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207章 少年英雄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07章 少年英雄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王文龙连太极拳都教了,三一教中人对他感激不尽,推广新作物的事情自然一口就答应下来。

四个大佬手下都是有教堂的,各自都有小金库,当即叫来自己手下管相应事务的弟子,先拿出自家教堂中用来放贷的教产充入银台。

王文龙也主动拿了一千两,这钱只不过是用来贷款而已,到时候都能收回来,亏也亏不了多少。

随后几天三一教的赈灾银台就正式成立,各房各门的主事也全部选派出来。

王文龙则在《旬报》上面隆重报导了三一教赈灾之事,顺便推广新作物。

三一教正需要有人宣传,看见王文龙如此懂事各自内心满意,对于推广新作物以及发动教众捐款集资越发上心。

……

“要借钱的都好好排队了!”

“列位,你等都要记住,这是我们三一教中专门为赈灾借的钱粮,利息只取一成,真真是发了善心,全因为我三一教就是这样济世救民的心怀,你们拿了红薯苗、玉米种回去,度了荒年才知道我们三一教的好哩……”

一间三一教的庙前聚集了许多想要借款以及借种子的农民以及地主,这些人至少也是富农以上的家庭,但是此时各个脸上都带着急切的神色,哪怕是春寒料峭,他们也都老老实实聚集在这里排队,一点也不见平日乡里豪富的神情。

三一教的信徒在一旁维持秩序,不断将插队者赶出来,口里还在大喊大嚷维持秩序:“不管是借粮食还是借钱,全都不准插队,就是这一条队伍到了前边庙里才分开,可别想钻空子!”

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站在队伍的末端,焦急的看着面前缓缓前进的队伍。

那青年看着前边望不到头的队伍,忍不住担忧说道:“这么多人,可别把这庙中的钱都给借光了,万一轮到我们时借不到……一家丁口该怎么活呀……”

那十几岁的孩子名叫颜思齐,相比起自己已经成年的哥哥他反倒更加镇定,还安慰哥哥说道:“哥哥莫要担心,这三一教还没赶人就说明庙中钱财充足,咱们有借有还,他们哪有不借的道理。”

颜思齐的哥哥叹一口气,自我安慰般说道:“想来也是如此。”

今年的寒灾席卷了整个福建,其中又以漳泉二地受灾最为严重,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俩地方太好做生意了,百姓都习惯于经商而非种地。看看后世清代的红薯玉米分布图就知道,直到清代早期漳泉二地的红薯玉米种植面积依旧远低于福建的其他地方。

平日里这样也无所谓,但是灾荒一来,粮价飞涨,漳泉不少百姓当时就断了粮。

花钱去买粮食对于漳泉的百姓来说也并非不可接受,但这几年皇帝派出来的税监太监却死盯着漳泉二府收税,灾难之中福建的其他地方百姓已经生活无着,高宷也怕收税太狠激起民变,但是他怎么可能吃亏?

于是其他地方的税额减免都拿到有钱的漳州泉州来找补,明明是大灾之年漳泉二府的税收额度还被增加,商户百姓被整的叫苦不迭,许多商人都因此而破产。

颜思齐家里并不是穷人,他家中有几十亩田地,还在海澄县里开着一个世代相传的裁缝铺,家里祖传有裁缝手艺,平日里日子还过得去。

但是今年他们家却被海澄县税监强行摊派了大量的钱粮,明目说是“赈灾之用”,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流动资金全都抽走了。

其实颜思齐和哥哥知道这都是高宷手下税监想要谋夺他们家产的手段。

他们的土地是祖传顶好的放水田,正好挡在本地一个大地主家中的两块过水田前面,每年那地主家里的田地要放水都要从颜家的土地过水才行。那地主好几次想买走颜家的土地,但是又不愿意出高价。

这两年他不知勾搭上什么关系成了高宷的税监,于是就用摊派的方法来谋夺颜家祖产。

两相夹逼,瞬间颜家就陷入困难不光是地里下种子的钱都没有了,甚至家中几乎都要断炊。

这时那地主便拿着钱来提出要买走颜家的土地,他给的钱还不到这土地价值的一半,根本就是胁迫。

颜家毫无办法,但土地是根本,所以此时颜思齐的哥哥已经打算卖掉店面填补亏空。

昨日他看申报上说三一教有赈灾粮台可以给资金不足的家庭借贷帮助,走投无路,颜思齐兄弟俩便来碰碰运气。

赈灾粮台的钱款数量有限,也不是每一家要借贷的人都愿意借款,颜思齐的哥哥看着前面排队的人进到庙中去后有的出来喜气洋洋,手中拿着借款凭据,显然是借到了钱,也有人是沮丧而出。

眼看队伍就要轮到自己,颜思齐的哥哥是个没主见的,忍不住小声询问比他小了好几岁的弟弟:“听说他们之中只有信了三一教和这教堂关系好的人才能借到钱,你说咱们兄弟俩昨日里才改信的教,不能被他赶出去吧?”

颜思齐说道:“我听人说这赈灾银台乃是福州的建阳公办的,建阳公有仁善之名,想来总能帮助咱们这些受难的人……哥哥,若实在不行,我如今也快长大了,不如我们弟兄便出海去。”

“出海?”

颜思齐点点头:“在这大明混也是被人欺负,不如出海去谋个富贵!”

他们是漳州海澄县人,此地正是月港所在地,颜思齐从小也听说了许多人出海谋生的经历,他已经十二岁,在这时勉强算得上半个劳力了,总觉得与其这样受人欺负,不如出海闯出一番事业。

颜思齐的哥哥想不到自己这年纪幼小的弟弟居然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正想要劝他,却已经被后边人推搡着进入了庙中,只能道:“你等我出来的,这事要好好商议。”

颜思齐在庙外等待,半天之后却见其他一起进去的人已经有出来的了,喜气洋洋的拿着借款凭据到旁边的仓中去兑换种子或金银,但是自己的哥哥却迟迟没有消息。

颜思齐心中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哥哥多半是借不了款。

正在这时,他却见庙中出来一大群人,热热闹闹的到路旁好像要欢迎什么大人物,不多时就见十几匹快马,风尘仆仆而来。

颜思齐正在好奇,就听着旁边有人说道:“朱师同着建阳公到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