言连忙站起,给王文龙大大的行了一个礼。

在座几人全都是《连城诀》的读者,大家得知王文龙就是《连城诀》的作者也颇为惊讶,连曾鲸也好奇询问:“建阳公书中所说四川有许多知名门派可是真实?”

王文龙笑着摇头:“小说家言,其中内容也都是编的,每期报纸我都写过:此事纯属杜撰,全本发行之时我会再在序言之中写明。”

此时百姓特别朴实,《连城诀》的主要故事分别发生在荆州和四川,许多人都以为真有其事。

对于在座几人来说荆州情况他们还熟悉,自然知道什么荆州万家“五云手”万震山是不存在的,但是许多人还对那南四奇以及四川血刀门有所幻想以为真有其事。

如果王文龙不把情况先说清楚,最后结局出现时写大宝藏藏在常州天宁寺,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真的跑到天宁寺寻宝。

《连城诀》现在已经连载到后半段,主角狄云进入大雪山,学会了血刀刀法,开始大杀四方。

这本小说也终于流传到三吴。

作为金庸先生的晚期作品《连城诀》虽然前期压抑,但是后期娱乐性极强。

此书杂揉了爱情、寻宝、复仇、练功、扮猪吃虎等等后世套路以及爽文情节,不光让赵纯卿这些武林人士看的废寝忘食,大多数人都抵抗不了其魅力。

从福建传出来的只言片语已经满足不了吴中读者的胃口,现在王文龙已经把《连城诀》小说原稿寄给余象斗印刷简本,另外还有精装的木刻本袁无涯的书植堂也派人来求稿。

这年头只要握有书籍原稿,想要一稿多发根本不是问题,反正王文龙即使不把版权到处卖,市面上的翻版《连城诀》过不了几天也就出来了。

在座众人都是隐士,也对这小说十分喜爱。

赵纯卿自小家庭富裕,读不进书,醉心武艺,曾经走南闯北去访问名师高士,练得一身好功夫,刀枪剑戟都能来得,对于《连城诀》之中的故事万分喜欢。

他由小说说到剑法,分析此时各家剑术,连王文龙也听了进去。

然后众人就抱怨起来。

葛一龙皱眉说道:“光说不练有何趣味?如何不去寻一把宝剑来?”

赵纯卿身边就带了一柄护身的铁锤,并没有宝剑,不过这事情也不难,冶山出铁矿,周围就有铁匠铺子。

赵纯卿闻言点头道:“我去寻一把好剑来与众位演练。”

黄道周小孩子爱凑热闹,高兴道:“我与先生同去。”

葛一龙半老不小却也爱看这种事情,同样起身,拎着瓶酒跟上去。

座中就留下王文龙和曾鲸两人聊天,曾鲸问王文龙道:

“建阳公要找胡氏不知所为何事?”

王文龙道:“我有一桩事情需得找一个有名的烈女出面,免得惹人闲话。”

曾鲸道:“许家名声不显,今年出那大事之时我们也不在鄞州,除非到当地去,不然难得寻到与他有关系的人物。”

他思索一阵对王文龙说:“建阳公若是要找有名烈女,我莆田倒有一位欧夫人是颇有名气的,不知找她行不行?”

“欧夫人?”

曾鲸点点头:“她丈夫名叫欧茂仁,是我们莆田奉谷欧家的大族……”

曾鲸一番介绍王文龙终于听明白,别说,这欧家的胡氏也是上《明史·列女传》的“烈女”。

但是她的情况比许家的胡氏好多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